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服务人才 让乡村孩子阳光成长

2022-11-06民生周刊罗燕

民生周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队伍人才

□ 《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

“促进乡村儿童发展,不仅要关注儿童本身,还要关注儿童服务人才队伍。”研究乡村儿童工作多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深有感触。

在他看来,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乡村儿童需要的不只是一般的救穷救难,而是更多元的服务,这些服务由专业的儿童服务人才提供。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要求“加强乡村儿童关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儿童关爱服务工作被提上新高度,人才队伍建设成为乡村儿童建设重要方向。

“为了呵护乡村儿童健康成长,需要建立起一支适应新时代儿童发展要求的乡村儿童服务人才队伍。”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刘文奎表示。

近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乡村儿童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提出将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等任务作为完善新时代乡村儿童关爱保护体系的重要目标。

乡村儿童服务人才队伍初具规模

近年来,我国乡村儿童的发展水平呈现平稳上升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至2020年期间,儿童发展综合水平得分的年均增长率为5.75%。我国乡村儿童发展的综合水平仍然略低于城镇儿童的综合水平,但2016年至2020年间,城乡差距逐年缩小。

在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后,乡村儿童在儿童福利、安全保护、儿童健康和儿童教育等方面的发展都受到重视与关注,取得较大进步,城乡一体化战略取得成效。

乡村儿童发展有赖于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报告发现,过去5 年,我国儿童保护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服务本地能力显著增强;儿童早期发展队伍城乡均等化建设成效显著;儿童心理服务专职兼职人才共建,基层队伍心理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卫生健康队伍高质量发展,人才数量素质同步提升;乡村教师数量质量均快速发展,义务教育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农村儿童主任从无到有,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王振耀强调,“再加上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民政部设立儿童福利司,从中央到地方的儿童公共管理体系建立起来了。”

据统计,儿童主任作为我国乡村地区儿童保护工作的最主要队伍,自2019年开始便实现村级全覆盖,2021年的队伍人数达到65.1万。

有些地方的儿童主任已经是专岗专人。比如,安徽省肥东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所有乡镇和村(社区)配备儿童工作队伍,实现全县335名村(社区)儿童主任专职化。2017年县财政专门投入1235万元购买儿童主任服务,标准为每人每年3.5万元。

各村居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儿童数量增设村级儿童主任岗位。此外,作为儿童保护队伍的来源之一,我国社会工作者人数从2016年28.8万逐渐上升到73.7万,“十四五”时期,社会工作者数量将达到200万人。

王振耀认为,我国乡村儿童服务队伍已经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儿童服务队伍体系。

“童伴妈妈”带着孩子们做游戏。

新形势下的多重挑战

近年来,我国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法律政策不断完善,但这些政策要落实到基层,尤其是乡村,需要更多儿童服务人才。

报告发现,农村儿童服务人才队伍总量供给不足,局部结构失衡。儿童保护的未成年人司法社工、早期发展的幼教和婴幼儿养育师、心理服务队伍、卫生健康的儿科医师等队伍人员严重不足,而且供给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城镇和乡村地区,乡村地区供需矛盾更大。

儿童保护领域虽然有村级覆盖的儿童主任队伍,但社会参与的多样性不足,队伍构成比较单一。儿童主任队伍还存在专职率不高的问题。

目前,我国儿童主任队伍超过90%为民政工作人员或者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在负责儿童保护工作的同时需要兼顾残联、妇联与其他社会服务工作,行政工作负担重,职责无法有效履行。

以深圳为例,2020年《深圳市儿童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研报告》显示,从岗位聘用情况看,42%为临聘人员,20%为在编人员,14%为聘用人员,11%为社区专职工作者。

同时,儿童服务人才队伍培训体系薄弱,效果不足。缺乏全国统一或行业公认的培训教材,缺乏一套培训效果的评估体系,缺少一支有经验的培训师队伍,缺少面向基层的培训机构。

此外,除了乡村教师和儿科医生,其他乡村儿童服务人才队伍都缺少明确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晋升路径,不利于调动人才的能动性。

我国还需优化社会评价体系,给予所有的乡村儿童公共服务队伍合理的社会评价,提升队伍认同感。

推动儿童服务专业化

不论是儿童主任,还是社工或者幼儿园、中小学教师,服务对象都是儿童,他们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特点,会遇到不同问题。

“0~3岁孩子需要什么?孩子入学会遇到什么问题?青春期的孩子面临哪些问题?这些都需要专业知识。还有儿童流动性问题,打工子弟、留守儿童问题,都需要关注。”王振耀指出。

“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是让他吃饱就行了。”他认为,全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应该从农村开始,从农村儿童的高质量发展开始。

这就需要更专业的儿童服务人才队伍。王振耀发现,现在对乡村儿童的社会服务及服务人才专业性的认识还需要提升。“很多乡村儿童工作都停留在怕出问题上,就像救灾一样,应该做的是专业化的应对预案和灵敏的反应机制。”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认为,儿童工作专业素质包括几个重要方面。一是科学儿童观,要了解儿童的社会本质、基础性、发展性及儿童的基本权利。儿童的发展本质是能动的、有潜能的和独特的,要认识他们的成长多元性、生理、认知等。

二是儿童成长的社会生态系统。任何一个孩子都有4个系统。微观是家里,中观主要是学校,还有外观和宏观,包括社会环境等。“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生态系统里,儿童专业服务人才不仅要对儿童施以帮助,还要积极为其建造生态系统。”陆士桢说。

在她看来,儿童专业工作要致力于解决儿童生活的挑战,提升其幸福感,目的是激发其自我发展,挖掘自我潜能。

王振耀在调研中发现,除了乡村教师、医生之外,乡村儿童工作人员中,学过儿童相关知识的人很少。即便是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儿童工作人员,到了乡村后也可能不适应。

“有些人带着城市儿童工作的那一套到农村,居高临下,并不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王振耀说,“农村孩子提意见,你们城里人说的话我们听不懂,让我们读的书也读不了。”

同时,乡村儿童教育知识严重缺乏,乡土教育资源挖掘不够,乡村本土的传统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农村在自然教育、劳动教育、伦理教育方面的优势是城市不能比的。比如,农村有很多庄稼,可以下地干活。”王振耀说,“这些资源都要积极开发,形成乡村特色儿童服务专业知识。”

完善儿童服务人才管理体制

农村儿童服务主体多元,如何形成合力?完善的管理体制至关重要。

报告建议,应紧抓儿童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新机遇,围绕体制机制建设,加快儿童服务人才队伍发展,补齐公共服务短板。首先,立足乡村人才振兴框架,强化基层人才队伍开发机制;其次,围绕多种类人才,完善专业化培训平台合作机制;再次,打造样板项目,落实重点人才工程创建机制;最后,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深层次推进激励机制。

“要提升乡村儿童主任队伍建设,让他们做一个枢纽,连接乡村中小学、医院等。”王振耀希望政府、社会组织、企业联动,积极参与到乡村儿童公共服务人才建设工作中。

长期以来,重点人才工程一直是我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重要战略举措。以义务教育队伍为例,“优师计划”和“国培计划”为我国乡村地区培育了大量优秀教师。

而且,已经有很多社会组织参与乡村儿童服务工作,比如,“童伴妈妈”“养育未来”等公益项目都在积极帮助农村儿童发展,也培养了大批农村儿童服务人才。王振耀希望更多社会组织在这方面进行探索,也希望他们之间相互合作。

但是,人才培养出来后,能不能在农村留下来,并且做得好?事实上,有些农村儿童工作人员做了一段时间后便放弃了,因为工作收入不如外出打工。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认为:“要长远发展,一方面要给他们稳定的收入,帮助他们在陪伴家人的同时为家庭解决一部分生活费;另一方面,要让他们感受到这是一份有乐趣、有意义的工作。”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体系的建立,而不只是一个岗位的设置。农村要有更多配套产业发展,吸引更多年轻人创业就业,同时更好地养育孩子。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队伍人才
人才云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人才队伍建设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