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常州市图书馆开展地方古籍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的思考

2022-11-03张武英

兰台内外 2022年34期
关键词:常州市古籍常州

张武英

摘 要:地处江南运河段的常州市图书馆,在地方古籍文献资源的收藏和保护工作中,进行了积极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作为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常州市图书馆只有在地方古籍文献资源建设、解决藏用之间矛盾以及获得政府主管部门支持方面不断提升,才能在文化建设的时代转型中更好地满足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常州市图书馆古籍文献资源的建设与服务工作,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地方古籍文献;资源;服务

在文化产业成为地方发展重心的时代转型中,反映当地历史文化样貌与发展脉络的地方古籍文献,以其独有的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备受社会关注。

常州地处京杭大运河江南文化带,是传扬宋明理学的文化重镇,历史上“多先生长者,以善俗进后学为职,故儒风巍然为东南冠”。常州的地方古籍文献承载着当地河道、街衢、牌坊、祠庙、书院、墓志、园林、服饰、饮食、刺绣、梳篦、职官、艺文、人物等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样态,见证了常州在江南运河文化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常州市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承担着地方古籍文献资源建设和服务的重要职能,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一、地方古籍文献资源的收藏

常州市图书馆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是我国最早创建的公共图书馆之一。100多年来,常州市图书馆薪火传承,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方古籍文献资源建设体系。

1.地方古籍文献资源的来源

常州市图书馆的地方古籍文献有相当部分来自社会捐赠。图书馆建馆之初,创办者于定一、庄百俞、刘志扬等各自捐出数十部个人藏书,作为馆内基本藏书。邑中藏书大家钱琳叔、庄中希、赵少芬等各以上万册图书,或捐赠或寄存于常州市图书馆,供公众阅读。民族“实业之父”盛宣怀捐赠清光绪进士、国家图书馆创办者暨首任馆长缪荃孙编纂的《常州先哲遗书》等书。常州市图书馆也接受过商务印书馆、中华职业教育社、东方杂志社、毗陵文献征存社等出版机构和单位的捐赠。据报刊记载,1919年时馆藏图书已有10万卷,规模十分可观。20世纪30年代初,常州贤达毛仲省从北京私人藏书楼重金回购并捐赠市图书馆的《毗陵人品记》,是目前海内外独家收藏的珍贵孤本。此外,羊牧之、马家驹等地方名人及冠英小学(今觅渡桥小学)苕杏图书馆曾向常州市图书馆捐赠万余册图书。

“文革”期间,常州市图书馆馆藏古籍文献毁损惨重,民间收藏也同遭厄运。“文革”后,历代图书馆人重视地方古籍文献的征集和保护工作,逐渐形成了以地方古籍文献为特色的文献资源建设体系。

2.地方古籍文献资源的种类

记载常州地理、历史、古迹、教育、贤达、名物等情况的地方志是常州市图书馆收藏的重要古籍文献。图书馆基本集全了现存的常州地方志,刻本如宋咸淳间史能之纂《毗陵志》,明万历间唐鹤征纂《武进县志》《万历常州府志》,清乾隆间陈廷柱修、虞鸣球等纂《阳湖县志》,清康熙年间于琨修、陈玉璂纂《常州府志》,清道光间孙琬等修、李兆洛等纂《武进阳湖县合志》,清光绪间王其淦等修、汤成烈纂《武进阳湖县志》和庄毓鋐、陆鼎翰纂修的《武阳志余》,影印版如明成化年间朱昱纂《重修毗陵志》、正德间张恺纂《常州府志续集》,复制本如清乾隆间王祖肃纂《武进县志》等珍贵地方志,尽在常州市图书馆收藏之列。

记载家族世系繁衍、重要人物事迹的家谱,常州市图书馆的收藏量也较为可观。该馆目前藏有近70个姓氏共2000余册地方家谱,诸如庄、赵、恽、盛、刘等影响重大的地方历史名人家谱,在常州市图书馆都有迹可查。

此外,常州历代士绅贤达的著作也是常州市图书馆重点收藏的文献资源。常州历史名人独孤及、邹浩、张守、谢应芳、毛宪、唐荆川、薛应旂、顾宪成、孙星衍、洪亮吉、张慧言、赵翼、邵长蘅、庄述祖等地方贤达的文集著作,都在常州市图书馆馆藏之列。

经过常州市图书馆人的努力,这些珍贵的地方古籍文献得以保藏和传承,其在常州地方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日渐凸显。

二、地方古籍文献资源的保护

生成于民国之前的古籍文献资源年代久远,一旦毁坏将不复再生,古籍文献的保护工作重要而紧迫。借由现代技术手段和特定管理制度实施的原生性保护,以及通过再版和数字化手段实现的再生性开发,是常州市图书馆保护地方古籍文献资源的重要途径。

1.地方古籍文献资源的原生性保护

常州市图书馆高度重视宣统三年以前近4万册古籍文献资源的原生性保护工作。一方面开设专门的古籍文献修复室,引进专业工作人员对濒临或已破损的古籍文献进行修复,另一方面还通过硬件装备和管理制度建设,为古籍文献提供有效的监管和精良的保护。为了阻绝不当馆藏环境导致的古籍文献毁损,常州市图书馆加强古籍文献室设备建设,安装恒温恒湿控制系统、双层反光布和不含紫外线的照明乳白灯,以防止紫外线破坏文献纸张纤维;配置不接触油漆和金属的专用樟木板书柜,内置国家指定的专用樟脑精,以达到防尘、防蛀、防霉的目的;安装防火、防盗门窗,门口装有视频监控和红外报警系统,两道大门钥匙分别由两位专业馆员保管,两人必须同出同进,以保证古籍文献资源的安全。

为了避免读者造成的人为损害,从2004年起,图书馆还制定了只能室内阅读,概不流通外借的古籍文献管理制度。

2.地方古籍文献资源的再生性开发

不予外借的管理制度,客观上对古籍文献资源产生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这种保守的管理方式不可避免地为古籍文献的利用设置了障碍。为了舒缓古籍文献资源藏用之间的矛盾,常州市图书馆近些年通过校勘、汇编、影印再版和数字化等手段,加强地方古籍文献资源的再生性开发,从而实现对古籍文献的保护和利用。

2005年,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常州市图书馆点校的《咸淳毗陵志》;2010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常州图书馆联合常州文化研究所整理的《常州先哲遗书》;2013年至2017年期间,凤凰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常州市图书馆点校的,包括《大德毗陵志辑佚(外四种)》《晚清常州名贤日记四种》《毗陵人品记》《清代常州地方史料汇编》《常州科举史料三种》《常州人物传记四种》《旧言集》《常州古地图集》《常郡八邑艺文志》《清代毗陵名人小传》《重刻高山志》《武进天宁寺志》等古籍在内的三辑《常州历史文献丛书》。此外,国家古籍出版社2015年出版常州市图书馆编订的《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工具书,是常州市图书馆目前最完備的古籍藏书目录为读者检索、研究和利用馆藏古籍文献提供了配套工具。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地方古籍文献资源的保护和传播手段发生了革命性改变。古籍文献数字化,指的是“利用微缩摄影、拍照或扫描技术采集古籍原始图像,建立影像数据库或进行影印出版,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文字自动识别(OCR)或人工录入等方式进行元数据著录,从而生成基础的文本数据库或进行文字出版。”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是惠及社会的文化建设工程,也是古籍文献保护工作的大势所趋。21世纪初,常州市图书馆就在国家图书馆的赞助下,完成了5000多张濒临脆化的民国时期报纸的数字图像处理工作。目前,常州市图书馆的古籍全文数据库正在建设中,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查阅10多种、近百册数字化古籍文献资源。由于受到政策、经费、人员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古籍文献全文数据库建设工程明显和常州在大运河江南文化带的优势地位不相匹配。

三、反思与建议

常州市图书馆已取得的地方古籍文献资源建设成果,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以文化促发展的时代呼声中,地方古籍文献资源的建设和服务空间仍需拓展。

1.地方古籍文献资源征集工作亟待加强

常州曾是郡、州、府治所在之地,历史上一直是区域经济、文化的中心。常州曾以文献大邦著称,一代代标领风骚的历史人物留下卷帙浩繁的古籍文献,记录了常州地区丰富的文化生态。和周边地区地市级公共图书馆相比,常州市图书馆古籍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明显落后。

常州市图书馆于2010年入选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以地方文献为特色的古籍文献8万册左右。根据《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馆藏宣统三年以前的写本、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等线装古籍文献近4万册。善本古籍有3500多册,其中被《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录的善本图书有67种420册。有4部古籍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毗邻地区无锡市图书馆2008年即已入选首批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馆藏古籍文献40万余册,内含线装文献30余万册,平装文献10万册。其中,善本文献2万余册、地方文献3万余册、旧家谱8千余册及荣氏文库11万余册均为特色馆藏。从2008年有48部古籍文献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到2020年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评审,无锡市图书馆不仅连续6次参与申报,而且每批均有上榜,累计有112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在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中名列前茅。仅获批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文献,无锡市图书馆12年间就增加了64部。很显然,在获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时间、馆藏古籍文献的总量、善本文献的数量、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文献数量和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次数方面,常州市图书馆都远远落在无锡市图书馆后面。

在2018年第四批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中,南京图书馆入选187部,数量最多;无锡入选78部,排名第二;南通入选28部,排第三;苏州入选24部,排第四。截至目前,前四批省级珍贵古籍名录中南京图书馆共计780部,位居第一;无锡市图书馆入选273部,仍居第二;苏州图书馆紧随无锡之后,以247部位列第三;扬州第四,有209部。曾经拥有文献巨郡美称的常州,无缘这份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排名榜单,不免令人唏嘘。常州市图书馆在第四批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排名中,不仅落后于无锡市图书馆,也落后于周边地区南通、苏州等地市级图书馆,常州市图书馆的古籍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文革”导致古籍文献资源严重遗失、毁损。由于常州的经济、文化地位和地缘关系,有部分地方古籍文献流落他乡,并被当地图书馆收藏。在国内各大图书馆的藏书目录中,也能发现许多公共和高校图书馆都收藏常州地方文献,尤以江、浙、沪等地的省、市图书馆收藏较多。这些已入藏异地图书馆的古籍文献回归乡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常州市图书馆应该循着藏书目录线索,加强与各收藏馆的合作,通过复印、再版或数字化等再生性开发手段,抓紧时间将这些珍贵的地方古籍文献抢救回本地。此外,加强与在常高校图书馆、县级图书馆、博物馆、方志馆的合作,也是非常积极的举措,常州市图书馆可以培训这些文化事业单位尽快启动本馆古籍目录普查登记工作,通过共享共建方式,推动地方古籍文献资源征集工作纵深开展。

2.地方古籍文献资源利用率不高

公共图书馆承担着文化服务与文化传播的社会职能。如果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乏人问津,则其资源建设的成果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受古籍文献借阅制度和读者自身因素的制约,常州市图书馆地方古籍文献资源鲜有读者问津。

古籍文献是不可再生性资源,版本价值较高的善本、珍本、孤本文献,图书馆倍加爱惜。为了避免因读者损坏、折页、涂鸦、丢失造成的后果,常州市图书馆制定了严禁古籍文献外借的管理制度。针对读者入馆查阅、翻拍、复印的需求,也有着非常严格的管理要求。笔者因地方文化课题研究需要,2019年曾三次前往常州市图书馆查阅民国时期印行的明代进士毛宪著作,为方便阅读,曾期望对这部文献拍照,终因不被工作人员许可作罢。古籍文献的保藏和利用之间存在着天然矛盾,束之高阁、望而难及的馆藏状态和敬而远之的无奈心理,势必影响古籍文献资源开发、研究、利用和传播的价值。

为了更好地履行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职能,常州市图书馆应在甄别馆藏古籍文献版本价值的基础上,完善现有的古籍管理制度。譬如,针对民国以后再版的古籍文献资源,可以制定适当开放借阅的管理制度。即使出于保护目的不提供馆外借阅的机会,也应尽量减少拍照、复印等方面的限制。其次,常州市图书馆应加强与在常高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专业人士的合作,通过联合开发、促进再版的手段,使更多的地方古籍文献尽快走出密室,服务于社会需要。再次,推进古籍文献全文数据库建设,争取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团体的支持,是应对全文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经费、设备、人员不足等问题的可靠办法。

3.古籍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性未获得政府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

政府主管部门是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责任主体。政府部门的持续支持,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事业永续发展的最大保障。长期以来,在大多数人,尤其是享有较高社会声望的高学历群体心目中,图书馆是无须多高学历和技术专长,也不需要太多智力投入就能胜任的工作部门,这种刻板印象同样存在于由社会高知阶层组成的政府主管部门中,政府主管部门对图书馆职业的专业化程度看法,直接影响了资源配置的力度。

常州市图书馆领导在与政府主管部门领导沟通过程中,应不断强化其对古籍文献资源建设重要性、复杂性和专业性的认知。地方古籍文献及其研究成果是地方智库为政府提供文化决策的情报基础,常州市图书馆应该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对政府智库工作的支撑作用。只有获得政府决策者对图书馆工作的高度认可,地方古籍文献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才能在政策、财力和人力等方面获得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宋]陆游.常州开河记[C]//[清]卢文弨,庄翊昆.常郡八邑艺文志·卷二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张攀峰,张彦斌.图像检索技术在书法古籍数字化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9

[3]田子玲.常州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探索[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

[4]徐建华,杨济霞,路锦怡.政府主管部门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实证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9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图书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复兴视域下常州地方古籍文献资源的建设和服务研究”(项目编号2020SJA1265)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張武英(1973—),女,汉族,山西大同人,硕士,馆员,研究方向:汉语古典文献学。

猜你喜欢

常州市古籍常州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常州的早晨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我是古籍修复师
常州市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