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海陆丰苏维埃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贡献

2022-11-09郑向东罗晓梅

人民之声 2022年10期
关键词: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农会

郑向东 罗晓梅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形成发展经历了艰辛的探索,而苏维埃政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源头和雏形,“它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的许多规定和做法,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定了基础。”海陆丰苏维埃是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一、海陆丰苏维埃从农会组织发展而来,海陆丰农会组织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萌芽

“苏维埃”是俄文的汉语音译,意即“代表会议”,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创建的政权组织形式。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把建立苏维埃作为政治纲领,中共一大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明确提出:“我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以社会革命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将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劳动者的国家”。但限于当时的政治乱局以及自身条件,中共第一步只好实行国共合作,组成反帝统一战线的政权。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8月21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决议案》,首次提出“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口号。9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举起“自己的旗帜”,在斗争中建立“工农苏维埃”。由于中共党组织基础好,1927年11月,海陆丰农民暴动成功后,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就正式建立。

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在海陆丰成立,这跟党最早在海陆丰领导成立农会组织有很大关系。海陆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农民运动中心,党在这里有深厚的基础。早在1922年6月,彭湃就在海丰宣传和组织农民。1923年1月,成立了海丰县总农会,总农会设有宣传、交际、财政、庶务、仲裁、教育、卫生(包括药房)、农业等9个部,总农会下设各约农会。农会选举彭湃为会长,副会长为杨其珊,林沛、兰镜清、张妈安、林廷,马焕新等为委员。农会通过的《海丰总农会临时简章》分纲领(4条)、组织(7条)、会务(2条)及1条附则4个部分。《约农会简章》5项23条及附则。纲领规定农会的根本宗旨是“图农民生活之改造;图农业之发展;图农村之自治;图农民教育之普及”。可见,海丰县总农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斗争纲领,也有比较完备的组织领导。

海丰总农会不久发展为惠州农民联合会和广东省农会。广东省农会制定了《广东农会章程》,章程分纲领和会名、会址、会员、组织、纪律、会议、会务、经费、机关报与附则共10章。按广东省农会的章程,组织了省农会执行委员会,选举彭湃为会委员长。农会把几十万分散的农民组成一个有宗旨、有纲领、有纪律、有战斗力的组织,领导农民进行了减租和反对苛捐杂税的斗争,并多次取得胜利,让地主顽固势力非常害怕。1924年3月,地主联合军阀势力取缔农会,海陆丰农民运动转入地下。

1925年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胜利,海陆丰农民协会即恢复起来。中国共产党海陆丰地方组织也迅速发展,党支部、党小组和党员广泛分布在海陆丰各乡村。至1927年3月,海陆丰有党员4 000多人,占当时全国党员总数的7%。中国共产党以农民协会为依托,把海陆丰的工会、商民协会、学生会、教职员联合会、共青团和少年先锋队等团体都组织建立起来。农民协会还在海陆丰农村普遍领导成立农民自卫军,有常备农军2个中队,约300人,不脱产的非常备军约二、三万人。这样,在中共海陆丰地委领导,海陆丰广大农村“一切权力归农会”,县农民协会制发减租证,会员凭证减租三成。田主持有区、乡农会字条,才可以按指定的数额收租。农民协会“在海丰不是‘第二政府’,而是唯一的政府”。海陆丰农会所实行的一切权力归农会、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以及农会领导人员的产生方式、机构设置和层次划分等,对后来苏维埃的建立产生重要影响。

从海陆丰的农民运动可以看出,农民协会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萌芽。

二、海陆丰苏维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

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共产国际于1927年8月9日给中共发出指示:“同意在中国建立苏维埃”。9月10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国民党及苏维埃口号的决议》,认为不能再用国民党“做自己的旗帜”,决定在革命斗争中建立“工农苏维埃”。随后,党开始探索建立苏维埃政权。10月28日,海陆丰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两县国民党政权。11月初,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提出“一切政权归工人、兵士、贫民代表会议,是武装暴动的总口号”。在这一精神指导下,取得起义胜利的海陆丰人民把政权组织形式由农民协会向工农兵代表会议转变,成立了海陆丰苏维埃。建立苏维埃也是保护革命成果的重要方式,正如《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所指出的:“为求革命永久之胜利,为求工农贫苦民众政权之巩固,非组织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不可能的。所以苏维埃政权之建立,是海陆丰农民暴动后最重要的职务之一。”中共中央南方局派临时政治局委员彭湃兼任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书记,领导建立海陆丰苏维埃。

1927年11月13日、18日,陆丰县、海丰县两县级苏维埃成立,县苏维埃政府由军事、人民、财政、土地4个委员会组成。县级苏维埃政府之下设区级苏维埃政府。1928年2月,第二届苏维埃政府将主席团制改为苏维埃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会设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之下设立秘书处、军事委员会、财政委员会、裁判委员会、土地委员会等机构。

(一)推选出席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

中共东江特委依据1922年以来海陆丰农会组织、工会团体,以及1927年“四一二”以来反对国民党,两度建立临时革命政权的实践经验,参照广东省委《暴动后的工作大纲》,制定了出席苏维埃的代表产生办法:1. 海丰县、陆丰县代表人数定三百余人,农民代表占百分之六十,工人代表占百分之三十,兵士占百分之十。2. 汕尾市苏维埃政府则工人代表占百分之六十,农民占百分之三十,兵士占百分之十。3. 由农会按照各区人数多寡分配代表数额,由各区农民代表大会互选出来。工人则以职业种类及人数多寡分配代表数额,由会员直接选举出来。兵士是由集中驻防的农军和第四团分配代表人数,直接选举出来。

(二)选举产生苏维埃政府委员

1927年11月13日,陆丰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在陆城孔庙举行,会期3天,于15日下午胜利闭幕。300名工农兵代表参加会议,嘉宾有红二师师长董朗、海丰县农民协会、海丰县总工会代表等。会议采取差额选举办法,选举张威、庄梦祥、吴鉴良、陈国荪、范照南、张绍良、林兆禧等15人为陆丰县苏维埃政府委员,组成陆丰县苏维埃政府,接着选举苏维埃政府裁判委员,组成裁判委员会。

11月18日,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开幕。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311人,大会采取差额选举法选举政府委员和裁判委员。有20名候选人,其中农民12名,工人5名,兵士3名,然后逐名举手表决,以得票多者当选。结果,杨望、黄悦成、杨其珊、古逢江、吴礼式、陈舜仪、何怜芳等13人当选为苏维埃政府委员。林彬、宋耀南、林潭吉等14人当选为县苏维埃政府裁判委员会委员。在大会闭幕式上,当选的政府委员代表和裁判委员会代表,庄严接过了代表大会授予的“海丰县苏维埃政府”和“海丰县苏维埃政府裁判委员会”的大印,接着,全体委员宣誓就职。

(三)颁发《没收土地案》等决议案

在海丰县的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到会代表对大会提案、审查委员会报告的提案,进行认真的热烈的讨论,代表充分发表意见,最后大会通过《没收土地案》《杀尽反动派案》《改良工人生活案》《改良兵士生活案》《抚恤遭难烈士及被祸工人、农民家属案》《取消苛捐杂税案》《妇女问题案》《禁止米谷出口案(临时)》《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省海丰县委员会提案》9个决议案。

代表们在讨论没收分配土地问题上最为热烈。《没收土地案》是中共党史上第一部载有没收、分配土地具体政策和办法的决议。各区乡农民逼令地主交出田契,当众焚烧,至1928年1月14日止,仅海丰一县就焚烧土地契约471 288张,焚烧租簿58 027本,“这次的没收土地,不仅仅是大中地主加以没收,即小地主甚至自耕农的土地也加以没收。没收之后完全分配给原佃农及自耕农。”海陆丰苏维埃的土地制度第一次彻底推翻中国几千年的土地私有制,翻开了中国土地革命的新篇章。从此,土地是全体人民集体所有,是国家所有。

没收分配土地之后,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发给分到土地的农民《土地使用证》,表明土地是国家所有,由政府分给农民耕种。“至土地的分配,则县苏维埃政府发出土地使用证给一切得地的农民。土地使用证的内容如下:第一,注明某区某乡某人所佃耕或自耕之土地经由本政府没收,兹特给与该农耕种。第二,注明有土地使用证,才能享受土地使用权,此证不得自由卖买及抵押,如该证遗失,即需报明县政府补发。”至1928年2月底,海丰农民分田占全县总田地约80%,陆丰约占40%。海陆丰的土地革命进行得最早,也非常彻底。

海陆丰人民从此拥有了自己选出来、代表自己利益、由自己管理的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组织形式表明,工农兵代表大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形式出现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机关,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具备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三、海陆丰苏维埃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出了很多开创性贡献

(一)确立了“一切权力归人民”的政权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一切权力归人民”的政权制度就是从海陆丰苏维埃最早开始的。

从大革命时期的海陆丰农民协会到1927年海陆丰三次起义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其组织形式都是权力归农民,以及人民当家作主。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提出了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并由城市转入农村,开展武装斗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1927年11月初,中共中央派临时政治局委员彭湃到海陆丰领导建立苏维埃,成立“一切权力归人民”的政权组织,工农革命军第二师中共特委会党代表颜昌颐在成立大会的演说非常明白指出:“今晚是海丰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的时候,在今晚起,我们工人、农民、兵士已经做了全县的主人翁了。”人民是海陆丰工农苏维埃建立的依靠力量,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地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力量源泉。

海陆丰苏维埃提出的“一切权力归人民”政权形式,初步勾勒出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政治蓝图。1931年11月7日,在俄国十月革命14周年之际,中华苏维埃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也明确规定:“中华苏维埃所建立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的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及一切劳苦大众的”。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实行抗日民主政权和与之相适应的参议会制度,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实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中国共产党始终贯彻海陆丰苏维埃开始的“一切权力归人民”的宗旨,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二)确立了“土地国有、农民使用”的基本土地制度

土地归全体人民所有,就是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占有土地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土地国有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经济制度,而这一制度就是从海陆丰苏维埃开始的。

海陆丰苏维埃建立后,通过了《没收土地案》,把大小地主的土地收归国有。海陆丰苏维埃的土地制度第一次彻底推翻中国几千年的土地私有制,翻开了中国土地革命的新篇章,从此,土地是全体人民集体所有,是国家所有。没收分配土地之后,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发给分到土地的农民盖有大红公章的《土地使用证》,表明土地是国家所有,由政府分给农民耕种。海陆丰“土地国有、农民使用”的做法影响深远,直至现在仍发挥作用。

(三)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中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全面领导

1927年11月13日,在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彭湃的主持下,陆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在陆城孔庙隆重开幕。11月18日,海丰县苏维埃代表大会的第一天,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彭湃做了演说,中共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特别委员会代表颜昌颐,中共东江革命委员会代表刘琴西,中共海丰县委代表杨望等相继演说。无论是领导人民举行三次海陆丰武装起义,还是没收一切豪绅地主的土地,开展激烈的土地革命,海陆丰苏维埃建立的整个过程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进行。中国共产党在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建立过程中的主心骨作用,“使民众和代表更明白只有共产党才是彻头彻尾为工农贫苦民众而奋斗,只有共产党才能真正领导工农民众作英勇的斗争,只有共产党才是真正代表工农贫苦民众的利益,一切工农贫苦民众只有团结在共产党旗帜之下,才能得到永久的胜利和解除一切的锁链。”

同时,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委员和裁判委员,由中国共产党党员占大多数,这样有利于共产党对苏维埃的领导,更好贯彻党的政治主张,也才能保证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得到真正的实现。海陆丰工农劳苦民众彻底觉悟,“建设自己的政权——苏维埃,尤其是共同团结在共产党旗帜指导之下,才有解放的可能,才能获得工农民众的真正利益。”海陆丰苏维埃这一坚持党对苏维埃政权全面领导的原则,在全国各苏区建立过程中,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的革命根据地也能够得到贯彻,一直到新中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四)为全国各地苏区政权建设提供有意义借鉴

海陆丰苏维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各根据地建立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借鉴,中共中央也指出:“广东的海陆丰,此次的伟大而普遍的农民暴动,英勇斗争,推翻了反动势力下的统治,杀尽了豪绅地主,没收了一切豪绅地主的土地财产,建设了工农兵苏维埃的政权,实开中国革命史上光荣纪载的伟大革命前途的新纪元。”特别是海陆丰苏维埃的土地革命政策,进行得最早,也非常彻底,为全国土地革命提供范例,当时的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号召全国和广东各地向海陆丰学习。

综上,海陆丰苏维埃的成果经验和失败教训为全国各地苏维埃政权建设,以及后来抗日民主政权的参议会制度、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制度建设、建国后的人大制度建设等,都提供了非常丰富而又有价值的启示。■

猜你喜欢

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农会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
公共管理视角下海陆丰红色文化的经济效益
从抑制到相对宽松:苏维埃政府对富农政策的转变
政治与艺术交融:中共在海陆丰的革命音乐活动
东江红军失败探因
东江红军失败探因
东源县与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