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11-10魏光成

中国市场 2022年32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培训企业

魏光成

(广州白云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422)

国有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在我国“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国有企业将继续承担提高员工素质、提高运营效率、创造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创造稳定就业环境等重任。为推动国有企业优质高效发展,作为企业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本就成为关键。为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员工培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国有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作用

1.1 员工培训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战略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党和国家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战略转型,国有企业必须强化“第五项修炼”,《国资委党委关于推进中央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国有企业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通过强化党组织建设来引领“学习型企业”建设,员工培训成为国有企业培养人才、创造效益、提升品牌、推动发展的关键战略。

1.2 员工培训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员工价值大小决定企业价值的大小,只有通过持续有效的员工培训才能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铸就适合企业的人才;只有通过创造性的员工培训和员工开发,提升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才能提升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确保国有企业引领经济的发展。所以,员工培训能为国有企业人才培养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积极向上的挑战精神和永不停歇的学习动力,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

1.3 员工培训是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方法

员工培训可以增进员工对企业的信赖,激发工作热情和内在潜能,提升工作效能,强化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员工培训可促使员工了解企业历史渊源,跟随企业的成长轨迹,提升责任心;跟随企业的发展业绩,提升认同感和成就感;通过企业命运和员工命运的整合,提升归属感。员工培训可凝聚具有不同价值观、信念、工作作风的员工,推动员工为共同的企业愿景奋斗,塑造具有鲜明特点的企业文化。

1.4 员工培训是激励机制的深化延展

员工培训是员工成长和提升的重要通道,很多企业将获取重要培训机会作为额外激励,只有为企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和成长迅速的员工才有获取重要培训的机会,比如出国深造、参加MBA学习等。为此,为健全企业激励机制,除为员工提供物质奖励和荣誉称号激励外,还可以通过企业重要培训机会的获得来深化企业激励,鼓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并全心全意服务企业。

1.5 员工培训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企业的竞争能力决定于企业的员工,员工素质的高低,关乎企业生死存亡,更关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提高员工的技能,掌握最新的理论、最先进的技术、最优秀的方法,这一切都离不开经常化、制度化的培训活动来实现。员工的培训与开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企业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目标,朝更高更强的方向迈进,有力地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2 国有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2.1 员工培训与国有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

为确保企业发展战略的成功,需要契合的竞争战略、研发战略等,最重要的是匹配的人力资源规划,制定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员工培训规划,确保员工能满足企业发展的知识、技能、经验、沟通等要求。当前,因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需要,对员工素质要求变得前所未有的高,因而要求国有企业员工培训做到高瞻远瞩并契合企业发展战略。但许多国有企业仍部分保留着行政化的角色或管理意识,导致员工培训形式化、脱离企业生产经营实际。

2.2 国有企业员工培训存在认识偏差

员工培训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仍存在一些认识偏差,包括培训理念落后,认为培训就是上政治课、思想课,不与发展目标结合;培训目的不明确,存在“一窝蜂”、大干快上等思想,盲目组织不需要或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培训;培训投入不足,未按《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提取经费并用于员工培训工作。部分国有企业认为员工培训是投入大、见效慢、有成本、少收益的工作,因而不重视或者形式化[1]。正是这些培训认识偏差,导致国有企业员工培训仍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真正起到人才培养和创益增效的作用。

2.3 国有企业员工培训机制落后

员工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培训机制、明确的培训目标和全面的培训职责共同协作才能做好培训工作。国有企业有员工学校或企业党校等机构进行员工培训,但这远远不够。完善的员工培训机制包括领导机构、职能部门、制度保障、配合机制及责任人等,有效的员工培训需要完善的培训机制做支撑。当前大多国有企业仍未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导致其培训工作仍旧是一堂教育、一次谈心或者一次会议,缺乏科学的培训机制。

2.4 国有企业员工培训师资薄弱

随着国有企业不断强化学习型组织建设,不断加大培训投入,购置现代化的培训设备,在硬件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因对培训作用、培训理念认识不足,培训机制的落后导致在培训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培训师资力量和水平却没有快速提高。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员工培训师资数量少,国有企业员工培训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国有企业员工培训师资缺乏有效的管理等。

2.5 国有企业员工培训内容陈旧

国有企业去行政化还在持续,导致培训内容脱离实际,培训教材缺乏实效性和创新性,无法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影响培训效率和培训效果。培训课程和培训内容缺乏深入研究,课程体系多是松散的拼接、混合、模仿、照搬学校的课程设计或国外员工培训模式。课程不同章节之间、不同课程之间、课程与培训师和培训对象之间、课程与培训规划之间缺乏层层递进的契合和符合人们认知规律的层次性、递进性,不适应企业特点和员工需求。

2.6 国有企业员工培训激励缺失

员工培训的目的是激发员工潜能、提升员工素质、培养人才、促进效益提升,本质包含对员工的内在激励、对培训后工效的更高期望,对员工的激励和对企业的高收益期望都需培训评估来确定。只有在员工培训中进行全程有效的评估,并将培训结果应用于员工和企业激励中,才能提升培训产出和收益。

2.7 国有企业员工培训效果弱化

国有企业员工培训在硬件投入、制度建设、师资培养、培训规划、培训执行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在培训考核和培训结果应用中没同用工选择、工资待遇、人才储备、晋职晋级等深入联系,也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对培训效果跟踪不足,导致无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效水平,更有可能员工在培训专业技能后,就跳槽到提供更高待遇的组织,导致企业一直重复做人才培养的机构,却无法将培养的人才实际应用和留用,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3 改进国有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对策

3.1 培训战略前瞻化

企业所有活动都是为实现发展战略而进行的,员工培训也不例外,为改进国有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培训水平,获得培训效益,必须确保员工培训战略前瞻化,实现员工培训规划与企业战略规划同步、深入、细化进行。培训规划需要高瞻远瞩,围绕发展战略进行规划,以前瞻性的思维研究和挖掘培训需求[2];在充分分析人力资源现状的前提下,结合企业发展目标,明确培训目标,指出培训重点,进而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变被动为主动,确保国有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循序渐进且井然有序的执行,确保员工培训与发展战略相适应,与技能要求相结合,与企业文化相契合。同时,通过培训战略的有效执行与实施,合理规避无效培训或低效培训等问题,争取获得高性价比的培训效益。

3.2 培训理念科学化

改变培训观念,提升培训认知,确保培训理念科学化。国有企业要切实改善培训工作落后的局面,必须改变滞后的培训理念,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结合新的员工培训需求、培养新的思考方式、采用新的培训方法,营造优质的培训氛围,构建实用的培训课程,确保高效的培训收益,积极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培训机制健全化

“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组织”建设工作确保国有企业基本实现培训常态化,结合经营管理需要,持续健全培训管理制度、继续加大培训设施投入、不断充实培训师资力量、优化培训管理流程、评估考核培训效果和应用培训成果、培育独特优秀的培训文化、健全培训工作管理体系,早日实现国有企业员工培训的程序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促进培训水平的全面提升。

3.4 培训师资高质化

员工培训效果最基本的保障是师资力量的保障,打造优质的国有企业培训师资队伍,是考验国有企业员工培训效果的重要标尺。打造适合国有企业发展路径、契合国有企业发展文化、满足国有企业员工培训开发工作需要、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是提高国有企业员工水平的关键。国有企业只有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建立符合员工培训发展需求和员工培训需要的培训体系,才能保证培训师资力量的最优化利用,推进国有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高效、长远发展,真正实现培训向高收益转变。

3.5 培训内容实效化

员工培训作为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培训内容必须适应管理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提高培训的投入产出比,培训内容就必须注重针对性,做到按需施教、注重实效。培训内容实效化,就要深入挖掘国有企业的培训需求、客观分析培训重点、明确培训目的;同时,将培训需求置于企业内部现状、外部市场形势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大环境的分析之上,明确培训的方向;在把准方向和需求后,与实践结合、有针对性地组织员工培训、教授知识思路、传递经验、技能,提高培训实效。

3.6 培训激励多元化

多元化的员工培训激励机制,可不断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员工潜能,为企业发展做贡献。国有企业员工培训激励多元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一,参与培训本身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激励手段,通过员工培训的“充电”,国有企业员工会感到企业对其发展的重视,恪尽职守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努力贡献。因此,应本着“公平竞争、讲求实效、择优培训”的原则,合理分配培训机会。其二,根据培训考核和评估的效果,确保员工培训后能将所学的知识、积累的经验、提高的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给予相应的薪酬福利等物质、荣誉称号等精神或职务、岗位晋升激励,推动员工培训激励多元化。

3.7 培训效果应用化

国有企业应综合采用问卷法、书面测试、访谈等方式,进行培训考核、分析培训效果,将培训效果应用到实践中,确保员工积极参与员工培训、培训内容及时更新调整、培训师资不断进步提高、培训投入产出比不断提升。员工培训的生命力在于培训质量,通过需求调查、培训实施、效果评估、反馈修正的培训程序来保证培训效果, 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培训效果得以应用[3]。力求做到每次培训都要效果评估, 包括对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培训方式与方法的操作性, 培训工作绩效的对比性等进行全面的评估, 为保证后续培训具有更好的效果和应用奠定基础。

4 结语

企业的成长、发展、创新和变革离不开员工水平的提高, 离不开员工培训的进步。员工培训的发展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壮大的发动机。为此,国有企业应从战略上重视员工培训,确保员工培训与企业发展目标一致;转变观念,科学认识员工培训的重要作用;健全培训机制,为员工培训提供组织保障;打造高素质培训师资队伍,为员工培训提供人才保障;运用科学方法,做好培训计划和需求分析,为员工培训提供实用高效的内容保障;同时,博采众长,寻找适合企业的培训方法,结合多元化的培训激励机制,应用培训评估和考核结果,确保培训效果。只有构建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才能确保国有企业员工培训真正起到培养人才、提升竞争力的作用。只有培训能力提高,国有企业才有永不枯竭的活力,才能持续发挥国民经济支柱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培训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