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工匠精神融入教学模式探讨

2022-10-29高欢欢

成才之路 2022年27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工匠精神民办高校

高欢欢

摘要:工匠精神包括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文章借鉴河北省与山东省工匠精神教育的良好经验,结合对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和日本工匠习惯的分析,针对当前民办高校工匠精神与教学模式融合的现状,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实现“知行合一”为目标,提出民办高校要弘扬与传承工匠精神,推进工匠精神融入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

关键词:民办高校;工匠精神;知行合一;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27-005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连市社科联重点课题“实现工匠精神教育‘知行合一’目标的教学模式探索”(2021dlskzd220)研究成果、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民办高校工匠精神教育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探究”(LMJX2021341)研究成果

工匠精神是一种卓越的职业品质,是通过继承、创新、发展而形成的,不但蕴含着敬业精神,还意味着开拓与创新、专注与奉献的钻研精神,具体蕴含执着专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刻苦耐劳、严谨求真、创新包容等人文精神。“知行合一”简单解释就是认知和实践达到统一。目前,无论企业还是院校都提倡工匠精神的培养,并对其尤为重视。在此背景下,如何培养青年一代,使工匠精神教育能够达到“知行合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民办高校角度探究工匠精神教育的教学模式,以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1.民办高校工匠精神融入教学模式的实践

国外对工匠精神的实践起步较早,且成果比较丰富,其中德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在工匠精神实践方面尤为显著。德国的“双元制”正在逐步成为国内院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借鉴,“双元制”是指学校为一元、企业为另一元,校企合作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制度。日本也是一个以工匠精神著称的国家,在日本,人们在工作中习惯对自己的每一个作品追求尽善尽美,不惜代价地打磨,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工匠精神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形成。我国的河北省是首先开展现代学徒制試点工作的省份,在探索多元主体协同、校企深度融合、提高工匠精神教育水平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工匠精神教育的主要特点有:一是教学主体不再是单一的学校,而是通过多元主体协作和校企合作来共同培养;二是学生的角色转换,入学即入职;三是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相融合,逐步渗透工匠精神。除此之外,近年来我国的山东省着力培育齐鲁工匠,并从学校树立培育品牌、专业发展衔接市场需求、课堂教学贴近企业岗位要求上下功夫。这两个省的率先示范效应,在工匠精神培育具体实践上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民办高校工匠精神融入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关于工匠精神教育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职业院校方面,民办高校方面还相对欠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民办高校在工匠精神教育实践方面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较为狭隘。首先,对“工匠”的理解仍停留在传统的认识中。一些人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较为狭隘,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不但传统的行业需要敬业、创新的工匠精神,而且“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也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对人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标准的凝练,其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次,工匠精神适用片面化。一部分人认为工匠精神主要适用于制造业、手工业,不适用于其他行业。但工匠精神实质是一种人格化的工作精神,是敬业、专注、创新的人文精神,无论是传统的手工业还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兴行业,都是非常需要的。工匠精神具有时代的特征,其适用领域是非常广阔的。

(2)工匠精神教育停留在理论层面。现有的民办高校基本上都能通过思政课或者专业课向学生渗透工匠精神教育,讲解我国及国外工匠精神的典型事例,强调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仅仅是教师讲授的一些典型故事、一些传统理念,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工匠精神的实践教育,无法达到工匠精神教育的“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因此,民办高校在工匠精神实践教育模式上还需要不断探索。

3.传统工匠精神教育模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当前,传统工匠精神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应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因此,民办高校要从教学主体、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设计、课程考核标准等几方面进行优化改革,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真正践行工匠精神,进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针对民办高校工匠精神教育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工匠精神教育实现知行合一目标的影响因素,借鉴河北省和山东省的有益经验,充分结合民办高校教育自身的实际,以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会计专业为例,提出实现工匠精神教育“知行合一”目标的教学模式路径。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教学主体

在工匠精神教学中,教学主体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工匠精神并达到知行合一目标,教师可突破传统教育中单一的教学主体模式,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即一元为学校,另一元为校外其他组织,共同合作培养。民办高校可以“双元制”为改革突破点,采取多元主体协同培养模式,按照学科专业不同,可以是学校与企业协同培养,也可以是学校与企业以外的社会其他相关组织协同培养。多元教学主体协同培养,拓宽了工匠精神教育渠道,为工匠精神实践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民办高校培养卓越人才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会计专业为例,海华学院会计系已与庄河税务局、会计师事务所、辽宁省学分银行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培养模式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具体做法:一是与庄河税务局合作,由庄河税务局定期派专业人员到学校结合专业实际情况,为学生讲解税收知识和普及税法知识,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以外渠道获取专业相关知识,浸润职业美德;二是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形成协作培养模式,合理配置多元主体的资源,充分利用合作优势,为学生专业实践提供有利条件;三是与辽宁省学分银行携手共建,面向学生开展学习成果的存储、认定和转换管理与服务,推动书证融通,让学生通过书证融通认证课程考试,可以将课程学分存入个人终身学习账户,并可申请兑换相应的证书,进而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教学内容设计

(1)教学内容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在课程设计方面,民办高校要注意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课程思政不是将工匠精神的一些相关典型故事简单地加到课程中,而是根据专业的特点进行课政整合。一是工匠精神教育“入教材、入课堂、入学生心”。“入学生心”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关注会计人才的“诚信、纪律、责任”等素质要求,注重实效,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而且由进教材、进课堂可视化的方式,达到“入学生心”的目标,能发挥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二是教学内容与岗位标准、大赛标准衔接。专业课程内容设计可以衔接工作岗位要求与标准,使得会计职业素养慢慢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了解会计岗位工作能力要求,掌握会计实际工作中的技能与素养践行工匠精神。除此之外,课程内容设计还可以融入相关大赛标准,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能够了解专业相关比赛要求与标准,积极参加相关的学科比赛。这样,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与比赛中相互渗透,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践行职业道德。三是利用课外思想政治教育,解决财经“道德”主要问题,开展志愿活动、社区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各种教育活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潜移默化优势,让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实践的全过程。

(2)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在工匠精神与教学相融合的理念下,民办高校要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训,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完整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要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全面、多维的素质教育目标,提高全过程的教学效果。以海华学院会计专业为例,近年来,教师针对初级会计专业证书、业财一体化、财务数字化应用等进行学习与研究,重新制定了适合学生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同时,教师还将赛教融合理念融入构建的课程体系中,并将大赛相关的课程融入新课程体系。例如,会计专业新融入的“约创云”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让学生以比赛形式进行课程学习,在赛中学、学中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共同分析解决问题,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教学手段

(1)加强校内实训平台的建设。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民办高校可在教学手段改革方面尝试采用新科技所衍生出的一些先进的教学平台。例如,海华学院重视构建多元化的会计专业实践平台,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学会构建系统的会计管理知识。如建设会计手工实验室、会计虚拟仿真培训室(VBSE)、分岗培训室、综合培训室等。在各类实验室,学生可以进行会计专业课程实验、综合专业实训、技能资格认证等实践任务操作。专业课程实验主要侧重于“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审计学”等核心课程,综合职业培训旨在提供管理技能、沟通协调技能、信息收集技能、专业判断等方面的培训。教师采用了虚拟仿真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具体是以虚拟仿真商业社会环境的教学平台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导向,在教学中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从近期效果看,学生通过课程实践学习完成了对应的“工作任务”,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长期效果看,引导学生根据任务进行自主学习,能化被动为主动,实现培养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会计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企业的岗位技能训练是以企业实际操作岗位要求与标准为参考的教学模式,为了有效利用校外實践基地资源,学校利用大四上半学期,安排时间让学生去企业实习。企业的岗位技能训练可以由学校的专业课教师与企业的专业会计人员共同承担,双方联合制定培训方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教师从实习基地的企业获取大量的会计工作实务,将企业真实业务案例整合到课程教学中,用一个一个的问题连接起课程教学。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适应岗位的能力。这样,能使学生真正领悟和实践会计职业道德,成为一名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4.教学团队

在教学团队构建方面,民办高校要组建“双师型”的教学师资队伍。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上,教师除了要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还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教育,而实践教育离不开实践工作的熏陶和“实践工作者”的指导。工匠是具有精湛技艺的“实践工作者”,“双师型”教师则是专业理论知识与岗位技能的传授者,工匠与“双师型”教师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双师型”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实践经验,能够将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与职业道德要求自然融入课堂教学中,并且能够带领学生在仿真或真实环境下学习专业知识,从而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熟知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要实现工匠精神教育,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必要条件。

目前,民办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无法保障实践教育的实用性,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完善选拔、培训和激励机制,并积极与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方案,让企业选拔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骨干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中。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与政府合作,在人才引进、教师培训、教师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由学校指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践,让教师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岗位工作中,切身与企业的从业人员进行探讨交流,了解和掌握相关岗位工作流程与技能要求,进而合作共同完成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学生实践学习的指导。三是学校与区域内的其他高校开展合作,彼此之间进行教师团队建设的经验交流,优势互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源库,优化师资配置。

5.考核标准

本科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教而是学,教师关注的重点应从如何教过渡到如何引导学生学。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一张试卷、一篇报告或者论文等,因此,学校的教学考核标准不应以结论性、功能性考核作为核心指标。民办高校考核标准可以融合企业岗位标准和相关大赛标准,考核设计要注重过程管理,并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课程考核方式可以突破传统的卷面考核方式,根据课程考核标准的设置,分为理论知识点考核、技能实操考核或者大赛考核、岗位实操考核几个部分加强过程考核,并在考核时注重工匠精神教育的考核。考核指标的设置要多维度考虑工匠精神教育实践情况,这样能够更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根据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的结果,合理调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现有民办高校工匠精神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民办高校工匠精神教育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并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手段、教学团队、考核标准五个方面进行了实践尝试。一是多元教学主体协同参与培养,主要是学校、企业、社会等多主体。二是教学内容可以融合企业岗位要求和大赛标准。三是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手段,采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四是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五是考核标准要衔接企业岗位标准与大赛标准,考核方式要多样化,理论知识点考核、技能实操考核或者大赛考核、岗位实操考核几个部分应加强过程考核。

参考文献:

[1]杜晓光.工匠精神视角下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20(22).

[2]刘国强,齐庆國,张磊,任存.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架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44).

[3]唐雪梅,邱艳林.双因素驱动下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形态分析[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9(04).

[4]苏云,陆泽明,康平.“双创”背景下高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探究———以兰州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20(01).

[5]唐衍军,蒋翠珍.跨界融合:新时代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新进路[J].当代教育科学,2020(02).

[6]胡伟芳.“工匠精神”在民办高校学生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 2017(21).

[7]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8]胡芝.培养“工匠精神”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实践[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8(03).

[9]蓝国爱.“工匠精神”引领下中职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会计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05).

[10]陈丽君.融合工匠精神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创新路径与策略研究———基于校企双主体合作视角[J].商业会计,2019(04).

[11]邱莲莲.工匠精神融入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路径研究———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为例[J].技术与教育,2021(01).

[12]侯红英,林青.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与实践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3).

Discuss on the Integration of Craftsman Spirit into Teaching Mode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Accounting Major of Haihua Schoo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Gao Huanhuan

(Haihua School,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Liaoning Province, Dalian 116400, China)

Abstract: Craftsman spirit includes superb skills and skills, a rigorous, meticulous, dedicated and responsible work attitude, a refined and refined work concept, and a sense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responsibility. Based on the good experience of craftsman spirit education in Hebei province and Shandong province,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German "dual system" teaching mode and Japanese craftsman habits, aiming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craftsman spirit and teaching mode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iming at cultivating students’ craftsman spirit and realizing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arry forward and inherit craftsman spirit and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craftsman spirit into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privatecollegesanduniversities;craftsman spirit; unity ofknowledgeand practice; teachingmodel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工匠精神民办高校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