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法治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2022-11-04朱海洋

浙江人大 2022年10期
关键词:治村宁海县宁波市

朱海洋

2021年3月26日,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通过了《宁波市法治乡村建设促进条例》。蔡荣章 屠轶钦摄

乡村治,则百姓安,国家稳。1999年,宁波市实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2003年,司法部、民政部总结推广宁波做法,自此,宁波经验走出浙江,走向全国。如何总结提炼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从制度层面解决法治乡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宁波市人大常委会给出了答案——开展法治乡村建设立法。

2021年3月26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通过了《宁波市法治乡村建设促进条例》,条例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一年多来,条例在加强乡镇法治政府建设、乡村社会治理法治化、乡村法律服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形成了一批既有开拓创新意义又有宁波辨识度的建设成果,为全国法治乡村建设提供了宁波样板。

制度管事

走在象山县涂茨镇旭拱岙村的说事长廊,宁波市、象山县两级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葛聪敏如数家珍地谈着他的“治村经”。七旬老太张松菊迎上一步开问,她家有座平层老宅,总共占地280 平方米,其中60平方米的院子,40 多年房龄。因年久失修,今年推倒重建,一层变两层,占地却只有112 平方米。

“葛书记,我还是搞不明白,咋就不能等量换。”话音刚落,旁边几位老太也移步靠近。盖房前,葛聪敏其实已跟她家解释过多次,正好大伙都在场,再做个政策普及。要说事,先落座,一来二去,心中疑团很快解开,张松菊眉眼舒张。

葛聪敏表示:“除了‘村民说事’,我们还有‘村官说法’,依法治村,让村民懂法知法守法,两者相得益彰。”

何为“村官说法”?其内涵可用“尊、学、守、用、评”五字概括:村“两委”干部带头尊崇法治,健全村干部学法制度,并将他们纳入“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等培育工程的重点对象,将村民违法犯罪等纳入村(社)守法诚信档案,落实小微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调解、依法实施,再通过村民代表综合评判,倒逼干部改进作风。

继首创了“村民说事”后,象山县将“村官说法”纳入基层治理体系,形成“两说经验”,法治内涵更丰富,构成了法治引领、德治辅助、自治实践的乡村治理模式。目前,“两说经验”已在全县18 个镇街、355 个行政村全覆盖,累计召开说法说事会3.8 万余次。

条例专门将“村民说事”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等制度纳入其中,从立法层面上形成了农村基层村务管理、决策、治理和监督的闭环流程,全面推动了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

法治解事

宁海县是浙江省经营海水养殖产业的第一大县。该县海水养殖面积达22.8 万亩,产值超过25 亿元,但生产模式传统粗放、效益较低。桥头胡街道店前王村39个养殖塘被承包给35 位自然人经营。2011年底,原承包合同到期后,既没组织重新招投标,也没续签合同,近10年里,村集体没收到过一分钱租金。

2021年9月,浙江省基层公权力全程在线审批应用上线。在智慧大脑的帮助下,多个镇街存在的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处置不及时等问题浮出水面。

宁海县监委第一时间召开海塘集中收回和租金追缴专题会议。重新招投标后,店前王村的海塘承包价格由原来的每年每亩700 元,上涨到每年每亩平均3900元,5年合同期可为村集体增收租金525 万元。经过整改,整个桥头胡街道各村的集体资产闲置率占比,也从过去的65%下降至20%,集体经济增收成效明显。

发端于宁海县的“36 条实践”(村级权力清单36条),是村一级反腐败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2018年被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在村庄管理中,有不少鸡毛蒜皮的小事,尽管不规范,又够不上违法违纪,顶多就是通报批评。但‘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纳入条例后,村干部违反规定,就属于违法行为了,法治意识自然更强。”宁海县监委三级主任科员应小杰说。

据介绍,今年,针对沿海镇街滩涂、海塘资源流转不规范等共性问题,宁海县监委还专门督促出台《宁海县养殖塘承包经营管理办法》,通过规范发包程序、采用承包人积分制等办法,实现海塘等资产资源规范流转。而这只是宁波市推动法治管事的一个缩影。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工委副主任陶琳告诉记者,条例明确要求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法治乡村的建设规划、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并压实民政、人力社保、农业农村等部门的职责,以及充分调动公检法系统的整体联动。

最直接的成效便是,法律服务扩面提质。据了解,宁波市各地各部门聚力提供优质公共法律服务,健全“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选优配强法律顾问队伍,深入农村网格开展“法律门诊”。

“云端”治村

围绕村民的法律需求,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司法所所长林炯拍了72 个视频,将普法阵地搬到了“掌上治村”平台,受到群众广泛欢迎,“老林说法”声名远播。

“掌上治村”平台起步于云龙镇的冠英村,除了云端普法栏目外,还有云端办事和云端说事。该平台实现了法律资源一键整合、法务管家一键呼叫、掌上审查一网通办。

数字化建设如何赋能乡村治理?条例规定,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涉及乡村事项的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网络,完善乡村网格化管理中的基础信息采集、隐患排查处置等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效果。

如今,宁波市全面推广“掌上治村”平台,“公证E通”实现了乡镇街道的全覆盖。此外,“不动产登记+公证”一件事改革,让农民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流转更方便;城乡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文旅纠纷调解、金融消费纠纷调解等多跨场景应用,让纠纷调解实现矢量化闭环可控……

据介绍,下一步,宁波市将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2.0 体系,拓宽法律援助渠道,打造智慧调解平台,进一步奠定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法治基础。■

猜你喜欢

治村宁海县宁波市
新乡贤治村的理解模式构建:反思与出路
“三抓惠民治村”工作法引领乡村振兴
宁海县黄坛益良五金厂
宁海县黄坛益良有限公司
拓展深化新乡贤治村 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富人治村”:好得很,还是糟得很
重建宁波市图书馆记忆
宁波市采取“三学”“三访”“三个结合”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