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经信息

2022-11-01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22年10期

前8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043亿元

财政部9月16日公布的财政收支数据显示,1-8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043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7%,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616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4427亿元。全国税收收入11324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2.6%;非税收入247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2%。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51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1163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4014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997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370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5%。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30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3896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2%。(摘自财政部官网)

前8个月我国多项经济指标呈现积极变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9月19日发布重要经济运行数据显示,1—8月份我国多项经济指标呈现积极变化。一是有效投资持续扩大。第一批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全部投放完毕。前8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比前7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二是市场潜力逐步释放。居民消费稳步恢复,前8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由负转正。其中 8月份汽车销量238.3万辆,同比增长32.1%。三是工业生产持续恢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同比增长2.5%,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4%;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四是就业物价形势平稳。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摘自国家发改委网站)

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49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7日发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49亿美元,比7月末下降492亿美元,降幅为1.58%。与此同时,为提升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至6%。相关专家表示,美元今年以来升值了14.6%,在美元升值背景下,SDR篮子里其他储备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贬值,人民币贬值了8%左右,但与其他非美元货币相比,人民币贬值幅度最小。专家表示,通过外汇降准能释放外汇流动性,因为外汇和人民币是相对价格关系,所以降低外汇准备金实际上是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目前来看,中国外汇市场运行正常,跨境资金流动有序,虽然受到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部分影响,但是影响可控。(摘自新浪财经网)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2022年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9月9日披露,为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强化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根据《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近期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展了2022年度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认定了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中国有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9家,城市商业银行4家。按系统重要性得分从低到高分为五组:第一组9家,包括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广发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第二组3家,包括中信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浦发银行;第三组3家,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第四组4家,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第五组暂无银行进入。(摘自央行网站)

最高检、证监会持续“零容忍”打击证券违法活动

证监会网站9月16日报道,当日最高检、证监会签署《关于建立健全资本市场行政执法与检察履职衔接协作机制的意见》。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强调,证监会将以贯彻落实《协作意见》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与最高检的工作协同,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和基础制度建设,完善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持续“零容忍”打击证券违法活动,共同维护好市场“三公”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表示,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共同做实做细证券违法犯罪诉源治理。执法司法机关惩治证券违法犯罪,不能止于办好个案,更重要的是针对个案、类案发生的原因,做实诉源治理,防范相关案件多有发生,从源头维护资本市场安全。(摘自证监会网站)

数字社会催生“倍速消费”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8月31日发表《数字社会正在催生“倍速消费”欲望》文章认为,如今消费者强烈追求的便利性指的是“性时比”(成效与时间比)的高效化。人们借助数字技术获得便利性,同时随着获取各种信息和采取各种行动,也变得忙碌。现在,近七成家庭为双职工家庭,很难像以前那样完成费事的家务。要求缩短家务时间的需求史无前例地加强。以年轻的Z世代为中心,在饮食方面追求快速的趋势加强。食品佐料制造商则倡导通过制作简单而美味的小菜来节省时间的“创造时间”经营。很多量贩店挂出“自动烹饪锅简单省时”的宣传板,将盒饭或饭团的加热时间缩短一半的微烤一体机和自动烹饪机很畅销,食品企业也积极开发性时比更高的商品。符合消费者的性时比意识的“0秒食用”正在通过社交网站扎根。(摘自腾讯网)

哪些初创企业受硅谷投资者青睐?

德国《商报》9月10日报道,Y组合子公司被认为是硅谷最重要的创投机构之一,它催生了爱彼迎公司、Stripe公司和“比特币基地”公司等科技企业。该公司最近从1.9万份申请中选出了240家初创公司,每家获得50万美元的支持。它们最为关心的几个核心领域:一是专注商业客户。Y组合子公司资助的初创企业超过一半(148家)专注于为商业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比如综合推理公司承诺帮助公司优化工作流程,使用专门开发的硬件加速复杂的数学计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优化航班时刻表或者为尽可能合理地装载集装箱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二是可持续性领域。转向有助于气候保护的可持续性产品以及优化现有业务流程以节省资源的方法领域。三是加密产品行业。尽管该行业目前有些挫折,但那些希望为加密产品开发更好、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的公司似乎正在确立自己的地位。(摘自参考消息网)

IMF督促各国央行坚持不懈抗击通胀

路透社9月14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近日强调,各国央行官员必须坚持不懈地对抗基础广泛的通胀。她认为,许多经济学家去年预言通胀将会缓解是错误的。她指出,通胀很顽固,比我们预想的要更广泛,我们需要央行官员坚决打击通胀。如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运作良好,明年的痛苦可能会减轻。但她说,如果财政政策的针对性不够强,它可能成为“货币政策的敌人,从而加剧通胀”。近期美国情况显示,8月份消费者价格出人意料地上涨,租金和食品价格持续攀升;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都导致物价飙升和生活成本危机,油价上涨正在推高所有消费者价格,如果这种效应持续下去,可能导致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摘自参考消息网)

贸易全球化趋势并未放缓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9月15日报道,尽管存在新冠疫情、战争和通胀,但贸易全球化并未趋于终结。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参与撰写的一份新报告显示,关于全球贸易将随着供应链重新配置——这种重新配置通过制造业活动的近岸外包和回流进行——而放缓的预测并未成为现实。尽管存在新冠疫情、全球经济放缓以及俄乌冲突这些不利因素,但预计2022年和2023年的全球贸易增速将略高于此前10年。报告指出,跨境卡车运输问题以及东亚的疫情防控措施确实对制造业产生了影响。但是,关于企业将把生产转移至近岸地区或迁回本国的猜测并未成为现实。全球化没有导致区域化,一些供应链被设法调整至新兴市场。由于自身的增长速度和规模,亚洲加强了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摘自腾讯网)

世界银行担忧出现大范围经济衰退

法国《回声报》网站9月15日报道,世界银行在当天公布的一篇研究报告中表示了对世界经济重现上世纪80年代境况的担忧,当时全球经济普遍衰退,与如今同样的货币限制政策曾导致通货膨胀率下降,但也拉低了全球经济的增长。目前全球各国央行都在采取加息政策以抵御通胀,世界银行认为,全球经济“正处于最近50年来全球范围内最同步的货币及预算紧缩时期”。货币当局采取的措施或对控制通胀是必要的,但结果可能是全球经济增速出现额外的放缓。回顾在70年代底和80年代初不少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纷纷回应以强硬的货币政策,通胀也确实降下来了,但是导致很多国家的经济活动大幅减少和失业率上升,包括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82年,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同比降低了2%,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降幅为1.2%。之后有40多个国家发生债务危机,很多发展中国家10年里经济都没怎么增长。世界银行认为,这一幕有可能重现。(摘自新浪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