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规则的主人
——以体育游戏“大摆锤”为例

2022-11-08程雨欣

好家长 2022年10期
关键词:摆锤油桶游戏规则

文 程雨欣

一、初定规则

“大摆锤”游戏是大班幼儿晨间锻炼的“新宠”。四个班的幼儿都为争夺那极速大摆锤下的太阳娃娃而奋起一搏。游戏最初设定的规则是一名幼儿站在油桶上甩动羊角球,油桶一圈铺满25 个太阳娃娃。参赛幼儿没有人数限制,在球甩动的过程中躲避大球,抢夺油桶周围的太阳娃娃。

“老师,我一个太阳娃娃都没抢到。”“我觉得娃娃太少了。”“抢的人太多了。”……由于参赛人数众多,平时不起眼的太阳娃娃顿时成了“香饽饽”。如何使幼儿获得成功体验?规则到底该怎么制定?幼儿是否能遵守规则?为了满足幼儿自主游戏的需要,我决定将游戏规则的制定权交给幼儿。

从各班幼儿的反映来看,“人数太多”成为首要问题;接着,各班围绕“人数”问题就此展开讨论。

师:在“大摆锤”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壮壮:我抢不到太阳娃娃,人太多了。

希希:人太多了,我都被撞倒了。

兜兜:怎样才能让人少一点呢?

听到这里,我发现,幼儿的问题都与“人数”有关。幼儿对“大摆锤”游戏十分感兴趣,都想参加这项具有挑战性的新游戏;接着,我根据幼儿的想法,提出了新的问题。

师:你们打算如何解决人太多的问题?

谷子:我们可以等一等,等人少了再玩。

草莓:我们可以听老师的哨声呀。

讨论后,幼儿希望教师做裁判,帮助他们控制场上人数与我约定以一声长哨作为“人数已满”的信号。

初次尝试游戏后,幼儿能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但这项新游戏存在很多问题,幼儿多次游戏后,调整了“大摆锤”游戏规则。

二、修改规则

(一)首次联合会议

第二天,许多幼儿选择在一旁等待观战。我认为将规则制定权交给幼儿是正确的。幼儿在一旁观察,既能避免出现因人数多导致所有幼儿无法尽兴的情况,又能学习其他幼儿的经验。

“老师,他们3 个人一起游戏,抢了好多娃娃。”这时,有的幼儿向我告状。我本想上前阻止“组队”参赛的幼儿,可是发现还有一些幼儿在“组队”参加游戏。

游戏后,四个班的教师一起观看了视频。“大摆锤”游戏是四个班幼儿同时可以选择参加的游戏。因此,在与各班幼儿讨论后,大家决定每个班推选8 名幼儿作为代表,一起参加“联合会议”,讨论制定“大摆锤”游戏规则。为了确保公正,我作为游戏裁判,牵头组织会议参与讨论和投票。

师:请大家观看视频,谁拿到的娃娃最多?雨馨:大海、澄澄、谷子一共拿了7 个娃娃。草莓:老师,我和牛牛拿了5 个。

然然:仔仔一个也没抢到,他没有人帮忙。

师:你们组队参加过游戏吗?为什么会选择组队的方式呢?

草莓:我负责保护太阳娃娃,牛牛去油桶下面抢玩具。

璎珞:我们几个是好朋友,我们想一起参加游戏。师:你们选择谁一起组队呢?

一一:当然是和班里的好朋友呀。

谷子:我和大海、澄澄在一起就特别厉害。有时候,大海保护娃娃,我和澄澄去抢。

在激烈的讨论后,幼儿一致通过组队参加游戏且分为四组,一个班为一组。作为游戏的参与者、支持者、引导者,我帮助幼儿优化了场地设置。

第一次联合会议表决通过了新的游戏规则:设置四个小组,幼儿以小组参赛的方式参加游戏,每组3人,设置篮筐,呈对角线位置摆放于油桶四周。每个篮筐距离油桶5 米左右,4 个篮筐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同,保障游戏公平。

(二)再次联合会议

规则修改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没有参与游戏的幼儿也在抢夺“太阳娃娃”。“老师,他们没有参加游戏,也在玩。”“他没有参赛,不公平。”……幼儿决定继续修改规则。于是,第二次联合会议又举行了。这次联合会议从4 个班幼儿中推选出“小代表”,就游戏场地设置展开讨论。

“我们帮游戏场地加个围栏不就好了,参加的人在里面。”为了区分场内和场外,幼儿提出要给“大摆锤”游戏场地增加围栏。那么,什么材料适合做围栏?

师:请大家利用幼儿园已经有的材料为游戏场地设置围栏。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乐乐:用纸箱把四周都围起来。

满满:不行,没有那么多的纸箱呀!

希希:用轮胎。

可可:需要很多轮胎,否则不安全,小朋友撞到会受伤。

甜甜:用椅子,把椅子围在周围。

美美:用雪糕筒吧。

点点:用弹力带,把场地围起来。

我和幼儿分别尝试了用椅子、障碍筒、弹力带等材料为场地设置边界。最后,大家发现,用弹力带将场地围起来最便捷、安全。除了为场地设置边界,幼儿还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设置游戏场入口,参赛人员在入口处依次排队进场。

第二次联合会议确定了新的游戏规则:参赛幼儿需在入口处排队进入,场外幼儿只可观战,不能随意进入场内游戏。每轮游戏每组3 人,共设置4 个小组,裁判哨音提示游戏开始、暂停和结束。

三、活动反思

在游戏中,幼儿主动加入游戏。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是幼儿本身,幼儿成为规则的主人。因此,游戏过程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他们主动参与,全心投入,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力。

每次游戏发现问题做出规则调整的过程,都是不断发展幼儿反思能力和计划能力的过程。问题的提出者是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游戏过程中的问题,对游戏进行回顾、反思,鼓励幼儿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激烈的讨论中,幼儿的思维相互碰撞,教师适时引导,使幼儿做出调整规则的计划,不断提高幼儿的计划和反思能力。

资源的利用能力也是幼儿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在设置场地边界时,幼儿善于发现幼儿园现有资源,根据材料的特性提出如何利用。在此过程中,教师支持幼儿的想法,与幼儿一同尝试。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幼儿游戏的参与者、引导者和支持者,推动幼儿主动思考、积极体验,从而成为游戏的主人。

猜你喜欢

摆锤油桶游戏规则
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实验创新
影响摆摆动快慢的 因素实验创新
偷换职场游戏规则
躲避大摆锤
背火桶
基于低速碰撞的汽车C型日行灯方案设计
油桶呀油桶,你怎么了?
游戏规则
游泳
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