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室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以厦门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2022-10-22林明远

公关世界 2022年15期
关键词:实验员我院管理系统

文/林明远

(厦门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24)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计划指出要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各个高校十分重视,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支持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一时间,与实验室相关的诸多业务系统相继上线运行。这一方面减少管理人员工作量,使得实验室管理更加科学、智能、高效率,另一方面实现了闲置资源的共享,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为师生使用实验室和仪器提供了便利。但目前实验室信息化仍存在不少短板:信息系统不完善、硬件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制度不完善等。为推进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本研究以厦门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为例,讨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院师生使用的实验室业务相关系统分为校级系统和院级系统两部分。校级系统有:实践教学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大仪管理系统。院级系统有:设备预约管理系统、实验室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二、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

1.业务系统内部的问题

(1)信息不全面、冗余数据多、更新不及时。由于实验室建设之初并未考虑到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各业务系统建设相对滞后,造成了系统信息统计不全、信息出错、信息变动后更新不及时、垃圾数据未清理等问题,导致使用和管理的不便。以我院为例,在资产和设备管理系统常出现的问题有:一些设备在系统中查询不到、一些设备查询到的信息错误等等。

(2)业务系统功能不完善。由于业务系统建设时考虑的需求和功能不全面,设计的模块往往偏少且可拓展的空间有限。以我院为例,师生要使用实验室、仪器、领用药品这些日常操作需要登录不同的系统申请,而且申请完后还需要联系审核人员审批,无法实现用短信方式提醒审核人员,缺乏智能提醒功能。另外,不同系统对登录设备和网络,甚至对浏览器的要求也不相同。例如:有些系统仅能用电脑登录;有些系统不对外网开放,需要登录校内VPN才能登录使用。

2.业务系统之间存在的问题

(1)各业务系统独立运行、各自为政、数据无法共享。由于各个系统数据导入和导出的方法不同,系统间的数据无法共享,常出现数据“打架”的情况。

(2)各业务系统之间关联性差,无法联动。由于各系统设计不同,嵌入的平台也各不相同,所以不同业务系统间一般是无法联动的。这就造成了使用者要进入不同平台提交多重申请的情况,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出现在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和设备预约管理系统使用中。例如某学生在预约管理系统中提交了设备使用申请后,还得进入实践教学管理系统提交进入实验室的申请,否则无法使用该设备。这样既不便于申请者使用,也增加了审核人员工作量,降低了使用效率。

3.实验室硬件设施落后

投入不足,配套的实验室设施落后,无法满足信息化要求。随着信息化程度加深,信息化建设对硬件设备要求越来越高,配套设施不足和老化的问题突出,已无法满足信息化需求。

4.实验室管理方面的问题

(1)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落后,无法适应实验室信息化建设需求。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过于粗放、效率低下且存在多种安全隐患,亟需改革。

(2)实验员对管理与服务的认识不清,不利于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实验员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其工作性质兼具管理和服务两种属性。但是由于职责定位不清,管理与服务“两张皮”现象严重,对于管理工作不够尽责,对服务工作欠缺热情,其后果是管理不到位、服务也跟不上,这势必会对实验室信息化产生负面影响。例如部分实验员对信息化建设有抵触情绪,认为这增加了管理工作量,不愿意主动学习信息技术,也不愿意靠前服务推进实验室信息化。

(3)实验员不足且日常工作量大,限制了实验室信息化发展。目前我院的情况是实验室多、设备多、科研项目多、学生多、流动性大、开放性增强,但是实验员配备不足,且引进新人难度大、周期长。

(4)实验员管理专业水平不高。我院实验员都是环境和化学类专业的硕士生,缺乏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背景,且未受过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在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水平还有欠缺。

(5)实验员信息化素养不高。一方面实验员缺乏相应的学科知识背景,另一方面也缺少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从而导致实验员信息化素养低。以我院为例,业务系统设计需求是实验员负责调研和收集的,但由于信息专业水平低,导致业务系统会出现调研不充分、用户需求无法满足、部分功能缺失、后台可调出数据不全等问题。

5.实验室信息化相关制度缺失

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需要资金、人力和制度的保障,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制度保障。目前我院实验室信息化相关的制度不全,未形成体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缺乏中长期规划、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缺少约束和奖励机制。

三、实验室信息化提质升级的对策

1.改进信息系统,完善基础数据

(1)拓展功能。信息系统的核心在于软件,鉴于目前我院资金和人力有限的情况,重新开发软件的难度大、浪费资源,我们可以在原有操作系统的基础上,适当扩展一些功能模块。在调研用户需求后发现比较急需的功能有以下几个:①在预约管理系统增加发送短信提醒审核的功能。②在实验室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增加提交采购申请的功能,在审核界面增加显示申请采购数量,方便审核。③增加后台管理员账号可导出数据内容,减少手动收集数据的麻烦。

(2)重新梳理数据,完善信息。由于设备的来源、用途各不相同,许多小型仪器纳入统一管理难度大,所以应当分类进行管理。对于需纳入大仪管理和预约管理平台的设备,组织对现有设备清查,剔除冗余数据,更新和完善设备状态信息,核对无误后导入到系统中。

2.逐步打通壁垒,打造一体化平台

首先,构建“1+N”实验室信息系统平台,可以以学院门户网站为核心,把其他仪器和药品管理系统嵌入到门户网站,改进登录方式,实现一键登录,为用户提供方便。其次,加强系统间联动。

3.改善实验室硬件设备

采购新设备、为信息化提供支持。我院目前对于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投入不足,目前支持信息化的设备较少,需重新采购。对于纳入预约管理的仪器,可以增设刷卡开启仪器、监控仪器运行等设备。对于纳入日常统一管理的小型设备,可以采用智能存储柜进行专门管理。对于管制类药品,可以采用“智能药品柜+云锁”进行管理。

4.加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1)革新管理模式,采用信息化管理。我院目前处于“传统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过渡时期,革新管理模式的任务重、矛盾多。所以,必须统一认识、群策群力、加快填补信息化建设的空白和漏洞。

(2)统一管理人员队伍思想认识,树立新管理理念。管理需高效率、高标准、严要求,服务需快速、靠前、高品质,这两者并非对立关系,要辩证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3)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实验员管理和信息化素质。首先,设定每年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指标,让实验员参与相关培训,提高参训人员的次数和培训覆盖率。其次,拓宽参训的渠道,把网络培训和在线学习纳入到认定范围。

5.加强实验室信息化制度建设

加强实验室信息化制度建设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理顺实验室各项制度等之间的关系,完善制度建设。其次要及时“查缺补漏”,填补好制度可能存在的漏洞。最后,设立计划定期更新以适应新情况。

四、结语

实验室信息化是高校实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必然要求。对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意义重大。对我院而言,实验室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制度和信息系统还有待完善。所以,当务之急是要统一思想、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实验员我院管理系统
我院2例红细胞冷凝集现象的案例分析
基于单片机MCU的IPMI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我院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调查
汽车电子测试问题管理系统设计
水冷PEMFC热管理系统建模和控制
基于物联网的IT运维可视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校实验员队伍稳定性思考
高校实验员队伍问题分析及建议思考
浅谈高校实验员队伍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