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有所向,步履自铿锵

2022-10-16夏海芹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领路人名师尝试

○夏海芹

世间之欢有两种,一为浊欢,一为清欢。人声鼎沸舞榭歌台,是为浊欢;安于一隅自得其乐,即为清欢。借助成长力教师竞选的机会,细细盘点自己22 年的教学历程,是一个人的清欢。

一、相信一个相信

我是一名师范生,当年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师范学校。工作第一天,当我一路打听着走进任教的农村中学时,惊呆了:校园就是草原,疯长的草比我还高,开学第一“课”竟然是锄草。

有一个词儿叫“劳动改造”,这词儿虽不大好听,但以我的经历来看,劳动确实能“改造”人。那些年,属于我的“劳动改造”天天上演。

教室窗户的插销坏了,找来大钉子,一半深嵌,一半撬弯,把住窗户,不让风雨进屋;学生考试用的试卷,是油印的,在钢板上刻好蜡纸,用油墨一张张推出来;校园中都是土路,老师们自己动手修出一条石子路,路边种上两排杨树,暮春漫步,有“绿杨荫里石子路”的感慨,怎么走都觉得美。

十年农村任教的经历,把我从幻想的云端拽到了现实的地面。它让我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就能用自己的双手一点点改变现状。

二、坚持三个坚持

参加工作有十年之久时,我常为自己并不特别努力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而沾沾自喜,我以为:语文不过如此!语文教学不过如此!

2013 年,我迎来了省优质课的选拔,殚精竭虑地备课,结果却铩羽而归。和失败亲密拥抱后,我开启了埋头耕耘的模式。

坚持读专业书籍。我把自己交给书本,家中藏书由之前枕边三五本到现在满满两书柜。我研究名师课例,一名师一重点。研究余映潮老师课堂对话的艺术,研究黄厚江老师共生原点的艺术,研究王君老师文本特质定位的艺术,写下19本厚厚的读书摘记,并且进行“名师课例研究”专题写作,留下40 余篇、20 万字的专业思考。随着积淀不断加厚,在文本解读中慢慢能听到独属于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我的课堂渐生气象,优质课和教学设计先后9 次获得省或市级奖。

坚持做课题研究。从2013 年开始,我在课题研究方面用上了功。当时周边做课题研究的初中老师还很少,我就跑到重点高中,一遍遍向有研究经验的高中教师请教。做过课题的老师都知道,这是一件劳心费神的事,调查须广泛、开题报告须新颖、推进过程须有效、结题须有成果。我一年一个研究重心,9 年做了9 个课题,主持2项省级课题,主持或参与7 项市级课题,其中“初中语文文本细读实践研究”被评为河南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坚持写作。我认为,语文是一座深深的庭院。优秀的领路人可以带领学生领略楼台轩榭的美,欣赏俯仰生姿的树,让追随者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而平庸的领路人只会让随行者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我常问自己——庭院深深,你能带领学生走多深?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领路人,我坚持写作,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思考。

2013 年,我注册了新浪博客,一个崭新的天地呼啦啦地呈现在面前:各派名师华山论剑各领风骚,语文大家胆识兼备纵横捭阖,风起云涌,满目风流。我像只从井底跃出的青蛙,贪婪地欣赏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景,酣畅淋漓,不亦乐乎。

2016 年,我开通个人公众号“夏海芹随笔”。最初,与学生写同题作文,引导学生将写作视角从个人小我投向芸芸众生,观察生活体察艰辛,把世间百态化为笔底波澜。在我的点拨下,学生的作品接二连三地发表。之后,我以“书写本地风土人情”为出发点,尝试进行散文创作。迄今,累计推送文章446 篇,计80 余万字,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60 余篇。我写过学校门口的“饼哥”,让他迅速成为网络红人,还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生活频道。我写过获嘉县先贤“子夏”,推动了“子夏文化生态园”的开发建设。66 篇散文集结成《人生欢喜处》一书,我把生活主张设计到封面文字里——家常饭蔬味,四季花草香,人生欢喜处,诗书滋味长。因为是一线草根老师的真实生活,这本小书,得到了全国各地很多朋友的喜欢。

专业写作,我始终不敢懈怠。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记录思考,所写论文先后30 余次获得国家、省、市、县级奖,我的文字登上了《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周刊》等国家核心期刊,系列作文教学登上了《快乐作文》杂志。因为坚持写作,我有幸成为省作协会员、市作协理事、县作协副主席。

回首来路,我越发知道语文是一项慢功夫,若是实力不够站立不稳,随便一个浪花就会把自己淹没了。而今,得失成败早被生活调制成了一杯凝神的咖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慢慢品尝,催发自己再多看一页书、多写一行字。

三、尝试更多的尝试

随着思考的深入,我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想要探寻的,是一条温柔而又坚韧的教学道路。逼迫要挟声色倶厉暴跳如雷、以学生内心受伤为代价的好成绩是本末倒置的行为,打着“为了你好”的旗号让学生逆来顺受听话盲从是伪善的做法。一定有一种语文课堂,润物无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实现师生生命状态的双愉悦。

2017 年,我开始尝试专业讲座,从几十人的小讲座到几百人的大讲堂再到数千人的线上讲座(其中三次是面向省名师、省骨干教师的培训),得到一致好评。几年来,我先后举办40 余场讲座,不计报酬,只为成长。

2019 年春,我成为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从一个人踽踽独行,到带领一群人结伴而行共成长,推动更多人走上专业成长的道路。

2019 年夏,在河南成长学院,映潮班班长周枫林老师说:“四十岁是语文老师的成长元年。”这句话瞬间钻进心里,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不必再犹豫彷徨,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温柔的坚持,是初心不变的深情,是毫不退缩的担当。

2020 年,于国家于个人都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有两个重大改变。一是在寻觅千百度之后,我尝试将阅读与写作打通,找到了专业成长的聚焦点。二是人到中年的我来到广州工作,尝试从内将自己打破,归零,开启新的后半生!

何为成长力?

我认为,成长力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昂扬、纯净、专注、勇敢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论名气、不分年龄,只要愿意,谁都可以拥有的让人着迷的精神状态!

追寻这样的精神状态,人到中年的我活成了热血青年。人生是一条漫漫征途,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征途上跋涉的行者,不被人潮裹挟,不被他人左右,将成功失败视为沿途风景,只要心有所向,脚步自然铿锵!

猜你喜欢

领路人名师尝试
熊立群:中国斫琴师领路人,奏响穿越时空的声音
致富领路人
陈春芳 山村脱贫领路人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名师简介
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