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江西庐山核心景区实现电影文旅融合的路径

2022-11-05郭彦茹

影剧新作 2022年1期
关键词:庐山文旅景区

沈 鲁 郭彦茹

庐山在江西文旅资源开发中占据着独特位置。首先,在江西的山水文化格局中,以庐山的名气最为知名,甚至一直以来江西以外地区的不少人知道庐山,而不知庐山在江西。“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东坡千年名句为庐山做了最充分的“广告”。如此名气,必然在江西省文化产业实现文旅融合深度开发的实践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价值。其次,庐山文化旅游资源丰厚。庐山,不仅拥有鬼斧神工般的自然山水,而且在传统文化的儒释道等方面都享有“庐山国学”的文化与学术高度,极具进一步科普化大众化的潜质,在与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之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再次,庐山是江西省最具国际化知名度与全球化交流平台的文旅资源。它的“中西合璧”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难得载体,这一点在江西众多名山之中独树一帜。

一、庐山核心景区电影文旅融合的尴尬现状

就当前庐山实施电影文旅融合的现状而言,笔者以为,庐山核心景区有必要先行一步。这里所指的“核心景区”主要是以庐山牯岭镇为核心的山上景区部分,也是庐山在绝大多数游客心目中真正的关注焦点。而目前庐山核心景区在电影文旅融合方面存有明显不足。

1.对已有常规资源电影《庐山恋》使用不充分

在电影资源与旅游资源嫁接方面,庐山已经拥有了一个历经时间和几代人检验的“IP”资源——电影《庐山恋》。这部已经问世41年的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第一部国产爱情片赋予了庐山深挖“爱情”这个人类文化与人类情感瑰宝的可能性。从目前经营运作这个“电影IP”资源的现状来看,《庐山恋》尽管在牯岭创造了单片放映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但对于依托《庐山恋》实施文旅融合这项工作而言,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今跑遍庐山的山上山下、山南山北,基本上看不到《庐山恋》的任何痕迹,有点浪费了电影《庐山恋》的主人公耿华与周筠两个年轻人当年在影片中的“青春足迹”与“恋爱地图”。这本属于文旅融合的基本操作,但当地文旅主管部门依然重视不够,行动迟缓,更遑论文旅深度融合。

2.新晋重要资源“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亟待升级

为纪念《庐山恋》首映40周年,江西2020年举办了首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这无疑是一个实现庐山电影文旅融合的大动作。当前庐山文旅资源深度开发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具有当代感、前沿感、时尚感、新锐感的文化活动。由于缺少这样的活动,庐山的名气没能转换成财气。庐山严重缺乏与当下消费者文化情感与文化心理的共鸣,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样一项新晋的重要的电影文旅资源如何进一步持续和升级,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庐山核心景区电影文旅融合的路径

1.充分打好《庐山恋》这张牌

《庐山恋》本就是一部“破天荒”式的爱情风光片,应当积极策划并运作几处电影中有代表性的网红打卡地,拉近电影与当下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尤其是要注重培育年轻人对于庐山尤其是牯岭作为爱情圣地的关注度与消费热情。

同时,“庐山恋”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商业品牌来进行打造和延伸。蒋介石与宋美龄、宋子文与夫人张乐怡(张乐怡是庐山姑娘,出生地就是牯岭)等名人的情感轶事,等等。这些历史名人的情缘往事,都是可以深度包装与传播的文旅资源,而这些资源共同的名字依然就是“庐山恋”。如何开发出这个基于“庐山恋”品牌的系列文旅产品是当务之急。

“庐山恋”这个文化品牌不仅可以指爱情,也可以延展为对乡土中国的眷恋。当年海峡两岸鸿雁传书,我方曾许诺蒋、宋若归来,可以“或南京或庐山或奉化”安居;彼方也曾委派名记者曹聚仁先生赴大陆上庐山探望“美庐”“蒋庐”是否岁月安好。20世纪初期,那些在庐山牯岭出生成长的“洋娃娃们”,也在之后的岁月里不止一次梦回庐山,表达着他们对于中国庐山的深深眷恋。可见“庐山恋”从电影中不断延伸,将会成长为一个重要的、值得深度开发的文旅资源。这里不仅有人类共通的情感价值,有着对中国故事的多元化理解与表述,也有着海内外中国人共同坚守的一份文化自信。故而当地政府可以借助“庐山恋”的品牌延伸,多承办一些国内外的文化活动,以文化名山、文化名流、文化名会、文化名品带动庐山新一波的文旅消费潮。

2.办好办实“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使之系列化、市场化、学术化

2020年的“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开了一个好头,但影响力依然有限,应当总结经验,一届接一届围绕“爱情电影”与“电影爱情”遴选出“年度主题”和“年度人物”等,成系列、成建制地举办下去。

“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需以企业化运作为基本力量,广泛联系赣籍电影人或国内外有影响的电影人电影机构,聚集电影人脉资源,擦亮“国际爱情电影周”这块国际化时尚化的品牌。同时,“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活动的主会场必须在牯岭,因为牯岭是天然的国际城和青年打卡地,离开牯岭,“国际爱情电影周”就失去了活水之源。

因此,“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的市场化追求必须要有经营年轻人的意识,让年轻人乐于参与,积极参与,成为一项年度青年文化盛事。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转换思路,真正的电影文旅融合是为了市场而融合,而不是单纯为了地方政绩或一时的文旅宣传而融合。

“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应该尽可能在庐山上的“石头屋”里做文章。匡庐者,匡姓兄弟结庐之地也。那些遍布全山的“石头屋”既是古人提升境界的文化与建筑“博览会”,也是举办“国际电影周”的天然影院,稍加改造,就可以成为观赏影片、主创见面会、学术研讨的佳所良园。

在“国际爱情电影周”期间,要加大电影主创见面会以及作品研讨、学术研讨的内容。建议可以开辟若干单元,例如“影人单元”“影迷单元”“高校单元”等,将这个活动办实搞活,进一步吸引年轻人,吸引新媒体。

此外,电影文旅并不一定就要搞影视拍摄基地,实际上国内影视基地已经过剩。而现代电影工业本身就是梦幻工业,它并不一定要实地实景拍摄。浙江横店作为国内最大的影视基地,实际上对于电影业的贡献有限,多数主要服务于古装电视剧和网剧的拍摄。而庐山作为世界文化名山、世界地质公园,它的核心景区实际上也不允许现代影视工业的入侵,以免有破坏生态资源和文化遗产之嫌,所以并不能给影视工业带来多少便利。而办影展,促交流,借力文化活动培育消费新热点,凝聚市场人气,正是一条可以大胆尝试的路径。

猜你喜欢

庐山文旅景区
深度拓宽文旅融合边界
云南出台13条措施支持文旅行业
冰雪文旅乘风起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夏日避暑
文旅地产或将逆风飞扬
“摘牌”
避暑胜地 大美庐山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庐山脚下泡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