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的意义与方式探讨

2022-10-29朱乐得孜多尔贡胡艳丽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居民医疗医生

朱乐得孜·多尔贡,胡艳丽,2

1.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7;2.新疆大学国家安全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7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年轻化等趋势,人们对自身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呈现出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并慢慢从被动的治疗疾病转向主动的预防疾病和对自身进行健康管理。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覆盖居民病前、病中、病后的全方位“互联网+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应运而生。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促进医院、医务人员、患者三方之间的有效沟通;建立网络科普平台,利用互联网提供健康科普知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素养[1]。2020年《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提出要基于一体化、一码通、一站式、一网办、一盘棋,坚持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原则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2]。针对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快、慢性病年轻化、居民健康素养低等问题,健康管理能够起到预防、预警的作用,对节约医疗资源、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将互联网融入健康管理为我国的健康管理事业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在人人使用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能够高效便捷的提供覆盖病前、病中、病后全过程的医疗健康服务,帮助居民转变健康观念,主动进行健康管理。可见,构建“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以满足不同居民的健康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势在必行。

1 构建“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的意义

健康管理最早是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由于健康管理在国内起步较晚,还未形成统一公认的理论体系。陈君石(2005)认为健康管理是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在对个人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计划,并鼓励和促使人们采取行动来改善和维护自己的健康[3]。黄奕祥(2011)从服务管理的理论视角将健康管理定义为:基于顾客需求和健康评估对人的健康资产实施主动、连续且系统管理的一系列服务产品的总和[4]。健康管理是兼顾病前、病中、病后各环节的内容所开展的全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链式健康管理模式,旨在通过健康干预等手段,控制疾病的发生,减少医疗费用,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互联网+健康管理”是提供健康管理的一种方式和平台,融合了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新兴互联网技术建立在传统的实体医疗资源上,构建集疾病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健康促进为一体的医疗信息大数据平台,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医疗服务提供和健康管理模式,实现医疗服务供给的智能化、系统化、一体化,推动未来健康事业的发展。“互联网+健康管理”的推行有以下几点意义:

第一, 解决传统医疗的弊端,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互联网+健康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医疗资源区域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患者通过互联网能够足不出户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减少医疗服务的成本,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5]。第二,促进分级诊疗的实施。基于互联网的健康管理模式能够利用技术手段根据患者的不同健康状况和需求进行分类、分流,患者在平台上可以对慢性病和常见病等基础性疾病进行就诊、获取健康信息,缓解了大医院的负担,促进“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的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6]。 第三,加快实现健康中国战略。运用互联网手段,医生可根据居民的健康信息掌握国民的健康水平,分析不同个体的病情,通过对个体进行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状况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有利于形成疾病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健康促进为一体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从而助力健康中国的实现。

2 “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发展现状

目前,在面对医疗资源紧张、分级诊疗制度难以真正落实的背景下,各地已探索出了符合地方特色的“互联网+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沈阳市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医疗”政策的号召,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该模式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搭建医疗健康信息管理平台,上传患者的健康数据、健康档案,医疗机构的诊疗记录等数据,为居民提供线上医疗服务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并实现了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信息的共享,为“互联网+医疗健康”提供了平台支持。二是成立了互联网医院,积极推进各个医院通过互联网手段提供线上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居民带来了便利。三是开展远程影像,贯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市级医院和省级医院,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模式[7]。

现有的“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主要实现了以下几点:一是智能手机的使用,通过各类健康管理APP来监测用户的健康数据,进行后台统计分析后提出相对应的健康管理建议。二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应用,便携式的可穿戴设备可以实现全天候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信息,方便用户对自身健康状况的监测。三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通过录入上传用户的健康信息来建立健康数据库,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患者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疾病预警,可以帮助人们在病前最佳时机进行治疗。四是人工智能技术,即在医疗领域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如智能病人陪护、智能药品配送等技术,可以辅助医生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医疗服务智能化[8]。

总结国外“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我国要实现“互联网+健康管理”,应该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与社会医疗保险互为补充,将风险控制的关口前移,形成事前控制的保险体系,实现以治疗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跨越。此外,还应推行“好人生”健康管理模式倡导的“一五三”模式,即一个好人生健康管理体系,健康维护、疾病管理、诊疗支持、管理式医疗和增值服务五个服务范畴,健康一点通、1+X呼叫中心平台、V健康汇三大服务平台[9],该模式发展至今被证明能够节约医疗资源和费用,提高用户健康水平。

3 “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还未形成统一可推广的“互联网+健康管理”经验,各地在发展的过程中探索形成了“互联网+健康管理”做法,但因为我国“互联网+健康管理”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3.1 缺乏保障性配套政策

一是信息安全问题。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互联网高效便捷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泄露的风险。就医院方面来说,医院内的系统多种多样,涉及住院系统、手术系统、用药系统、结算系统等各环节各领域,医院的信息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影响医院正常的运行,带来巨大的损失。就居民方面来说,目前市场中的健康管理软件良莠不齐,居民很难判断这些软件的合法合理性,“互联网+健康管理”需要收集大量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居民个人基本信息,还包括个人健康数据,一旦居民的个人信息遭到泄露,可能会发生诈骗等社会问题,其影响不容忽视。

二是医疗责任界定问题。医生是个专业性极强的职业,普通居民很难深入了解医疗相关知识,线上医疗服务提供模式无法完全替代线下医生的职能,医生讲究“望闻问切”,由于线上医疗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每个个体都有其特殊性,医生不能在线上客观、合理、准确的对患者的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必然存在一定的误差,可能会产生医患矛盾。目前还缺乏线上医疗责任的明确界定,这导致医生和患者维权具有一定的困难,这也是目前“互联网+健康管理”发展缓慢和难度大的原因之一。

3.2 医疗服务提供者积极性低

一是医院间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平台。目前各个医院都有自己的医疗系统,各环节的系统运行规范都不一致,即使医院间都使用同样的信息系统,由于各医院的诊疗流程、病例数据输入标准、代码都不统一,导致医疗信息无法做到互联互通,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其次,对患者的诊疗体现的是医生的知识水平及自身价值,很多医生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不愿意将患者的诊疗信息与其他医院共享,形成了医疗信息孤岛[10]。

二是医生未完全投入线上提供服务。“互联网+健康管理”在我国属于新生模式,还未形成针对该领域的专门性政策文件,目前也只是在其他相关领域的政策文件中对“互联网+健康管理”稍有提及,所以目前缺乏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政策文件,这使医生也主要以线下医疗为主,并且对于医生是否可以在线上执业、对线上提供服务的收费标准和服务范围也没有具体的说明,很多医务人员并没有完全加入到“互联网+健康管理”平台,所以现在医疗资源线上提供不足,很多医生没有提供服务的积极性。

3.3 居民接受度和认可度低

一是患者层面。一方面,高龄患者对智能手机的使用率较低,更难以在线上进行问诊和健康管理,老年人对新生事物不了解,因此对信息化服务的接受度较低。另一方面,目前患者还是依赖线下传统的医疗资源,因线上提供健康服务无法使医患面对面的了解情况,也无法进行实体的设备检测,所以患者认为线上问诊有一定的误诊率,对线上问诊的接受度低[11]。

二是健康人群层面。虽然常说人们对健康管理的意识越来越强,但是能主动通过互联网查询健康知识的人群较少,重治疗轻预防现象较为普遍,人们还是存在身体没有不适就认为身体健康的思想,殊不知可能已有一些潜在的疾病,并且目前亚健康人群的数量不断增加,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还任重道远。各种健康软件也只是收集个人健康信息进行简单的统计,比如步数、运动时间等基本信息,并没有根据不同个体的身体状况来进行分析,更没有提出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人们对“互联网+健康管理”的接受度和认可度较低。

4 构建“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的建议

目前互联网在我国处于上升阶段,已进入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展潜力巨大,基于互联网构建集“病前—病中—病后”为一体的“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能够利用当前互联网的优势,优化线上诊疗,使人们方便快捷的接受健康教育,进行健康管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加快健康中国的建设[12]。

图1 “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

该模式分为前端即患者用户端、中端即后台大数据,后端即医疗机构端,并覆盖居民病前、病中、病后全过程,在病前阶段,用户在健康管理软件上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自测,并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监测,在平台上接受正确的生活、饮食习惯指导,通过后台计算,居民的健康数据传送到后端,医疗机构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并对非正常状况进行预警。在病中阶段,用户可在平台上进行线上就诊,并可通过图片、语音、视频的形式与医生进行沟通。医疗机构对患者的诊疗、住院、用药进行全过程记录,并形成每人的健康档案,数据可在各医疗机构之间进行互联互通。在病后阶段,用户在平台上接受医生的康复护理指导建议,并获取健康知识。

总结目前各地形成的“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并在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做法,分析困难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的几点建议。

4.1 完善保障性政策措施

一是提高信息安全保护能力。硬件方面,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强信息安全治理能力,提高保密技术,相关监管部门要定期对信息平台进行安全检测和危险筛查,布控严密的防火墙等。对隐私信息设置安全等级,采用隐私访问权限的方式,不同等级的账号只能看到患者部分信息,并结合身份认证、电子签、时间戳等隐私保护技术,确保产生数据、浏览数据、利用数据的全过程可追溯性,明确“谁输入、谁查询、谁负责”的原则。软件方面,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信息安全教育,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电子信息培训,提高各方的安全意识,提升我国电子信息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二是明确医疗责任界定。加强对“互联网+健康管理”线上提供服务的法律法规建设,强调互联网只能提供常见疾病和慢性病长处方药等基础性服务,坚持首诊在医院进行,复诊可在线上就诊。目前互联网还不能完全替代线下实体医疗,疾病根据不同的个体所反映的症状都不同,疑难杂症都无法在线上完成诊疗,所以为了确保医生诊断的准确性,要明确线上提供服务的范围,界定清楚线上提供服务所产生的责任,降低医生线上提供服务的风险,保障患者的权益,减少医患矛盾。

4.2 完善医务人员线上服务的方式

一是加快出台国家统一的医疗系统和健康管理平台。针对目前市场上健康管理软件种类繁多,安全性无法保障的现象,相关部门应统一标准,规范建立以医院为主的患者数据库以及以居民为主的健康管理软件,应至少确保一省范围内医院使用的系统都是相同的,并且要对系统的使用进行规范培训,确保各医院间的患者数据能够真正实现健康数据的共享,能够掌握患者在各不同时期、不同机构的健康状况,从而切实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为全民健康发挥作用[13]。

二是确保医务人员全员参与线上服务。完善并规范医生多点执业相关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医生积极开展“互联网+健康管理”服务,尤其推进健康管理师的培养发展。规范完善线上医疗服务提供的范围和收费标准,并对完成线上服务的医生提供一定的绩效补贴。将病前公共卫生预防、病中各类常见病治疗、病后康复护理和健康追踪等各环节都纳入到平台,实现一体化操作。大力推进药品的线上开具及配送,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通过互联网、传感器等高科技手段与三甲医院开展远程诊疗,解决医疗资源区域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加快家庭医生队伍的发展,家庭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是居民健康的第一负责人,确保每位家庭医生负责合理比例的居民,发挥家庭医生对居民健康管理的作用。[14]

4.3 转变居民观念,增强健康管理意识

培养居民形成健康管理的习惯,通过互联网技术,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统一的健康管理信息平台,一方面,要利用平台,针对不同居民的需求,向居民的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推送疾病预防的知识,通过激励手段提高居民“互联网+健康管理”的利用率,例如可在平台内设置健康知识闯关模式,居民每天浏览健康知识或回答健康问题,可积累积分,积分按照等级可兑换健康相关礼品或免费服务项目等,从而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大力普及健康知识,帮助人们转变传统的就医观念,从传统的发现疾病才治病转变为预防疾病,健康生活,促进积极的心态,培育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预防的作用,加大对疾病预防的支持力度,定期做好全民体检,建立全民电子健康信息档案,坚持婚前、孕前检查,降低儿童的残疾率和死亡率,开展大病、慢性病的防治工作,通过疾病的预防来减少疾病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健康管理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上的健康教育、传输健康知识,更重要的在于管理,管理即管和理的结合,既要管好居民的健康,又要理顺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状况,通过居民的基本健康数据,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分析,提出解决不同个体健康状况的方案,通过病前干预实现治未病,病中治疗解决常见病,病后追踪促进健康管理,让居民乐于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日常的健康管理中来。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居民医疗医生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石器时代的居民
医疗垃圾包括哪些?医疗垃圾运到哪里,如何处置?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医疗服务Ⅱ个股表现
你擅长在脑海里列表吗?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