APP下载

新形势下教育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创新研究

2022-11-14张新颖

经营者 2022年2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绩效考核环节

张新颖

(北京市第十中学,北京 100071)

一、引言

预算管理对我国教育事业单位强化资金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有关全面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相关政策,对财政体系管理提出了全新要求,具体从绩效目标管理、落实监管、绩效考核与实际应用等方面提供参考性意见。

当前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事业投入力度加大,只有不断强化教育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才能促进教育经济活动合规合法运行,同时确保教育资源的安全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推动教育事业单位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二、预算绩效管理概述

(一)绩效管理

所谓绩效管理,也就是“目标—效果导向”管理模式,即由目标、执行、评价、反馈基础环节构成的管理机制。按照财政部门出台的相关文件,预算绩效评价是单位依据相关规定,结合自身特征,设置评价指标、标准、方式,便于客观公正地判定预算完成情况。

(二)预算评价流程

预算评价执行流程主要分为制度建立、业务部门评价、报告编制三个环节。就业务部门预算绩效评价来说,确定评价对象为首要步骤,应选择专业的评价人员;之后根据所选对象制订评价计划,严格审核业务部门收集的预算执行资料;最后全面分析预算评价工作,获得评价结论。

(三)预算评价指标与方法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作为预算绩效管理开展的主要工具,分为共性与个性两项。

而绩效评价方法,具体有以下五种。一是比较法,该方法是一种综合分析法,主要是进行预算目标和结果、历史数据与当期执行结果的对比分析。二是成本效益法,该方法是教育事业单位对某一阶段下的预算支出数值和实际效益指标数据展开对比,以判断预算目标实现进度。三是最低成本法,该方法用于计量难度大且可对比的同类别对象,比较实行成本。四是因素分析法,该方法重点分析影响预算目标实施成效的各项因素。五是公众评判法,该方法是采取专家评估、问卷调查、抽样等方式来进行分析,评估预算目标落实情况。

(四)预算评价结果应用

预算评价结果反馈至被评价单位,被该单位用于改善优化管理。同时,预算评价结果还被教育事业单位视为下年度相关部门预算支出和评价该部门工作的参考依据。若上年度预算执行绩效较差,除了需要减少预算投入外,还会对该部门整体工作评价扣分。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预算评价作用,履行绩效管理职能。

三、教育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环境不理想,重视程度不高

经过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单位内部运行的管理模式相对成熟。同时随着事业单位改革速度的加快,单位内部已经构建了全面预算绩效控制体系,但兼容性较差的问题依旧存在,如部分预算管理流程在设计环节尚未实现上级机构与相关政策的统一。虽然部分单位内部现行预算绩效评价机制相对完善,但是在执行环节中,评价工作执行力不足。同时,部分教育事业单位受政府管控,绩效考核无法与固定化的管理环境完全脱离。方案受到各项因素的影响,精细度不高,而且在方案执行环节与既定流程脱节的现象依旧存在,对绩效考评工作开展造成了不良影响,这是我国财政相关因素与单位内部相关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侧重于事后考评

预算绩效评价是对某一时期内预算执行情况与成果进行考核的手段。加强各部门绩效考评,有助于教育事业单位管理层把握各部门预算绩效实施进度,科学评估单位项目建设情况。

教育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推行受时间、经验等因素的限制,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当下主要是按照国家、教育部与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未充分考虑到与单位情况的匹配度,降低了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将绩效评价作为判断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的关键指标,对增强治理能力、掌握预算执行进度、优化预算绩效管理、分配现有资源、提升实力等均有重要作用。评价指标机制不完善会影响预算执行结果,致使绩效考核实施缺乏有效依据,不利于预算评价工作的正常开展。而预算评价体系不完善,也无法体现出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绩效评价无法深入落实到预算项目全过程,最终阻碍预算绩效管理的完善与优化。

另外,从预算绩效管理职能层面而言,须与单位财政预算工作保持统一步调,实行全面资金管理,进而提升管理效率。但就实际情况来说,财政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一般位于预算执行最后阶段,进行预算执行结果评价,财政预算事前、事中监管力度不足,降低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时效性。同时,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偏向于资金使用监管,没有考虑到绩效目标,不利于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与质量的提升。

(三)预算绩效考核指标单一,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单位上级部门的关注重点在于预算执行情况。虽建立了绩效考评机制,但在设计环节忽略了指标涵盖范围,导致考核指标单一化,定性指标超出量化指标。部分单位倾向于预算执行结果与既定目标的一致性,忽视了预算执行全过程,进而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贯彻落实,降低了评价工作的精准性与科学性。同时,还有部分单位经营成果不能进行考核评价,致使考核环节缺失客观性、公平性。除此之外,教育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核指标维度单一化,在实际考评环节,更关注单位实际收入与支出情况,考核指标设置多集中在单位财务内容上。

(四)考评制度不合理,考核结果应用不足

我国公共投资部门虽然针对国家重点投资项目提出项目立项、建设、竣工、检验等整套追踪管理模式,但尚未提出具体的支出绩效评价手段。加之受到相应制度、法律法规的制约,基本都在事后利用绩效评价识别问题,进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资金浪费现象,影响了考核结果实际效用的发挥。

目前,我国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相关数据资料采集机制还处于初始阶段,未制定评价标准,也未搭建数据库,即位于初步静态化考评管理模式下。考评主要内容是支出结果,判断支出与预期目标的符合程度,可见该考核方式缺少动态意识,从而影响了最终效果。在预算编制环节中,单位以预算最大化为追求目标,采取争立项、多安排预算的方式,找到不同理由、编制项目来获取资金,便于最大限度获得资金分配额。这造成的最终结果是项目虚拟化,仅存在于预算表中,目的是利用该笔资金弥补超支经费。在实际执行中,存在支出与预算不一致、随意支出等问题,导致项目资金被占用、预算落空。

四、教育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创新策略

(一)提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度,统筹和协调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教育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应当不断夯实预算管理基础。预算执行环节强调协调性、系统性,要促进实践与教学深度融合,为预算工作提供指导。从前期预算计划制订、中期预算执行到后期预算考核,都需要实现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交流。与此同时,还要提升教育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明确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对自身发展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统筹规划预算人员和资源,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交流,保证各部门高效协作。

(二)前移管理重心,全方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教育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模式要转变创新,即从事后转移至事前和事中阶段,将预算绩效管理贯彻至单位预算编制、执行与考核的全过程,进而实现财政资金的实时监督,深入分析实时数据,便于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对资金使用的积极作用。

在预算编制环节,即财政资金预算编制环节,教育事业单位须充分考虑上级单位战略目标、自身年度方案两项因素,开展资金使用计划执行、预算绩效指标设置工作,经管理部门审批后,将其视为当前阶段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目标。

在预算执行环节,教育事业单位必须构建财政资金预算执行监督体系,以内部控制、风险管控为导向,利用信息化系统,采集整合绩效相关数据信息,全方位管理预算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实时追踪资金流动,识别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于预算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一方面,教育事业单位要根据设计的评价指标进行绩效自主评价;另一方面,教育事业单位可聘请第三方机构对财政资金绩效展开外部评价。另外,在预算绩效评价完成后,采取奖惩措施推动后续改善工作,进一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三)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评价指标的合理性

首先,教育事业单位要安排经验丰富的财务工作人员组建预算管理团队,专项负责预算绩效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汇总工作,深入研究分析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考核体系。

其次,强调单位预算执行环节的实际调研工作,由相关人员正确划分预算执行绩效产生的数据种类,修订优化考核指标,完善预算绩效评估体系。

最后,预算绩效管理起步较晚,后续需要不断完善与优化。教育事业单位应当提升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积累实践经验,嵌入创新意识,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有效性,为教育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工作夯实基础,提供参考依据。

(四)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增强绩效考核约束力

首先,在预算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统筹绩效评价与实际应用,制定相配套的奖惩措施,对单位相关部门及职工予以相应的奖励与惩处。要充分结合绩效评价结果与单位财政预算,实时追踪绩效考核结果,并将结果反馈至上级部门,从而确保各部门预算落实到位。

其次,构建结果问责机制。开展财政预算绩效考核工作,要将各环节工作贯彻落实到个人,充分明确相应职位职责,一旦出现问题,应第一时间追究责任。

最后,教育事业单位应采取透明化管理模式,对绩效考评结果进行公示,构建监督举报机制,进一步规范预算绩效,创建单位各部门相互监督、相互激励的预算绩效考核环境,以约束职工行为,提升其工作积极性。

五、教育事业单位落实预算绩效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深化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

第一,细化预算编制。以教育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为切入点,不断完善预算编制方法。其中,细化编制绩效目标导向的项目预算、确定各项目预算绩效指标是教育事业单位重点落实内容,一方面能够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另一方面能为预算执行结果的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依据。

第二,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构建预算执行责任追究机制、预算执行提醒机制、反馈机制,及时识别预算执行与目标背离现象,并进行合理修订与调整。一旦预算执行与预期目标产生偏差,就会降低围绕预算目标设计的预算绩效指标评价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健全预算执行监督控制机制

建立完善的预算监控机制,在预算执行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模式。一旦实际预算与预算方案出现偏差,须及时深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提升财政资金使用安全性。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的模拟分析手段,实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规范细化预算执行。在指标选择环节,结合教育事业单位运行特征,将社会效益置于首要地位,同时重视经济效益。例如,教育事业单位中的教研与科研成果可进行效益转换,知识产权、项目成果都可列入单位考核指标体系。

(三)加大全口径预算监督力度,提高预算透明度

持续加大教育事业单位全口径预算审核监管力度。一是重点推进教育事业单位预决算、“三公”经费、培训费等相关信息的公开工作,不断规范公开流程。通过提高预算透明度,促进单位经营管理行为规范化,遵循“成本节约”理念,从根本上防范舞弊、腐败行为的发生。二是强调单位重点项目预决算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管。三是加大全口径预算的监督力度,扩大覆盖范畴,确保现有资金都纳入监管范围。四是教育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审计结果的全方位公开,具体可借鉴上市公司相对成熟的方式,于社会全面公开审计结果,并接受监督。

六、结语

在教育事业单位中应用预算绩效考核管理,可检查预算执行成效,由负责人了解情况,并且根据考核结果分析问题,完善相关制度,从而推动预算管理全面落实。通过完善单位教学资源,确定各部门预算目标,采取考核手段检查预算执行情况,为单位预算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绩效考核环节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问题及对策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试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研究——以BH公司为例
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研究——以BH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