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分析的当涂大青山旅游开发策略

2022-11-03张兆扬

当代旅游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大青山景区旅游

金 睿 张兆扬

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行政管理系,安徽马鞍山 243000

引言

我们这里所提的SWOT,其实就是优劣势分析法,主要旨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维度的竞争条件与环境下对相关问题进行探析,通过调查分析将和研究对象相关的优劣势以及外部威胁和机遇方面进行总结,采用系统分析法对其进行研究,进而进行总结,这种结论往往带有一定的决策性。SWOT分析法最早于20世纪末的美国提出,并在各种管理实践案例中产生了众多成功经验,后逐渐推广到各行各业,近些年来在文化旅游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也日趋增多。

一 当涂大青山概况

当涂大青山,因当年李白多次游览,又名李家山,坐落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护河镇,县城东南约7.5公里处,方圆36.7公里,面积26平方公里。大青山地理位置优越,东麓是万亩村庄,西麓为接天荷塘,山南是极目平野,山北有竹海连绵,环绕着姑溪河水。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40公里,距马鞍山市区18公里,南侧距离芜湖市区18公里,西距和县17公里,205国道可直达,宁芜高速贯穿全境,旅游区有旅游大道环绕,交通便利。

二 当涂大青山发展现状

近年来,马鞍山市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乡村旅游,逐步形成“旅游片区、旅游村镇、旅游景区、农家乐”四级开放型、组团式发展的态势,开发了以李白诗歌文化为主题的青山旅游片区,此处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当涂县护河镇园艺村;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当涂县太白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当涂县护河镇。

近年来,马鞍山市加速建设生态旅游园区,甑山生态园、太白生态乐园等一批总投资过亿元的生态园都将于今年建成营业。据统计,马鞍山市共有投资规模超千万元的生态旅游项目近20个,生态旅游园既可观光又可参与,既可品尝又可销售产品,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统一。随着九井山(青山河)大桥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拉开南部新城路网框架,有力推动县城与太白镇组团发展、联动发展、融合发展,同时大力促进大青山旅游景区的深度开发。

三 当涂大青山旅游资源SWOT分析

(一)当涂大青山旅游开发的优势(Strengths)分析

1 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马鞍山市当涂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季节分明、降水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大青山地处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交林,水资源十分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林中盛产马尾松等乔木,更有400余种中草药植株。除了此以外,还有众多矿产资源如铁矿、金矿、高磷土矿等。正因其较好的自然条件与历史文化,早在20世纪末大青山就被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山脚环翠湖,山腰绕竹海,登顶览花田,回首见奇石”正是对大青山最好的形容,随着时代发展,其保护开发面积也在不断扩大,青山太白森林公园因超高的森林覆盖率享有盛名。“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诗人”,诗仙李白亦是为这样的大青山所倾倒。

2 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

是否拥有历史文化是现代社会旅游景点能否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大青山凭借美景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李白惜才谢朓,先访谢公祠,后为青山美景流连忘返,最后与谢公一同“长居”于此。桓温、曾巩、米芾、杨万里、谢绍等都曾在大青山留下足迹,他们用一篇篇诗文、传记与字画为后人记录下了自己登临大青山、游览秀丽山水、饮酒歌赋的触景感怀。

大青山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自汉唐以来就是屯兵之所,文物旧址更是不在少数,其中拥有古墓四处:李白墓、园艺晋墓群、青山六朝墓群、桓温墓。2006年12月,李白墓及墓前的太白祠,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群中挖掘出了大量的瓷器、青铜器,更是出土了众多国家一级文物,集中反映了大青山在六朝时期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特殊的区位优势。拥有明代琉璃瓦窑址一处,朱元璋建都南京古城时,曾用瓷窑烧制琉璃瓦;古建筑两处:谢公宅、谢公井;还有太白碑林,“华东第一”石佛等文物古迹。

3 底蕴丰厚的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流入中国后,在西晋时期传入安徽境内,大青山在西晋时期就有高僧前往讲学并建造白云寺,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据《当涂县志》记载;“白云寺,旧名南峰院,晋咸宁四年(278年)方公禅师建造。”由此可见大青山的宗教文化也十分丰富,之后先后建设的保和庵、云雾禅林寺、石隐庵、青云庵等众多寺庙庵堂,供四方香客前来祭拜供奉、祈福还愿,直至今天山上还有三座庙宇,长久以来大青山对佛教文化的建设,不仅满足了当地民众精神方面的诉求,也推动了大青山文化发展,提高了其知名度。

(二)当涂大青山旅游开发的劣势(Weaknesses)分析

从当涂大青山的实际来看,现阶段急需对其旅游开发进行优化和完善。人们对旅游业的发展不够重视,不管是从政策扶持还是机构设置以及规划统筹等方面,都与该旅游强区的地位不相匹配,旅游局和文化局的合并客观上是机构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文化与旅游的资源整合。

从合作与分工的角度看,文化特色旅游业涉及面十分广泛,各景区具有较强的特色性,因此需要各级各类管理部门通力合作,为打造良好的旅游景区落实好属地责任,共同协作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由于该行业知名度与游客量直接关联而需要一定的吸引性和宣传性,因此需要各政府部门协作配合,多角度完善解决发展需求与问题,解决单位之间缺乏沟通协作问题,相互之间的推诿不利于政策推动的情况;从地方管理的角度看,市级以下单位尤其是乡镇一级在管理时以自我为中心的无统一性和过度自主性区域规划容易导致景区同质化、低水平低效率发展、脱离实际的盲目开发等不良后果。

(三)当涂大青山旅游开发的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新时代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的发布,乡村振兴大计正式拉开序幕,一系列有利于乡村发展的政策措施更加有利于生态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建设,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效带动当涂地方旅游观光行业、历史文化名胜游览业的发展,还可以侧面帮助当地预防返贫、乡村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同时,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壮大,与之相关的一二三产业可以实现融合发展,增加招商引资机会和大量的就业岗位,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有效缓解城乡就业压力。另外,随着人民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愿意将闲暇时间用到户外去,达到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目的。

(四)当涂大青山旅游开发的威胁(Threats)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发展造成了重大冲击与影响,各地景区的客流量与营业额出现断崖式下跌,即使随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时期依然无法恢复到从前的辉煌,新形势对旅游产业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产业更新迭代迫在眉睫。为了在后疫情时代打造新的适应时代的发展模式,大青山必须开拓新局面,创造新模式,朝着科技化、新颖化的方向发展,从根本上适应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同时,大青山旅游文化区落后的管理制度和方式也要紧随时代步伐做出更新,要不断学习周边景区采取的融合发展措施,高度重视与旅游有关的休闲、生态、交通、卫生等设施的建设,打造历史文化悠久、基础设施现代化的旅游景区。

四 当涂大青山旅游开发策略

(一)坚持合理开发,不断完善规划体系

为更加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地开发利用大青山风景区资源,应当始终坚持“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的思路,加强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根据《采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青山风景区总体规划》《采石风景区青山片区详细规划》等相关要求,积极落实规划,积极配合做好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对照国标,从旅游交通、游览、安全、卫生、邮电、购物、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等八个方面对标达标,加大硬件设施建设,注重软件服务的提升,全面促进大青山乡村旅游业的优化升级。

(二)健全旅游配套设施和景区服务

加强景区综合管理,改善基础设施。针对道路拥堵的情况,积极落实景区单向行驶管理举措,进一步提高景区的游客管理水平与景区的质量管控;针对旅游标识系统要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在现有标识的基础上,增加导向标识、景物介绍牌、温馨提示牌,方便游客参观游览。

加强景区讲解员队伍建设,通过岗前培训提高景区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仔细了解景区历史文化后,可以打开思维,将历史故事与现代科技创新融合,以达到吸引游客、增加游客兴趣、使游客受到教育的目的,满足游客的求知欲望。加强农家乐以及民宿建设管理。

引进娱乐休闲设施项目,改变“白天观光,晚上睡觉”的传统旅游模式。通过策划、引进娱乐休闲设施项目、当涂民歌等民俗文化展示项目、农村农事体验项目、文艺演出,丰富游客的夜间生活,激发其二次旅游的欲望,引进电瓶车换乘项目,方便游客乘坐电瓶车游览景区。

(三)坚持生态为先,不断优化旅游环境

首先需要加强规划建设执法,按照《当涂县农民建房管理办法》严格审批农民建房,加强批后监管,坚决拆除违建房屋,制止私葬坟墓;其次要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在继续景区内规模化种植绿植,同时加大裸露山体复绿治理以及工矿废弃地地质灾害治理,继续改造大青山旅游大道沿线的路域环境,开展“净化、绿化、美化”行动,切实组织垃圾清理以改善景区生态环境;开展护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完善护林防火禁火监测网络,减少火灾隐患;有序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和实施“垃圾不落地”工程;最后,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向国家申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白墓安防项目,并进行招标引资。

(四)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动产业转型

为了确保旅游转型规划的科学化,当地群众的意见尤为重要。要深入群众中仔细广泛地开展调查和意见征求工作,进而系统编制有关环境治理和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要明确人民的主体地位,同时扣紧地方发展实际;要重视规划的权威性、约束性、连续性,通过征求各方意见后,由专业人员仔细做出规划、审批,明确一旦通过批准,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不能因为责任人的改变、时间的推移而随意更改,造成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情况。

五 结语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大青山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现在大青山存在的机构设置、资源规划、政府管理、疫情时代威胁等问题,应当着重发挥景区本身的巨大综合能力,整合人才、资金等资源,从基础社会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产业转型升级、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打造具有当涂特色的大青山文化旅游新风貌。

猜你喜欢

大青山景区旅游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大青山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对其生长指标的影响
“摘牌”
内蒙古融媒体发展现状研究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旅游
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地根际土壤理化因子对土生空团菌分布的影响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大青山虎榛子生物量变化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