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2022-11-03董巧荣

当代旅游 2022年11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旅游业旅游

董巧荣

中共天祝县委党校,甘肃武威 733299

引言

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人们的压力很大,为了有效地缓解压力,很多人会选择去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更好地带动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传统的农村经济结构中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农业生产,造成农村与城市居民间存在比较大的收入差距,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要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的服务业,这样既可以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保障,还可以提高农村经济整体水平。

一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乡村旅游与传统的农业发展经济的发展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异,传统的农业主要通过人力劳动来获得利润,通过乡村旅游的方式对游客进行服务而获取利润。在过去农村居民要想改善经济更多的是向城市迁移,以此来使居民经济收入得到提升。如今,在农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更加有活力,可以向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有效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充分地发挥了农村劳动力作用,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了农村的经济力量,保证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例如,可以借助农村农业风景区特点来构建旅游基地,在农耕过程中使游客体验和感受不同乐趣。反过来,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传统农业的发展,产生良性循环,使得农产品得到广泛的推广,不断扩大农产品的影响范围,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对农村资源的有效整合,完善了传统农村经济发展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消极影响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同时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环境问题尤其突出。大部分游客来到乡村旅游,进而出现了大量的垃圾,不仅增加了农村环境压力,还会造成乡村环境污染,降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同时,开发乡村旅游也使道路变得更加通畅,来来往往的汽车产生了比较多的尾气,污染了空气环境。乡村旅游同样会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为了增加销售额,农村物价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对当地的农村居民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不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水平。因此,现阶段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对农村经济有利有弊,需要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积极地总结经验,尽可能地保证乡村旅游的平衡,降低负面因素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 现阶段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有效引导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效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业也不例外。但是存在缺乏正确引导使得乡村旅游面临一些严峻的问题,包括在开发和旅游规划过程中,缺乏长远性和科学性,一些旅游项目的建立比较盲目,造成了旅游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很多旅游项目存在重复的问题,缺乏特色,不能很好地吸引游客。乡村旅游发展需要依赖于各方面的资源,但是会遭遇物力以及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以此来降低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

乡村旅游是服务行业,要强调服务的质量,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但是目前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包括餐饮质量不高、住宿环境条件不佳、医疗设施不完善以及从业人员服务意识不高,这些问题都会给游客造成不良的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三)缺乏专业的人才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支持,然而在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普遍缺乏专业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乡村旅游发展,同时还存在着服务意识不高的问题。如果乡村旅游行业的服务人才缺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支持,必然会降低游客的旅游体验,不利于乡村有利的持续发展。

(四)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在游客进行消费时,产生的废弃物并未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导致污水随地排放,影响了农业灌溉。这些污染物将会严重影响景观效果,同时污染了农村生态环境,使得旅游区的物种发育受到威胁,不利于生态的平衡。

(五)无序竞争较为激烈

乡村旅游管理不规范也会导致农家乐和饭店间存在不良竞争,这种现象在景区旅游饭店间尤为突出。为了提高竞争力,部分农家乐会选择降低菜品价格,从而导致很多农家乐依赖于低价手段进行生存和发展,但是这种无序竞争,将会严重阻碍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 乡村旅游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在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对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影响作用进行明确,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对策,这样既可以使乡村旅游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还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树立生态环保的科学发展观念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乡村旅游质量,要全面贯彻生态环保的科学旅游观念。乡村旅游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重视农村地区的发展实践,就会对乡村旅游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导致乡村旅游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遵循生态环保的旅游理念,协调好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发展。在乡村旅游中的衣食住行等内容均涉及生态环保理念,为了在乡村旅游中更好地贯彻生态环保理念,则需要对农村的地区特色给予充分发掘,保证乡村旅游发展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乡村旅游开发阶段,一些地区不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引入新项目存在盲目性,导致乡村旅游发展质量低下以及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在农村经济发展时,要全面落实生态环保理念,建立综合系统保证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此外,在乡村旅游发展时,要积极转变农村居民的观念,提高对乡村旅游的认知水平,很多农村居民在得到短期利润后心态会出现变化,容易出现盲目投资的现象,这样也会造成一定的投资风险。基于此,在实际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重视生态环保理念的有效落实,同时要注重农村居民思想理念的转变。

(二)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模式

为了充分地发挥乡村旅游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全面创新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模式,保证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在乡村旅游发展初级阶段,针对农村居民意识和认知薄弱,促使乡村旅游发展具有粗放性。而较为粗放化的管理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制约的作用。基于此,要有意识地创新和发展乡村旅游管理模式,并对乡村旅游的潜能给予充分挖掘。在乡村旅游发展阶段,政府部门给予正确的引导,制定政策导向,科学的调控决策,以此来更好地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乡村旅游发展能力得到提升,进而实现乡村旅游未来朝着战略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作为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明确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优化乡村基础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同时,要注重对主流乡村旅游地挖掘,充分发挥农村居民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乡村旅游业发展。此外,在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时要重视人才的引入和培养,采用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管理模式,可以使乡村旅游整体发展水平得到提升。例如,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构建专门化、全面化的运营管理团队,聘用年轻农村居民作为导游。以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需要注意落实好应急保障措施,从而使游客的旅游体验得到提升。乡村旅游要制定科学而长远的发展规划,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旅游规划阶段,最好根据当地生态经济政策,来制定旅游规划蓝图,并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乡村旅游发展要重视大局意识,不能盲目地追求速度,在体现当地特色的同时保证可持续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建立明确的管理制度,保证其规范性。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严格落实监督和管理工作。

(三)构建综合性新农业发展模式

基于市场经济体系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更多依赖于乡村旅游资源,此时要结合乡村特点来构建综合性新农业发展模式。实际上,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通过构建新型农业发展体系,来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例如,通过特色农副产品的开发,可以有效提高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销量。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区域内农业资源优势,建立特色化旅游项目包括农业种植体验等。除此之外,乡村旅游发生过程中要重视营销推广,创新营销推广模式,提高整体质量。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要积极地进行变革,以期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需求,采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推广,提高营销效果。

(四)加强农村自然环境与乡土文化的保护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良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乡土文化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这些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此时,要做好农村乡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构建系统、完善的农村自然环境保护规范与标准,并按照相关法律来保护农村自然环境。此外,对现有的农村自然环境保护体系给予补充和完善,明确规定各级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保证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做好自然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如今,农村保留的古迹景观,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然而大部分农村乡土文化景观未进行有效的保护,极易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破坏。因此,要对农村乡土文化保护给予重视,并强化古建筑传承与保护工作,以此来更好地发挥农村乡土文化的实际价值。通过加强农村乡土文化宣传,开展乡土文化知识培训工作,构建正确的乡土文化观念。此外,要专门编制农村民族风情等内容,制定乡土文化保护规则,保证乡土文化保护措施的有效落实。

(五)充分发挥农村的资源优势,开发相关产品

乡村旅游也会存在淡季旺季,从而对农村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乡村旅游淡旺季对农村经济产生的影响,要重视农村资源的发掘,开发农产品,增加农村经济收入。在精品化、多元化农村产品开发过程中,要采取措施来避免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准确把握旅游消费发展动态,加大独特农村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增加。不同乡村旅游类型能够产生不同的旅游产品,具体如下:第一,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其侧重于乡村田园自然风格,并营造出多元化的休闲度假场所;第二,休闲保健旅游产品。其侧重于向旅游者提供多元化的养生保健产品;第三,文化旅游产品。其涉及名人故里和民俗风情等,营造出比较浓厚的文化氛围;第四,体育极限旅游产品。侧重于满足旅游者户外运动。总之,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最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全面分析旅游者的基本需求,并开发出具有绿色化和特殊化的旅游产品,不仅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也能够给乡村旅游带来经济效益。

(六)建立人才队伍,加强正确引导

旅游业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作为政府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规划,并创建旅游项目,以此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同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政府引导的基础上,还需要强化专业旅游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人才队伍。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要素,为了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要注重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引导,通过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从而提高乡村旅游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借助先进的营销技能和旅游服务理念来武装旅游从业人员,以此来使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第二,确保服务培训的规范化,提高其服务意识,并且在掌握服务技能的同时,做好定期检测工作;第三,全方面了解本土文化和民俗,推动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的有效融合,进而有效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四 结语

简而言之,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现阶段,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还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专业人才,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当地政府应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方案,完善基础设施,引进专业人才,健全管理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促使乡村旅游业发展更加规范,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旅游业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旅游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