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慢阻肺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其自我效能的影响

2022-10-23罗雪玲龚晓东林利玉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6期
关键词:医护依从性评分

罗雪玲,龚晓东,林利玉

(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广东 梅州 514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此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的特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急性发作[1]。目前临床上尚无根治此病的方法。临床上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的目标主要是缓解其病情,防止其病情急性发作。每次病情急性发作都会使此病患者的身体负担加重,并会增加其机体能量的消耗。在对此病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期间,应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升其自我效能及对治疗的依从性[2]。有研究指出,对COPD 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可明显改善其治疗效果,提高其对治护的满意度。但现阶段,国内关于医护一体化护理的临床报道相对较少。本文对我院于2019 年5 月至2021 年5 月收治的符合COPD 诊断标准的150 例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对COPD 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其自我效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9 年5 月至2021 年5 月收治的符合COPD 诊断标准的患者15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75 例)和试验组(n=75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40 例、35 例;其中年龄最大的73 岁,最小的46 岁,平均年龄(65.20±5.56)岁;其中病程最长的15 年,最短的2 年,平均病程(9.36±3.78)年。

研究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41 例、34例;其中年龄最大的72 岁,最小的47 岁,平均年龄(65.18±5.62)岁;其中病程最长的15 年,最短的1.5年,平均病程(9.41±3.82)年。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GOLD 指南(2014 年版)中关于COPD 的诊断标准;年龄在18 岁以上;神志清醒,理解及认知能力正常。其排除标准是:己建立人工气道;合并有冠心病、哮喘、老年痴呆、肿瘤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存在胸廓畸形或肢体活动障碍;目前正参与其他相关的研究项目;预计生存期小于6 个月或不同意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体位护理、呼吸功能训练指导、饮食指导、有效咳痰方法指导、心理护理、疾病相关知识健康宣教等。在此基础上, 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 方法是:1)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医护一体化评估。在患者入院后, 医护一体化小组对其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自患者入院到出院,再到出院后的延伸护理,均由医护一体化小组内相对固定的医师、护士专门负责。2)医护一体化查房。每日上午进行一次医护一体化查房,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协商制定出动态合理的治护方案。建立查房记录本,落实责任制护理,严格执行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制度。每日查房后立即跟进医师的查房意见及康复治疗进展、注意事项、特殊治疗及检查等,根据新的诊疗方案制定护理计划,追踪患者的专科护理观察要点、相关化验检查的落实情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COPD 康复治疗知识的培训,让患者熟练掌握缩唇呼吸、深呼吸等康复锻炼的方法。3)医护一体化延伸护理。医护一体化小组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情况共同决定其出院的时间、出院后的延伸护理方案和随访计划, 并定期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 等。2)采用自我效能量表(GSES) 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该量表包含安全行为、环境与温度、呼吸困难管理、情感波动、体力活动5 项内容,评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越强。3)采用自制的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该问卷的调查内容包括药物使用、饮食治疗、定期复查等,共计39 分,评分越高表示对治疗的依从性越差。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分为遵医行为佳(评分为13 ~20 分)、遵医行为一般(评分为21 ~30 分)、遵医行为差(评分为31 ~39 分)。4)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测评表及应用》[3]中提出的生存质量测评表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该测评表共有35 个评价项,每个评价项包含4 个因子,评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FEV1、FVC、MMEF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 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FEV1、FVC、MMEF 分别为(2.33±0.63)L、(2.99±0.15)L、(67.48±16.23)%, 对 照 组 患 者的FEV1、FVC、MMEF 分 别 为(2.06±0.60)L、(2.66±0.51)L、(60.55±16.20)% ;试验组患者的FEV1、FVC、MMEF 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对比(± s)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对比(± s)

组别FEV1(L)FVC(L)MMEF(%)护理前 护理1 个月后 护理前 护理1 个月后 护理前 护理1 个月后对照组(n=75) 1.64±0.532.06±0.602.33±0.412.66±0.5159.82±14.3060.55±16.20试验组(n=75) 1.66±0.552.33±0.632.35±0.442.99±0.1559.78±15.2067.48±16.23 t 值0.2272.8730.2885.3760.0172.617 P 值0.4110.0020.3870.0000.4930.005

2.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GSES 评分的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SES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 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GSES 评分为(32.67±5.12)分,对照组患者的GSES 评分为(26.78±5.10)分;试验组患者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GSES 评分的对比(分,± s)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GSES 评分的对比(分,± s)

组别 护理前 护理1 个月后对照组(n=75)17.56±2.2326.78±5.10试验组(n=75)17.89±2.4532.67±5.12 t 值0.8637.058 P 值0.1950.000

2.3 护理后两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的对比

护理1 个月后,对照组患者中遵医行为佳的患者有39 例,遵医行为一般的患者有24 例,遵医行为差的患者有12 例;试验组患者中遵医行为佳的患者有61 例,遵医行为一般的患者有10 例,遵医行为差的患者有4 例;试验组患者中遵医行为佳患者的占比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护理后两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的对比[例(%)]

2.4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对比

护理前, 试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为(252.63±15.96)分,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为(252.49±20.16)分;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 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为(145.23±12.63)分,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为(159.63±44.78)分;试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业化的推进,COPD 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4-6]。流行病学研究显示,2018年因COPD 而导致死亡的患者占全病因死亡患者的4.8%。COPD 是一种以呼吸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呼吸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 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命质量[7-8]。此病的病程较长,患者的病情会因环境的变化和身体状况的恶化等因素而反复发作,其死亡率较高[9-10]。此病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护理负担[11]。临床研究发现,COPD 是一种复杂的病理变化,此病的发生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还可对其其他生理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等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 临床医疗服务人员除了要加强对COPD 的治疗管理外,还应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干预。COPD 具有不可逆性,此病患者的肺康复是一个长期多步骤多环节的过程,需要由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共同配合完成,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能导致患者不舒适,甚至可危及其生命安全[12-13]。治疗和护理是医院工作中密不可分而又相对独立的两个系统。医护工作配合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疾病的转归[14-15]。主导- 从属的传统医护关系已经不再适应临床医护工作的需求,近年来并列- 互补的医护关系逐渐得到了临床上的认可。在新型医护关系形成的大背景下, 医护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医护工作模式, 在护理领域中广泛开展实践,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研究指出,医护合作是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过程,它对于医护工作十分重要。良好的医护合作需要参与合作医护双方对彼此存在足够的尊重和信任[16]。医护一体化合作是指在实施临床救治的活动中, 医生和护士共同协调并分担解决临床难题的合作过程。医护一体化护理是近年来临床上新兴起的一种护理模式。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护理1 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FEV1、FVC、MMEF、GSES 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其中遵医行为佳患者的占比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COPD 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其自我效能及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其肺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医护依从性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抗疫医护共赴樱花之约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歌颂抗疫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