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佳县49 MW分散式风电场项目水保方案评价

2022-10-27

海河水利 2022年5期
关键词:主体工程土石方水土保持

刘 斌

(佳县水土保持工作中心,陕西 榆林 719299)

风电场因为点多线长,项目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较严重。为了增强佳县智华方塌镇49 MW 分散式风电场项目开发建设水保方案的科学性,减少水土流失,需对其水保方案进行评价。

1 概况

佳县智华方塌镇49 MW 分散式风电场项目场址,涉及榆林市佳县王家砭镇井山村、党家山村、程家沟村、三皇梁村、园塌村、窑湾村,方塌镇余山村、尚寨村、仡佬湾村、乔则嫣村。工程装机容量49 MW,采用20 台单机容量2 500 kW 的风力发电机,运行期年上网电量为11 978.5 万kW·h,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2 396 h,建成后供电陕西电网。本项目由风电机组及箱变区、升压站扩建区、集电线路区、施工及检修道路工程区4个部分组成。

2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场址地处毛乌素沙漠东部,陕北黄土高原北部。项目区地貌类型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发育有大量冲沟,切割和溯源侵蚀强烈[1],场区地势较为开阔,呈波状起伏,适宜进行风电项目开发建设。项目区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386.6 mm,多年平均风速2.5 m/s,雨季集中在7—9 月,风季集中在11 月—次年5 月。项目区土壤为黄绵土,植被属温带干旱半干旱草原植被类型。

通过勘察,项目区属黄河多沙粗沙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土壤侵蚀类型属西北黄土高原区,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风力侵蚀,侵蚀强度为极强烈,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为8 000 t(/km2·a),容许土壤流失量为1 000 t(/km2·a)[2]。

3 方案水保措施评价

3.1 水土保持技术标准符合性评价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要求,山丘区输电工程塔基应采用不等高基础,经过林区的应采用加高杆塔跨越方式,本工程山丘区塔型设计了全方位长短腿,可减少大量土石方开挖和水土流失。经过林区的杆塔采用加高杆塔跨越方式,并采用无人机放线等先进施工架线工艺,满足要求,保持了水土。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要求,对无法避让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生产建设项目,应优化方案,减少工程占地和土石方量;截排水工程、拦挡工程的工程等级和防洪标准应提高一级;宜布设雨洪集蓄、沉沙设施;提高植物措施标准,林草覆盖率应提高1~2 个百分点。本项目对无法避让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采取以下措施:①优化建设方案和施工工艺:施工、检修道路采用永久和临时结合方式;集电线路塔基采用不等高基础,经过林区的采用加高杆塔跨越方式,采用无人机跨越架线施工工艺;临时生活区租用民房。②执行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一级防治标准,林草覆盖率提高1 个百分点。

3.2 工程占地评价

规划方案中,风电场占地总面积26.71 hm2,其中永久占地11.50 hm2、临时占地15.20 hm2。主要占用的土地类型有旱地、其他草地、其他林地和灌木林地。

工程占地考虑了项目的总平面布置、供排水、供电、施工能力、施工场地等方面的要求,考虑了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堆土区的临时占地,考虑全面无漏项。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运行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少占地,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占地范围,做到了最大限度地减小临时占地原则,避免了因选址不合理无序占用土地,工程占地做到了对生态环境最小影响的原则,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工程施工结束后,除风机组基础、箱式变电站、检修道路、升压站和杆基永久占地外,其余占地将会得以更好的绿化或复耕,可以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3.3 取土(石、砂)场设置评价

工程所需的砾石、沙子等建筑材料是从砂石厂直接购买,工程没有设置专用取土场,可降低取土过程中新增的水土流失量,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3.4 土石方平衡评价

3.4.1 剥离表土防护、利用分析评价

施工中,将对风电机组、箱式变电站、塔基区、直埋电缆、进场道路、检修道路、升压站站区、施工生产生活区等进行30 cm 表土剥离,并采用填土编织袋拦挡、密目网覆盖等临时防护措施进行防护。其他施工场地土石方挖填较少,扰动深度小于0.20 m,在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后不需剥离表土。本工程总剥离表土土方2.70 万m3,完工后剥离的表土将回填至绿化或复耕场地,用于施工结束进行土地整治后耕地恢复或植被恢复,可全部回填利用。从水土保持的角度考虑,本项目工程剥离表土保护与利用措施合理,为后期占地恢复利用创造了先行条件。

3.4.2 工程土石方平衡分析评价

本工程土石方挖填方总量为47.58万m3,总挖方23.79万m(3含表土2.02万m3、一般土石方21.77万m3),总填方23.79 万m3(含表土2.02 万m3、一般土石方21.77 万m3),无外购土石方和弃方。剥离的表土回填用于植被恢复或复耕。

3.4.3 土方调运合理性分析

本工程将风电机组及箱变工程、集电线路工程基础开挖余土就地回填于施工场地内,工程无需土石方调运,满足土石方综合平衡要求,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3.5 施工方法与工艺评价

施工过程中将采用机械施工与人工施工相结合的方法,统筹、合理、科学安排施工工序,避免重复施工和土方乱流。在施工建设期安排场地内道路施工同步进行,有利于土方的就近调动,避免施工过程中的二次开挖和搬运,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工程施工时序比较紧凑,在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同时,缩短了施工工期和地表的裸露时间,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4 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评价

按工程防治措施类型,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要目标的工程,其设计、工程量、投资应纳入水土保持设计中;以主体工程设计功能为主同时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其设计、工程量、投资不纳入水土保持设计中,仅对其进行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现分别对各类已设计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分析和评价。

4.1 风电机组及箱变工程区

4.1.1 场地硬化和平整

主体工程中设计的场地硬化、场地平整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但不界定为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结束后,对原占地类型为草地和林地区域进行植被恢复,采取“灌-草”复合形式。灌木选用柠条,共193.8 kg;草种选用紫花苜蓿,植苗646 000 株,植被恢复面积共6.46 hm2。

4.1.2 集电线路工程区

工程施工结束后,对塔基及施工场地进行植被恢复,恢复面积3.05 hm2。由于35~110 kV 高压线的安全距离是8 m,安全距离范围内不栽植乔木,栽植灌草混交林,草种选用紫花苜蓿,共91.5 kg。紫穗槐共栽植30 500株。

4.2 施工及检修道路工程区

主体工程设计在检修道路陡坡段修建排水沟,长3 200 m,采用矩形断面,断面尺寸为0.4 m×0.4 m。排水沟采用砖混结构,底部采用6 cm 厚的砖护砌,两侧采用24 cm的砖护砌。排水沟开挖土方1 300 m3,砖砌体784 m3。根据《室内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21)对排水沟尺寸进行复核,复核时按防洪设计标准(5 a一遇降雨量)进行计算,洪峰流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Qs为雨水设计流量(L/s);φ 为径流系数,碎石路面取0.35;q为设计暴雨强度[L(/s·hm²)];F为集水面积(hm²)。结合检修道路现场情况[3],汇水面积取0.61 hm2。

设计暴雨强度采用榆林市暴雨强度公式:

式中:q为设计暴雨强度[L(/s.hm²)];t为降雨历时(min),考虑到降雨历时较短,本阶段暂按10 min 计算;P为设计重现期(a),本项目取5 a。

经计算,得q=268.126 L(/s.hm²),Qs=0.057 m3/s。

排水沟断面为砖砌矩形结构,糙率n为0.025,纵比降i为2%,最大流量允许值为0.11 m3/s,大于洪峰流量,排水沟尺寸满足水土保持规范设计要求。

4.3 升压站扩建区

一期项目已对该区域设计了水土保持措施,本方案需对围墙外扰动区域进行补充设计。

4.4 主体具有的水土保持措施分析与评价

通过分析工程主体设计可以看出,本项目在水土保持设计中根据行业规范标准,对工程生产运行安全的防护设计标准较高,注重了本体防护。从水土保持角度来看,工程虽然已经设计了一大部分,但整体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不够完善,需新增以下水土保持措施,使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更完善,以达到有效地防治工程建设中新增的水土流失。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分析与评价结果,详见表1。

表1 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分析与评价

4.5 水土保持工程界定

通过对主体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评价,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中的界定原则进行界定,主体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类型、工程量及投资汇总详见表2。

表2 主体工程已列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统计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本项目建设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中明确规定的强制性条款[4]。项目虽然处于水土保持限制区,但是只要严格保护地表植物,提高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范围,强化建设期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2)本项目总体布置合理,施工有序,防治措施较为完善,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项目施工中存在土石方开挖,主体设计应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土石方开挖量,减少开挖,以减少堆弃方。

(3)主体工程设计中对平面布置、施工组织及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土石方。施工期间的临时防护措施不够完善,应予以补充。

(4)工程施工将扰动原地表,产生大量的土石方,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将加剧项目区水土流失,降低土地生产力[5]。项目土石方调运途中也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避免调运途中土石方的流失。

5.2 建议

(1)建议对方案进行补充完善,要向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和报备。

(2)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主体工程设计的施工工艺,遵循施工组织设计,对主体工程设计和本方案新增的水土保持措施保质保量完成,以保证水土保持设施防护效果,积极控制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3)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招标合同和水土保持方案要求,文明施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不得超占工程征地和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认真贯彻“三同时”和“先拦后弃”的原则;按照方案要求做好各项临时防护措施,尽量避开雨季施工,不能避开的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造成水土流失。

(4)落实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监理工作,为项目竣工后的验收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主体工程土石方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露天矿山土石方量的测量及计算
水土保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土石方机械的春天已经来了,路面机械的还会远吗?
营房主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