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音乐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022-11-04马子淇

大众文艺 2022年20期
关键词:乐团音乐会美育

马子淇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于2020年年初爆发,并迅速从武汉蔓延至全国,甚至是全球的各个国家,这次的疫情无论是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还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自2014年至2021年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都在不停增长,除了疫情暴发期间受到了冲击,但在并于2021年消费支出开始回转。音乐作为文化、娱乐的一部分,在近几年内一直发展势头良好,人们愿意为此消费,消费支出回转不仅是因为人们的娱乐方式开始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而且还因为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也被迫在线上开展,线上音乐会、线上演唱会、线上音乐节、线上慈善晚会、线上戏剧表演、线上戏曲表演、线上舞蹈表演、线上展览等活动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掀起了当代文化艺术界的“新浪潮”,这也给文化、娱乐行业提供新的生存方式与发展方向。

一、线上音乐会的概念范畴与发展情况

(一)线上音乐会的文献综述

在现有的学术研究中,线上音乐会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主要是因为线上音乐会发展的时间较短,虽然它在疫情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但是直到疫情出现以后才逐渐普及与发展。目前这种艺术活动的称谓也有很多,例如:直播音乐会、O2O音乐会、线上演出、云播、演艺直播、云端音乐会、数字节目、在线直播音乐现场、演出云端化等。

在2020年以后有12篇期刊论文使用了线上音乐会这一称谓,而且在2021年肖颂谣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也开始使用了线上音乐会这一称谓。她认为线上古典音乐会是对传统表演场所的线下演出而言,依托互联网及进行直播或录播的,可作为商业演出的西方古典音乐会。同时中国政府网也有两篇新闻使用了线上音乐会这个称谓,这两篇新闻分别是《“天涯共此时”线上中秋音乐会在悉尼奏响》和《中国和新加坡乐团联袂推出线上音乐会庆祝建交30周年》,这也说明了我国政府比起其他称谓,是更认同线上音乐会这个称谓的,基于这一点,本人也决定使用线上音乐会这个称谓,来对这类线上演出进行梳理与归纳。

(二)线上音乐会的定义

本人根据前人对线上音乐会的描述,总结出线上音乐会的定义是以互联网等相关技术在网络平台进行收费或者免费的、直播或者录播的演出,观众无须到达表演现场,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即可观看、参与演出。线上音乐会的发展不仅代表着互联网与音乐产业的融合,也能看出现代科技在音乐领域中的引领作用。

(三)线上音乐会的发展情况

在疫情暴发以后,我国多家乐团反应迅速,多场线上音乐互动直播与线上音乐会就此展开,在2020年2月份澳门中乐团和中央民族乐团就在云端与观众相见,乐团中的演奏员为大家献上多首精彩乐曲的演奏,并进行了鼓励留言,也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相关视频;上海民族乐团在2月举办了线上民乐互动直播,直播途径有微博、一直播APP等平台;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也在2月底进行了主题为“我的祖国”的线上音乐会。

也有的乐团一直等到疫情得到初步控制才正式复出,例如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在2020年8月8日才进行首次线下复出演出,一直到2021年2月11日才开始进行线上音乐会的尝试。

二、线上音乐会的发展原因

(一)技术的发展

在2019年颁布的《关于推动北京音乐产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就提出要坚持做到科技创新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科技创新就是指坚持音乐产业与科学技术协同发展,将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到音乐产业当中去,推动音乐产业朝着新形势发展。那么5G网络的普及,4K、8K画质的提升,VR、AR、MR、ER技术的发展,都是对音乐产业极其重要的推动力。

1.5G网络的普及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国家,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7%的县城城区和40%的乡镇镇区已实现5G网络覆盖,通过这些数据就能够说明5G网络时代已经到来。比起4G网络而言,5G网络的传输速度更快、效率更高,通信延时更短,网络也更稳定,因此在进行线上演出时,使用5G网络进行传播,会大大提高观众的愉悦度,使观众与演出现场产生紧密的联结,如临现场一般。

2.4K、8K画质的提升

4K技术的应用使显示画面的分辨率得到了提升,而且画面的清晰度、精细度、色彩层次方面也得到了增强,而8K技术比4K技术的像素还高,为线上音乐演出能展现更多信息量的画面做出贡献,这不仅能给观众提供想象的空间,还能提高观众的消费体验,进行有质量的审美享受。

3.VR、AR、MR、ER技术的发展

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基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仿真技术的沉浸式交互环境的技术;AR(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强现实技术,是指基于计算机的显示与交互、网络的跟踪与定位等技术,将计算机形成的虚拟信息叠加到现实中真实场景的技术;MR(Mixed Reality)即混合现实技术,是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对虚拟场景和真实环境进行深度融合的技术;ER (Expander Reality)即扩展现实技术,是人联网和物联网的整合,将现实和虚拟的边界抹去的技术。通过VR、AR、MR、ER技术的发展,在虚实结合的场景下,可以增强观众的沉浸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也可以增加观众的参与感与真实感,成为线上音乐演出的一种特色。

(二)观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

线下场馆因为疫情防控等原因不进行营业,人们都被隔离在家中,是会有一定的文化艺术方面的需求。在现有研究中Li Qing就认为观众之所以观看线上音乐会,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他们在防控疫情过程中的文化需求。《中外文化交流》中也有篇文章介绍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网络直播、网络展览、网络讲座等网络文化活动逐步增多,满足了各国人民的文化需求与文化交流。

另外,这些线上文化艺术活动,也可以缓解疫情时期人们所存在的孤独、焦虑等情绪。John Jurgensen就在文章中认为线上音乐会等线上观看的内容可以缓解疫情时期人们被隔离在家的孤独感。

三、线上音乐会的优点

(一)降低观看成本

目前线上音乐会一般都是免费观看,不收取任何形式的费用,只要能够知晓音乐会的演出时间与直播的平台,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线上音乐会。而且观看线上音乐会也减少了路费、住宿费等多笔费用开支,门票的费用也大大降低,既省时又省力还省钱,减少不必要的出行,为国家防疫事业尽一份力。

同时线上音乐会可以容纳一切有意向观看演出的观众,场地的大小、抢票手速的快慢、音乐会时长的长短等问题通通迎刃而解,只要有网络,并且网络情况稳定,成千上万的观众都可以一起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相互分享、相互陪伴的观看演出。

(二)增加参与感

在观看线下音乐会时,观众需要具备一定的演出礼仪,不仅要在演出进行时要保持安静,还要在恰当的时间给予演奏员、指挥等演出人员掌声,既不能打扰到演出人员的表演,也不能打扰到其他观众的观看。

但是观看线上音乐会的观众,就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随时表达自己对作品、乐队、指挥、演奏员的看法,通过发送弹幕或者在评论区留言等方式,增强观众的参与感与互动感。目前通过微信视频号、快手、抖音进行直播的乐团有很多,大家不仅随时在评论区叫好,交流自己的看法与感受,还分享自己所在的城市,找到共同喜欢音乐的老乡。

在现有研究中,大多都表现出观众在观看演出时,是更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与看法的。例如:Jennifer Radbourne、Katya Johanson、Hilary Glow认为利用社交媒体可以给观众和表演者互动的机会。Nguyen、Hang Thi Tuyet则对活跃在Twitter上的用户进行调查,在直播演唱会期间去Tweet Seats和Facebook Live等聊天室的在线用户,均表示在直播演出中融入社交媒体增强了他们的社群意识,提升了他们的音乐体验与社会体验。

(三)增加选择灵活性

观众在观看线上音乐会时,如果遇到不喜欢的乐曲或者是不喜欢的演奏员,可以随时转到其他线上音乐会,去欣赏自己感兴趣的乐曲,去观看自己喜欢的乐团进行演奏。但是参加线下的音乐会,观众就无法快进或者是筛选自己想听的曲目,只能按照节目单上面的曲目被动接受,无法主动选择想要听的曲目。

(四)落实社会美育

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一文中,蔡元培提到实施美育的范围有:面向社会的美育活动、面向家庭的美育活动、面向学校的美育活动,而且蔡元培认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家庭教育存在,因此人需要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在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后也需要有社会教育。

社会美育除了靠日常生活中的细小环节以外,还有就是靠公共艺术空间来进行美育。公共艺术空间有很多种,例如美术馆、音乐厅、剧院、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画廊等场馆都算是公共艺术空间,但受疫情影响许多线下艺术活动都无法开展,中高风险地区的公共艺术空间都不允许接待观众,那么家长就需要具有审美的意识,可以在学生的休息日,与学生一起参与到线上音乐会或其他艺术活动当中去,保持家庭内良好的审美氛围。

另外,在酒店住宿方面,做好落地和办理入住的时间衔接,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尽量选择离市中心比较近的安全地段。对于女性来说,尽量避免夜间单独出行。对于老年人,一定要记得带好平时常用的药物。对于自驾的游客,一定要了解当地的交通法规。熟记我国领事馆、大使馆的电话,万一在当地遇到突发状况,可以及时求助。

因此美育是潜移默化的,不断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我们要注重这三方的配合,共同进步,共同维系美育的新风尚。

四、线上音乐会的发展建议

(一)增加实时互动,关注线上观众需求

目前大多数线上音乐会都是根据线下音乐会的录像,进行剪辑与拼合,形成的录播形式的线上音乐会,各大乐团、剧院的重心也都是以线下的演出为主,基本不会考虑线上观众的感受与看法。而观看线上演出的大部分观众,都是希望可以增加在线聊天互动、观众点歌等环节。

对于线上音乐会来说,增加聊天互动的环节不难,但是观众点歌的环节可能就有些麻烦了。每首器乐作品的分谱页数最少都有四、五页,更别说总谱了,而且每个乐团可以进行演奏的曲目也不计其数,让观众选择想听的乐曲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乐团可以尝试规定八至十首乐曲,并邀请观众在当中选择最想听的几首乐曲,可以是在观看线上音乐会的同时进行选择,或者是在演出的前一天,去官方渠道参与投票等方式进行选择,这不仅增加了整个音乐会的趣味性,考验了乐团的演奏水平,而且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也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参与到选择演出曲目的过程中来。

(二)摆脱线下影响,成为一种独立产品

线上音乐会应该摆脱线下音乐会的束缚,这不应该仅仅是线下音乐会到线上音乐会的简单复制与录像剪辑,而是应该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产品。乐团的相关人员应该尝试将线上音乐会与线下音乐会之间的差异扩大并凸显出来,并对其产品重新定位与塑造,找出线上音乐会独特的价值与不可替代的原因。

乐团工作人员可以按照1976年科特勒在著作《Marketing management》中提出的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延伸产品三个层次,或者是1984年他又提出的核心利益、一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五个层次为依据,对线上音乐会进行重新划分产品层次,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乐团的产品结构。

这也需要乐团策划、乐团演出人员、线上观众之间的共同努力,乐团策划要密切关注线上观众的审美,了解线上观众的需求与偏好,针对线上观众的特征,进行相应的节目设计与策划;乐团演出人员要保证自己的演奏水平,可以演奏多种风格的乐曲,无论是独奏、齐奏、合奏,都能展示出个人以及乐团应有的水平;线上观众应该有意识的提升自己的审美趣味,积极向乐团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为线上音乐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加大宣传力度,将线上音乐会全民化

首先,乐团可以尝试与政府进行合作,多多举办公益性质的线上音乐会,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宣传,扩大乐团与线上音乐会的知名度与接受度,将这种产品推广至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一种演出形式。

其次,乐团可以采用类似支付宝“邀好友赚赏金”的活动形式,邀请观众分享线上音乐会的观看链接,邀请成功即可享受购票优惠,或者是赠送乐团的延伸产品等措施,通过鼓励与奖励的方式,支持观众转发、分享直播链接,吸引观众身边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与共同爱好者。

再者,乐团可以使用其他激励型的营销方式,例如:在线上音乐会进行的同时,进行抢红包、红包雨等活动,可以抽到小额现金、打赏用的虚拟币、实物奖品等,激励观众多多参与,并维持线上音乐会的热度;或者采取观看到一定时间自动发红包的形式,在全场两个小时的线上音乐会中,只要观众有持续观看一个半小时以上、有发表过评论等行为,直接可以收到一定的回馈,这也可以吸引观众持续观看,激励观众之间交流与互动。

(四)寻找目标群体,针对目标群体营销

再者,乐团可以尝试在短视频平台投放视频广告,洞察目标人群背后的痛点,根据痛点设计出目标人群可能会感兴趣的视频内容,在广告中直击线上音乐会的优势与卖点,并预告下一场线上音乐会的时间,给予观看线上音乐会的链接,并提供预约、提醒的服务,引导观众按时前往观看,达到乐团的投放视频广告的推广目标。

(五)从免费到收费,转变商业模式

目前线上音乐会是免费观看的模式,在以后的发展中要逐步转变其商业模式,最终成为收费观看、有盈利进账的模式。

首先,免费的线上音乐会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线上音乐会这个产品打入到各个平台内部,吸引对线上音乐会感兴趣但不愿意花钱的观众,积累一些潜在的目标客户。

其次,乐团可以尝试与线下剧院合作,多平台进行宣传,提高线上音乐会的宣传与营销,也能增强乐团与剧院的影响力与吸引力。

再者,乐团可以尝试加大在线上音乐会方面的投入,提高自身音乐会的质量,向观众提供不同机位、不同收音等差异化的服务,并通过满足观众需求来收取一定的费用。

另外,乐团可以开通打赏等收益途径,并尝试与直播平台合作,请直播平台扶持线上音乐会的成长,增加曝光度与推广,与直播平台一起对线上音乐会所赚取的收益进行分成。

最后,乐团可以尝试在官方平台售卖线上音乐会的光盘,这不仅可以成为线上音乐会这个产品的延伸产品,进行盈利,还可以成为一种精神依托,作为纪念品被观众购买、珍藏。

总结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指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那么,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世界展现中国民族音乐的实力与魅力,通过国内外观众观看、鉴赏我国民族器乐的线上音乐会或相关演出,有效地传播中国声音,这也是增强民族自信、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

在互联网发达的当今社会,线上音乐会、线上演唱会、线上音乐节、线上慈善晚会、线上戏剧表演、线上戏曲表演、线上舞蹈表演、线上展览等多种文化艺术活动发展迅猛,这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增加了文化、娱乐的方式,让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而且还能陶冶情操,通过这些线上的文化艺术活动,对居民进行美育方面的培养,提高全体居民的素质。

另外,本人认为这些线上的艺术形式不会是昙花一现,而是一种行业的必然趋势。目前疫情的形势反反复复,作为一名学习艺术领域的学生,要抓紧时间摆正心态,以从容不迫的姿态面对音乐产业转型,在不断提高自己技艺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当前市场当中去。

猜你喜欢

乐团音乐会美育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失败的音乐会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美育教师
森林里的音乐会
新年音乐会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