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制造业节能减排的绿色技术路径研究

2022-11-10

低碳世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密集型能源消耗潜力

李 俊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深刻认识并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做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所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

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中的大省,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2019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指出“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立足省情实际、扬长避短,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然而,资料显示,在河南省竞争力排名前10 的产业中,7 个是资源消耗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不到30%。资源消耗型企业加大了环境压力,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1]。

因此,分析河南省制造业的节能减排的潜力和节能减排实施路径,从而研究其绿色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1 河南省制造业节能减排的现状

1.1 制造业能源消耗情况

在中部六省中,河南GDP 长期位居第一,在中部崛起中起着龙头带动作用。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急剧消耗、环境破坏等问题突出。

根据《河南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5—2019 年制造业能源消耗占所有产业能源消耗总量近55%。这说明,制造业能源消耗仍是河南省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之一。制造业的节能绿色发展对实现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制造业各行业能源消耗情况

2019 年河南省第二产业占比高达50%左右,说明工业贡献率仍然很高,制造业作为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色发展将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节能减排情况。

按照《河南省统计年鉴》的分类,河南省制造业一共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32 个行业。这32 个行业共同构成河南省制造业的整体,推动河南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原材料和生产技术等的不同,各行业在产出总量、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1.3 制造业各行业污染物排放情况

在河南省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煤炭和石油等成为主要能源产品,它们在经过一系列生产流程后,一般转换成废水、废气、二氧化硫和粉尘等污染物排放出来。

根据《河南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在污染物排放方面,2010—2019 年河南省制造业不同行业的废气排放量差距较大。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344.11 亿标m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4223.69 亿标m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845.83 亿标m3)不仅能源消耗多,同时废气排放量也较大。相反,烟草制造业(6.40 亿标m3)、金属制品业(0.65 亿标m3)等能源消耗少,相对应的废气排放量也较小。

2 河南省制造业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

2.1 能耗量和排放量仍较高

从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在河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节能减排方面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00—2019 年,河南省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约12 000 万t 标准煤,约占能源消耗总量的近55%。制造业废气排放量约占全省废气排放量的40%。

2.2 环保行业发展落后

根据上文数据显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能源消耗量和废气排放量较大。同时,烟草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能源消耗少,相对应的废气排放量也较小。由此可见,在河南省制造业各行业中,低能耗、低污染的环保行业发展较落后,行业结构也不合理。

2.3 科技行业发展落后

创新驱动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主力军。然而,河南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力度不够,科技行业发展落后,竞争力较弱,工业设计创新仍处于薄弱环节,导致受生产要素成本、资源环境等约束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等低端制造业增长乏力,并导致河南省制造业绿色发展趋势较缓[2]。

2.4 节能减排相关政策不够健全

对于企业来说,节能减排需要巨大资金,而私人投资意愿不强,由此造成了市场失灵。为弥补市场失灵,政府有必要将一部分财政资金通过财政支出和财政补贴的方式投入节能减排工作中来。虽然政府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总量在逐年增加,但从实际来看,财政投入多集中于环境基础设施方面,对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研发的相关财政补贴仍不足。

3 河南省制造业绿色技术路径分析方法

关于绿色发展,节能减排是经济内生增长、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3]。节能减排潜力的测算主要包括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两个方面[4]。现有文献中,关于绿色技术发展路径的介绍,多集中于国家角度、省际角度的工业方面,较少讨论制造业。然而,不同生产要素特征的产业在技术选择和技术发展路径方面也需进一步分类研究,如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5]。因此本文对河南省制造业进行异质性划分,通过测算其节能减排的潜力,为河南省制造业绿色技术路径的讨论奠定基础。

3.1 异质性制造业分类

基于节能减排的内在特征和生产要素使用特征,制造业中不同类型行业体现出不同的节能潜力和减排潜力。根据我国工业行业的划分标准,如韩燕等[6]利用资源密集度方法将中国工业行业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因此,河南制造业也可被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通过异质性划分可以更好测算出不同行业的节能减排潜力。

贵州省赫章县位于贵州西北部的乌蒙山腹地,是贵州省贫困县之一,也是13个同步小康发展困难县之一。2013年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进一步提出“六个精准”扶贫要义。按照“六个精准”的扶贫要求,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下,省国土资源厅对口帮扶赫章县,派遣驻村工作队深入基层实施精准扶贫,通过国土政策助推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开发,加快同步小康进程。帮扶以来,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一人一亩优质良田土地整治项目等实施,为解决搬迁工程资金、贫困人口就地发展等问题探索出了新的扶贫路径,让土地资源政策起到1+1>2的效果。

3.2 异质性制造业节能潜力和减排潜力的测算方法

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法来确定评价体系的权重系数。一方面是因为此方法是客观赋权法,另一方面是因为观测值中的变异程度较大时,可以更好评价。例如,陈一萍[7]将变异系数法用于我国节能减排的评价研究。

(1)计算各指标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2)计算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和权重。

(3)数据的标准化。对数据进行极差法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4)各评价对象潜力计算。

其中,各指标对象潜力数值越大,潜力越大;数值越小,潜力越小。

4 河南省异质性制造业节能减排潜力测算

4.1 异质性制造业节能潜力测算

利用以上计算方法,测算出河南省异质性制造业节能潜力。各个行业的节能潜力有较大差异,范围在0~0.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潜力大,数值在0.24 左右,拥有较大的节能空间。但是能源消耗量较大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潜力并没有预期高,数值仅为0.1412。而能源消耗量较小的农副食品加工业的潜力比预期高,数值为0.237。综上来看,由于行业性质和生产投入不同,数值排在首位的是资源密集型制造业,节能潜力为0.51;其次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节能潜力为0.45;最后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节能潜力为0.27。

4.2 异质性制造业减排潜力测算

再次利用以上计算方法,测算出河南省异质性制造业减排潜力,得出各个行业的减排潜力存在差异,但是差异不大,数值范围在0~0.2。其中,废气排放较多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减排潜力较大,数值在0.2 左右。综上来看,数值排在首位的是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减排潜力为0.81;其次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减排潜力为0.29;最后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减排潜力为0.22。

5 结语和建议

本文利用近几年河南省制造业相关数据,对节能减排现状进行剖析,并利用变异系数法对节能潜力和减排潜力进行测算,为异质性制造业选择最优绿色发展技术路径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和建议如下。

5.1 异质性制造业节能和减排潜力

由于行业性质和生产投入不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节能潜力最高,其次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最后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此相对应,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减排潜力最高,其次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最后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5.2 三类异质性制造业绿色技术路径

可以从异质性制造业节能减排潜力大小以及要素投入角度出发,探索三类绿色技术路径。

资源密集型制造业虽具有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等特征,但其节能减排潜力最大。考虑到大部分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对投入要素的依赖性较大。因此在实际中,应强化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资本投入等。故资源密集型产业绿色发展路径归纳为“技术—资本—劳动”。

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是制造业中创收最多的一类,能源消耗也较低,节能减排潜力较高。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偏好资本要素,因此,应重点提升资本利用效率,提升要素使用效率。由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中包含大量技术型企业,更加需要加大资本投入。故资本密集型产业绿色发展路径归纳为:资本—技术—劳动。

基于人口总量大的省情特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偏好劳动要素,行业性质本身决定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依靠大量的劳动投入。可以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引进新型技术设备等形式将劳动力作为一种新型“环境要素”投入生产。故劳动密集型产业绿色发展路径归纳为“劳动—资本—技术”。

5.3 建议

从宏观角度来看,可以建立政府和企业行为的激励相容动力机制,使得政府实行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与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相统一;从微观角度来看,企业应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主动提升自身自主创新能力,对落后产业和生产技术进行改造升级。从而推动河南省制造业的绿色发展,实现低能耗、少污染、高效率的产业模式。

猜你喜欢

密集型能源消耗潜力
湖南省地方标准《日用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的编制
密集型呼吸灯灯串设计与实现
艺术的纯真潜力
专利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
科比:写给17岁的自己
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思考
车辆动力系统能源消耗的VTool计算方法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
散叶堆积烘烤技术对烤烟综合效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