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叙事学理论进行小说文本解读

2022-10-21段佳辉

散文百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叙述者小说文本

段佳辉

渤海大学

小说就是叙述的艺术。文学叙事是指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通过这一定义,文学叙事有两个特征,一个是社会生活事件,一个是虚构。文学叙事中包括社会生活事件,文学叙事的价值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真相以及它的发展变化过程。通过反映社会中的人的社会行为以及后果,来反映动态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人”是动态的,社会中不存在静态的人,因而叙事不在于反映静态的人或者事物。同时,社会生活的真相要靠一个个人的行为和话语来表现,而不是单独的一个人。一个是虚构,虚构是指话语对象不存在于话语之外的世界当中,叙事不需要考虑叙述的事情是否真的发生过,而要求符合内部的语言和情感逻辑,叙事要反映的是世界的真相,虚构可以超越某些真实的但具有偶然性的事件,来更好地揭示生活的实质。在小说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只有充分把握这两个特征,才不会做出不符合小说本质的解读。走进作者的心灵就需要考虑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虚构,为什么要这么叙述。

一、叙述的基本构成

法国叙事学研究者热奈特认为,叙述这个词包含了三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讲述的故事内容,一个是讲述故事的语言组织,一个是叙述行为。

叙述内容指的是故事内容,即故事讲了什么,包括叙述的故事、人物还有故事发生的环境等,传统的叙事理论主要研究的就是这几个方面。同样,传统的叙事文本解读中也着重分析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要素,只要进行小说文本解读就必然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对叙事作品的文本解读有模式化的局限,长此以往,小说的文本解读就会形成套路,会导致不关注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和文体样式,而仅仅关注解读的表面套路的倾向。

叙述话语是指叙述故事所用的语句,这些语句对叙述内容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事件这样说或者那样说,所表达出来的意义,该叙述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叙述话语不仅仅是形式,作家对话语的选择离不开他想要表达的内容。传统的叙事理论通常将叙述话语归纳到修辞等等方面,应该对叙述话语本身所带来的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

叙述动作是指作者是怎样叙述的,强调关注叙述的艺术。比如用第一人称或者第二人称、回忆或评述,叙述者的声音出现与否、叙述者的态度等等叙述动作。从叙述动作中产生出叙述话语,进而形成叙述。有了叙述这个动作才会进而产生出来叙述的语言,进而才会产生叙述内容。新叙事学倾向于研究叙事动作,这方面的相关理论成果较少地应用于文本解读,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学习叙事动作的相应理论。

二、传统的叙事文本解读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叙事就是讲故事,经典叙事作品中通常包括人物、情节和场景,并且由这三个方面组合成事件,虽然在某些现当代的作品当中,这些因素都不是特别明显,但是仍旧叙述了一个个事件,这三个因素仍在不同意义上起着作用。人物的解读主要以分析人物形象与性格入手,在这里不做过多赘述。

1.事件。

一个事件经常会包括一个人做了哪些动作,造成了哪些结果。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讨论叙述了哪些事件,叙事作品经常以一个事件为单位进行叙事。在一个文学作品中会有一个大的总括的事件,这个总括事件中会内嵌若干层次的小事件。

所有的事件都在叙述中承担着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些作用会有所不同,根据这些事件在故事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事件是起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正是因为这一事件,才有了下文的故事,为下文发展做铺垫,第二类事件是起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这一类的事件对推进故事发展来说可有可无,但是这一事件会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有的事件同时具备以上两种作用。有些作品第一类事件占据主导地位,这样的作品读起来跌宕起伏,以情节取胜;有些作品则以第二类事件为主,这样的作品更擅长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或者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在文本解读时要分清各个事件的作用,抓住主要事件,分析该事件所起的作用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需要注意到情节与故事是不同的,情节是指人物的行动之间按照一定的关系组合起来的事件,这些关系包括因果关系或者其它冲突关系。情节是偶然出现的故事用一定的关系加以解释与重组。这种解释与重组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因此叙事性作品中的情节是作者从自己的思想感情出发对生活现象加以选择与组织的结果,其中隐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因此在对小说进行文本解读时,要分清楚故事和情节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故事是时间先后关系,情节是因果关系或者其它,故事相对比较客观,而情节则根据作者的意图来不断变化,更加灵活,会有不同的叙事效果。小说中的故事与情节各占一定的比例,在早期小说中,故事所占比例较大,事情之间大都为简单的前后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情节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

语文教师在进行小说文本解读时,要分析清楚情节和故事,搞清各自的作用,这样更有利于帮助教师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场景。

叙述内容要有具体的人物行动和环境描写,具体的人物行为与环境组合成为场景,这样的话就会给读者提供一个生动具体形象的画面,为读者的理解和想象提供凭借。场景在作品中的安排并非都是一样的,有时详细描述,有时概略叙述,有时省略跳跃,作者根据其重要程度精心安排设计。但是场景在叙事作品中必不可少。没有场景的作品尽管也可以有完整的故事线索,但如果只有抽象的过程而不能通过读者的理解和想象产生生动的形象画面,就无法产生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运用经典的文本解读方法,可以较快地抓住传统小说的核心,也较容易被学生所掌握。但是对于某些现代小说来说,这些要素往往难以把握,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学习叙事学其他相关理论来进行解读。

三、运用叙事动作相关理论进行文本解读

叙述动作是指叙述这个行为本身,如果叙述的内容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那么如何叙述的效果都相差不大,叙述动作便不十分重要。但是叙述的内容是虚构的,那么讲述的方式便具有了意义。

1.叙述时间。

在叙述过程中会有两个时间,一个是叙述故事的过程,叫做文本时间,也就是叙述的故事在文本中呈现的时间,是在小说中所用的时间;还有一个叫做故事时间,这个时间是指故事内容发展的时间,就是故事在自然状态下所用的时间。在叙述文本中,这两个时间不会完全相同。不同的作家会有不同的处理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之间关系的艺术手法,也会相应地产生不同的叙事效果。尤其要在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不同的地方要特别关注,这些地方往往都是作者强调的地方。

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的不同通常表现为三个方面:时序、时距和频率。时序是指时间的顺序,如果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先后顺序是一致的,就可以称为“顺叙”;顺序不同有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插叙”和“倒叙”。这两种不同的序列以及它们的作用,已经被很多语文教师发现,并应用于其文本解读过程中。“倒叙”先将故事的结尾展现出来,再描写其发展的经过,可以给读者留下强烈的悬念,用于情节紧张的小说中还会使故事更加惊心动魄。“插叙”是指在顺序叙述的中间插入一段与故事发展关系不紧密的事情,造成故事暂时的中断。三种不同的叙述时序使得叙述的节奏灵活变化,叙述不显得单调。文本解读可以通过关注不同的叙述时序来分析作者的写作特征。

时距是指时间的长度,文本时间长度和故事时间长度相对应产生的对照关系就是时距,有三种类型,匀速叙述和加快叙述以及放慢叙述。匀速叙述是指故事发展过程被完整地叙述下来,包括其中的人物语言等,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长度是一致的。加快叙述是指文本时间短而故事时间长,用相对短的时间来叙述较长的故事。加快叙述常出现在背景介绍中。放慢叙述是指文本时间长而故事时间短,作者将故事中的细节和过程放大,加以强调,扩大的部分在文本解读时要给与充分的关注。

频率是指次数。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和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如果一个事件在文本中重复出现会形成独特的意蕴,代表着某种意义。因此在文本解读中,事件的频率也是解读的切入点。

2.叙述视角。

视角是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根据叙述者的立场和视角不同而区分。传统的叙事视角研究一般根据叙述人称来划分。第一人称是叙述者作为故事中的人物从故事内部中的人的立场来讲故事的叙述方式,亲切自然。第三人称是叙述者以外部的旁观者的角度讲故事的叙述方式,客观灵活。此外还有第二人称,即以“你”为叙述视角的这样一种特殊叙述方式,这种视角并不常见。

传统的小说中经常用第三人称视角叙述,叙述者通常了解每个人物的内在心理,知道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等,典型代表就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

在很多叙事作品中,因为根据每个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想法不同,如果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所看到的事情也会截然不同。在一篇作品中,为了不同的叙述目的,叙事视角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在对叙事文本进行解读时要关注叙事视角,从叙述视角来入手进行文本解读,可以发现作者的精心设计。

3.叙述者。

叙述就是讲故事,那么这一环节就离不开两个基本的因素,讲的人和听的人,即叙述者和叙述接受者。人们通常把叙述者和作者混为一谈,有的故事以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很像是作者出场了,但有时第一人称的身份和作者相差较远。比如鲁迅的《一件小事》中的“我”这个叙述者似乎就是鲁迅本人,但是《狂人日记》中的“我”则显然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叙述者。

前一种情况不太好区分,而后一种情况则比较容易区分。但是在前一种情形中,仍然不应该把作者与叙述者混为一谈,虽然在某些情形中,叙述者和作者很像是同一个人,但是并不应该等同起来。

第三人称叙述,叙述者知道事情发生的全部过程和事情的发展走向,人物心理等,因此看上去就像是作者本人。然而如果将两者混而为一,那就自然而然将小说中叙述者的理想与价值观嫁接给作者本人,小说的解读就会产生偏差。

另外,叙述者用不同的态度或口气来叙述有时会产生不同的叙述风格。这种口气或者态度,叙述学将其称之为叙述者的声音。如果从叙事所传达的意义上来看,叙述声音并没有什么功效,叙述声音是为了叙事内容所服务的。但是在有些叙事作品中,读者会突然听到叙述者的声音,此时的叙述者的声音与平时不同,叙述者的声音也变成了叙述接受者欣赏的对象。这种情况在话本中出现的很普遍,因为叙述者有时会为了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而采取这种方式。有时小说中出现的议论的部分,也会使人关注到叙述者的存在。在经典小说当中,这种叙述者的声音很少出现,但是现代小说中,有的文学创作会重视叙述者的声音因而表达不同。不管怎样,在叙事作品中,无论叙述者的声音是否会使人察觉,它都存在于作品之中。

因此在进行文本解读时,要区分清楚叙述者和其他人物的不同情感,并且从叙述者的角度入手,分析该叙述者的特点或叙述效果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祝福》中的叙述者“我”,从这个人物的眼睛中可以看出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同时,“我”的冷漠态度更能体现出祥林嫂的悲剧。如果将这个叙述者换成别的人,应该不会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同时在文本解读时分清楚这个“我”与作者的异同,才更能贴近作者的内心独白。

综上所述,对小说进行文本解读的传统方式大都是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但是这样的解读方法已经不适用现在的小说文本解读了。教师缺乏文本解读策略和方法,因此小说教学就容易千篇一律,有模板化的倾向,这将严重削减小说的文学魅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即使对小说有很浓重的阅读兴趣,也会因为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储备,影响阅读能力的提升。小说是叙述的艺术,因此可以将叙事学的相关理论转化为文本解读相关理论,从而指导教师文本解读,并且教师要将其总结为系统科学的解读策略,更新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掌握文本解读的方法。

猜你喜欢

叙述者小说文本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