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感应滤波的配电网谐波电流柔性抑制方法

2022-10-03施圣东

制造业自动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畸变谐波滤波

施圣东

(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南京 210019)

0 引言

配电网主要作用是高质量完成电能的分配和输送,该网络中接入大量的电力电子装置和分布式能源,导致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谐波[1],引起配电压和电流发生畸变,降低电能的供应质量,并影响网络的运行状态。并且,谐波产生后,会在配电网中流动[2],会导致配电网发生功率损失,形成电网线损;除此之外,会导致电流谐振过大、变压器过载以及中性线过流等问题,直接影响配电网的运行安全[3]。因此,有效抑制配电网中的谐波,可提升配电网中电压和电流两种电能信号的使用效率,保证配电网的安全运行[4]。感应滤波作为一种新型的滤波方法,能够完成配电网谐波的无功功率补偿,可将谐波抑制在配电网的端口处,避免谐波流入配电网内。

谐波整体分为确定和不确定两种,目前对于谐波的抑制方法较多,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是当谐波受到配电网内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后,会形成不确定谐波,该类谐波的抑制效果仍旧达不到理想。针对配电网谐波电流柔性抑制问题,陈杰等人和孙阔等人分别展开研究,各自提出基于虚拟阻抗[5]和基于可调采样处理[6]的相关配电网谐波抑制方法,上述方法均具有谐波抑制效果,但是上述方法在抑制不稳定谐波时,其抑制效果仍需进一步验证。因此,本文提出基于感应滤波的配电网谐波电流柔性抑制方法,采用感应滤波装置,对配电网谐波实行柔性抑制;并且在该装置中引入PR控制方法,对抑制后的谐波电流实行分配,保证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1 配电网谐波电流柔性抑制

1.1 配电网谐波电流抑制的感应滤波装置

本文对配电网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后,研究其谐波柔性抑制方法,文中采用感应滤波装置完成。滤波指的是对谐波电流的流通实行抑制,使其只可在规定的线路中流通,不让其流入配电网中的其他线路中[7]。该装置结构以及谐波电流的流通情况如图1所示。

图1中,A1、B1、C1分别表示从公共端点A、B、C引出的相线,a1、b1、c1均表示端点,对应延边和公共两种绕组的连接处,两种绕组分别用ψ2、ψ3表示,且两者对应二次设备;允许谐波流通的线路用C和C′表示;一次侧变压器绕组用ψ1表示;Ih表示电流源,且为等效。

图1 感应滤波装置结构以及谐波电流的流通情况

配电网中,电感、电抗均采用串联的方式接入,两者与在谐波频率状态下能够与电容、电抗之间实现相互抵消[8],该情况会在ψ3处形成短路,并且ψ2处在谐波电流通的影响下形成谐波磁势;除此之外,反谐波电流会发生在ψ2和ψ1两个绕组中。因此,如果要保证ψ2和ψ1重谐波磁势的平衡,则需保证网ψ1中不存在谐波电流。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对绕组和阻抗进行合理的匹配和布置[9],即可有效抑制配电网谐波电流。

1.2 配电网谐波电流柔性抑制实现

1.2.1 谐波电流自耦补偿

本文结合配电网的运行特点以及抑制需求,将感应滤波装置安装在配电网的直流端口处,实现谐波电流的抑制;并且在该装置中[10],引入PR控制方法,对抑制后的谐波电流实行控制。感应滤波装置接入后谐波电流抑制电路结构图,如图2所示。

图2 谐波电流抑制电路结构图

图2中,usj和uvj均表示三相电压,前者对应配电网交流系统网侧,后者对应阀侧,其中j=A,B,C表示三相;Ivj和Isj均表示三相电流,前者对应网侧,后者对应阀侧;Ibpj和Ibqj分别表示上、下桥臂电流;Idp和Ibq分别表示正、负极直流电流;L表示桥臂电感。

如果ψ1、ψ2、ψ3三者的等值阻抗分别为Z1、Z2、Z3;在n次谐波下,I1n、I2n、I3n、Ifn均表示谐波电流,依次对应ψ1、ψ2、ψ3以及滤波装置;感应滤波装置接入后,n次谐波电流经流ψ2后会形成谐波电动势e3n0,且3位于ψ3和滤波装置之间,其是由于ψ2产生相应的磁通导致。

e3n0的计算公式为:

式(1)中,N2表示匝数,对应ψ2;φ2n表示磁通量,位于ψ2中。

e3n0计算公式为:

依据超导体磁链守恒理论可知:自感电动势形成的磁链会与ψ2中磁链相互抵消,则:

式(3)中,ξ2n和ξ3n均表示磁链,前者对应ψ2中,后者对应ψ3中。基于此得出:

式(4)中,Φ表示常数。

如果一次侧变压器、二次的延边和公共绕组的等值电阻分别用R1、R2、R3表示,Z1、Z2、Z3对应的等值电抗分别用G1、G2、G3表示,Z1、Z2、Z3的计算公式为: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配电网在特定的谐波频率下,需保证ψ3和感应滤波装置之间形成回路的等效阻抗等于0,或者最大程度接近0,以此形成超导体;此时,回路中不会形成交变磁场[11],谐波电流则无法流通至网侧,将谐波电流抑制在端口处,实现谐波电流滤波。

1.2.2 谐波电流正负序控制

由于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确定和不确定性两种谐波,不确定性谐波是在配电网非线性负载下形成,因此,该类谐波电流的频率分为较宽[12],依据上述小节将其抑制在端口处后,为保证更佳的抑制效果,在感应滤波装置中,引入PR控制方法,对抑制的谐波电流实行正负序控制,其控制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谐波电流正负序控制结构

图3中,I*Lα和I*Lβ均表示轴分量指令值,均属于网侧非线性负载电流,前者对应α轴,后者对应β轴;Ivα、I*vβ均表示阀侧轴分量,前者对应α轴,后者对应β轴;FH(s)表示传递函数;对应PR控制器;ω表示角频率;S表示控制域;阀侧电流d、p轴的分量和该分量值指令值分别用,Ivd和Ivp、表示;FPI(s)表示PI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在配电网非线性负载的影响下,形成的谐波电流频率较宽,通常多为5次、7次以及11次,感应滤波装置中的控制结构以配电网负载谐波电流作为指令值[13],将该指令发送至PR控制器中,对5次、7次以及11次谐波进行无静差跟踪,采用Ivj对谐波电流实行补偿,以此实现配电网端口处谐波电流的正负序控制。

PR控制器在进行谐波电流正负序控制时,可将控制目标看作阻感性负载[14],该负载在αβ轴静止坐标系下的传递函数用FM(s)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式(6)中,Gep和R分别表示等效电抗和等效电阻。

在dp旋转坐标系中,正、负序谐波电流的控制均可通过PI控制器完成,该控制公式为:

式(7)中,Kp和Ki均表示系数,前者对应比例,后者对应积分。

在dp和αβ两种坐标系中,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完成两种坐标系下控制器的转换[15],则该转换的计算公式为:

FPR(s)表示PR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其计算公式为:

式(9)中,Kpr和Kir均表示系数,前者对应比例,后者对应谐振;ω12表示基波角频率。

为避免控制器在控制过程中发生时延,引入时延补偿,因此,式(8)可调整为:

在控制过程中,为实现谐波电流正负序的最大控制效果,将PR控制器实行并联处理,实现多次谐波电流的正负序控制,此时PR控制器的控制该函数计算公式为:

式(11)中,第n次谐波下,谐振系数和谐波交频率分别用KH和ωn表示;γc表示控制器带宽;Td表示链路时延时间。

依据上述内容,即可完成谐波电流正负序控制,保证最佳的配电网谐波电流抑制效果,提升配电网的运行安全。

2 测试分析

为测试本文方法的应用效果,在RTDS实验平台内搭建三端柔直流配电网实验结构,其结构如图4所示。该配电网的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

图4 配电网实验架构

表1 配电网相关参数详情

在测试过程中,配电网中,站2的有功和无功两种功率指令值分别为2MW和0Mnar,5次、7次以及11次谐波电流值均为15A。

本文方法测试过程中,应用需求为:谐波的抑制百分比需高于80%;配电网中谐波含量低于3.2%;有效控制配电网中电流和电压的畸变率,保证两个的畸变率满足允许标准;电流不平衡度低于5%。

为衡量本文方法对配电网谐波的抑制性能,配电网在不同的输出频率下,本文方法对5次、7次以及11次谐波的抑制比例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谐波的抑制比例结果

对图5测试结果分析后得出:随着配电网输出频率的逐渐增加,本文方法对5次、7次以及11次谐波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性能,保证3种谐波的抑制比例均满足应用需求,抑制比例的最高结果分别为89.77%、90.22%和86.65%。因此,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配电网谐波抑制性能,保证谐波的有效抑制。

为衡量本文方法对于配电网谐波电流的抑制效果,在配电网带载、并网、离网三种运行工况下,分别采用本文方法对谐波实行抑制,获取抑制后,三种工况下配电网中的谐波含量,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三种工况下配电网中的谐波含量(%)

对表2测试结果实行分析后得出:配电网在三种工况下持续运行,通过本文方法进行谐波抑制后,配电网中的谐波含量均低于3.2%,带载、并网、离网三种运行工况下,配电网中的最高谐波含量依次分别为3.15%、3.04%和3.11%。因此,本文方法配电网谐波电流抑制效果良好,能够降低配电网中的谐波含量,保证配电网的稳定运行。

为衡量本文方法在配电网谐波电流抑制中的应用性,以电压畸变率作为评价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式(12)中:Δt表示时间间隔;24表示24h;在t时刻下,应总电压畸变率低于1.5倍限值结果的概率用p′(t)表示。时,表示配电网中的整体电压畸变率超过标准结果;则表示配电网的整体电压畸变率满足规定标准。

图6 配电网电压畸变率测试结果

对图6测试结果分析后得出:随着配电网中负载功率的不断变化,在配电网分别发生5次、7次以及11次谐波的情况下,指标的结果均大于99%。因此,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性,其应用后,有效实现配电网中不同次数的谐波的抑制,极大程度改善谐波导致的电压畸变,以此保证电压的稳定。

为更进一步衡量本文方法的应用性,采用配电网中电流的不平衡度ε作为评价指标,判断本文方法应用后,在不同的谐波次数下,配电网中连续电流的不平衡程度以及非平衡负载条件下的电流结果,分别如图7和图8所示。

图7 不平衡程度测试结果

图8 非平衡负载条件下的电流结果

ε计算公式为:

对图7和图8测试结果分析后得出:本文方法应用后,能够保证配电网中电流的平衡程度,其不平衡程度均低于5%,ε最高值为4.2%;除此之外,本文方法在应用后,配电网在非平衡负载条件下,电流的波动结果呈现正弦波动,且波动幅度稳定。

3 结语

配电网中如果发生大量谐波,将会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以及运行的稳定性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有效抑配电网中的谐波电流尤为重要。本文提出基于感应滤波的配电网谐波电流柔性抑制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应用情况实行相关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本文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极大程度抑制配电网中的谐波,并可在不同的配电网运行工况下,均可将谐波抑制在期望的标准范围内;并且本文方法应用后,能够有效改善配电网中电压畸变情况,同时,降低电流的不稳定性,保证配电网在非线性负载下电流的稳定。

猜你喜欢

畸变谐波滤波
基于能量变分法的曲线组合箱梁畸变效应分析
关于电力电网中产生谐波的分析探讨
基于HP滤波与ARIMA-GARCH模型的柱塞泵泄漏量预测
基于改进自适应中值滤波的图像降噪方法*
薄壁箱梁畸变的Galerkin解法*
大型焊接容器局部热处理防畸变工装优化设计
对称和不对称分子谐波辐射与其结构的内在关系
《癌变·畸变·突变》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配电网中谐波源识别方法比较
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与引导滤波结合的遥感图像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