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原料中色氨酸的含量

2022-10-28区美怡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乙酸钠粗蛋白质色氨酸

区美怡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实验室,广东 云浮 527400)

色氨酸(Trp),又名α-氨基-β-吲哚丙酸,在动物生长发育中不可或缺,一方面色氨酸可以促进动物肝脏蛋白质的合成,促进动物的生长和代谢;另一方面色氨酸在动物代谢过程中转化的5-羟色胺、喹啉酸、犬尿氨酸、褪黑激素等产物在调节畜禽的采食量、繁殖、神经功能、抗应激和免疫反应上发挥重要作用[1-2]。大量研究表明,适当提高饲粮色氨酸水平,能显著改善畜禽的生长和繁殖性能[3-5]。

酸水解作为氨基酸检测的前处理方法,会破坏样品中的色氨酸,目前普遍采取碱水解单独对色氨酸样品进行前处理。色氨酸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荧光法、氨基酸分析法、液相色谱法等[6-10]。检测过程中使用碱解剂的种类、浓度和用量、流动相pH值、碱水解时间等因素均会对色氨酸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11-13]。本试验选取常规的植物性和动物性饲料为研究对象,样品经过碱水解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Wat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仪(ACQUITY UPLC H-Class),配紫外检测器;艾本德离心机(Centrifuge 5804R);氮吹装置;鼓风干燥箱;梅特勒-托利多万分之一分析天平(±0.000 1 g);梅特勒-托利多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0.000 01 g);梅特勒-托利多pH计;塑料螺纹安瓿瓶;容量瓶。

甲醇:色谱纯;冰乙酸:优级纯;试验用水:超纯水;乙酸钠缓冲液(pH=4.5):称量0.70 g无水乙酸钠,加入1 000 ml水,搅拌溶解,用冰乙酸调节缓冲液至pH=4.5;氢氧化锂溶液(4 mol/L):称量33.6 g氢氧化锂,加入200 ml水,搅拌溶解。

试验饲料样品均收集于温氏集团下属饲料厂,样品用中药粉碎机粉碎过0.25 mm孔筛,密封保存待测。

1.2 试验方法

1.2.1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约0.025 g(精确到0.000 01 g)色氨酸对照品(Sigma 纯度≥99.5%),置于塑料螺纹安瓿瓶中,加入3 ml氢氧化锂溶液,氮吹2 min后立即拧紧瓶盖。在110±1℃烘箱中反应20 h,取出冷却至室温,用乙酸钠缓冲液将碱解液转移并定容至50 ml棕色容量瓶中,摇匀静置,即得色氨酸标准储备液,在2~8℃保存,有效期7 d。

1.2.2样品前处理

饲料样品用分样器缩减取样,经高速中药粉碎机粉碎过0.25 mm孔筛,混匀后密封保存,备用。称取粉碎后的饲料样品0.1~0.2 g(精确到0.000 1 g),置于安瓿瓶中,加入3 ml氢氧化锂溶液,氮吹2 min后立即拧紧瓶盖。在110±1℃烘箱中水解20 h,取出冷却至室温。用乙酸钠缓冲液将碱解液转移并定容至50 ml棕色容量瓶中,摇匀静置,取上清液用0.22 μm滤膜过滤,供上机检测。

1.2.3色谱分析条件

色谱柱:Waters XBridge®BEH C18柱(2.1 mm×100 mm,2.5 μm);紫外波长:280 nm;流动相:乙酸钠缓冲溶液(pH=4.5)+甲醇=95+5;柱温:25℃;流速:0.2 ml/min,进样量:10 μl。

2 结果与分析

2.1 方法检测限及线性范围

准确吸取色氨酸标准储备液10 ml,用乙酸钠缓冲液(pH=4.5)稀释成系列浓度色氨酸标准溶液。试验按照1.2.3的色谱条件进行分析,得到以色氨酸浓度c为横坐标,峰面积A为纵坐标的标准工作曲线,如图1所示。色氨酸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16 360c+88 376,线性范围为6.977~558.195 mg/L,R2=0.999 6,分别以3倍噪音水平和10倍噪音水平计算检出限和定量限。经过计算,检出限为17.32 ng/kg,定量限为191.22 ng/kg。样品空白添加定量限浓度,计算得出定量限回收率为100.07%,说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图1 色氨酸标准工作曲线

2.2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取豆粕平行样5份,按照1.2的试验方法同时处理样品,5份豆粕样品中色氨酸的平均含量为5.04 mg/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9%,此检测方法重复性良好,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选取2种饲料原料,加入3种不同浓度的标准储备液,按照1.2的试验方法,测定色氨酸的加标回收率,计算得出加标回收率为90.15%~105.39%,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重复性测定结果

表2 加标回收率测定结果

2.3 样品的测定

将色氨酸标准溶液和饲料原料按1.2试验方法进行分析,图2、图3分别为色氨酸标准品及样品色谱图,液相色谱图显示,色氨酸在本试验色谱条件下的出峰时间大约在9.4 min,色谱峰窄而尖,分离效果良好。

图2 色氨酸标准品色谱图

图3 豆粕样品色谱图

采用1.2试验方法与国标方法[10]测定植物性原料和动物性原料样品中的色氨酸含量,结果显示两个方法的结果相对稳定一致,表明本试验方法准确可靠,方法的比对结果见表3。

分别收集常规的高蛋白饲料和低蛋白饲料样品数种,按1.2前处理方法及液相色谱条件测定样品中色氨酸的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14]同步测定对应样品的粗蛋白质含量。色氨酸与粗蛋白质测定结果见表4和表5。

表4 部分低蛋白原料中色氨酸和粗蛋白质含量

表5 部分高蛋白原料中色氨酸和粗蛋白质的含量

3 结论

本试验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原料中色氨酸的含量。色氨酸的质量浓度范围在6.977~558.195 mg/L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 6),该实验方法简单可靠,相对标准偏差和加标回收率分别为0.69%和90.15%~105.39%,表明此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检测要求。收集不同种类的植物性和动物性饲料原料,同步进行粗蛋白质和色氨酸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高蛋白原料色氨酸的含量普遍高于低蛋白原料样品。

猜你喜欢

乙酸钠粗蛋白质色氨酸
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处理用乙酸钠含量的研究
色氨酸在养猪生产中的营养作用
不同性别竹丝鸡育肥期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色氨酸卤化酶研究进展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色氨酸的代谢与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色氨酸营养研究进展
魔术实验:点水成冰
魔术实验:点水成冰
不同质量分数乙醇、乙酸钠溶液对双乙酸钠结晶过程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