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互动视角下贵州地方戏曲传播分析
——以黔剧为例

2022-10-31曾果果

戏剧之家 2022年25期
关键词:符号时代艺术

曾果果

(贵阳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5)

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艺术形式会发生改变,所以,在对戏曲传播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社会互动的角度进行进一步分析。黔剧是我国地方戏曲艺术中的一道独特风景,是当地人沟通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重要桥梁。从社会互动的角度对黔剧的传播方式进行分析,可以感受到黔剧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

一、黔剧的艺术符号表达形式

(一)黔剧的发展

黔剧历史悠久,其在发展过程中吸收我国其他优秀传统艺术的特点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黔剧的前身是贵州扬琴,在20 世纪30 年代续修的安顺府志访谈册中,这一问题被初次注意到。在光绪年间(1871 年—1908 年),贵州扬琴文化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词本和演唱者,唱腔也从5 个发展为7 个,使黔剧获得了长足发展,黔剧的唱腔层次更加丰富,歌声更加婉转动听。清末民初,由于社会动荡,黔剧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并在战争的影响下艰难求生,但黔剧仍然被保存了下来。在解放战争结束之后,贵州扬琴文化和弹词文化获得新的发展,并且逐渐发展为文琴戏,真正成为一种具有独特艺术形式和艺术魅力的戏曲文化,并在1960 年8 月13 日正式成为黔剧。目前,黔剧已经成为贵州省的传统文化剧目之一,受到当地人的喜爱与关注,也是一件民间艺术瑰宝,对黔剧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为黔剧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二)黔剧的视觉符号表达

顾名思义,视觉符号就是人们能看到的符号,这些符号能起到传达特定内涵的重要作用。在黔剧中,视觉符号是一种有独特风格的语言系统,由表演者的动作表情、脸谱、舞台光效和道具共同组成。这些表情动作有很强的指示性效果,观众在欣赏黔剧的时候,往往会通过观察表演者的表情和符号化的动作,分析理解剧中的感情走向,理解演员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黔剧中的脸谱则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常见的视觉符号,黔剧通常会用颜色不同的脸谱来代表不同性格或者不同职业的角色,如红色脸谱往往为正直忠义的角色,黄脸大多为性格残暴的角色。服饰是另一种视觉符号,并且,服饰能同时作为语言符号和文化符号而存在,和其他剧种有所区别的是,黔剧中的服饰文化具有地方性色彩,在黔剧中,角色服饰会随着角色的年龄状况发生一些改变,如少女的服饰多为鲜亮的颜色,小生的服饰颜色则更加朴素。

(三)黔剧的听觉符号表达

对于戏剧来说,听觉符号比视觉符号能传递更多思想,我国传统戏剧艺术也多为以唱为主。黔剧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吸收了演奏艺术的文化,形成了一种说唱并举的独特风格。同时,一些极具地方色彩的方言和民族特色音乐也融入黔剧文化,形成了黔剧的独特风格。在黔剧文化发展过程中,创作者对唱词内容进行了符合时代精神的创新,并且赋予其节奏感和独特的韵律,从而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黔剧文化,使其起到了宣传贵州地方文化的重要作用。语调也是黔剧的一项独具特色的听觉符号。语调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如节奏、速度和密度等,演员在进行戏剧表演的过程中,会按照个人经验对语调进行自由发挥,即使是同一种语言,用不同的语调进行演唱也能产生不同的听觉效果。京剧的唱腔往往语调轻快,讲究字正腔圆,而黔剧往往语调轻柔,接近生活中的语速。

二、从社会互动的视角分析黔剧的传播

(一)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理论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芝加哥学派提出,该理论的提出被认为是传播学新的“登陆点”。研究人员认为,人对自我的印象往往有两部分来源,一是人对自我的印象,称为主我;二是来自社会化的反馈,称为客我。由于社会互动是一种多人参与的较为复杂的活动,人们在参与社会化活动的过程中会得到不同人员的参考意见,为了能更为方便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并对自身的行动进行改进,人们需要将他人的意见进行综合,并且采用“反他人化的态度”进行分析。

(二)黔剧传播的特点

由于受贵州扬琴文化和贵州弹词文化影响,黔剧在传播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一些对贵州传统文化有兴趣的受众。黔剧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对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创新,使黔剧能适应现代化的社会需要,这使黔剧在现代化的艺术形式影响下,向新的方向发展。

黔剧属于一种口头传承的艺术形式,语言亲切朴实,具有地方性口语特征,所以,黔剧的传播对当地的口语环境较为依赖。在传播黔剧的过程中,为了使黔剧跨越语言环境的影响,为更多人所熟悉,就需要对黔剧的语言进行创新,使听众能听懂黔剧、传播黔剧。

黔剧的语调和唱腔十分优美,具有很高的传唱度,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但是,随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黔剧在传播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语言不通的难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改进,有效解决黔剧传播过程中的语言屏障问题,才能推动黔剧的发展。

(三)黔剧传播的形式

如前所述,黔剧是一种口头传承文艺,如果脱离了当地具有特色的口语文化环境,黔剧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面积都会受到较大影响,如今,语言环境的失落进一步限制了黔剧的传播。而且,黔剧是一种表演艺术,表演者在表演黔剧的时候,不仅要传承唱词,还要传承表演的身段和神态,而这些技艺都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传承这些技艺需要专业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以一种传统的师徒方式来进行,这种传承方式较为古老,而且对传承者的要求较高,这导致黔剧在传播的时候遇到一些困难。并且,许多观众对黔剧的了解不足,致使许多剧目叫好不叫座,降低了经济效益,使黔剧展演人员的收入有所下降,这对黔剧传播造成很大影响,甚至对传播者的文化自信也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四)黔剧传播的媒介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为黔剧的传播带来新的方式。现在,黔剧不仅可以通过现场演出的形式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电视等大众媒体进行传播,使更多人在足不出户的条件下接受黔剧文化的洗礼,扩大黔剧文化的影响力。但是,目前,黔剧的传播主体往往年纪较大,缺乏操作现代化的媒体设备的能力,导致现代化传播方式得不到有效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黔剧传播。另一方面,一部分黔剧表演者认为,一旦黔剧传播开来,会影响现场表演者的收入,这造成许多黔剧传承者不愿意采用大众化新媒体进行传播,这也对黔剧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五)新媒体时代下的黔剧传播新思路

在新媒体时代,黔剧的传播方法和传播思路更加多元化。和传统的面对面的传播形式相比,新媒体时代下的黔剧传播能用新媒体技术跨越时间和空间,扩大黔剧的影响力,使黔剧焕发新的生机。新媒体技术可以直接将戏剧类艺术以录像的形式进行保存,一旦黔剧的传播者意识到了保存黔剧的重要价值,便可以自发利用新媒体对黔剧进行保存。在新媒体时代,黔剧的传播需从多维度着手,要借助多种形式进行推广,比如,可以打造本土黔剧明星,运用明星效应来推广黔剧,而在后疫情时代,剧场演出受到一定影响,线下传播存在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加重视线上传播,比如,有关主体可以通过直播进行黔剧表演,进一步拓宽黔剧的传播空间,形成新时代的“云演出”业态。

(六)创新黔剧形式

为了使黔剧的形式和内容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就要对其进行时代化的创新,以扩大黔剧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使更多人感受黔剧的艺术魅力。在新形势下传播黔剧,传播者要主动肩负起传承和发展传统艺术的使命,结合新媒体时代的先进技术对黔剧进行保存和传承,使其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同时,要对黔剧传播者进行教育,使其意识到黔剧目前面临的危机,充分理解传播黔剧并使黔剧走出去的重要性,进而主动肩负起传播黔剧的重要责任,同时,提升其媒介素养,使黔剧在新时代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传播与发展。同时,还要做好黔剧的规范性经营,为黔剧发展保驾护航。各黔剧社团需要结合时代现状制订管理制度,保证演出人员规范完成各项作业,包括彩排、设计、运镜以及定稿等,为黔剧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提升黔剧的社会影响力。

(七)时代化黔剧内容

为了使黔剧获得更好的传播和发展,黔剧传播者要立足时代发展特点对黔剧内容进行时代化的创新,以时代化的方式进一步推动黔剧发展。在将黔剧内容进行时代化创新的同时,工作人员要将道德内核融入黔剧,使黔剧在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教化民众、提高民众道德素养的作用。在对黔剧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要对其文化起源和文化特质进行考察,并且以时代化的方式对其进行再解读和创新,使黔剧内容符合时代需要。与此同时,时代的潮流不断变化,艺术也不应局限于某一题材,新时代的黔剧创作要更加重视具有时代特征的现实题材,创作出符合当代人审美情趣的精品剧目,才能提升传播效果。除此之外,要想使黔剧在新时代实现长足发展,需要有关主体始终具有创新意识,不断开拓传播路径,吸引更多群众参与黔剧传播,体现黔剧蕴含的文化内涵。

(八)新媒体引导下的黔剧传播

时代变化使现代化的黔剧传播受到一定影响,为了进一步推动黔剧传播和发展,就需要利用新媒体对黔剧传播进行创新。研究人员可以考虑把黔剧涉及的唱腔形式和表演手法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并且,根据传播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艺术传播平台,并在该平台上进行艺术传播。为了增加黔剧传播者的经济收入,还可以为该平台提供商业化的入口,以满足消费者对黔剧的爱好,使黔剧在新媒体的引导下获得更好发展。例如,贵州省的黔剧人才创办了“贵州省黔剧院”官网平台,借助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力量,开启了我国西南地区的戏剧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戏剧的交流,这种做法有利于黔剧的健康发展。同时,不能忽视黔剧艺术的经济性,地方政府要大力支持黔剧发展,使黔剧在新媒体引导下获得广泛传播,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九)培养黔剧人才

黔剧的传播与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良好的传播效果也需要专业化人才的支撑,因此,要加强黔剧演员的培养,对他们进行系统化的培训,确保优秀传统艺术获得传播与发扬,为地方戏曲的发展提供帮助。黔剧艺术人才培养可采取阶梯式培养策略,让艺术人才的水平不断提升,真正成为黔剧舞台上的“角儿”,身体力行实现黔剧的优质传播,展现黔剧的别样魅力。

三、结论

在社会互动的视角下传播和推广具有独特色彩的地方戏剧,需要立足于时代特点,对戏剧艺术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时代化的创新,将黔剧艺术的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完美结合,使其在新时代中进一步焕发生机和活力,获得更广泛的传播,被更多人所熟知。

猜你喜欢

符号时代艺术
“+”“-”符号的由来
纸的艺术
变符号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