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情志护理结合中药湿热敷在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22-11-07涂建红关宇英

光明中医 2022年22期
关键词:气滞情志腰痛

邓 敏 涂建红 关宇英

腰痛病属于一类临床十分常见的病症,随着近年来工作方式的改变,该种病症呈现年轻化趋势[1,2]。临床中,腰痛病主要以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骨质增生等类型常见。该种病症使得患者出现较大的痛苦感,强烈的腰痛会使患者的身体功能受限,进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需要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中医将腰痛病归属于“痹证”范畴,大致可分为气滞血瘀型、肾虚型和风寒湿型,其中,以气滞血瘀型的发生率最高[3]。中医主张从温经通络、补肾着手,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联合中医护理方案等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疗效。为此本文将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6月—2021年11月就诊的80例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纳入研究,评定中医情志护理结合中药湿热敷在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6月—2021年11月收治的80例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热敷组,单组设为40例。其中,联合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5~45岁,平均(35.43±4.12)岁。热敷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5~ 46岁,平均(35.45±4.15)岁。对比组间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中医内科学》[4]中对于气滞血瘀型腰痛的诊断标准(发病时腰痛如刺、有向下肢放射感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等);经体格检查、CT、X线检查确诊;病程>3个月;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近期接受相关治疗干预;存在腰椎、髋关节部位骨折或肿瘤情况;凝血障碍;处于妊娠或哺乳期间。

1.3 方法所有患者均先行常规治疗:①静脉滴注消炎止痛或活血通络药物治疗;②依据病情与自身耐受程度接受腰背肌功能锻炼;③接受常规疾病知识健康宣教、饮食干预等一般护理措施。

热敷组行中药湿热敷干预:药物组成:透骨草50 g,红花、三七、天麻、当归、海桐皮、乌药、追骨风各20 g,伸筋草、莪术各18 g,生川乌、生甘草各16 g,牛膝、乳香、没药、延胡索、木瓜、赤芍、川续断、白术、羌活、独活、防风各15 g。将上述药方混匀打成粗末状,用白酒对其调湿处理后,分别放置于2个缝制的布袋之中,用凉水浸泡药包,待30 min后放置蒸笼内,蒸1 h后取出。患者取俯卧位,将药包放置于机体腰骶部进行湿热敷,湿热敷温度以手腕掌侧可耐受为度,同时用棉垫将敷布盖住,可准备2块以上的敷布以便更换,更换时要快速且手法轻柔,避免患者受凉。治疗时间维持30~40 min,每天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

联合组则在热敷组基础上采取中医情志护理:①安神静志法:每日下午结束常规治疗与热敷治疗后,让患者保持静坐姿势,同时指导其进行规律呼吸法,即吸气时握紧双拳,呼气时缓慢放松,经吸气、呼气过程感受自身紧张与放松的心理,进而转移患者注意力,达到调节情绪的作用。每次维持20 min。②移情暗示法:了解患者顾虑后运用暗示性语言对其进行启发诱导。大力宣传疾病知识,以此提高战胜疾病的自信心。采用共情的方式多与患者交流其感兴趣的话题。组织病友会,通过病友会让患者与患者之间互相交流与安慰,传授抗病经验。③消除心因法:对患者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对不同病心因采用差异性方法进行消除。安排具有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的护理人员多疏导患者,疏导过程要耐心且热情,多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心理状态,每天深度交流需维持10 min以上。

1.4 观察指标对比2组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日本骨科学会腰椎疾患综合(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数字疼痛评定法(Numerical PainRating Scale,NPR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

中医证候积分:依据4级评分法,主要就腰痛、腰部板硬、疼痛拒按、沉重乏力、疼痛缠绵5个中医证候指标进行评分,每项分值0~3分,0分为无症状,3分为症状严重,总分15分,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JOA:就主观症状、客观症状及日常活动3个方面进行测定,总分29分,分数越低则症状越明显。ODI:就患者日常功能障碍进行测定,划分4项单项功能与3项个人综合功能以及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共9项,每项分值0~5分,计算总分值,ODI值=总分值/50,分数越高代表功能障碍越严重。NPRS:分值0~10分,0分为无痛感,10分为最剧烈疼痛,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生活质量评分:依据生活质量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测定,满分100分,分值越高则健康状态越好。

2 结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干预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热敷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分,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JOA ODI评分对比干预前,2组JOA、ODI评分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JOA评分高于热敷组,ODI评分低于热敷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JOA ODI评分对比 (分,

2.3 2组患者干预前后NPRS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干预前,2组NPRS、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NPRS评分低于热敷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热敷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NPRS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分,

3 讨论

腰痛是临床中常见的病症之一,是指腰骶、下腰、骶髂或臀部疼痛不适的一种主观感觉,临床特点为高复发率、高发病率、病因复杂和治疗周期长等。相对而言,该病属于腰骶部骨、神经及其他软组织疾患的总称,其会引发腰部疼痛感。有研究者认为,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腰痛均会在不同程度上与机体的腰部肌肉收缩能力下降所致的腰椎失稳互为因果关系[5]。由于腰痛对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尽快恢复患者健康[6,7]。以往临床多采取止痛、功能锻炼等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病情容易反复。随着中医研究的不断发展,发现中医情志护理结合中药湿热敷在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中医将腰痛归于“痹证”范畴,且以气滞血瘀型最为常见[8-10]。针对该种类型腰痛主张采用利水消肿、活血通络、散瘀止痛法进行治疗,同时结合中医情志护理中的安神静志法、移情暗示法、消除心因法,引导患者协调五脏之气,使其感到身心舒适、愉悦,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本研究显示,干预前,组间中医证候积分、JOA评分、ODI评分、NPR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ODI评分、N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提示,中医情志护理结合中药湿热敷法可达到内外兼治之效。中药湿热敷法属于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之一,涉及中药利于活血化瘀与促进气血循环,通过皮肤吸收药物之中的有效成分,直达病灶内部,进而减轻神经根压迫程度,利于达到消除炎症与水肿的效果。通过中药湿热敷法可热攻促使药效快速达到病所,并且,借助热力祛除局部风寒湿邪,并致使中药有效成分经毛窍进入筋骨肌肉,利于加速机体新陈代谢,同时起到舒筋通络的效果[11-13]。除此之外,基于药物治疗基础之上加以情志调节和护理,利于尽快纠正患者不良情志状态,达到防病、治病之效。中医情志护理是指通过七情与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关系,利用针对性情绪疏导法而达到解除患者烦恼、郁闷,改善焦虑、抑郁的目的。情志护理中,基于五行关系认为心属火,在志为喜;肝属木,在志为怒;脾属土,在志为思;肺属金,在志为忧;肾属水,在志为恐。因此可知,五行关系为情志护理的具体实施提供辨证基础,可达到因人施护的作用,并且,该种护理方法能够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治疗康复的信心,提高治疗、护理的配合度。

综上所述,中医情志护理结合中药湿热敷在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利于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有利于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气滞情志腰痛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