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牦牛舍饲生产技术

2022-10-29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9期
关键词:粗饲料精料圈舍

李 蓉

(四川省小金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水务局,四川 小金 644200)

1 养殖场规划布局与建筑设计

1.1 选址 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方建设牛场。牛场距离饮用水源地、其他畜禽养殖场及畜禽屠宰加工、交易场所500 m以上,距离主要交通干线、河道100 m以上。

1.2 布局 根据地形地貌、风向等条件合理布局人员住房、饲料房、牦牛圈舍、巷道圈等建筑物。

人员住房建在地势较高的上风处,向阳而日照时间较长;牦牛圈舍建在住房的下风处,为便于管理,距离不宜太远;饲料房建在离住房较远、离圈舍较近的位置,便于草料进库、堆放及取出、饲喂;巷道圈建在育肥场中心位置,便于各圈舍牦牛以较短距离到达巷道圈。

场区与外界隔离开,场内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粪污处理区相对隔离,合理布局。养殖场占地面积根据养殖规模而定,常年存栏牦牛100头以上的,占地1 300 m2以上。

1.3 建筑设计

1.3.1 人员住房 以适用为原则,平均每人10~20 m2,建砖混结构平房或一楼一底。基础地面下60 cm,混凝土地面基础提高30~60 cm,混凝土10 cm;砖混墙体或中空墙体,高2.5~2.8 m;人字架屋顶,红瓦盖顶,轻质材料吊顶;实木门,塑钢窗;预埋水、电、电视、电话、网线等设施管道。

1.3.2 草料房与库房 其用于堆放饲草料及加工饲料,面积根据牛场规模而定,存栏100头牦牛的育肥场,饲料贮存、加工房30 m2以上,草料堆放库房100 m2以上。

1.3.3 圈舍 牦牛圈舍图见图1、图2。

图1 牦牛舍立面示意图

图2 牦牛舍剖面示意图 (单位:m)

建砖混结构平房,双列封闭式设计。牛舍高3~3.6 m,宽10.8 m以上,墙体高2.2~2.6 m。牛舍中间饲喂通道宽1.6~2.3 m,饲槽宽60 cm,外缘高60cm,内缘高35cm,槽底26~28cm,呈弧形,无夹角,饲槽上方安装颈护栏。牛床采用三合土(石灰、粘土和砂子),牛床长2~2.2 m,宽0.1~1.2 m,坡度为2%。粪尿沟宽30cm,深10~15cm,斜度2~3°,粪尿沟后过道为1~1.2 m。牛舍地面为水泥结构,牛舍顶棚采用彩钢保温材料。

1.3.4 巷道圈 由钢管组建,可将牦牛赶入巷道圈,方便进行免疫注射、治疗以及体尺、体重的测量。

1.3.5 青贮(氨化)池 用于青贮(氨化)农作物秸秆、牧草等,青贮(氨化)池应在100 m3以上。

2 防疫设施

2.1 消毒池 场门口建消毒池,池深0.2~0.3 m,宽度根据进出车辆宽度确定,一般为3~5 m,长度为车轮两周长以上,通常为4~6 m,进出口处有一定的坡度与地面相连,池底有一定的坡降朝向排水孔(排水孔平时能关闭)。消毒池同地面,用混凝土浇筑,表面用1∶2的水泥沙浆抹面。

2.2 消毒室 消毒池的一侧建8 m2以上带喷雾设施或紫外灯管的消毒室。消毒室两侧留门,一侧通往管理区、一侧通往生产区。

2.3 兽医室 兽医室面积在12 m2以上,配备常规治疗器具、药品及冷冻设备。

2.4 环境消毒设备 环境消毒可采用高压喷雾设备。

3 附属设施

3.1 水电路 养殖场应有清洁的固定水源,有水贮存设施或配套饮水设备,电力供应应有保障,交通应便利,有专用车道直通到场。

3.2 装卸台及地磅 合理规划建设牦牛装卸台及地磅。

3.3 值班室 建面积10 m2以上的值班室。

4 粪污处理设施

牦牛舍饲场要根据生产总目标及环保要求进行建设。按照“三同时”要求,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原则,尽量采用无污染生产工艺和设备。实行雨污分流,干稀分离,场内积雨排入沟渠,污水流入沼气池发酵后灌溉农田。干粪运至贮粪棚集中发酵,生产有机肥,病死牛投入化尸池,作无害化处理。

贮粪棚、化尸池要防雨、防渗透、防溢流,化尸池必须密闭,贮粪棚面积按每头育肥牦牛3~5 m2估算。

牛场粪尿可采用人工清粪、机械清粪和水冲清粪方式清理。人工清粪是人工将牛粪收集到小型运输工具后,运至贮粪场;机械清粪是用牵引刮板、电动或机动铲车等将牛粪清运至贮粪场,尿、污水等液形物经排水系统流入沼气池发酵;水冲清粪是在牛床后半部分铺设钢筋混凝土预制漏缝地面,粪污从缝隙进入粪沟,少量残粪由人工冲洗清理。

5 草料供应计划

养殖场可选购3~7 岁、平均体重200 kg 的健康牦牛,经100~138 d(过渡期10 d+育肥期90~128 d)的强度育肥,平均体重达280 kg 以上时出栏,每头牦牛平均每天需要3.3 kg 精料和7.2 kg粗料,全期需要330~456kg精饲料和720~994kg粗饲料。

养殖场应根据养殖牦牛的头数、起始体重和结束体重及饲喂天数,计算全期饲养需要的饲料草料总量,并提前做好草料储备。

精料和各种粗饲料的水分含量各不相同,应扣除水分后计算饲草料需要量。牦牛每天摄入的饲草料由精饲料和粗饲料两部分组成。

精饲料包括玉米和精料补充料,精料补充料除含有牦牛育肥所需的优质蛋白质外,还包含有助于牦牛保健、增膘的多种微量营养素,其为符合国家《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要求的天然饲料原料,不含抗生素、药物及其他违禁物品。粗饲料尽量选用当地的农作物秸秆、农副产品、栽种牧草、野草等,如玉米秸秆(干秸秆或青贮秸秆)、燕麦干草、酒糟、黑麦草等,各种粗饲料可相互代替。

牦牛专用浓缩料是为牦牛短期强度育肥而设计的绿色环保型饲料,除含有牦牛育肥所需的优质蛋白质外,还包含有助于牦牛保健、增膘的多种微量营养素,其为符合国家《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要求的天然饲料原料,不含抗生素、药物及其他违禁物品。

6 饲养方案

牦牛生活在海拔3 500 m以上的高寒地区,若突然由放牧转为低海拔圈养,其生活环境、饲草料结构变化很大,会给牦牛造成较大的应激。因此,由放牧改为圈养时,应让牦牛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和饲草料。

新购牦牛过渡期饲草料供应、驱虫及饲养管理程序见表1。需说明的是:

表1 舍饲过渡期的饲草料供应、驱虫与饲养管理程序

6.1 过渡料是专为牦牛配制的适应圈养状态的饲料产品。每天的饲喂量根据牦牛平均体重200 kg确定,若牦牛实际体重大于或小于200 kg,则饲喂量适当增减。

6.2 粗料为优质青干草或青草,最好是从牦牛原产地购回,每头喂量不少于2 kg。

6.3 过渡期应用中草药主要是开胃健脾、解乏、干扰嗅觉等,有木香、羌活、独活、柴胡、前胡、龙胆草、金钱草、大黄等组成。

7 育肥期饲养管理

7.1 草料生产与加工

7.1.1 青干草 青干草是青绿牧草在未结籽实前刈割后晒干而成。牧草要在产量高、质量好的时期刈割,一般禾本科牧草适宜刈割期在抽穗阶段,豆科牧草在孕蕾期至开花阶段。青草刈割后要迅速干燥至含水分含量在14%~17%,减少养分损失,进一步干燥至水分含量在14%以下,能耐贮存。一般3~4 kg青草能晒1 kg干草。

青干草干燥方法有自然干燥法、自然风干法和人工干燥法。自然干燥法是在晴天牧草刈割后翻晒,使其大量失水,一般需要晒1~3 d;自然风干法是牧草刈割后,于搭建的木架上风干,这种方法适用于多雨潮湿的地区和牧草数量较少的地方;人工干燥法是将刈割的青草放入干燥机迅速干燥,多用于草粉生产。

青干草制好后打捆贮存于贮草棚,无贮草棚的可堆垛贮存。

7.1.2 青贮料 青贮料是将多种青绿多汁饲料揉搓或铡短、铡碎,压实、密封于青贮窖或青贮罐、青贮塔、青贮袋中进行发酵,以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青贮料含水量要求在65%~75%,青贮含水量较高的块茎饲料要与秸秆、秕壳等按3∶1~4∶1混贮;若青贮含水量较少的作物秸秆,可适当加水或与含水量较高的青绿饲料混合青贮。青贮原料要含一定的糖分,糖分含量不足时,需加一定量的玉米粉、麸皮等。

制作青贮饲料的关键是控制水分、压实厌氧和保有一定的糖分。有条件的可加入青贮益生菌进行青贮。

7.1.3 秸秆 秸秆是农作物的副产物,有玉米秆、大豆秸、胡豆秸、豌豆秸、麦秸、稻草等。秸秆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饲喂前应进行碱化处理、氨化处理等。

碱化秸秆和氨化秸秆可显著增加蛋白含量,提高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消化率。碱化秸秆是秸秆用15%的生石灰水或3%的熟石灰水浸泡10~20 h 而成。氨化秸秆是将尿素、碳酸氢铵溶入水中,搅拌均匀后,洒在秸秆上进行氨化处理,一般每100 kg 秸秆使用尿素3~5 kg 或碳酸氢铵6~12 kg,加水60 kg。

7.1.4 精料 精料主要包括能量饲料、蛋白饲料、矿物质及维生素。

能量饲料是谷物籽实及其加工副产物,包括玉米、小麦、青稞、麸皮等;能量饲料的干物质含粗纤维18%以下,含粗蛋白20%以下,含无氮浸出物67%~80%,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蛋白饲料是指豆类作物籽实、油料作物籽实及油渣(豆饼、油枯等)等,含粗蛋白质20%以上,粗纤维18%以下。矿物质饲料包括碳酸钙、磷酸氢钙、硫酸钠、碳酸氢钠、食盐及含微量元素铜、铁、锌、锰、硒、碘、钴的矿物原料。维生素主要有VA、VD、VE等脂溶性原料及多种水溶性维生素。

7.2 育肥期饲养管理 牦牛经10 d 过渡期饲养后,进入快速育肥期,此时应逐渐增加精料饲喂量至占牦牛体重的1.5%,粗饲料则任其自由采食,并保证供足饮水。精饲料饲喂方案见表2。

表2 100~138 d精饲料饲喂方案

牦牛每天上午(8:00)和下午(17:00)定时饲喂2 次,先喂精料后喂粗料。有条件的养殖场可采用全混合日粮(TMR)饲喂,即将精饲料与粗饲料完全混合后再喂,现混现喂。

水槽与料槽共用的养殖场,非喂料期间槽内始终保有清洁的饮水,喂料前才将槽中水排干。

7.3 卫生防疫

7.3.1 搞好清洁卫生,严格消毒。牦牛圈养后采食量大,排粪量也大,故应注意保持圈舍清洁,每天除粪2 次,并定期对圈舍和环境进行消毒。常用消毒液有10%~20%石灰乳,5%~20%漂白粉液,2%~4%氢氧化钠(火碱)溶液,5%来苏尔,4%甲醛,0.15%~0.2%新洁尔灭等。

牦牛粪便发酵处理,即在远离圈舍的地方将粪便堆积起来,上面覆盖10 cm厚的泥土,进行发酵。污水引入处理池后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处理。

7.3.2 牦牛第一周内连续驱虫2 次,常用药物有驱除体外寄生虫的螨净、双甲脒,驱除体内线虫的左旋咪唑,驱除多种绦虫和吸虫的吡喹酮,驱除体内多种蠕虫的阿苯达唑、芬苯达唑、甲苯咪唑以及驱杀多种体内外寄生虫的伊维菌素等。

若育肥时间长(3个月以上)或前两次驱虫不彻底的,可在出栏前至少1个月进行第三次驱虫。

7.3.3 外购牦牛须做好疫情调查和检疫。购进牦牛先进行隔离观察,确定无病后再混群饲喂。病畜及时隔离治疗或按相关要求处理。牦牛出售前也要严格检疫。

猜你喜欢

粗饲料精料圈舍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粗饲料降解剂技术在肉牛养殖中的应用
羔羊安全过冬留意五方面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奶牛粗饲料的加工与应用
附表3 湖南省获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单一饲料生产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架子牛标准化育肥生产技术周记
湖南省获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单一饲料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