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标准化生产 促进产业化发展

2022-11-07吴小勇

新农民 2022年22期
关键词:产业化作物茶叶

吴小勇

(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遵义 564299)

蜂岩镇,隶属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地处凤冈县南部,东邻王寨乡,南抵天桥镇,西接琊川镇、进化镇,北靠永和镇。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蜂岩镇的农业发展有了显著提升,其中以茶叶种植为代表的茶产业,成为近年来蜂岩镇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蜂岩镇是凤冈县第二大产茶乡镇,有茶园面积2466.67hm,投产茶园1800hm,有机茶园266.67hm。蜂岩镇近年来茶叶种植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标准化生产是分不开的,利用标准化生产,蜂岩镇逐步实现了茶叶种植的产业化,极大地推动了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带动了地区劳动人口就业和收入水平增加,也充分证明了标准化生产在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

1 标准化生产对于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蜂岩镇的茶叶种植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对标准化生产的应用,标准化生产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模式,同时也涉及许多的生产技术,是对农业生产的大胆创新和极大效率提升。标准化生产对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

1.1 标准化生产是产业化发展的前提

首先,标准化生产是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标准化生产指的是按照相同的品种、播种季节、施肥方式、施肥类型、采摘时机等对农业种植成果有着直接影响的因素进行农业生产的新型生产模式。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标准化生产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农业发展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也就成为农业产业化的前提。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流方向,产业化带来的品牌效应和边际成本递减都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产业化发展需要有大量质量相近的产品作为支撑,传统的小农种植模式,农户各自生产,种植的农产品种类不一,产量低下,且即便是相同品种的农产品质量也存在着很大差异,难以支撑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但是标准化生产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标准化生产,将农村的农业单位集中在一起,整合农村的农业种植资源,从而实现农产品品种和质量上的高度统一,即便没有建设大面积的统一管理种植园,也能够保障在区域内的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可控性,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产品保障。

在蜂岩镇的茶叶产业化过程中,就是通过采用标准化的茶叶种植生产模式,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全镇统一种茶采茶,收来的茶再统一销售给龙头企业,既保障了茶农的收入,避免了种茶无销路的情况,也为龙头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优质货源保障,所以蜂岩镇的茶叶才能够快速打开市场,整个镇的茶叶产量在短短数年时间内得到了极大提高,成为远近闻名的种茶之乡。

1.2 标准化生产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其次,标准化生产也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标准化生产不仅仅一种高效的生产模式,同时也涉及很多先进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较为突出的就是数字化生产和自动化管理。这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依靠数字化生产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农业产业化的速率,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化资源整合,在地区范围内形成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而自动化管理技术则能够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这是限制农业产业化发展最重大的问题,而自动化管理就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依靠现代化的自动管理系统,利用最少的人员数量,实现更大范围的管理,这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至关重要。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技术支撑是核心,只有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才能够充分实现产业化。

在蜂岩镇的茶叶产业化过程中,标准化的生产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种植、采摘、运输、销售一条龙对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应用,最大化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实现了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

1.3 标准化生产有利于产业品牌建设

最后,标准化生产对于农业产业化而言,还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品牌建设。在农业产业化中,品牌建设同样是核心的内容之一,在新的电商时代,地区的农业产业要做出效果,吸引消费者,毫无疑问就需要形成大众普遍接受的品牌,并且将整个地区的相同及相关产品都纳入到品牌体系中,从而利用品牌效应促进农业产业化。而品牌的建设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产品的规模和质量,这两个要素都受到标准化生产的直接影响。标准化生产带来了农产品的数量增加,同时建立起统一的质量管理标准,所以就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的品牌建设。

在蜂岩镇的茶叶产业化过程中,主要的品牌就是百善舞春、红魅和鼎佳三大企业品牌,蜂岩镇及周边场镇成为这三大企业的主要供应商,建立起了远销国外的茶叶品牌,这个过程就离不开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应用。

2 当前标准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蜂岩镇的茶叶产业化道路不仅是证明了标准化生产对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暴露出当前农业产业化道路中,对于标准化生产的应用存在着一些不到位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包括思维层面的问题,也包括实践操作管理以及技术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具体而言,总结出来当前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标准化生产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标准化认知尚不够完全深入

对于农业产业化而言,标准化生产却非一户农民或者一个企业可以实现的,只有整个地区绝大多数的农业种植者认识到标准化生产带来的好处,并且愿意花费成本进行标准化生产模式改造和技术建设,才能够真正通过标准化生产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但是现阶段的农村种植实际中,并非绝大多数的农户都愿意进行标准化生产改造,尤其是需要花费成本的时候,仍旧有很多农户不愿意做出改变,这就限制了农村的标准化生产,同时也就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的建设水平。

2.2 标准化生产技术有待提高

当前农业产业化中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也有待提高,现阶段采用的主要生产方式落后老化。我国实行机械化农业生产推广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目前仍旧只在平原地区使用得较为普遍,而在山区使用得很少。一方面是因为山区的地理形势不适宜采取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山区经济发展程度落后,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生产方式改造。所以在我国很多的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化生产中都存在着生产方式老化的问题。生产方式老化问题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而且由于缺乏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还导致农业生产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严重,难以保障农业产出。不仅是机械化生产水平低,同时农业生产中对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存在着不足,而且相比起机械化农业生产,数字化农业的发展程度更低,不符合新时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需求。

2.3 标准化生产模式管理水平不足

当前农业产业化中利用标准化生产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标准化生产模式的管理水平严重不足,标准化生产本身就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管理,但是专业人才恰好是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所最稀缺的资源。农村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其吸引人才的能力不足,而人才的欠缺又使得标准化生产的管理效率不足,对于整个地区实现统一管理这个目标而言产生了很大限制。所以管理水平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2.4 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产业结构落后也是农业产业化中对标准化生产应用不到位的一个体现。标准化生产不只是一种生产模式,更是对农业发展的全新思考,标准化生产有着更高的生产力和更低的生产成本,所以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也就更高,如果不能够选择合适的产业结构,那就是对标准化生产的浪费,也说明没有对标准化生产的本质认识到位。农业产业结构指的是农产品的种植类型和农业相关产业的结构组成。在新时代农业产业化中,本应当以高附加值的农作物为种植对象,适当减少低附加值的产品种植。但是在当前很多的农村地区,种植的作物种类仍旧是以传统低附加值作物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的农作物种植。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农村生产模式的转变不到位。很多农民长期种植低附加值的农作物,已经形成了种植依赖和惰性,当新的高附加值作物品种出现时,农民会首先考虑种植的风险性,大部分农民都是风险规避型,所以宁可选择附加值低但是收益稳定的作物种植,也不愿意选择附加值更高,但是同时风险也更高的作物。第二,地理区位原因及地区产业发展状况。还有一部分农民之所以选择种植低附加值的作物,原因还在于自身所处的位置地理条件相对较差,比如贫瘠的山区和荒漠化问题严重的地区,这些地区高附加值的农作物难以成活,所以农民不得不选择低附加值成长能力强的作物种类。同时,地方产业的不发达,使得农民即便种植了高附加值作物仍旧只能够以低价出售,或者产出之后销路存在问题,这也导致了农民对低附加值作物的选择,因为低附加值作物相比起高附加值作物更易成熟,抗病害和环境影响的能力更强。

3 利用标准化生产推动产业化发展的策略

针对上述的问题,结合蜂岩镇的茶叶产业化道路,对于农业产业化中标准化生产模式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3.1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首先,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应用标准化生产模式,应当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标准化生产对于农户种植的管理是其核心内容,因为地理原因或者资金规模等因素,当前的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很难实现在同一种植园中进行,而更多采用的是农户在政府或者龙头企业的指挥下统一种植,统一标准,然后由企业购回。这种模式下对于农户种植的管理就非常重要,如果管理不到位,就失去了标准化生产的意义,仍旧恢复成小农种植,对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难以进行控制。所以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从最开始农户与企业签订种植协议开始,到土地的整理、种子发放、肥料发放、种植技术和方法教学到收割时机、作物回购等环节,都建立管理机制,才能够最大程度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业产业化的质量。

3.2 规范标准化生产模式

其次,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应用标准化生产就不能不规范标准化生产模式,主要针对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购标准。种植标准毫无疑问是标准化生产实现数量和质量控制的关键,只有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才能够确保整体的质量符合产业品牌的要求。才能够推动产业化发展。标准化的种植并不需要全体农户都使用机械种植生产,但是需要农户严格按照龙头企业制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不能够为了节约成本而随意更换或者缺漏某些步骤,在这一方面需要村级和组级部门进行监督检查,保障质量才能够形成品牌,形成产业化。在收购方面,则由龙头企业担当责任,在收购时,应当注重收购价格和数量,在尊重市场规律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尽可能减少收购价格的波动,尤其是减少收购价格下跌的情况,因为当前的收购模式通常都是企业全部收购合格的作物,如果价格下跌频繁,会影响到农户的种植热情,出现转而种植其他作物的情况。不利于产业化发展,所以企业应当在收购价格上对农户有着一定的保障。

在标准化生产的规范上,蜂岩镇主要采取的措施为“五统管理”,即对茶叶的采摘标准、用肥用药、绿色防控、收购转运和加工销售五个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取得了丰硕成果,2020年一品泉社区等股份经济合作社试点运营,取得明显成效,共销售茶青25余万kg,有效助推红魅茶业公司出口茶产值突破7000万元。

3.3 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配套服务

在农业产业化中应用标准化生产,还需要完善有关的配套服务,尤其是对于农户的生产服务,包括种子、肥料、农药等物质服务以及种植技术等非物质服务,都要完善和保障,才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农户的种植潜力,增加产量,提升质量,蜂岩镇采取的措施为实行“五直服务”,即订单直达聚合力、技术直通强管理、农资直供降成本、产品直销增效益和安全直管守底线,通过这五直服务,实现了茶叶产业的高质量标准化生产。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蜂岩镇的案例,发现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标准化生产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也是新时期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化的主流趋势和主要模式。标准化生产作为产业化的前提,既提供技术支撑,又促进品牌建设,作用甚大。而当前存在的一些标准化生产模式的应用问题,在今后的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也可以通过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有效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实现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产业化作物茶叶
经受市场考验,汉服步入产业化进程
为什么要多元
《牛采茶叶》
2021年5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无公害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点
挖掘这些基因,让作物抗各种病(2020.3.27 科技日报)
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乱倒茶叶导致美国独立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
地下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