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艺术理论:致敬历史、立足当下

2022-10-29李心峰张新科

中国文艺评论 2022年3期
关键词:跨学科文艺理论

■ 李心峰 张新科

2021年,我们回顾建党百年的光辉历史,总结百年来党领导文艺事业的宝贵经验;我们向一个世纪间中国人民创造的震烁古今的现代文艺成就、独具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致敬,以更加自信、更为辽阔、更为远大的胸怀拥抱世界、面向未来。在这一年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化艺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12月14日,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为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宏观指导,成为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根本遵循。中国艺术理论界感应时代脉搏,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当代社会的文化艺术现象进行理论阐释与建构。2021年我们迎来艺术学升为学科门类十周年,中国特色艺术学科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艺术理论研究响应时代召唤,密切关注理论热点焦点,努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探索艺术跨学科研究,在广度深度上继续开掘,营构出亮点频现、繁荣发展的崭新局面。

一、对党百年领导文艺经验的回顾与总结

2021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总结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宝贵经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光辉成果,《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文艺研究》《中国文艺评论》《艺术百家》等报刊组织刊发长篇专论;文化艺术界举行学术研讨活动,理论批评界多位资深学者围绕上述主题发声、撰文,展开各自的精彩论述。

二、基础理论备受关注

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在20世纪初“西风东渐”大潮涌动过程中朝着现代形态转型,至2021年,大约走过了两个花甲,迎来了亟待认真回顾、总结、反思来时路径、探寻未来进路的重要历史节点。盘点本年度艺术理论界的探索印迹,一个突出的现象清晰呈现:过去曾占据艺术理论核心地位、得到相当集中探讨的一些最为基础性的概念、命题,在一度被边缘化甚而被遗忘后,开始被重新激活,以一种新的面貌再次进入人们讨论的核心地带,引起普遍关注。

在这些概念或命题中,最为核心的、关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是艺术与现实的复杂关系问题,诸如反映论的问题、艺术图像与艺术影像、艺术与真实、现实主义、艺术典型,等等。

2021年对于艺术基础理论的热烈讨论,还包括艺术的定义与边界、艺术的分类与体系、艺术的形式、艺术的时间性等,限于篇幅,不一一赘述。

三、艺术与新媒介、新技术

新媒介、新技术的发展,在促进新一轮产业革命升级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为艺术创作、艺术传播、艺术欣赏等活动带来了新手段和新方式。2021年,艺术学界继续从人工智能艺术、数字交互艺术等角度思考新时代背景下艺术活动的机遇与挑战。

四、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新视野

艺术学跨学科研究是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不仅丰富了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内涵、研究内容,而且还拓宽了本学科的研究视野,形成了艺术学与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深入互动。2021年度,艺术人类学、艺术社会学等积淀深厚的学科继续得到深化拓展;艺术经济学、传媒艺术学、艺术地理学、群众艺术学等新的跨学科研究别开生面。

五、结语

此外,2021年还有若干具有未来指向性的议题引起艺术学界的热议。其一是扎克伯格将脸书改为“元宇宙”,引发有关虚拟现实、新一代互联网的热烈讨论,也引发艺术学领域有关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现实、虚拟现实及未来元宇宙相互关系的热烈探讨;其二是自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设立整整十年后,学科目录面临新的一轮调整与变动,以适应社会的新的需求。2021年公布的学科目录调整方案试图在这个方向上有所突破而大胆变革,但由于调整幅度过大,引起热烈争鸣,但主要出现于网络和社交媒介。第三,新时期文艺评论已走过40年发展历程,新时代呼唤“新文艺评论”,一种既高扬真正的批评精神又在批评的对象、形态、话语表达等方面均有崭新面貌的守正创新的“新文艺评论”呼之欲出。围绕这一话题,《中国文艺评论》等媒体开展了持续的讨论。这些讨论其实仅仅是拉开了帷幕,在不远的未来仍会不断发酵,得到深入探讨。

从整体上看,2021年的艺术理论,可谓热点纷出,亮点频现,声波相应,此起彼伏,更有不少议题帷幕初开,有待明天。

猜你喜欢

跨学科文艺理论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1942,文艺之春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