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的效果比较

2022-10-17何仙平朱伟权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12期
关键词:疝囊修补术疝气

张 磊,何仙平,朱伟权

(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胃肠疝外科,江西 赣州 341000)

成人疝气(adult hernia)在临床比较常见,其中以腹股沟疝为主,是一种由腹部器官从腹股沟部位的缺损处向外凸出的包块,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可分为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直疝在本病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以不入阴囊和内环为特征;斜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以通过腹股沟浅环进入阴囊,最常见的是右侧。造成疝气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吸烟引起的咳嗽,饮食不平衡造成的便秘,以及由于年龄增长而造成的腹股沟区功能减退、腹壁肌肉力量下降、腹内压升高等。成人疝气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的疝气修补术,是用肌肉、韧带、腱膜等不同组织进行缝合,不但会影响到其他组织恢复,且在缝合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皮肤组织重叠,导致术后不良反应加重,甚至影响伤口愈合,由于创伤大、疼痛多、愈合时间长、复发率高等缺点,导致其临床效果不佳,逐步被无张力疝修补术替代。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使用时间较长,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和改良,使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除增强腹股沟管后壁外,其修补的重点是薄弱的腹横筋膜,若手术过程正确,术后出现疼痛、异物的可能性很小。基于此,本研究结合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成人疝气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方医院赣州医院收治的80例成人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确诊腹股沟疝;②年龄18岁及以上;③接受外科手术,且无手术禁忌证;④患者配合良好,术后可进行随访,临床资料无缺失。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者;②合并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者;③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④合并精神疾病、智力障碍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填充组和平片组,各40例。平片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6.21±2.56)岁。填充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46.56±2.71)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持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部分患者进行局部麻醉。麻醉结束后,沿外斜肌纤维切开患者的皮肤,沿精索上端游离患者的疝囊,直到患者腹膜外的脂肪,再沿精索下端进行游离手术,直到耻骨节外侧2 cm。

1.2.1 平片组 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高位结扎术,对患者提睾肌进行缝线,将其放置于患者的精索内,同时确保其上端的开口能顺利地通过患者的精索。然后将缝合在补片下端的圆形角处,并将其固定在腱膜上,缝合时,缝针不少于2针,取耻骨面上与耻骨边缘之间的1.5~2 cm的距离。为了达到有效的缝合上端开口,在缝合时,缝合切口的数量控制在1~2针之间。最后,根据患者的皮下组织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缝合。

1.2.2 填充组 采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距离疝囊5 cm的位置进行缝扎,然后进行离断,用伞形填充物将其回纳,用1针缝合疝囊,在此过程中应保证环口边缘以及底部区域平整状态,之后给予4针至8针的缝合,完成固定操作,置入平片,方法同平片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术后疼痛程度:分别于术后1 、3 d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进行评估,分值0~10分,VAS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发热、尿潴留、阴囊积水。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片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填充组,住院时间短于填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s)

2.2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平片组术后1、3 d VAS评分均低于填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s,分)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填充组出现发热3例,尿潴留3例,阴囊积水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00%(8/40);平片组仅出现阴囊积水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1/40)。平片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填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07,=0.034)。

3 讨论

成人疝气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例如:鞘状突不闭是其先天因素;腹内压、腹内压、瞬时腹内压升高都会导致腹外疝;腹壁的强度较低,腹股沟区的L膜胶原代谢紊乱,或腹直肌鞘结构异常变化所致的腹壁较弱,都会诱发成人疝气;其它原因如肥胖,遗传,长期吸烟等。从解剖上看,根据“肌耻骨孔”的概念,可将疝气分成直疝、斜疝、股疝等各种不同形态。根据疝气入疝气的大小,可将疝气分成4大类:①易复性疝:一般在腹压升高、运动时,患者平躺或用手推拉,便能将腹内收纳,只有局部包块、胀痛异常;②难复性疝:不能充分回纳疝囊,并伴有明显的局部肿胀,但没有发现疝囊的器质性病变;③嵌顿性疝:疝环中的内容物受压,无法还纳,同时伴有疝囊增大、腹痛、机械性梗阻等异常征象;④绞窄疝:嵌顿疝若不能及时处理,可造成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可引起肠坏死、腹膜炎等不良反应。因此,对成人疝气需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延缓疾病发展,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对于成人疝气多采取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注意事项如下:①有明显的成人疝气、近期疝囊明显扩大的患者,必须在限期内进行手术;②对于没有明显表现的成人疝气,应定期进行随访,并根据临床表现,适时行外科手术;③如发生嵌顿性、绞窄性疝,应立即进行紧急外科治疗;④对于复发性成人疝气,在避免上一次手术的情况下,应重新进行。

成人疝气临床既往常采用传统疝气修补术,但传统疝气修补术牵引力较大,术后疼痛较重,同时手术方式改变了腹股沟的解剖结构,导致结缔组织或瘢痕替代了正常的组织,组织愈合速度降低,愈合时间长,疗效不佳,而且复发率高达10%。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无张力疝手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疝气中。无张力疝修补术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即无张力填充式疝修补术和无张力平片疝修补术。无张力填充式疝修补术操作简便,使用聚丙烯网塞充填,与补片的相容性较好,手术时间短、损伤少、牵引力小、术后不良反应少、恢复快、复发率低,是治疗成人疝气的有效方法;无张力平片疝修补术不需要大范围的腹股沟,减少了患者的疼痛,并通过补片加固,使腹股沟管后壁得到了更好的保护,补片还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且具有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异物感小等优点。

目前,多数成人疝气患者可通过外科手术得到根治,但对年老体弱、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应采用保守疗法。因此在对成人疝气患者进行治疗时,要综合考虑病情、个人意愿、经济条件、医院条件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确保疗效。为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性,还必须了解相关的禁忌和注意事项:①对外科手术的危险性进行评价,建议采用美国麻醉师学会的外科危险评价准则;②非急诊疝气修补术属于无菌操作,故手术部位有感染,应作为禁忌,等感染消退后,择期进行手术;③嵌顿性疝在紧急手术中不得采用补片;如果有污染危险,则不能采用非吸收性的材料;④对有前列腺肥大、便秘、慢性咳嗽等有可能导致腹内压升高的患者,一定要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对症治疗,确保长期疗效,降低复发风险;⑤对于腹壁缺损、疝囊腔较大的患者,应采用多学科联合会诊,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片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填充组,住院时间短于填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片组术后1、3 d VAS评分均低于填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片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低于填充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具有创伤小、疼痛小、恢复快、操作简单,且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分析认为,无张力平片疝修补术以人造生物材料为主,在不影响正常组织解剖的情况下,能有效地减少畸形和异物发生,术后不会影响患者运动功能;无张力填充式疝修补术能有效地将远端疝囊切除或翻转,使腹横筋膜得到充分的填充,但在手术中容易发生不均匀的受力,容易发生错位或产生异物感觉;而平片疝修补术将补片置于腹股沟管后壁上,能迅速与周围组织结合,形成一层纤维结缔组织,使腹股沟区的缺损得到有效的修补,达到了真正的无张力,并增加了外科适应范围。

综上所述,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的应用效果确切,但不同的术式仍存在差异,其中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安全性高、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少、术后恢复迅速、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猜你喜欢

疝囊修补术疝气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细致化护理对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TEP中应用U型缝合法关闭腹股沟直疝假疝囊的效果研究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疝气患者能运动吗?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嵌顿疝1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