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研究

2022-10-22赵博

公关世界 2022年15期
关键词:账号内容体育

文/赵博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甘肃 兰州 730123)

新媒体技术及其设备的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得文化传播范围更广、传播层次更深、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这为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从新媒体的优越性出发,针对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推动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展开了分析。

一、高校体育文化概述

高校体育文化可以理解成为高校体育活动,高校体育运动的灵魂,通过对体育文化的宣传,可以使得学生们自发进行运动,并且能够掌握专业的运动知识,在保障运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运动项目。如果体育文化传播到位,也可以使得学生们感受到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并且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去参与体育课堂,并且在课堂上进行体育锻炼,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形成敢于拼搏、敢于挑战的体育精神。

一般情况下,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播主要由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实现,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可以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体育文化,但是在体育课堂上传播体育文化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状态,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没有感受到体育文化的魅力。因此,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二、新媒体在高校体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优势

1.扩大影响力,提升传播范围

在信息技术迅速普及的当下,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通过收集电脑等信息接收终端来接收信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媒体传播方式和媒体传播设备带来了改变,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实时接收来自于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可以在课下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了解体育运动,例如通过Bilibili平台去了解健身、运动的相关内容,通过知乎平台去了解与体育运动相关的生理知识。在此背景下,如果能够将新媒体应用到体育教学以及体育文化的传播之中,会有效提升体育文化的传播范围,并且使得高校体育文化在学生群体之间的传播更加深入。不论是知识的讲解、技能的演示和训练还是体育精神的养成,都可以借助新媒体实现。

2.增强交互性,增加互动功能

以往的体育文化传播以体育教学为主,在这种传播方式下,大学生们较为被动,往往不会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和分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相对减少,而且学生们对于体育文化也丧失主动性,一些大学生有问题也不经常向教师请教,而借助新媒体平台及相关技术,师生可以实现线上交流互动,可以建立有关体育课的微信群,教师可以时常向学生们转发一些有关体育明星的故事或者体育运动的知识,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完成体育文化的传播,使得学生们认可体育文化的传播。与此同时,借助微信群或者新媒体平台,学生们也可以及时跟教师进行交流,实现沟通互动,教师也可以借助交互的过程了解学生们对于体育课程的需求,简而言之,新媒体在高校体育课堂以及体育文化传播之中的应用使得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更强。

3.提升时效性,实现实时传播

在高校内部,许多学院会定期举办院内或者学院之间的篮球比赛、羽毛球赛等等,这些正是向学生们展现体育运动魅力、传播体育文化的好机会,以前由于媒体技术和媒体设备的限制,这些比赛都只能去到现场观看,而借助现代媒体设备,学院里的比赛负责人可以开通网络直播,用微信直播或者QQ空间直播的方式实时转播比赛情况,让一些没有时间去到现场的学生能够借助网络直播实时收看比赛,而且这类对抗较为激烈的比赛还可以激发起学生内心的好胜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感受体育文化的熏陶。此外,借助直播的方式,学生们也可以观看一些大型的体育赛事,感受到体育活动的魅力。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困境

1.体育文化传播意识不强

在高校教学体系之中,体育课程属于基础性必修科目之一,但是许多学生对于体育教学都呈现出一种应付的心态,对于体育学习并不够投入,这在侧面上说明了在当前的大多数高校内部,学校方面对于体育方面的工作以及体育文化的传播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体育文化传播的必要性,不了解学生的体育需求和体育文化偏好。当前的大学生都会运用网络平台来观看一些网络内容,包括各类新闻、影视、游戏、体育等等,但是学校方面并未对此形成有效引导,也没有充分借助网络平台来推动校内体育文化的建设和传播。

上述情况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学校方面普遍重视专业教育,导致对体育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忽视,这对于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播而言是不利的;第二,学校方面没有对体育文化精神的积极作用形成全面认识。学校方面的体育文化传播意识不强,无法对体育文化传播发展起到指导性作用。

2.体育文化传播账号闲置率高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播需要在社交平台上创设社交账号,而后借助社交账号来进行体育内容的转发,或者进行体育赛事直播,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这些体育账号的闲置率较高,没有实现体育账号的充分应用。例如,在高校体育教学期间,体育教师会让班级里的同学创设一个账号,而后在账号上转发与教学相关的内容,但是当这一学期或者这一学年的教学活动结束之后,这个账号就被丢弃,再如在直播学院体育比赛或者学校运动会的时候,也会创设相关的账号,但是当体育赛事或者运动会结束之后,这些创设的账号也会被闲置,简而言之,没有对体育账号资源做到充分利用,也没有实现常态化的体育文化宣传。

3.体育内容传播较为随意

新媒体的应用有效促进了体育文化的传播,但是体育文化的传播需要以体育内容为重要载体之一,一些学校在借助新媒体传播体育内容的时候,体育内容较为单一,而且传播的体育内容较为关注西方运动,忽视了中国传统体育活动,甚至包含一些虚假信息,影响了学生们健康体育观念的形成。例如,一些学校内部的体育文化账号宣传各类减肥产品,甚至打出“不节食、不运动、健康瘦”的标语,这不仅会误导学生们的体育观念,同时还有可能导致一些减肥药损害学生们的身体健康,某些减肥药只适用于超级肥胖的人群减肥使用,而正常或者微胖人群长期服用会导致人体消化系统出现问题。从这一角度来看,当前的高校内部对于新媒体平台的应用缺乏有效监管。

四、新媒体在高校体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优化

1.积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价值观

高校要善于借助新媒体在高校体育文化传播中发挥其重要价值,使得体育文化传播成为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学校方面要对学生们进行积极引导,认识到体育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价值,积极鼓励体育教师借助QQ、微信等社交平台来进行体育文化的分享。与此同时,学校也应当在校内建设“人人热爱体育、人人投入体育”的文化氛围。学校方面要组织体育教师在教学期间增进与学生群体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对于体育文化的学习需求,使得体育文化传播更具有亲民性,注重培养学生们的体育精神,强化对体育文化传播工作的组织和引导。

2.活化体育账号使用,进行常态化宣传

针对文章提及的体育账号闲置问题,笔者认为在未来的体育文化传播工作之中,应当做到以体育学院为主导,由学院统一创设一批账号,而后分发给不同的体育教师,教师具有账号的使用权,但账号所有权归属体育学院,当一学期或者一学年的体育教学结束之后,体育学院收回账号,并且进行妥善管理,而后在下一学期或者下一学年体育教学开始的时候再将账号交给教师,由教师再度使用。与此同时,针对网络直播账号闲置的问题,可以借助公众号的方式来打造网络直播账号,在学校内部有体育赛事的时候进行直播,如果没有体育赛事,也可以转发一些有关体育运动的新闻或者故事,让学生们作为读者更多了解体育活动,并借此推动体育文化宣传的常态化。

3.精确筛选体育内容,做好体育内容传播监督

学校方面要重视体育文化的传播,更要关注体育内容的转发,尽量选择符合中国学生的体育运动内容,同时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体育内容以及一些知名度较高的体育内容。例如,可以传播有关冬奥会、奥运会的内容,包括全红婵、苏炳添等奥运明星,也可以将校内不同学院之间的友谊赛写成文章,并且配上相应的图片进行转发,还可以传播一些有关运动和控制饮食的健康知识,例如告诉学生们多吃肉蛋奶、多运动等等。

学校方面也要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既要做好学校层面的监督,也可以鼓励学生们对体育内容进行监督,如果发现体育内容低质或者违规,可以向学校反映或者举报。

五、结论

得益于新媒体的发展,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播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未来的体育文化传播期间,仍要时刻关注传播途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对症下药,进而使得新媒体能够发挥其更多的价值,并且使得体育文化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账号内容体育
玩游戏没账号租一个就行
施诈计骗走游戏账号
我们的“体育梦”
Google Play游戏取消账号绑定没有Google账号也能玩
给骗子汇款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