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

2022-10-23陈照新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6期
关键词:汽化增生症电切术

陈照新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泌尿外科,广东 广州 511400)

前列腺增生症、慢性前列腺炎均为临床上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前列腺增生(也可以称作良性前列腺肥大)是一种良性增生性疾病[1]。此病的发病大多伴随前列腺炎症,主要包括细菌性前列腺炎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慢性前列腺炎均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群体[2]。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前列腺增生症、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出现较为严重的尿失禁、尿频、排尿困难、疼痛、血尿等症状[3]。对于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手术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4-5]。本文主要是分析为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抽取158 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标准,且经超声检查、前列腺液检查、肛门指诊得到确诊;存在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腰腹部不适症状;具有手术指征;其本人及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的实施方法,并自行选择手术方式。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恶性肿瘤;有前列腺手术史;存在严重的尿路感染;存在视听功能障碍;临床资料不完整。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79 例/ 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51 ~79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32±5.11)岁;其病程为3 个月~4 年,平均病程为(1.27±0.35)年。试验组患者的年龄在50 ~78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83±5.73)岁;其病程为4 个月~4 年,平均病程为(1.36±0.24)年。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获得了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在其监督下开展。

1.2 方法

在术前,为两组患者均采用抗生素和α 受体阻滞剂进行2 周的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常规麻醉后,协助其取仰卧位。在其下腹部做切口,切开膀胱,有效暴露三角区、膀胱颈部位。明确双侧输尿管开口位置后,探查输尿管嵴处的具体情况。使用电刀弧形切开膀胱颈至前列腺包膜,将食指探入前列腺尿道位置后游离包膜。处理增生腺体的间隙,处理完毕后对增生部分及病变组织进行彻底切除。留置引流管,关闭切口。对试验组患者进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方法是: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其进行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协助其取仰卧位。在耻骨上方做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开膀胱,充分暴露三角区、膀胱颈部位。仔细观察膀胱内部输尿管、突入膀胱内前列腺的解剖关系和增生情况。使用汽化电刀经尿道分离膀胱颈后侧唇弧形部位的前列腺包膜,分离结束后用食指对前列腺增生组织进行探查,观察包膜情况。对前列腺增生组织进行游离和切除。切除完毕后做好止血处理,常规注入生理盐水、留置导尿管后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法(IPSS)的评分及最大尿流量。术后疼痛缓解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症状,分值范围为0 ~10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感越强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统计患者术后尿道狭窄、膀胱痉挛、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中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疼痛缓解情况的对比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IP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最大尿流量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试验组患者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疼痛缓解情况的对比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尿道狭窄、膀胱痉挛、尿失禁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属于瘤样病变[6]。此病的发生与前列腺组织基层细胞逆转发育有密切的关联。此病患者常合并有慢性前列腺炎。上述两种疾病合并出现会大大增加治疗的难度。对于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手术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以切除增生病变的组织,缓解其临床症状[7]。但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传统的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具有创伤大、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等缺点,且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对前列腺腺体造成损伤。如果不做好术后护理,极易引发感染,加重患者的病情[8]。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逐渐得到了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该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适应证广的特点[9]。与传统的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相比较,其安全性更高,且能够显著降低手术对患者膀胱的刺激[10]。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用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因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可迅速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并使其汽化,且在切除过程中可直接通过封闭血管来起到止血作用,故可缩短手术的时间。试验组患者的术后IP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最大尿流量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因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可有效清除患者的深层前列腺组织,并可减轻术中对其前列腺包膜的损伤,缓解其膀胱刺激症状,改善其排尿情况。在术前,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试验组患者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在低温下实施手术,对组织的损伤较小有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是反映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尿道狭窄、膀胱痉挛、尿失禁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与采用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相比,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安全性较高。这与黄从军等[11]的研究结果相似。有研究指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能彻底清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且能有效减少对前列腺包膜的损伤。通过边切边凝的方式进行手术可减少出血的发生,避免使用大量液体进行冲洗。需要注意的是,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组织表面浅凝固层较薄(仅有0.1 ~0.2 cm),故其操作难度较高,需要安排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刀医师开展此手术。

综上所述,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均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手段,但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治疗效果更加突出,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促进其术后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汽化增生症电切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观察
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电切术在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温室药液汽化装置效果研究
巧用实验,化解“汽化、液化”难点
高压电机接线盒防水问题的探讨
1 000 MW超超临界锅炉BCP泵汽化过程及原因分析
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160例临床观察
男性乳腺增生症X线诊断
乳癖内消汤合了哥王片治疗乳腺增生症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