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骨科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价值分析

2022-10-09栾田甜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躯体骨科骨折

栾田甜

(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四肢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目前,骨科临床对四肢骨折患者多采用手术方案进行治疗,虽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但是,骨科手术创伤较大,可引发患者术后出现剧烈的疼痛,这种剧烈的疼痛不仅会增加患者躯体痛苦和引发其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同时还会增加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从而会影响其预后康复,且不良心理应激反应与患者躯体疼痛感受还会形成恶性循环,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基于此,就需要临床积极探寻有效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1]。由于骨科四肢骨折术后患者躯体疼痛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因此,本文特探究和分析了心理护理对缓解骨科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组采用随机双盲法进行,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中22例女性、23例男性,其中,13例锁骨骨折、15例肱骨干骨折、17例尺桡骨骨折。对照组中20例女性、25例男性,其中,13例锁骨骨折、14例肱骨干骨折、18例尺桡骨骨折。上述一般资料对比,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后续研究对比有意义。本次纳入研究对象均符合四肢骨折诊断标准及自愿加入原则,且依从性良好,剔除沟通障碍和精神疾病者,合并存在骨质代谢障碍性疾病者。

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1)病情监测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需及时告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理。(2)切口护理:护理人员还需密切监测患者切口变化情况,发现切口渗血、渗液,需及时进行处理。另外,还需定期给患者切口换药,叮嘱其保持切口部位清洁、干燥。(3)疼痛护理:术后,护理人员还需合理评估患者躯体疼痛程度,并给其提供适量的镇痛药物进行镇痛。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如下心理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采用热情、友善的态度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以了解其心理状态,然后,给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若患者担心术后恢复,护理人员可对其宣讲预后恢复良好的案例,以消除其内心顾虑和提高其预后信心。若患者因术后躯体疼痛出现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则需要耐心为患者讲解疼痛产生原因、自我缓解疼痛的方法,以促进患者能正确了解术后疼痛和良好对待术后疼痛,并且,还需指导其掌握一些疼痛转移的方法,如阅读、听音乐、看娱乐电视节目或与他人聊天等[2]。

3 观察指标:对比2组患者术后焦虑情绪评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分界值为17分,高于17分表示存在焦虑情绪,且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情绪越显著)、躯体疼痛评分(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总分为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显著)、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及并发症发生率。

5 结果

5.1 2组患者术后焦虑情绪评分、躯体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术后焦虑情绪评分、躯体疼痛评分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焦虑情绪评分、躯体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5.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讨 论

本研究中,对2组骨科四肢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效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情绪评分(18.02±2.03)分、躯体疼痛评分为(5.52±1.04)分、并发症发生率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19±2.05)分、(7.06±1.58)分、(15.56%),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9.34±3.9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29±2.37)分,与刘慧娟[3]等人研究报告中得出的观察组患者术后6小时疼痛评分为(5.98±1.0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2±1.04)分结论基本一致,说明心理护理对缓解骨科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价值显著。

在上述指标中,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情绪评分、躯体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作用机理为:在常规护理方案中,护理人员多考虑骨科四肢骨折术后一些基础的护理,如病情监测、切口护理以及遵医嘱给其提供适量镇痛药物进行镇痛,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其术后的安全,但是,这些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和疼痛感受的效果并不明显[4]。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可促进护理人员全面评估患者术后的心身状态,并给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疼痛转移护理,从而能有效改善其术后负性情绪和减轻其躯体疼痛程度[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作用机理为:四肢骨折术后,受躯体疼痛、功能障碍和担心自身预后恢复效果等因素的影响,不少患者术后均会出现较多的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又可引发其出现一系列不良应激反应,从而会导致其躯体张力增强、血压升高、皮肤和内脏血流量减少,进而会增加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而术后对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干预,则能有效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态或减轻其情绪波动,从而能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作用机理为:对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还能有效减轻其躯体疼痛,从而能促进其身心均恢复至良好状态,进而能提升其预后生活质量[6]。

综上所述,在骨科四肢骨折术后对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焦虑情绪和躯体疼痛,还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能全面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躯体骨科骨折
“维生素”大口吃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小伙骨折后愈合太慢什么原因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有什么区别
最后的晚餐
现在干什么?
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