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疼痛护理干预对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和骨折愈合的影响分析

2022-10-09孙丽华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优良率踝关节骨折

孙丽华

(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辽宁 大连 116222)

踝关节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或外力长期、反复作用于踝关节导致,是骨科常见疾病[1]。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需准确解剖复位,予以妥善固定,但作为一种有创性的治疗手段,术后患者疼痛感较强,且易引发创伤性关节炎、踝部功能减弱等并发症,阻碍术后康复[2]。因此,对行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高质量疼痛护理干预,减轻术后疼痛意义重大。本研究以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10踝关节骨折患者为例,分析疼痛护理干预对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和骨折愈合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信息指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10踝关节骨折患者,其中观察组55例,男26例,女29例,年龄16-42岁,平均为(31.46±8.11)岁,骨折类型包括旋后-内收型5例、旋后-外旋型9例、旋前-外展型10例及旋前-外旋型31例。对照组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19-45岁,平均为(33.32±7.21)岁,骨折类型包括旋后-内收型6例、旋后-外旋型8例、旋前-外展型9例及旋前-外旋型32例。2组研究对象在基础资料方面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经临床症状及X线或CT等检查诊断为踝关节骨折;(2)所有纳入研究患者均行手术治疗;(3)非精神疾病患者。排除标准:(1)踝部骨折外机体有其他创伤患者;(2)麻醉、手术等禁忌证患者;(3)合并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或凝血障碍患者。

3 方法:(1)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所有患者做好麻醉前准备,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遵医嘱对症治疗,在保证血糖、血压等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再进行手术,术后对照组基础护理,对患肢进行制动、脱水消肿、局部冰敷及手术部位清洁等护理,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对患者日常饮食、用药等进行指导并制定特殊体位护理等。给予患者适宜、温暖、安静的休养环境,调整病房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使患者有足够休息和睡眠时间,并为患者创造适宜锻炼的户外环境,并依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相应训练,以便患者进行适当康复训练。医护人员也应积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及护理方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认知。(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疼痛干预护理。①医护人员做好术前宣教,实施疼痛教育,通过在病房外墙上张贴海报、发放相关卡片或制作相关视频,以视频播放的形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疼痛的定义、分级及其产生的不良影响。②疼痛护理干预,术后踝关节易肿胀,用甘露醇静脉滴注可缓解肿胀,降低组织张力,起脱水消肿目的,也要根据患者自身适当调整石膏及敷料,患肢用垫枕抬高15°-45°防制动,促进血液回流,防止静脉血栓,观察患者用药后有无不适,检测其每天尿量及肝肾功能情况。将用干毛巾包裹的冰袋置于局部冷敷,起到减少局部出血,减轻肿胀,降低神经敏感性的作用。使用肢体气压泵促进血液循环,做好无菌防护措施,预防感染。轻、中、重度疼痛患者可分别服用吲哚美辛片、曲马多缓释片、哌替啶等相适应程度止痛药。

3 观察指标:(1)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VAS评价疼痛程度,总分10分,0分表示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中度疼痛,7-10重度疼痛,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2)比较2组患者踝关节功能。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4],评价2组患者踝关节功能,包括疼痛、稳定性、行走能力及上下楼梯能力,总分100分,90-100为优秀,80-89为良好,80以下为差,优良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

5 结果

5.1 2组患者护理前后VAS评分对比:护理前,2组VAS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2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疼痛评分比较分)

5.2 2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对比: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踝关节功能愈合优良率比较(n,%)

讨 论

踝关节是身体负重关节,根据暴力方向、大小及受伤位置不同可引起旋后-内收型、旋后-外旋型、旋前-外展型及旋前-外旋型4种类型骨折。发生骨折后患者主要表现为可受伤踝部剧烈疼痛、肿胀、畸形及活动受限,也可出现皮下淤血等症状,若未及时妥善处理,可导致关节炎、骨折愈合不良甚至行走功能障碍等情况,对患者生活造成不良影响[5]。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有效且快速的方法是手术治疗,可有效复位骨折部位,加快踝关节功能恢复,但疼痛是手术后常见的一种生理反应,持续、强烈的疼痛会引发高血压、降低睡眠及抵抗力,导致内分泌紊乱,出现应激反应,进而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康复[6]。因此,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对缓解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疼痛和促进骨折愈合有较大影响。

常规基础护理缺乏针对性,不重视患者术后痛感。疼痛护理干预结合患者自身病情及特点,通过术前宣教、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等方面实现一对一护理[7]。医护人员应与患者保持良好护患关系,增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疼痛程度,耐心倾听患者诉求,细致为患者解惑,鼓励患者表达痛感,指导患者通过看电视、打游戏或自我心理暗示等方式缓解痛感,嘱咐家属多理解关心患者,疏导患者情绪、降低其恐惧感,达到提高患者生活积极性的作用[8]。通过注射甘露醇、冰敷、制动、药物等镇痛方式对患者进行全面疼痛护理,达到脱水消肿、缓解关节组织肿胀,促进血液回流,防止静脉血栓目的,增强患者心理上疼痛耐受力[9]。马涛等[10]研究结果中,疼痛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恢复。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提示护理干预能减轻踝关节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疼痛护理干预能减轻术后踝关节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优良率踝关节骨折
小伙骨折后愈合太慢什么原因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崴脚可不是小事
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有什么区别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足部按摩(二十二)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