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OPD患者行早期运动康复及出院后连续性运动康复对其肺功能的影响

2022-10-23滕亚娟范晓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6期
关键词:肺部出院研究组

张 亮,滕亚娟,范晓敏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casc,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研究表明,我国40岁以上人群COPD 的患病率高达13.6%[1]。此病是全球范围内治疗效果不佳和致死率较高的病种之一[2]。此病患者的肺功能呈进行性下降,可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肺康复(pulmonary rchabilitation,PR)是一种以改善患者体力活动为目标的康复治疗手段[3]。研究表明,运动疗法对于促进肺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通过增加心肺适应性可有效改善COPD 患者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症状[4-5]。据报道,早期运动康复对于促进COPD 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6]。本文主要是探讨COPD 患者行早期运动康复及出院后连续性运动康复对其肺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 年2 月至2021 年4 月期间我院ICU 收治的143 例COPD 患者的病历资料。其纳入标准是:意识清晰,认知功能正常,能配合完成相关的临床症状评估问询;病情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中关于COPD 的诊断标准[7];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气胸、肺大泡、胸膜积液且积液量较大、肺栓塞、深静脉血栓、骨质疏松症等疾病;颅内压过高;存在严重的心、肝、脑、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病历资料缺失或中途退出本研究。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78 例,女性患者65 例;其年龄为48 ~82 岁,平均年龄为(63.35±3.17)岁;其病程为2 ~8 年,平均病程为(3.66±0.54)年。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71)和研究组(n=72)。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8 例,女性患者33 例;其年龄为48 ~80 岁,平均年龄为(63.75±3.38)岁;其病程为2 ~7 年,平均病程为(3.70±0.60)年。在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0 例,女性患者32 例;其年龄为49 ~82 岁,平均年龄为(63.01±3.05)岁;其病程为2 ~8 年,平均病程为(3.61±0.4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方案由我院医事委员会讨论制定,并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抗感染、止咳祛痰、吸氧、抗炎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早期运动康复及出院后连续性运动康复,方法是:1)上肢运动辅助呼吸训练。主要为手臂上举的上肢肌力训练及身体前倾的胸部呼吸训练,每项训练2 次/d,10 min/次。2)器械辅助呼吸训练。以一定重量的沙袋为辅助器具,将其置于患者上腹部近胸腔处,指导其以吸气鼓腹、呼气缩腹的方式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其呼吸肌。此项训练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每天进行2 次,5 min/ 次。3)下肢体运动辅助呼吸训练。在患者体能允许的情况下,指导其在床旁进行抬腿、跨步、行走、做广播体操等活动,2 次/d,每次活动的时间应控制在10 min 以内。在患者体能逐渐恢复后,指导其应用跑步机、自行车等训练器械进行运动及呼吸训练,2次/d,5 min/次。4)嘱患者在出院后继续进行运动康复,包括:呼吸训练:缩唇呼吸,5 min/ 次,2 ~6 次/d;腹式呼吸,2 次/d,15 min/ 次;俯卧位呼吸,1 h/次,2 次/d[8]。体能训练:做广播体操,20 min/ 次,1 次/d;健步走:15 min/ 次,2 次/d。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对其运动方式进行指导[9-1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 个月的肺功能指标,包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 用力肺活量(FVC)。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 个月的肺部症状评分。肺部症状评分的分值为0 ~3 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肺部症状越严重[14]。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 个月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出院时,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 个月,研究组患者的FEV1、FEV1/FVC 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 个月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 个月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s)

组别FEV1(L)FEV1/FVC(%)出院时 出院后6 个月 出院时 出院后6 个月研究组(n=72)1.06±0.331.55±0.2946.99±7.3670.66±7.86对照组(n=71)1.05±0.401.11±0.3946.23±8.2660.24±7.78 t 值0.1064.9590.4865.161 P 值0.458<0.0010.314<0.001

2.2 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 个月肺部症状评分的比较

出院时,研究组患者平均的肺部症状评分为(1.91±0.21)分,对照组患者平均的肺部症状评分为(1.98±0.38)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 个月,研究组患者平均的肺部症状评分为(0.52±0.04)分,对照组患者平均的肺部症状评分为(1.56±0.12)分,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 个月肺部症状评分的比较(分,± s)

表2 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6 个月肺部症状评分的比较(分,± s)

组别 肺部症状评分出院时 出院后6 个月研究组(n=72)1.91±0.210.52±0.04对照组(n=71)1.98±0.381.56±0.12

3 讨论

COPD 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临床上尚未彻底明确其发病原因,一般认为此病的发生与环境污染、大量吸烟、存在肺炎衣原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先天性肺部疾病等因素有关。COPD 患者的肺功能较差,治疗后其肺功能的恢复情况可对其预后产生直接的影响。现代康复医学中常用的康复治疗手段有物理疗法、心理疗法、作业疗法、体育疗法等。运动康复是一种新兴的体育、健康、医学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谷青青等[15]研究指出,将肺康复运动疗法应用于COPD 患者的治疗中可发挥显著的作用。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出院后6 个月的FEV1、FEV1/FVC 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肺部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COPD 患者行早期运动康复及出院后连续性运动康复能显著改善其肺功能,减轻其肺部症状。

猜你喜欢

肺部出院研究组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第五回 痊愈出院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