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枝子苗木培育技术

2022-10-19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5期
关键词:胡枝子苗圃发芽率

凌 艳

(沈阳市苏家屯区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沈阳 110101)

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Turcz.)又叫杏条,豆科胡枝子属灌木。胡枝子作为农田防护林的主要伴生树种,防风固沙的作用明显[1-2]。胡枝子侧根发达,向水平方向延伸,能在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的荒沟荒坡上生长,是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胡枝子能够减少地表地表径流,防止雨水对土壤的冲刷,是理想的固沙树种。胡枝子喜欢生长在疏松的土壤和沙丘地上,根和茎的萌生能力强,纸条上又多侧枝,形成紧密灌丛,抵抗风沙的撞击力强。侧根及须根呈网状,集中分布在10~80 cm的沙土中,起到固沙作用,此外,胡枝子作为农田防护林的主要伴生树种,防风固沙的作用更明显[3-5]。

1 种子的采集和处理

1.1 采集时间

胡枝子7~8月开花,种子9~10月成熟,当胡枝子的荚果呈黄褐色时,即可进行采集。

1.2 种子储存

采集的种子晒干后,通常带荚干藏;为了便于调运,也可以把荚脱去进行贮藏。种子的贮藏是造林中的关键问题,如果种子贮藏的不好,第2年的发芽率低影响造林。所以,即使入库的种子已经充分干燥,如果贮藏的环境不能保持相应的干燥,也达不到安全贮藏的目的。如库房的墙壁有缝隙,屋地潮湿,都会使已经干燥的种子返潮。因此,在种子充分干燥入库以后,要尽力保持种子库内部的干燥。在仓房里贮藏种子,贮藏时可用麻袋装种子,把麻袋放在通风处或棚杆子上,切不要放在外屋地和粮食囤子上。少量的种子更应单独存放,保管好。此外,在种子贮藏期间还要严防鼠害。

1.3 发芽能力的检验

种子经过贮藏后,必须对种子的发芽能力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的结果,决定播种量。检验方法有2种。

1.3.1 发芽率。发芽率是正常发芽的种子数与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为了使发芽率比较精确,除发芽率试验的条件必须一致外,参与计算的只限于正常发芽粒。同时还要对发芽试验的期限有统一的规定。

1.3.2 发芽势。发芽势是发芽种子数达到高峰时,正常发芽种子的总数与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是反映种子品质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发芽率相同的两批种子,发芽势高的种子品质就好,播种后发芽比较迅速、整齐,发芽率也高。在播种前,最好结合发芽率和发芽势两个指标去检验种子的发芽能力和水平,以达到一次播好种,一次出全苗的目的。

1.4 种子催芽

胡枝子的种子通过催芽,不仅可以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而且还能使幼芽出苗整齐。增强苗木的抗病、抗寒、抗旱以及抗御其他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春播时,如果种子不经过催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芽出土,还会损失一些种子,造林时缺苗断条。此外,胡枝子苗木出土时约在5~6月,而这个季节正是北方地区的干旱期,容易造成育苗工作的失败。胡枝子通常采取水浸催芽。在催芽中要注意两个关键性环节:一是浸种的水温;二是浸种的时间。浸种的水温对催芽有很大影响。一般为了使种子尽快吸水,常用热水浸种。胡枝子浸种的水温可控制在40~50 ℃左右。水温对种子的影响,与种子和水的比例以及种子受热是否均匀等有密切关系。水温相同,种子和水的比例不同,种子受热的程度也就不同。浸种时,种子与水的容积比以1∶3为宜。将水倒入盛种子的容器中,边倒边搅拌,搅拌均匀后再使其自然冷却。胡枝子的浸种时间约2~3天,在此期间最好换几次水。当种子有25%~30%“裂嘴露白”时,即可进行播种。

2 苗木的培育

2.1 苗圃地的选择

胡枝子对圃地的要求不严格。一般为小面积造林,对苗木需求不多。房前屋后,都是很好的圃地。如在荒山、荒坡造林,也可以在其附近划出一小块圃地。这样能使培育的苗木更加适应造林地的环境条件,又可避免因长距离运输,致使造林时苗木根系失水干燥而影响造林成活率的现象。但要注意在气候干旱寒冷的荒山、荒坡处建立胡枝子苗圃时,应选择在阳坡的中下部,并且在东南方向最好。寒流汇集、低洼积水、岗脊地、重碱地,则不宜选作苗圃地。

2.2 苗圃地面积计算

苗圃地面积的大小,应与造林地面积的大小相适应。面积过小,所育的苗木不够造林用;面积太大,育出的苗又用不了,造成浪费。所以,可通过简单的公式计算来解决这个问题。S=(N-A)/n。S为所需胡枝子的育苗面积;N为每年需要胡枝子的苗木量;A为育苗的年龄;n为胡枝子单位面积内的产苗量。

2.3 整地

整地是育苗的重要环节,胡枝子虽然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随着林业生产逐渐向集约经营方向发展,整地是不可少的生产环节,是保证苗木丰产的基础。通过整地,翻动了耕作层的土壤,促使深层的土壤熟化,为恢复和创造土壤的团粒结构创造有利条件。整地的目的,一是加强土壤的透水性,提高蓄水保墒和抗旱的能力;二是加强土壤的通气性,有利于苗木的根系呼吸,增进养分吸收。在育苗前,对苗圃地进行充分整地,通过耕地(播种育苗的整地深度在25 cm左右为宜,插条育苗的整地可适当深些)、耙地、镇压、中耕等几个环节达到精耕的目的。

通常苗圃地有3种整地方式。育苗地整地、农耕地整地和生荒撂荒地的整地。根据辽宁省的特点和林业上的发展趋势,胡枝子的圃地大多都建在生荒地和撂荒地上。生荒地经常生长多年生和一年生的杂草,草根盘结,较干燥,整地目的就是消灭杂草,促进生草层迅速分解,疏松土壤,促持水分,使土壤充分熟化。其整地措施主要决定于杂草的繁茂程度和草层的厚度。在杂草较少的荒地上,秋天耕耙后,第2年春天就可以育苗。在杂草茂密的生荒地上,开荒前最好割草堆积绿肥或烧荒。这样不但能清除荒地上的杂草,还能增加土壤的肥力,一举多得。以后,用重耙交叉耙几遍,以切碎紧密交错的生草层和翻埋杂草的种子。待杂草的种子萌发或根孽萌发时,再进行耕地,耕后及时耙地效果较好。辽宁省东部山区冬季多雪,秋天耕地后可以不耙地,这样有利于土壤风化。开荒后欲做圃地的生荒地,先种一年农作物或休耕。通过田间管理基本上消灭了杂草。秋天再次整地,第2年即可做圃地。如果春天整地,第2年也可做圃地。对于一些多年的撂荒地和禾本科杂草非常繁茂的地块,其整地措施和生荒地相同。整地越细致,育苗的效果就越好。

2.4 育苗方式

胡枝子适合于播种育苗和插条育苗2种方式。

2.4.1 播种育苗。一般有条播、点播、撒播三种方法。条播播种量约22.5~30 kg/hm2,产苗量可达75~90 万株/hm2。条播覆土不宜过厚,一般在0.5 cm左右。为了保墒,可用塑料薄膜覆盖播种地。也可用稻草、帘子及腐殖土等做覆盖物,但覆盖物不宜过厚。用草覆盖以不见地面为宜,用腐殖土覆盖厚度为1~1.5 cm左右。胡枝子穴播适于土壤较好的地方,为22500 穴/hm2左右,每穴播种7~10粒。撒播的胡枝子产苗量高,但不便土壤管理,播种量较大,一般不提倡。

2.4.2 插条育苗。插条育苗方法简便易行,是胡枝子苗木生产的有效方式。胡枝子插条育苗,就是在其枝条上截取一部分进行育苗。采条时期过早或过晚对生根都有影响,一般应在枝条内所含营养物质最多,含水量也较多的季节采条。所以,采集胡枝子枝条应在秋末冬初为宜。选取粗1 cm左右的主干,截成13~20 cm长,直接插入圃地,或将枝条贮藏,第2年春天再插入圃地。贮藏越冬的枝条要捆成捆,竖放在室内阴凉处。室外贮藏枝条要选择在排水良好的高燥地方挖坑。其深度取决于当地的地下水位及土壤结冻层深度,一般为60~80 cm,长宽取决于条子的数量。贮藏时,先在沟底铺5 cm厚的湿沙,再把捆成的插穗小头向下直立于沟内,先排放一层,当放到距地面20 cm左右时,上面全部盖沙,并略高出地面。以后随气温的下降,不断地向上培土,以防插穗受冻或干燥。为了便于通气,防止发热,在沟内应插通气把,用秸棵即可。

胡枝子春天扦插效果好,一般行距30 cm,株距10 cm。插后应覆土,上面露出一个头即可,然后随气温的转暖,再逐渐用耙子搂去上面的覆土。

2.5 苗期管理

2.5.1 遮荫。胡枝子的幼苗期或生长期易遭受高温日灼的危害,所以要进行遮荫。遮荫的材料可用稻草帘子,秸秆等。遮荫要求透光度为50%左右。遮荫时间一般以10:00~16:00,早晚和阴天不必遮荫。一般在幼苗木质化或夏末之前停止遮荫。

2.5.2 间苗。间苗的目的是调整苗木密度,淘汰弱苗,使苗木有一个更大的营养空间,培养出更优质的苗木。当胡枝子的幼苗有3~5个侧根时即可进行间苗,并及时定苗。同时,对缺苗断条的地方在间苗时也可以补上。补后的苗木要灌足水。间苗不宜过量,第1次留苗数不应少于计划产苗量的2倍,最后一次定苗也要比计划产苗量多留出5%~10%。

2.5.3 除草。杂草是苗木的劲敌,苗圃杂草生长迅速,繁殖力强,和苗木争夺水分、养分、光照。有些杂草还是病虫害的根源。因此,育苗必须及时清除杂草。除草要及时,即“除早、除小、除了”,这样既省工又省力。人工除草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使用化学除草剂要选用无风天气,喷药要均匀,切勿把药剂喷到苗叶上。除草剂是一种有毒药剂,操作时要戴口罩和手套,用药后需用水冲洗干净。现把适用于胡枝子的化学除草剂详见表1

表1 胡枝子苗圃常用除草剂使用方法

2.5.4 灌溉。在苗木生长期间,灌水次数和时间要根据气候、土壤湿度和苗木生长情况而定。在幼苗期间,苗木根系浅,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弱,易干旱,所以要勤浇水。但每次浇水的数量不要过大;在速生期,苗木生长迅速,需要大量灌水,浇透;土壤浸润深度以达到主根分布深度为宜。在速生后期,苗木逐渐停止生长,准备越冬,最好少灌水或不灌水。

2.5.5 施肥。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容气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减少土壤养分的淋溶和流失。胡枝子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格,成龄的胡枝子固氮能力很强,有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但胡枝子的苗木则需要一定的肥料。给苗圃施肥时,应少施化肥,多施农家肥。如人粪尿、牲畜粪尿、厩肥、堆肥、腐殖质、绿肥等。施肥分基肥、种肥、追肥3种。基肥,施基肥可以保证长期不断地供给苗木所需的养分。肥料以肥效期长的各种有机肥料为主。为了调节各种养分的比例,也可少加入部分速效氮肥和大部分磷肥;种肥,种肥是在播种时施用的肥料,目的是供给幼苗生产期所需要的养分,为了集中施肥,而又避免浓度过高,最好用颗粒磷肥作种肥;追肥,在苗木生长期间,用速效肥料追肥,目的在于时地供应苗木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促进苗木的生长。但到了苗木生长后期,要停止施肥。苗期肥料用量用法详见表2。

表2 苗期不同肥料的用法与用量

2.5.6 防霜冻和越冬。春季播种或插条的幼苗刚发芽时,如遇晚霜,幼苗易遭霜冻。防止霜冻的方法可用烟熏。温暖的烟雾能吸收一部分水蒸汽,使其凝成水滴放出潜热,能使地表温度增高1~2 ℃。稻草、麦秸、锯末、枝条等都是熏烟的好材料,分布50堆/hm2,每堆20~25 kg。在预测到有寒霜的夜间,当温度下降到0 ℃时,把草堆点燃,燃烧时要做到火小烟大,保持有较浓的烟幕,日出后应继续保留1~2 h。苗木越冬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早春干旱风的吹袭,使苗木地上部分失水太多,而根系因土壤冻结不能供应地上部分所需的水分,苗木体内因失去水分平衡而死亡。胡枝子的苗木越冬可采用土埋法。埋土时间不宜太早,在土壤解冻前开始,早埋苗木易烂。埋土的厚度因地而异,以超过苗捎1~10 cm为好。早春撤土应分两次进行。撤土后要立即进行一次充足的灌水,这样不但能满足早春苗木所需的水分,而且还是防止早春生理干旱的有效措施。

猜你喜欢

胡枝子苗圃发芽率
胡枝子属植物生态价值及应用研究进展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绿化植物胡枝子种子硬实破除方法对萌发的影响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5种野生胡枝子种子的耐盐萌发响应
化学诱变剂EMS对知母种子萌发的影响
大叶胡枝子根皮抗炎镇痛活性部位及其机制
探讨低温冷冻条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