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

2022-10-19李春霞

时代商家 2022年29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效益财政

李春霞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北京 10004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步入了新阶段,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创新性。由于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所决策,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支持力度始终没有减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财政专项资金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政策之一,国有企业经营环境日益优化,为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方面,国有企业普遍都比较重视,基本上能够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和法律法规抓好落实,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相对较高,很多国有企业还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方面进行了优化,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确保财政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但也要看到,一些国有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方面没有严格按照要求组织实施,甚至出现了一些违法违规现象,不仅无法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作用,甚至会造成一系列的法律风险。国有企业需要结合财政专项资金的相关政策,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的研究力度,既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规范资金使用,也要根据国有企业发展战略做好财政专项资金运营、管理与评价等诸多方面工作,提高整体管理水平,促进财政专项资金规范使用,强化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率。

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现状

财政专项资金具有其突出特点,需要“专款专用”,专门用途和专门来源要求国有企业切实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财政专项资金涉及领域较广,包括新能源专项发展基金、扶贫资金、城市建设资金、农业发展资金、水利发展资金、项目改造资金等,需要按照项目进行单独核算,各项管理工作都需要具有专门性。国有企业在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方面,普遍能够按照要求进行,而且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促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创新发展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

(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意识普遍较强

依法治国战略下,法治化已经成为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法治化、规范化意识显著增强,这也使国有企业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管理意识逐步加强,很多国有企业为了能够使财政专项资金真正发挥作用,对使用、分配、记账、存储、筹集等各项管理工作进行了科学设计,规范化水平相对较高,在管理方面也达到了预期效果,发挥了财政专项资金应有的作用。从主流来看,国有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意识较强,也有个别国有企业规范化水平不够,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比较混乱

(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普遍科学

财政专项资金需要单独按项目核算,而且来源具有针对性的特点,需要用于特定事项。国有企业在使用财政专项资金方面,基本上都能够按照“专款专用”的方式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专门用途和专门来源的特点得到了充分显现。一些国有企业在使用财政专项资金方面还进行了资料建档,对使用情况进行及时检查,出现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处理和解决,避免出现更大的问题。一些国有企业十分重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过程管理,强化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化和效能化。然而,个别国有企业使用财政专项资金仍然存在缺乏科学性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一些腐败问题。

(三)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分析普遍重视

提高整体效益特别是社会效益,是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基本要求。国有企业为了能够使财政专项资金达到良好效果,普遍重视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分析工作,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分析,如运用目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分析财政专项资金效益情况,并及时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做出调整,确保效益最大化。一些国有企业在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分析方面还采取了跟踪分析的方式,对各个阶段的实施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确保项目建设实现应有效果。然而,个别财政专项资金对此重视程度不足,效益分析工作的没有连续性,久而久之会导致财政专项资金效益下降。

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财政专项资金需要国有企业根据其目标和要求来管理和使用。只有建立专门的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制度,才能确保规范运行。国有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制度缺乏法治化和专门化,虽然国有企业大多都制定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制度,但却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问题,并没有根据特定的财政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管理与使用制度,设计方案比较简单,制度约束性不强,所以很容易造成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特别是配置方面出现失误。国有企业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没有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与论证制度不完善,脱离国有企业实际的现象相对较多,使用流程的透明性和公开性不强,容易出现贪污腐败。

(二)预算管理效果不佳

国有企业在日常运营时,预算管理十分重要,能够使国有企业运营更加平稳,也是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对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目标不清晰,预算管理内容不完善,特别是在财政专项资金预算计划编制方面更加存在与国有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缺乏吻合性的问题,必然会使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受到极大的影响。财政专项资金事中控制水平不高,财政专项资金脱离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由于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的薄弱,使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科学性较低,高效利用财政专项资金能力不强。

(三)监管力度存在不足

财政专项资金要想真正达到“专款专用”并实现预期效果,需要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工作。国有企业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都比较重视,然而监管工作力度的不足,已经制约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科学规范和效能效益。一些国有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监管机制,制度建设薄弱,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失之于宽。当财政专项资金拨付到位之后,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监督和管理,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缺乏全面、及时、有效的监督,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并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国有企业还没有在财政专项资金监管模式创新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例行检查多于真正结合实际的“对症下药”,真正解决问题、防范风险较少。

(四)评价工作不够到位

国有企业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还存在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虽然在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分析方面进行了完善,而且也能够坚持目标管理意识,然而却存在财政专项资金评价工作不够到位的问题,并没有将评价工作融入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项目建设全流程和全过程,整体评价内容相对较少。更为重要的是,个别国有企业对财政专项资金的评价并没有从财务绩效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对财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较少,财政专项资金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不完整,绩效管理水平不高,必然会使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不够理想,甚至会出现一些漏洞,给贪污腐败提供了空间。因而,如何做好财政专项资金评价工作,对于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水平十分关键。

(五)效益审计比较薄弱

财政专项资金从设立到使用,涉及的环节较多,只有加强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特别是全程审计,才能使财政专项资金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审计法》深入实施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得到了加强,但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不够完善,效益审计还没有纳入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体系,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真实性、合规性检查不够到位,资金管理审计、资金分配审计、资金来源审计、资金效益审计还没有形成有效结合,财政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某个环节的问题,出现重大漏洞和风险。国有企业针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较少,信息化审计方法不多,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整体性仍然需要进行完善。

三、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的改进策略

(一)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水平的提升,需要制度保障。国有企业要坚持依法办事,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纳入法治化轨道,着眼于促进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有序,提高财政专项资金效益水平。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专门的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制度,重点根据不同的财政专项资金、不同的建设项目制定专门化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制度,使制度的针对性更强。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奖惩制度,根据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奖励和惩处。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指导,提出财政专项资金可能出现的风险、对预期效益提出明确要求,引导国有企业将其纳入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制度。上级部门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制度的检查,促进国有企业规范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流程、建立相关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

(二)加强预算管理工作

全过程预算是当今预算工作的新模式。国有企业要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全过程预算,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促进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步入创新发展轨道。做好预算编制,根据项目建设目标进行细化分解,突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与项目组成单位和相关人员的及时沟通,确定各个阶段预算计划,保证预算编制准确无误。加强预算控制工作的整体性建设,确保资金拨付及时到位、使用规范有效。由此可见,国有企业要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促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工作的有序进行,强化精准性和时效性。完善预算管理体系,按照全面性的原则,建立财务专项资金“预算管理闭环系统”,既要加强预算编制,也要做好预算评价,更要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管理持续提升能力,促进预算管理上新台阶。

(三)加大监管工作力度

做好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工作,能够使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得到持续加强,可以有效解决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确保财政专项资金利用效率。建立“问责”机制,对于滥用财政专项资金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予严肃“问责”。除了要做好日常监管之外,还要做好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突击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国有企业需要对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工作进行研究与探索,保证财政专项资金不在任何领域、任何环节和任何方面出现任何问题;要建立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举报”机制,发挥社会组织、人民群众以及其他各个领域的作用,使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实现行政化与社会化有机结合。加强监管模式创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工作领域,丰富和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监管方法,强化内部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制定专门的财政专项资金内部控制流程,发挥各个领域的作用提升内部控制水平。

(四)强化评价机制建设

通过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针对性的评价,能够衡量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也能够通过不断间的评价解决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不足。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需要对财政专项资金评价工作给予更高的重视,重点对收入贡献率、项目投入产出率、经济增加值等开展评价工作,同时还要建立“投入产出效益”评价模式,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国有企业对评价结果应当做好整改落实,着眼于促进财政专项资金产生长期效益,针对提出了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及时向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整改落实情况,进一步强化财政专项资金评价机制建设,建立专门的财政专项资金评价指标体系,并持续进行跟踪评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确保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到位。

(五)突出效益审计工作

做好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能够使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更有效能性,进而促进项目建设朝着既定目标发展。国有企业应当将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纳入内部审计工作体系,选派专业化内部审计人员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持续跟踪审计,不仅要进行问题审计,也要进行责任审计,更要进行效益审计。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全过程、全方位的效益审计,针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分配、管理、筹集、监督等诸多方面进行审计,对其真实性、合规性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检查和评价,完善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档案,建立可查询、可追溯的完整审计链条。在开展效益审计工作方面,也需要对效益审计的整体性进行设计和安排,强化效益审计内容的多元化,既要重视产出效益审计,也要重视战略效益审计,只有这样,才能使效益审计更具有系统性,进而提升效益审计质量。

四、结束语

财政专项资金对国有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而且也能够使很多建设项目得到落实并取得良好效果,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不仅能够达到“专款专用”的效果,而且还能够使财政专项资金真正发挥应有作用。国有企业需要加大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的研究力度,坚持政策要求和法律法规不放松,正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过程存在的问题、差距和不足,及早发现、及早研究、及早解决。根据当前国有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强化评价机制建设、突出效益审计工作进行完善,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水平。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效益财政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错季土豆 种出好效益
汽车的环保效益与环保管理对策分析
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的监督及管理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现状及审计对策
2016年四川省财政补助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三)
海宁:推动专项资金管理出成效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财政责任的优化
加强专项资金审计监督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