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2022-10-13罗婷婷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导师人才专业

高 军 罗婷婷

(1.南京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800;2.南京工业大学 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1800;3.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社会输送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科技强国是高校新时代最突出的任务之一。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双一流建设高校凭借自身的生源优势、雄厚的学科实力等,形成了特有的培养模式。然而,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占全国本科高校比例88%的地方本科高校,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及特质

首先使用“拔尖创新人才”一词的学者是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陈希。他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应在专业领域有很深的造诣,精通专业理论,掌握应用技能,熟知专业发展史”“对探索未知世界具有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创新的勇气和思维方式,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有全面、完善、合理的素质结构和知识结构”“有宽广的国际视野,能够站在科学的前沿,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强的国际竞争意识”“德才兼备”[1]7-9。其后,郝克明、周其凤、张秀萍、高晓明、胡国胜、朱华等学者也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基本围绕着专业能力、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批判精神等要素展开。本文中,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基础知识扎实、综合能力强、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有潜力成为未来行业或专业领域、国内或国际领军人才的本科生[2]。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前提是了解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特质,笔者通过梳理已有文献并结合工作实际,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以下特质。

(一)科学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个体为实现某种目的,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所构建的具有开放性、动态性、通用性和多层次的知识构架。知识结构是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尺度和发挥人才创造力的基础。知识结构的建构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创新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科学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单纯的知识量的多少。科学的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合理构成,它是由诸多要素组合而成的有序列、有层次的整体的信息系统以及因此而形成的整体功能。科学的知识结构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拔尖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在“博、专、新”三个方面达到平衡,具体而言,需要掌握学科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交叉学科知识以及相关的方法论知识,既要涉及社会文化层面,也要涉及自然科学层面。

(二)较高的创新素养

拔尖创新人才首先是创新人才,且是创新人才中的佼佼者,因此创新素养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必备特质和应然素质。创新素养由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构成。创新思维是指运用独创新奇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此类思维能打破常规思维的边界,以与众不同的超常规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和视角去发散性、多维度地考虑问题,从而产生新颖的、特别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3]106-109。创新精神是个体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敢于探索未知、勇于创新、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积极思维模式和精神状态,是个体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4]69-71。创新能力是指人们产生新思想、想出新办法、构建新理论、形成新设计、做出新成绩、创造新知识的能力。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自然构成了拔尖创新人才所必备的特质。

(三)健全的人格结构

人格是指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特点的总和,是一个人能否施展才能,有效完成工作的基础。人格缺陷会影响个体能力的发挥,只有健全的人格才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健全的人格作为一项非智力因素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长远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在当前文化观、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高等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培养,开始注重人才成长中人格修养的塑造。健全的人格结构主要包括批判性、好奇心、意志力三个维度。批判性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首要个性,即坚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盲从权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敢于扬是弃非,批判性是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好奇心是指对未知世界抱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意志力是指人们为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程度或坚强的意志品质。人的意志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锻炼出来的。创新过程充满了各种艰辛,需要创新者具备较强的意志力,才能克服各种困难。

二、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初探

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马丁特罗(Martin Trow)曾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就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不同层次的高校应该在其所处的层次上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特色。”[5]200办学定位是指学校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找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确定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目标,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类型和学校服务的主要面向等[6]40。因此,根据办学理念和定位,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有着不同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南京工业大学作为一所以工见长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主动将教育链与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2013年,学校以入选全国首批“2011计划”为契机成立书院制“2011学院”,探索优秀本科教育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四个专业,每年选拔120名左右的学生进行培养。经过九年的探索与实践,书院逐步形成了“两制三化四平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图1 “两制三化四平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全员书院制”:突破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彰显书院教育重思想、重品德、重人文、重情智的特色,全体学生入驻书院,四个不同专业学生混合住宿,实现由班级管理向社区管理的转变,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完善书院基础设施建设,配备经典名著,开展“携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伴”主题读书会等活动,通过鼓励学生阅读经典、研习经典,达到培养心灵自由、学识广博、气质高雅、德行纯正人才的目的,为开展通识教育提供有效支撑;积极开展科技类、人文类、实践类的书院活动,丰富书院文化。

“全程导师制”:构建学业导师、专业导师、书院导师、学长导师、产业导师“五位一体”的导师体系,构建师生平等互动、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全天候、个性化指导。所有导师均实行公开聘任制,明确职责、相互协同。学业导师由热心于学生工作的老教授担任,与学生同住书院,从学业规划指导角度增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广度;专业导师是由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资深教师担任,从《工程科学实践》课程指导等角度增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书院导师由人文艺术类教师担任,从体育、美育和劳育等维度增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厚度;学长导师是由优秀学长担任,从朋辈引导角度增强拔尖创新人才的温度;产业导师是由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技术性高管担任,从产业发展角度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增强拔尖创新人才的高度。

小班化:小班化教学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接受式学习”为特征的大班课堂的革新,旨在通过限制班级人数、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探究和互动的积极性。小班化教学以“以学生为中心”,将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深度融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实现学以致用、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研究表明,小班化教学有助于教学质量提升[7]61-64,因而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2011学院”90%以上的课程实行小班化教学,人数限定在35人以内,并积极开展研讨性教学、“翻转课堂”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研究潜能。

个性化:个性化体现为四个“特性”:一是课程设置的前瞻性。有别于专业学院,书院建构起兼顾学生共性发展和个性差异的交叉化课程体系。二是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教师普遍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等。三是课程选择的自主性。专业导师为学生提供差异化的选课咨询。四是学业辅导的针对性。学业导师协同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制订学业发展规划,为专业分流、研究方向等事项提供一对一的规划与指导,在学业发展不同阶段和关键节点进行“把脉问诊”。

全球化:书院始终重视国际化办学,目前已与英国卡迪夫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学院等多个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书院学子获得了诸多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通过寒暑假短期、半年期和一年期等交流模式在国际知名高校进行不同类型的交流与访学。同时,与合作大学建立了学分互认制度。在《化工原理》等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学;聘请外籍教师,进行全英文授课,开设口语表达、论文写作等方面的选修课,打造“英语秀”品牌活动,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四平台:协同校内优质科研资源,构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为包括“大创”项目、《工程科学实践》课程的实施等科研实践项目创造条件;协同企业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实训平台”,为学生认识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实践、毕业实习等环节搭建平台;协同出国(境)留学服务机构,构建“出国学习交流平台”,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协同团委以及社科部门,聘请人文艺术学者为书院导师,共建“人文素质提升平台”,开展人文社科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两制三化四平台”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一)以目标导向构建拔尖人才培养教学管理体系

1.建立“通识+专业”交叉复合型课程体系

“通识+专业”交叉复合型课程体系是指1~3学期进行通识教育,着重强化高等数学、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等课程学习,夯实数理基础,第3学期结束时,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意愿自主选择某一专业学习。同时,课程内容方面突出交叉复合性,比如在高等数学课程中引入数学建模知识,在外语类课程中开设应用文写作和口语等拓展课程,在计算机类课程中引入程序设计竞赛等,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应用能力。“通识+专业”交叉复合型课程体系,有利于打破学科专业的界限,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式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有利于学生更加理性地选择专业方向,更有利于夯实专业学习基础,使学生发展行稳致远。

2.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深入推进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将教师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研究性学习、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依靠教材与广泛阅读、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8]155-157。研究性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系统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探究能力,因此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研究性教学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高校应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培养理念,全面开展研究性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引导教师角色由“教学”向“导学”转变,激励教师将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环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组建团队、搜集资料、设计方案、研究学习、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3.注重过程考核,优化考核机制

创新考核方式,强化过程性考试。为规避“一锤定音”式考核方式的弊端,建立多元考评体系和多层次评价模式。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增加平时测验与考核的次数。每门课程每学期利用随堂测验或单独测验的方式,组织2-3次的阶段性测验,通过测验内容的开放性与综合化、答案的非标准化等,增强学业挑战度,从而达到“以考促学”“以考辅教”的目的。第二,实现团队考评和个人考评相统一。以翻转课堂或项目设计为契机,借鉴国外高校成熟做法,依据小组组员的分工和贡献度进行评分,通过评价机制的创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通过上述举措,避免了传统的平时考核过分依赖“考勤”“平时作业”等低效的考核方式,提升过程考核的效能。

(二)构建以大学生科创能力提升的分类培育体系

1.以“科创训练营”为平台,加强大学生科创实践的感性认知

科创训练营是指利用寒暑假,协同相关实验中心开展科研实训活动,为一年级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实验室的机会,以增强大学生科创实践的感性认知。“科创训练营”的作用如下:首先,增强了实验操作、实验流程、仪器操作方式等方面的感性认知;其次,提升了团队合作、交流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最后,通过科研实践进一步激发了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这些都为学生进一步参与科研实践,尤其是二年级“大学生创新与实验开放基金项目”的选题、专业分流以及专业学习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以本科生学术沙龙和书院大讲堂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科研启蒙

在西方语境中,“沙龙”最初指城堡里的接待大厅,是一种空间概念,属于信息交流场所,呈现出非目的性、非强迫性的社交形式。正是沙龙这一生成逻辑和本真属性,奠定了现代学术沙龙的价值功能、活动范式和图景样态[9]91-93。学术沙龙是彰显自由精神、探寻真理与享受人生的大学本科教学的重要模式,它对塑造“整全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术沙龙因为其自由性、游戏性、理解性与对话性,它为拂去蒙蔽信仰的尘埃、回归求真的纯朴以及实现“整全人”的教育目的提供了可能性与可行性[10]14-20。学院以每周三下午“书院大讲堂”为平台,邀请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美国工程院院士、德国两院院士等一大批教授分享学术经历、科研感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热情。截至目前,已开展学术沙龙和专题学术报告80余场,如德国两院院士Harald Fuchs“A Journey To The Nanotechnology”,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的“生物制造研究进展”等对激发学生科研兴趣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以“大创”项目开展为契机,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大创”项目全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它代表着本科生自主申请科研项目的科研参与形式。该项目起步于2007年,现已在全国范围推广实施。充分组织好“大创”项目有利于增强实验教学的探索性、创新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11]180-182,237。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充分利用学生参与“大创”项目的机会,鼓励学生深入新兴研究领域,发现潜在现实问题,在实际项目开展中锻炼工科思维,探索创新路径。因此,高校应积极倡导基于“大创”项目的、以学生课题为导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大创”项目的选题、申报、中期评审、结项答辩、学科竞赛、成果转化等环节,加强项目的科学管理,为学生开展科创实践提供平台和支撑,最大程度地发挥“项目育人”“实践育人”的作用,快速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4.构建学科竞赛支持与培育体系

学科竞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最终目的,对学生的工程意识、科学精神、协作意识、团队精神、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12]192-196。于学生而言,学科竞赛是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平台,是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有力抓手;于教师而言,学科竞赛是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优化课程设计,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有力依托;于学校而言,学科竞赛是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和以赛促改,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有力保障。因此,高校应始终重视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工作。一是加强优秀项目培育,强化参赛队伍的组建和选拔,鼓励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从专业背景、性格特点、能力素质等方面培育团队;二是优化培养方案,课程实验与学科竞赛有机结合,提高创新创业类课程以及实验实践类学分比重,以培养方案引导学科竞赛,学科竞赛反馈专业建设,赋能学生科创能力培养;三是通过研究性教学项目,引导教师设计创新性实验项目,统筹实验教学内容与学科竞赛相互促进协调统一;四是通过“教改”项目立项,引导教师以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或发表学术论文等作为结题条件和检验教学改革成效的标志。

(三)构建“课内”和“课外”联动的科研实训教学体系

1.充分利用“课内”平台资源,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工程科学实践》是一门旨在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必修课程,通过必修课程的设置,确保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科研实训,有助于提升工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加深对课程的理解[13]237-239,243。同时,通过该门课程可以将“大创”项目与“毕业设计”两个环节进行串联,增强学生科研项目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保障工程实践教育在培训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为加强课程管理,需要着重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公开选聘专业导师并举行聘任仪式,增强专业导师的荣誉感;二是与人事处和教务处等部门协同,制订专业导师工作量管理办法,给予专业导师相应的工作量;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让专业导师认识到参与本科生科研指导的意义以及对吸引优质研究生生源的重要性;四是严格过程管理和考核,学生每月需提交一份专业导师签字的《“工程科学实践”月工作量记录表》,每学期末组织汇报答辩,在检验学生实践效果的同时,提升学生总结、表达的能力。通过答辩后,学生才能获得相应学分。

2.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库,分类开展实习实训工作

创新来自实践,实践离不开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建设一批契合专业发展需求,反映行业发展方向的实习基地是完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为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高校应努力构建成体系的教学实习基地库。一是严把教学实习基地关,根据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不同实习性质的要求,充分利用校友会等组织,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库,并定期更新和完善,将行业优质企业纳入其中;二是以产业导师聘任为纽带,加强校企在人才培养、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合作;三是建立实习基地分类机制,探索“小班化实习”模式,同一个专业实习时,根据学生的意愿分拆到不同企业进行实习,避免传统实习因人数较多导致效果不佳的弊端。

“2011学院”建院九年来,学生在科创活动、学科竞赛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绩,学生累计获得“大创”项目立项235项,其中省级47项,国家级53项;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竞赛等国家级奖项107项,省部级奖项263项。与此同时,还获得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全球总决赛金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国际学科竞赛奖项45项;学生先后发表SCI论文146篇,申请专利44件;学院先后获得省级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各1项。2013-2017级毕业生平均考研率90.15%,平均上线率80.35%,平均录取率72.53%,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占比41.68%,凸显出“2011书院”学子立志科研,追求创新的进取心,这是书院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最好的诠释。

为有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未来还需在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构建“综合性与个性化相融合”的招生与选拔机制,通过中学学业表现、社会实践、品德、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同时,兼顾某些特殊才能的学生,不拒绝偏才、奇才和怪才;二是加强跨学科课程建设,构建博专结合的综合化课程体系,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三是进一步完善“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校企协同,促进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导师人才专业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V eraW an g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