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放手”中培养大班幼儿的任务意识

2022-11-08姬姗姗

好家长 2022年10期
关键词:放手宁宁口头

文 姬姗姗

所谓任务意识,是指在心理上具有努力完成别人交给的任务的意识或倾向性,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表现之一。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幼儿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因此,教师要学会“放手”,培养大班幼儿的任务意识。

一、案例呈现

案例一:宁宁妈妈打来电话:“老师,今天你发的调查表是要小朋友自己画吗?”我说:“是的。要呈现幼儿最真实的想法。”电话那头的宁宁妈妈又说:“可是,宁宁不肯画,他要我帮他画,还发脾气。”我说:“那就不必强求,明天一起来看一看别的小朋友画的调查表。”

案例二:早上,幼儿纷纷带来自己的小名片,每张名片上写着自己名字的意义。这是我布置给幼儿的口头作业,请他们把卡片带回家,在背面写上名字的意义。雅雅在卡片背面写上“我是大班小朋友”七个字,我看着这七个和要求无关的字,睁大眼睛看着雅雅。雅雅见我面露疑惑,紧接着说:“我和爷爷说了,爷爷不听。”

以上案例表明了幼儿的任务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无法认识到一些任务是布置给自己的;缺乏主动完成任务的责任感;家长过分包办等。

二、幼儿任务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一)幼儿自身方面

一是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学前晚期的儿童虽然在感知、思维、注意、记忆、想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他们由于对事物的发展状况缺乏准备,对环境的变化缺乏适应性,从而无所适从,不能顺利完成任务。

二是自制力差。学前儿童具有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等显著特征,但由于自己知识经验贫乏、活动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控制、掌握自己的行为,做事往往有始无终,缺乏恒心。

三是经验不足。这里的经验主要是指幼儿的前期经验,刚步入大班,刚开始接触口头作业这种形式,幼儿需要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

(二)成人教育方面

一是幼儿园教育。教师往往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幼儿,部分保教人员包办代替,事无巨细地和家长一一沟通,幼儿一旦离开“保护圈”就会束手无策。

二是家庭教育。幼儿在家做一些事,往往会受到干涉和阻止。家长不能放手让幼儿尝试,造成幼儿的独立能力较差。

三、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让幼儿成为“主动者”

一是从口头作业开始,培养完成任务的能力。幼儿有一个显著的记忆特点,就是短时记忆优于长时记忆。因此,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布置口头任务:当天完成的任务、第二天完成的任务、每周固定时间完成的任务、每月特定日子完成的任务。

二是加强值日生工作,增强完成任务的意识。对幼儿来说,当一名值日生是一件很自豪的事。落实值日生具体工作,能更好地强化幼儿的任务意识。

三是巧用步骤图示,学会完成任务的方法。幼儿不会用文字记录教师布置的作业,只能靠记忆。我运用图示法,帮助幼儿记住任务,如穿脱外套、收好椅子、整理柜子、带好物品。

(二)让幼儿成为“主人公”

一是加强自我服务,感受成长。大班幼儿在自理能力方面已有显著进步。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学会放手。例如,在吃饭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自主进餐”,让幼儿自己盛饭,吃多少盛多少。即使饭粒掉地,教师也不过多干预,耐心等待幼儿成长。

二是鼓励自定任务,感受发展。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幼儿培养成能够自主发展的人。因此,自定任务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想一想自己还可以完成什么任务,鼓励幼儿完成更多事情。

(三)让家长成为“助力者”

一是加强陪伴,感受成功。任务意识是一种社会行为,家庭同样是一个小社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长要尊重、信任幼儿。

二是加强沟通,及时反馈。教师可以让幼儿回家完成幼儿园布置的许多任务。例如,我班每天都有两名幼儿播报新闻和天气。我开学初于“家长园地”中公布任务安排表,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

猜你喜欢

放手宁宁口头
书法家 韩宁宁
怎样写好英文口头通知
如何写口头通知
五行真经
五行真经(17)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例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大班自主性角色游戏的思考
“放手”炼出的独立与自主
浅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放”与“不放”
多措并举,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