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学困生学习潜能

2022-11-01虎金红甘肃和政县龙泉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14期
关键词:学困生思维数学

◇虎金红(甘肃:和政县龙泉小学)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形成缘于多方面的原因。本文将从学生本身、教师教学以及社会家庭这三方面分析原因,并探究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够帮助学困生发掘自身潜能,找回学习自信,提高学习水平。

一、农村小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一)自身原因

1.学习能力较差

学生之间由于成长背景、性格爱好以及智力发育等存在客观差异,造成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也表现不同。对教师教学的知识信息,有的学生一听就会,有的学生则需反复听讲和练习才能理解。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赶上其他同学,需付出更大的努力,如果他们一直落后于其他学生,就会自我否定,逐渐丧失学习自信,成为学困生。他们会认为自己“不聪明”“学不好数学”,学习能力较差,遇到问题便自我放弃,导致数学水平难以提升。

2.学习方法不正确

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科学、高效、精准、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而且他们的学习是被动的,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教师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他们不愿意主动思考,一味地听从教师的讲解和安排,遇到问题时,会直接向教师询问答案,面对问题不会分析,对数学知识难以理解和消化。他们在新知识的学习中,通常以在课堂中听教师讲解为主,缺乏自主学习意识;面对数学问题时,不思考、不探究;在教师讲完问题后,不反思、不深究,没有发现问题所在,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题思路。而且,学困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局限于理论层面,难以灵活运用,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却收效甚微。

3.学习态度不认真

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认真也是学困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学困生对数学有较强的畏惧心理,不愿意学习数学,在学习中通常是被教师拖着走,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如在课堂中,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学困生一味地等待教师或其他同学说出答案,不愿意思考,思想僵化,面对问题不知道从何处着手。由于学困生学习意识薄弱,在课堂中不认真听讲,课后也不愿意练习,以敷衍的态度对待课后作业,常常出现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导致自身数学基础较差,问题不断积累,数学成绩不断下降。

(二)教师原因

相对于城市发达地区的教育教学,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相对落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没有与时俱进,而且没有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首先,部分教师思想陈旧,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没有能及时转变教学思想。他们在教学中往往独断专行,占据主体地位,要求学生言听计从,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教学,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刻板单调的课堂模式下,教师教学内容枯燥,导致部分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无法按照教师的思维进行学习,学习积极性不断下降,最终成为学困生。

一些农村教师教学方式一刀切,没有对学生因材施教,忽视了学生数学基础、理解能力、思维水平等多方面的差异。他们通常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单一,将自身的想法和思维强行灌输给学生,让学困生难以接受数学知识。另外,一些教师对于学困生并不重视,以为只要把握班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即可,对学困生缺乏重视和关怀,甚至漠然置之。如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后,只让学习好的学生回答,与这部分学生互动,导致学困生被边缘化。在这种模式下,学困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对学习不再主动,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三)家庭社会原因

1.家庭原因

农村小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很多学生的家长本身文化程度就不高,在教育和管理孩子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措施。还有一些学生因为父母出去打工而成为留守儿童,这导致家人对孩子的关心更多地体现在物质生活上,对其过于宠爱。孩子在家庭的溺爱下成长,逐渐养成了懒惰、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他们在学习中具有较强的惰性,遇到问题时,往往选择逃避,没有将心思放在学习上,对学习缺乏自主性,自制力较弱,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此外,也有部分家长对孩子过于苛责,高标准要求,缺乏良好的教育方式,当孩子犯错误时,一味地打骂,导致学困生产生自卑心理,总是自我否定,学习水平难以提升。

2.社会原因

当前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良风气,如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等盛行。学生缺乏自制力,容易受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沉迷于游戏、小说动漫,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娱乐中,无心学习。同时,部分家长认为学习无用,学生长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愿意将精力放在学习上。

二、挖掘学困生潜力的方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挖掘学困生潜能

小学生处于成长的基础阶段,各方面能力尚未形成,认知能力有限,思维存在局限性,受思维方式和自身能力的限制,他们在学习中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需借助多媒体创设具体的情境,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观察知识,深入思考,对数学有更加形象、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潜能。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制作三维几何图形模型,让学生全方位观察图形,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培养其空间观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明显,增强学生的空间感。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尝试动手绘制立体几何图形,使之加深认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

另外,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事物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借助多媒体展示细节。如展示几何图形的展开图,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对图形产生兴趣,降低学习难度。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学习,发现自身的价值,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以“角的度数”为例,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学生从中找出角,并根据自身的理解将角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复习以往所学知识,掌握锐角、钝角和直角等不同的角。再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将圆形连续对折再展开,观察所得出的角,特别要鼓励学困生动手操作。教师要为学困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学困生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结论。当学困生给出正确答案时,教师要予以表扬,肯定其能力。当学困生回答错误时,要指导其转换思维,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让学困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喜欢上数学。

(二)构建开放式课堂,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能将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进行灌输式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让教学满足学困生的需求,启发其思维,促进学困生思维的转化。为此,教师要构建开放式课堂,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指点迷津,培养其数学思维。例如在“比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测出操场上大树的高度?让学困生回答。学困生思维固化,一般会想到用尺子测量,但由于大树较高,直接用尺子测量是不可行的想法。这时,教师就要启发学生,让学生尝试用比例的知识进行探究,根据比例的特点,借助材料测量。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学困生思维比较固定,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所以教师更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过程,从简单的知识着手,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探究,启发其思考。如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小实验,准备不同长度的木棍,将它们放在阳光下,让学生分组合作,测量每根木棍的长度和影子的长度,并记录数据,分析它们的比值,从中发现数学规律,总结出“物体与影子的长度比值是相等的”这一概念。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散思维,在开放式的环境中自主探究,大胆想象,提出质疑,并积极探究问题。当学生掌握比例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到问题,动脑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测量大树的高度,并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需要引起教师注意的是,很多学困生学习成绩之所以上不去,跟他们学习的意志力不坚定有关。他们对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总是处于消极的状态,不想面对。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受挫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使他们能积极地面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所擅长的领域都有所不同,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对学困生身上的优势和闪光点,要及时鼓励和嘉奖,让学困生从心理上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从而激发学习潜能,树立学习信心。在学困生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还要引导和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指导学生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三)采取层次化教学,加强家校合作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开展层次化教学,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困生的潜能,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设计层次化的问题,考虑到学困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较差,可以设计简单的问题,鼓励学困生发言,让学困生参与课堂教学,重拾学习自信。同时,教师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组织先进生帮助后进生,营造融洽、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与同学的关心。其次,教师要将作业层次化,根据学生水平和学习情况的不同,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利用作业帮助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如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概念性和基础性习题,并加强对学困生的指导和监督,让他们能够按时完成作业,端正学习态度。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一般的学生相比,学困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都不尽如人意,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学习;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差,记得慢,忘得快。教师除了在课堂中加强教育外,还要在课后多关注学困生,做好长期引导教育,注重对学困生基础知识、思维能力的培养。

此外,教师要加强家校合作,积极与家长联系,让家长辅助教师共同引导、教育和监督学生,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家长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教师,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由于农村学校有较多的留守儿童,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搭建联系的桥梁,如创建班级群,做好学生家长、监护人的思想工作。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学困生的举动,加强思想教育,从细节处着手,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困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不断完善自我,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

三、结语

小学是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要根据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帮助他们巩固数学基础。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启发学困生思维,让他们多观察、多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还要努力挖掘学困生的潜能,帮助学困生巩固知识基础,最终促进学困生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学困生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