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人工表面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意义研究

2022-10-09张玉卓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假体畸形关节炎

张玉卓

(营口市中心医院骨科,辽宁 营口 115000)

骨性关节炎(OA)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临床上的OA患者越来越多,该病主要是由关节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关节炎,因关节软骨损伤、关节边缘滑膜、软骨下骨组织、关节四周组织等的变化而使得膝关节功能严重受损,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障碍等症状的多因素综合征[1-2]。晚期膝关节OA患者的膝关节出现外翻挛缩畸形或屈曲内翻畸形,关节功能明显丧失。晚期患者应用传统保守疗法疗效不满意,不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而人工表面关节置换术(TKA)则能矫正膝关节的畸形,促进膝关节功能的重建[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应用到骨关节炎的治疗中。本文分析晚期患者应用TKA术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3月收治的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10例为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骨关节炎诊治指南》中的有关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无膝关节手术史;(3)肢体无外伤;(4)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感染征象、其他组织器官严重病变者;(2)伴有骨质疏松症、过度肥胖、皮肤条件不佳者;(3)存在认知交流障碍者。本组110例患者中,男65例,女45例;年龄58-77岁,平均为(67.5±4.3)岁;其中合并内翻畸形的有68例,合并外翻畸形的有27例,合并屈曲挛缩畸形的有15例;左膝40例,右膝59例,双膝11例。

2 方法:本组110例患者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为患者开展人工表面关节置换术,术前进行基础病的治疗,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和准备工作。选择硬膜外麻醉或是全麻,取仰卧位,于患侧大腿根部绑扎气囊止血带,常规消毒后,于膝正中做切口,以髌骨内侧为切入点,切开关节囊,将膝关节显露在术野中,术者仔细探查膝关节损伤情况,并彻底将半月板、髌骨滑膜、脂肪垫、骨赘生物以及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等清理干净,并根据患者的损伤情况进行股骨截骨,其中胫骨侧的截骨应用髓外定位系统,使得截骨面与胫骨机械轴垂直,后倾3°-5°;股骨侧的截骨应用髓内定位系统,定位5°-7°外翻。然后检查关节间隙的对称度,试模调试,使得下肢力线恢复到正常范围,关节内外侧稳定平衡后,将合适型号大小的人工关节假体植入,并以骨水泥将假体固定,然后止血,留置负压引流管,缝合切口,结束手术。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5-7天;术后第1-3天给予镇痛药物止痛;术后第1天进行床上膝关节主动训练,术后3-5天开始下床活动,进行功能锻炼。

3 观察指标:术前、术后12个月分别应用HSS量表、WOMAC骨关节炎指数对患者进行评估,HSS量表的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膝关节功能越好;WOMAC指数评估OA症状的轻重程度,指数<80为轻度,80-120为中度,>120为重度;术前、术后12个月拍摄双下肢负重全长正位X线片,测量髋膝踝角(HKA)评估下肢力线。

5 结果:本组110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假体位置移动、假体松动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2个月的HS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WOMAC指数和HKA角明显降低,P<0.05,详见表1。

表1 110例患者术前术后的HSS评分、WOMAC指数、HKA角比较

讨 论

晚期膝关节OA多见于老年人群,主要症状是膝关节畸形、疼痛、功能障碍,甚至致残,对正常生活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临床实践发现,晚期膝关节OA患者多为老年人,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明显提高。关节镜下清理术是治疗膝关节OA的常用方法,是一种微创术式,其对早期OA患者具有一定疗效,在关节镜下探查关节腔的各个部位,清理骨碎、软骨表面的骨渣等,用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但是对于晚期膝关节OA患者,关节周围已形成明显的骨赘,间隙狭窄,且存在明显的内翻畸形或外翻畸形,关节镜下清理术的疗效不明显,难以纠正膝关节畸形、阻止膝关节功能的进一步丧失。而TKA术则通过安装假体代替患者病变的关节,并配合术后的功能锻炼,逐渐重建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行走等功能。

本次研究中:110例患者经TKA术治疗后,术后12个月的HSS评分明显提高,HKA角和WOMAC指数明显降低,P<0.05,提示我们TKA术有助于重建人体的下肢力线,对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和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精确的下肢力线恢复是TKA术长期疗效显著的主要因素。临床研究发现:一般TKA术患者的下肢力线在3°以内,术后将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一旦下肢力线超过该范围,那么术后极易出现关节不稳、假体松动等并发症[4-5]。本次研究中术后12个月的HKA角平均为2.59°±0.44°,全部患者的HKA角均未超过3°,术后未出现假体松动、移动等并发症,说明TKA术有利于重建正常的下肢力线,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随着晚期膝关节OA患者越来越多,TKA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且多用于年龄较大的患者中,取得满意效果,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出现假体松动、假体周围感染等并发证,严重者还需进行膝关节翻修,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为最大化临床获益,在TKA术实施中需把握精准的手术适应症,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术中精准截骨,恢复下肢力线,并加强术后的康复锻炼,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假体畸形关节炎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基于真实世界证据的人工髋关节假体临床使用研究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跑步易患关节炎
人工智能手部假体
不穿秋裤就会得关节炎?你会犯这个常识错误么
体隆鼻前后要注意什么
彝药“我思”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it我们从不说他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