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Z世代”:引领数字消费新风尚

2022-10-18张楠

中国商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数字化消费数字

◎文 张楠

数字化的迅速普及为“Z世代”的消费升级提供了新动力,在数字化普及的当下,公众的消费行为、习惯、内容、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呈现出以“Z世代”主力军为引领的全新特征。

为什么是“Z世代”

“Z世代”中的很大一部分人从呱呱坠地即开始受到互联网及电子设备的影响,网络资源及数字文化承担了这一群体的启蒙教育导师的角色。牛津生活词典将“Z 世代”描述为“在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达到成年的一 代”。中国将“Z世代”定义为在1996年—201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大多足不出户就能接收着来自庞大网络体系的熏陶,数字世界作为先于现实社会的第一意识形态熔炉,塑造着这一代人的社会、价值、情感、消费以及社交属性等。

约翰·帕尔弗里(John Palfrey)和乌尔斯·加塞(Urs Gasser)在其合著的作品中曾这样阐述:“被数字革命引发的最持久的改变,不是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算法研究,而是数字时代出生者和非数字时代出生者之间的代际鸿沟。”该观点体现了“Z世代”群体引领消费潮流的能力。引领一词,体现出了“Z世代”在网络数字环境中呈现的主人翁形象,他们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方向的掌舵者。

“Z世代”在短短的二十年间完成了自我塑造。所谓自我塑造就是网络用语中常常提到的人设,塑造心目中的理想人设成为了“Z世代”消费的主要动机之一。在尝试和探索消费产品风格的过程中,通过购买不同类型产品来加深对于该领域的探索和挖掘,从而树立独树一帜的人设,来提升自我满足感和存在感。

在打造人设的过程中,“Z世代”注重自身体验,具备成熟价值观及经济诉求,能够合理运用网络数字资源,对于文化及消费有更多的个性化想法,能够兼收并蓄。他们消费颜值、通过文化体验提升幸福感、通过不确定的消费来排解压力、热衷于购物所带来的体验感并乐于与社群分享,与此同时,中国的“Z世代”青年更容易将家国情怀融入到对文化消费的体验过程中。

在消费转型中的角色扮演

2006年,卫斯理·弗赖尔(Wesley Fryer)在《数字难民和桥梁》一书中首次将“40后”与“50后”定义为“数字难民”。不难看出,上述人群在数字变革过程中所受到的冲击。追逐数字化新体验,需要颠覆传统思想,更需要拥有对新事物的勇敢探索精神。毋庸置疑,已是垂暮之年的“40后”和“50后”对这种改变持有排斥心理,倘若逃避能带来更好的结果,那自然是他们的最佳选择。可往往事与愿违。随着疫情的到来,加速了数字场景的普及,新业务、新模式、新场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40后”和“50后”,尽管承受着诸多不便,也顽强地追逐着数字化时代的步伐。此时,“Z世代”青年体现出来的文化反哺行为,为几代人的数字鸿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绝大多数的“Z世代”人群担当起数字文化“分享官”,为家人在使用数字产品方面提供了指导。最值得关注的是,当“40后”学会了信息分享类功能后,发圈的频率远远大于其他年龄段用户,该结论表明这一代老年人希望通过主动跨越数字鸿沟,但代际之间的沟通质量,仍然取决于“Z世代”,他们更加主动地交流和分享,成为拯救“数字难民”的途径之一。

在对传统消费者的行为研究过程中,通常会运用AIDMA法则来分析消费者行为,随着“Z世代”对消费引领的不断深入,消费者的行为模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这一群体更加关注数字产物、虚拟产品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感官刺激。由此,电通公司提出了全新的AISAS消费者行为研究模型。该模型关注互联网数字时代消费者生活形态的变化,以及消费行为在互联网影响下的转变,在该模型中体现了消费者在购前行为中加入了Search(搜索)过程,而在消费行为过后会做出Share(分享)行为。模型的变化为学者带来了诸多研究课题的新思路,也能让人们体会到数字时代下,消费者行为发生的巨大转变,体现了“Z世代”消费者对于网络口碑及虚拟社群的高度信任和依赖。

颠覆性思维引领的新潮流

现阶段,数字消费正在逐步替代传统消费模式,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消费模式逐渐普及,线上的数字化体验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数字经济所创造的财富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

在全球众多的数字化平台中,中美两国的几大超级平台就占到了总市值的60%以上。外部条件使“Z世代”群体掌控了网络数字化的先机。数字化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采买渠道,“Z世代”群体成为几乎最早的,也是最大规模的线上消费体验用户。数字赋能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图书馆、云演出、网络视频、在线教育、网络游戏、电商直播、在线医疗……Z世代人群热衷于云端资源共享,更加依赖于数字化消费带来的高效与便捷。

符号消费带来的精神满足远远大于其实际价值,数字藏品及虚拟社群消费的风靡,离不开“Z世代”消费者对于数字化符号消费的追捧。在区块链等多重技术的支撑下,数字产品具有了商品属性,其艺术及虚拟价值也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认可。这也源于“Z世代”思维方式的转变。受惠于数字化技术,在“Z世代”的成长过程中,身体不必远行,思维的边界就已经被拓宽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受到各种算法的影响,部分“Z世代”人群潜意识里认为网络是最适宜生存的空间:他们在平台上发表观点,很容易找到共鸣;他们在网络上消费,很容易找到知己。

虚拟世界带来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将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因此,“Z世代”人群也更加青睐虚拟世界中的自己,更容易在数字世界中获得满足感。而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延伸的部分,就是对数字符号消费的体验。“Z世代”会在虚拟消费的过程中注入更多情感,甚至可能会在数字世界中寻求更多补偿。

猜你喜欢

数字化消费数字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起舞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