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体育教学信息化水平

2022-11-01甘肃陇西县思源实验学校

小学科学 2022年14期
关键词:体育课动作信息技术

◇刘 斌(甘肃:陇西县思源实验学校)

在传统教学观念中,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目标并未真正得到体现。“体育老师总生病”的玩笑话也充分表明了传统教学观念下小学对于体育课重视程度低。随着“双减”政策以及新课标的接连实施,小学体育教学的价值逐渐提升,体育课程的内涵也变得更加丰富。但在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却并不理想,许多教师甚至不知道如何用新媒体展开教学。这一现象,与此前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也与此前鲜有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有关。因此,如何将小学体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是值得小学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校对体育教学信息化重视程度较低

追溯到七年前,小学信息化教学刚刚起步,许多文化课教师尚未琢磨清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而彼时体育课与美术课、音乐课共同作为三个最不被重视的学科,连是否能够上课都充满了未知数,更不用说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政策落地,让小学体育课重回正轨,体育教师终于能够正常进行体育教学。但政策下发快,“大船掉头”慢,小学对于体育教学的偏见和漠视难以在短时间内得以改观,这在日常教学中依然有所表现。

首先是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问题。目前虽然要求体育教学不允许被占课,但部分学校由于忽视体育教学重要性,仍然通过减少体育课课时的方式压缩体育课,一周一节体育课甚至两周一节的情况依然存在。同时,学校虽然配备了体育教师队伍,但教师数量以及素质显然无法满足教学需求,这在乡镇小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其次是学校对于体育课程信息技术重视程度的问题。目前部分小学虽然能够保证体育课的课时,但是对于体育课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却始终较低,认为体育课只要在操场上教学生跑跑跳跳就可以,没有必要运用信息技术。因此,对体育信息化教学的投入极少,仅有的经费都投向了修缮学校以及文化课教学中,同时,正是由于学校对体育课程信息技术重视程度不足,不考虑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也不为教师安排信息技术培训,因此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无法提升。教师由于教学机会较少、教学主动意识不足,也不愿意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最终导致小学的体育教学信息化水平低下,甚至完全脱离信息化教学,回归于操场上“身体力行”、脱离理论的教学模式。

(二)体育教学方式比较传统

上文所述教师不愿学习信息技术,学校也不为教师提供信息技术教学的学习途径,因而导致教师依然使用传统的方式展开教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学1~2 年级的教学,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并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在教学阶段过于注重技巧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所在。同时,教师过于强调学生的运动量而并非综合素养提升效果,学生难以完成教学目标,难度过大的技术动作也使得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二是小学1~2 年级的教学,这一阶段学生对于技术动作的接纳程度已经有所提升,但主观意识对学生的学习影响较大,因此在这一阶段应当注重学生运动意识的培养。但部分教师依然使用填鸭式教学开展体育课程,一不说明该运动的文化内涵及特征,二不考虑学生是否感兴趣,三也不为学生提供有趣的练习方式,使得学生既不喜欢该运动又不喜欢体育课,甚至连在体育运动当中获得快乐都颇具难度。三是小学学段都具备的问题,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为了取悦学生,满足学生天生爱玩的需求,故意将课程内容压缩,一节45 分钟的体育课,只用15 分钟进行讲解和练习,剩下半个小时全部交给学生自由活动,虽然学生欢天喜地,教师也省了精力,但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则大打折扣甚至几乎为零。四是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部分学校虽然在体育课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体育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只能在PPT 上播放简单的图片让学生观看,甚至图片和课本中的内容完全一致,信息技术的作用没有被发挥出来,或者完全不懂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在课堂理论教学时,教师只能端着书本复述理论知识,枯燥而又乏味的环境自然会影响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

(三)学生缺少运动积极性

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以及对运动的认知,直接影响体育课教学时学生的主动性。试想,如果学生不喜欢运动也不接受运动,那在参与体育课程时又怎么会主动?又怎么可能喜欢上体育课程?但这一问题在小学阶段中均有体现。首先,目前许多小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时均表现出兴趣低下甚至想要回到教室睡觉的情况,这一现象与学生课后极少进行运动、沉迷电子设备有着一定关联,也与教师对于运动文化和运动乐趣挖掘的教学不够重视形成强相关;其次,许多学生长时间投入学习中,对于体育运动的认知水平较低,有些学生甚至从未了解或接触过体育运动,唯一接触运动的方式便是在体育课上跟着教师的节奏学习,加之平时学习压力较大,也不愿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运动而更愿意抽出时间完成作业,最终导致学生的运动认知较低,对运动也缺乏积极性。

二、提高体育教学信息化水平

(一)加大体育信息化设施及培训投入

想要让小学体育信息技术结合,首先应当从学校的教学理念出发,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上下都应当明确体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国家对体育教学的要求,并充分意识到强健的体魄对于学生文化课学习的莫大助力,以及体育运动过程中养成的良好品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效果。其次,学校也应当认识到体育课程,并非在操场上玩玩闹闹,而是通过完善的设施以及规范的教学方式逐步引领学生认识体育、了解体育、热爱体育,并通过体育教学提升个人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的课程,且体育课也分为理论课及实践课,脱离信息技术的理论课势必枯燥无味,从而加大对体育课程信息技术培育及设施投入的力度。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学校应着手加大体育信息化设施及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的投入。首先,学校可以参照国内知名小学的体育设施建设情况,按照其信息化设施配套模式进行设备采购,保证设备的先进性以及充足性;其次学校也应当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帮助体育教师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掌握更多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并融入教学工作;最后,教师自身也应当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理论教学的莫大帮助,并主动进行信息技术学习以及实践,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从而迈上新台阶,为小学体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打下关键基础。

(二)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法

在具备信息教学设施以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基础上,教师应从自身的教学方法入手,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相融合。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和便捷性向学生展示运动的背景,并通过视频以及图片让学生快速掌握动作要领、熟悉动作关键点。例如在“立定跳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立定跳远的整套技术动作流程,再放慢视频速度,让学生在慢动作下掌握动作细节,随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按照视频中的方式进行训练,不断提高动作掌握的熟练程度。

其次,教师也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与运动相关的新闻以及运动名人传记,帮助学生了解运动背后的故事。例如在学习短跑时,可以将苏炳添的纪录片以及苏炳添夺冠的实况录像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感受到短跑的魅力并乐于参与短跑。

最后,教师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实践课程。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体感设备让学生感受限于场地和教材无法真正实施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在体感设备前打高尔夫、保龄球、网球等。依靠体感信息技术,学生也会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掌握大致的技术动作,从而提高运动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运动积极性

信息技术不仅能用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认知以及积极性。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班级群的方式与学生在网络中形成联系,并定期在班级群内发布运动新闻、运动相关视频以及图文类知识,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魅力,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其次,教师也可以组织线上体育运动活动,以类似于微信打卡步数的方式进行竞赛,学生可以在教师限定的运动范畴内每日任选一项进行运动,同时在运动期间需要进行打卡录像并要求学生在镜头前说出日期,打卡时间最长的学生则取得本学期运动打卡排行榜第一,教师向学生发放小礼品以资鼓励,从而有效激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最后,教师也可以依靠信息技术向学生宣传正确的运动思想,例如教师向学生宣传运动所带来的益处以及过度沉迷电子设备所带来的危害,这一点在小学1~2年级学段尤为适用,而在5~6年级学段,教师则可以宣传运动对个人带来的改变,例如通过视频对比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样的运动方式能够塑造身体线条,让体形变得更加健康美观,从而为学生制造运动的动机,提高运动兴趣。

(四)运用信息技术将体育课程扩展至课余时间

除课上时间以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体育课程扩展到课余时间,实现课上课下的贯穿式体育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方式展开体育课程教学,由于体育课极强的实践性,因此二者具有较强的相通性。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向学生发布课程任务,并辅以理论以及技术动作教学的微课,学生在观看过微课后,首先需要完成理论题目,随后需要根据教师的要求,在摄像头前完成动作练习并上传给教师,由教师完成批改并提出改进建议;在课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共同回顾课前所讲述的理论知识点以及技术动作,随后带领学生共同完成技术动作,提高学生对于动作要领的掌握水平,继而要求学生完成课前所布置的任务,教师则在学生尝试完成任务时给予指引和运动保护,避免学生由于动作变形而产生运动损伤;在课程的结尾,教师则需要带领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教学的动作内容,并向学生说明课后实践拓展内容;在课后,学生需要根据教师在课上所布置的任务进行动作实践,阅读教师提供的拓展型理论知识以及运动背景,学生还可以在平台当中向教师发出提问,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解答。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会变得更加紧密,学生的运动也能从课内成功拓展向课外,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范畴较广且类型较多,因此学校以及教师都应当改善自身对于信息技术的认知,并积极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课程教学中,从而有效提高体育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培养起更加浓厚的运动兴趣,练就健康的体魄。

猜你喜欢

体育课动作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体育课
动作描写要具体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