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5G ToB 业务的高可用性网络*

2022-10-16刘淑祎

通信技术 2022年9期
关键词:故障率单板核心网

刘淑祎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20)

0 引言

5G 网络不仅可以更好、更快地满足普通大众用户的上网和语音业务需求,使更多的人享受到移动网络的便捷性,而且提供了一种面向工业生产、企业信息化改造等不同种类应用的高质量无线接入网络。众所周知,5G 网络可以提供增强移动带宽、高可靠低时延及大规模机器通信三类业务,其中增强移动带宽主要面向的是普通大众用户,而另外两种则更多地面向企业生产和物联网等各种行业应用[1-3]。

在5G 网络时代,将有数以亿计的设备通过5G网络应用实现互联互通,如面向钢铁生产的5G 无人天车应用,面向港口业务的5G 自动装船机应用及面向工业园区的5G 智能仓储应用等。由于不同企业生产应用的特征不同,对5G 网络可靠性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而无线网络需要满足不同行业应用的业务等级协定(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要求[4]。SLA 是一种由服务提供商与用户协商后的约定,明确了服务商提供具体服务的能力、可靠性、可用性、性能及响应速度或其他属性。SLA 在5G面向商业(to Business,ToB)的业务中具体指网络运营商对垂直行业提供无线网络的规格能力[5]。

对于任何一种5G ToB 行业应用而言,其不仅涉及无线侧,也涉及传输、核心网及终端等多个环节,其网络组成也是一种端到端的组网设计。本文主要针对基于5G 的ToB 行业应用高可用性网络方案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SLA 中,与可用度及高可用性相关的技术;其次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几种不同的高可用性技术性能提升方案;最后结合相关案例进行了说明,以期支撑面向5G ToB 的行业应用拓展和业务交流,进一步发挥5G 网络价值。

1 不同SLA 业务可用度指标定义

目前,5G 无论是在技术、标准、产业生态还是网络部署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5G 行业场景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描述行业应用的基本性能有时延、吞吐量、可用性和弹性等不同的SLA 指标,因此5G 要在行业应用中发挥自身价值,满足SLA 要求是基础。不同5G 行业应用如上行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及高精度定位等,对SLA 要求的差异很大,SLA 指标要能够匹配不同行业的差异化要求[6-8]。SLA 明确了通信网络要高可靠性地满足设备性能和无线性能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则可能造成生产业务中断,甚至导致生产事故发生。下面重点介绍SLA 中与可用性相关的指标。

1.1 可用度

可用度指的是对可用性的概率度量。可用度A与MTTR,MTBF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MTBF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是可修复产品可靠性的一个基本度量,即在规定状态下的特定测量区间内,产品的所有部件能够在指定范围内完成工作的寿命单位均值;MTTR为平均故障恢复时间(Mean Time to Repair),是产品维修性的一种基本参数,其度量方法为,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产品在任一规定的维修级别上,修复性维修总时间与在该级别上被修复产品的故障总数之比[9-11]。

1.2 网络可用度

按照马尔可夫模型计算,通信设备商只需要分析和提供无线网络系统的可用度。网络可用度A网络等于核心网(Core Network,CN)、传输网络(Transmission Network,TN)及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的可用度Acn,Atn和Aran的乘积,即:

1.3 网元可用度

要计算网元可用度指标,需要先计算单板故障率,而单板故障率又是该单板上所有器件故障率的累加,包括元器件故障率、单板故障率、网元可用度及MTTR参数。

1.3.1 元器件故障率

元器件故障率φSSi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φGi为第i个器件的一般稳态故障率;πQi为第i个器件的质量因子;πSi为第i个器件的应力因子;πTi为第i个器件在一般工作温度下稳态的稳定因子。

1.3.2 单板故障率

单板故障率是指该单板上所有器件故障率的累计,其计算方法为,其中,n为单板上不同器件类型的种类数,Ni为第i个器件类型的数量,πE为单元环境因子。

1.3.3 网元可用度计算

网元可用度中,串联结构的故障率是各单元故障率的累加,冗余系统采用可修产品的马尔可夫模型计算。MTBF为故障率的倒数,可用度A与上文计算方法一致。

1.3.4 MTTR 参数确定

根据MIL-HDBK-472《美军标 维修性预计手册》的基本原则以及工程经验和现场数据,确定各单元及设备的平均修复时间MTTR为1 h(不包括路途时间)。如果包括路途时间,MTTR通常为3 h。在具体实施中,各产品的MTTR取值可能会有所不同[12-13]。

2 5G SLA 网络可用度指标评估

2.1 网络可用度模型估计

在当前的5G ToB 行业应用中,结合具体业务需求引入了CN、TN、RAN 及无线端侧相关设备。CN、TN 通常采用全冗余备份,RAN、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Premises Equipment,CPE)一般为非冗余。在特别强调高可用的场景,RAN 和CPE 终端也会采用冗余方式进行部署。通常无线端侧设备故障影响范围小,一般不会构成事故,可以不计入网络可用度,此时计算公式为:网络可用度=CN 可用度×TN 可用度×RAN 可用度[14-15]。

2.2 核心网可用度指标估计

根据以上介绍的方法论,可以得到5G 核心网的系统可靠性模型如图1 所示。表1 所示为可靠性指标估计结果。

图1 核心网系统可靠性模型

表1 核心网可靠性指标估计结果

2.3 承载网可用度指标估计

在5G ToB 网络中,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接入TN 网络主要采用TN 节点双主控单节点组网模式。考虑ToB 业务的高SLA 要求,同时对双节点组网进行分析,所有节点电源/风扇都进行冗余配置(如果存在板卡冗余的时候)。可靠性模型包括以下3 种模型:

(1)BBU 单Eth 端口接入TN 节点,TN 设备双主控、环网/双归组网;

(2)BBU 双Eth 端口双归TN 节点,每个节点双主控配置,与汇聚侧网关(Aggregation Site Gateway,ASG)环网/双归组网;

(3)BBU 四Eth 端口双归TN 节点,每个节点双主控配置,与ASG 环网/双归组网。

表2 所示为3 种可靠性模型硬件配置方式。

表2 承载网可靠性模型配置

3 种不同模式下,传输网TN 节点可用度指标分别在MTTR=1 h 和MTTR=3 h 情况下的结果如表3 所示。

职业培训模块包括报关员培训、普通话培训、单证员培训等。这一模块根据职业需求注重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针对性很强。

表3 不同TN 模式下可靠性指标

2.4 RAN 网元可用度指标估计

在ToB 行业应用中,5G 网络RAN 侧的可用度由于企业对Downtime 计算规则的不同,因此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本文主要针对ToB 公网模式进行阐述,其中MTTR按照1 h 计算。在实际5G ToB 公网配置中,较多地采用了表4 中的配置1 和配置2,配置3 相对较少。配置1 中各单板均为无冗余配置;配置2 中BBU 电源板采用了冗余配置;配置3 中BBU 电源板、BBU 主控板采用了冗余配置。

表4 5G ToB 无线侧网络可用度配置

表5 所示为配置1、配置2 和配置3 情况下分别对应RRU/AAU 时的可用度指标。

表5 5G RAN 侧网络可靠性指标

2.5 无线端侧可用度指标预计

在不考虑时延等其他条件的情况下,模组、CPE 或手机终端可用度指标一般在99.95%以上,功能基本可用。AR 路由器可分为单卡和多卡,两者在可用度设计上是一致的,可靠性为99.999 25%,MTBF为267 180 h,30.50 y,Downtime 为3.93 min/y。端侧组网有表6 所示的4 种配置。

表6 端侧组网可用度评估

2.6 网络可用度评估

在实际的5G ToB 园区组网中,通常使用公网的核心网CN,同时在园区也会部署本地CN(主要是指用户面UPF 下沉),两者按照串联模型处理(在后续演化中,也有可能变成并联模型)。此时,网络可用度为CN 可用度、CN 本地可用度、TN 可用度、RAN 可用度的乘积。其中CN、本地CN、TN采用全冗余组网,RAN 按照不同配置场景可用度由高到低选取不同配置组合。这里MTTR取1 h。在主要考虑硬件故障原因时,对应的网络可用度见表7。

表7 网络可用度评估结果

3 面向ToB 的高可用性网络方案

无线网络可用度主要用于描述网络故障中断的影响,相比丢包中断来说,一般中断时间比较长(分钟级到小时级),但中断频次会比较低。钢铁、轨道、港口等行业还对升级中断、MTTR故障维修时间、故障倒换时间等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为了提高业务可用性,在终端组网方面,有AR 路由器与5G 射频单元、AR 路由器与5G CPE终端和AR 路由器与5G 板卡3 种不同的连接方式。这3 种连接方式可靠性无差别,可以根据可得性灵活选取。有两种工作模拟,AR 双发选收可以实现0 ms 业务倒换和0 丢包;1+1 备份可以实现100 ms的链路倒换功能。

在无线侧组网方面,可以通过AB 网异频双活的方式提高可靠性。当小区出现故障、异常等问题时,通过小区重选驻留到正常的小区,倒换时间依赖终端,一般在10 s 左右。也可以通过主备倒换实现,其中主控板、基带板倒换一般耗时6 min,射频模块主备倒换一般耗时1 min。图2 所示为主备倒换功能,其中射频汇聚单元(radio HUB,rHUB)主要用于站点射频信号的汇聚。

图2 无线侧主备倒换

在核心网组网方面,可以通过核心网相关功能冗余备份提升网络可用性,如图3 所示。

图3 核心网侧可靠性组网方案

针对稳定低时延ToB 应用场景,可以采用核心网用户面下沉本地/企业园区内部+AR 双发选收技术,整体方案如图4 所示。其中无线空口可以通过5QI 预调度、时延参数优化等方式降低时延;核心网可以通过用户面UPF 下沉园区实现时延大幅降低;端侧可以通过AR 双发选收功能实现时延降低和可靠性提升。

图4 稳定低时延可靠性组网方案

其中,AR 双发选收的技术原理为,发送端通过配置链路组,并按优先级指定备份链路,将报文复制到其他链路发送出去,即使某条链路丢包或突发大时延,其他链路复制的报文仍然可以发送到对端,降低网络时延和丢包率,提高可靠性。

图5 所示为采用AB 双网高可用性组网的案例,其中在无线侧,在同一业务覆盖区,部署AB 两张网络,双网采用相互隔离、互不干扰的频率,实现双频冗余覆盖。当一个频段设备故障时,业务可通过另一频段保持业务的连续性。BBU 主控板和基带板采用单配模式,存在两种场景:

图5 AB 双网高可用数据面组网

(1)硬件pRRU 故障,小区正常。当终端所在区域信号恶化时,通过异频小区切换流程,保证业务连续性,倒换时间为异频切换时间。

(2)小区级故障,小区异常。通过小区重选,选择驻留到正常的小区,倒换时间依赖终端,~10 s。

在承载侧,根据园区规模大小,基站侧网关(Cell Site Gateway,CSG)与ASG 可合一或者分立,双机热备,路由倒换,~50 ms。

在核心网侧,当前双机为冷备方案,用户切换业务中断15~45 s。

4 结语

随着5G 网络的逐步成熟,其在垂直行业的应用领域也在逐步扩展。针对不同的行业应用场景,结合网络设备能力、应用环境及综合造价等方面,选择合理的业务可用性标准SLA,是实现5G ToB网络价值的必要基础。本文介绍了不同SLA 业务可用度指标的定义,总结归纳了基于5G 的SLA 网络可用性模型,并根据不同的业务SLA 级别选择组网方案和技术,提供了具备竞争力的解决方案。由于5G ToB 业务仍在不断发展,后续仍需加强在企业端到端组网可靠性和切片等方面的研究,实现5G 网络价值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故障率单板核心网
5G核心网关键技术布局及应用
通过控制策略的改进降低广五直线电机的故障率
基于运行信息的断路器故障率预测研究
浅谈服务化的5G核心网切片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单板U型场地滑雪关键技术动作及训练方法
刘佳宇——2018年平昌冬奥会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亚军
华为发布核心网自动驾驶网络白皮书
核心网云化技术的分析
核电厂继电器机架熔丝全面检查
封面人物 单板滑雪凌空飞燕蔡雪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