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大山中唱响青春之歌

2022-10-01朱小妮

共产党员(辽宁) 2022年18期
关键词:黄文秀第一书记大山

文/朱小妮

在2020 年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深情礼赞:“许许多多无怨无悔、倾情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的黄文秀就是这许多英雄中的一个。

黄文秀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理论科副科长,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2019 年6 月16日,她因惦记百坭村的防汛抗洪工作和群众安危,冒着暴雨连夜开车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遭遇山洪暴发不幸牺牲,年仅30 岁,被追授“七一勋章”和“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2 年7 月,以黄文秀为原型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一经播出,首周每集平均收视率便高居全国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第一,豆瓣评分9.1,反响热烈。

生活的现实与艺术的再现

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的代表,《大山的女儿》客观再现了中国乡土社会在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会困境,通过镜头聚焦于真实社会中的人和故事,借助于镜头下的艺术性表达,讲述黄文秀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一心为民、用理想照亮青春的故事,展现黄文秀精神以及我国扶贫事业取得的重大胜利。

在选角上,《大山的女儿》力求贴近真实的人物形象。主演杨蓉在电视剧中不化妆、不加滤镜,真切再现了黄文秀本人朴实纯真的生前形象。在杨蓉看来,黄文秀与她以往饰演的角色都不同,因为她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她的事迹众所周知,她的形象深植人心。在表演中,杨蓉尽可能让内心贴近黄文秀,在形象、行为上也仔细琢磨、捕捉黄文秀的个性特征。

在情节处理上,《大山的女儿》以黄文秀生前的住所、参与的活动、穿过的衣服为蓝本,力求真实描摹原型黄文秀的简朴与踏实肯干。全剧贯穿广西方言,突出情节的地域特色和人物个性,“得不得”等标志性的问话使角色自然地融入乡情,很接地气。美味的壮族米粉、甘甜的壮族米酒、别具风情的壮族服饰、悦耳动听的壮族山歌,剧中这些返璞归真的小细节,较好地完成了影视作品与真实环境的双向联系,饱满生动地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乡村日常。不少观众评价该剧“质朴感人、细节用心,真实感、亲切感扑面而来”。

乡土的难题与第一书记的解答

初到百坭村做第一书记的黄文秀面临诸多“问题”:村内富裕大户已经年入几十万元,盖起了洋楼、买了私家车,但他们却垄断了致富的通道。处于温饱线之下的贫困户和极易返贫的脱贫户占村人口三分之一,却并不掌握致富的主动权。市场经济价值观冲淡了绵延百年的乡土人情,费孝通笔下乡土社会中那曾经浓稠得化不开的乡情仿佛已不见踪影:鳏寡孤独无人关爱,懒汉酒鬼少有帮扶。男权、父权凌驾于女权之上,家族利益排挤乡邻利益,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如何全面脱贫与实现共同富裕,是黄文秀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也是电视剧主创团队想让观众思考的问题。“这部剧依据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文秀模式’进行创作,希望能比较全面地呈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实景,为观众解答有志青年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奋斗,农村应该以怎样的理念去发展的问题。”导演雷献禾一语道破初心。

通过对百坭村问题深入调研,通过与众多第一书记反复研讨,黄文秀渐渐找到了解决百坭村问题的有效方法。她用3 个月走访了村内6 个屯的所有村民;她画出贫困户地图,把每一户农户放在心间;她在工作日志上提醒自己“还不够勇敢”,在工作中要拿出“长征者”的精神;她每3 天就给90 岁的留守老人韦奶奶洗一次头发;她安排青年志愿者给留守儿童上民歌课;她号召成立村民生产合作社谋求长久富裕。

乡民们原本以为,这个年纪轻轻的下派干部缺乏工作经验,恐怕只是个靠读书来解答乡村问题的“理论家”,或是个搞两年政绩就走人的“镀金者”。时间久了,他们却在黄文秀“比百坭人更爱百坭”的工作态度中,在她“比百坭人更关注百坭长远发展”的视野中,重新定义了这个“第一书记”:她是脚踩大地、满身泥巴、与百坭村融为一体的家人和朋友,也是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大山的女儿”。

大山的意蕴与儿女们的身份找寻

在《大山的女儿》中,大山既是现实的物理环境,又是乡土的浓情意蕴。大山造就了与现代文明遥相呼应的“桃花源”,与此同时,大山儿女又急需破解属于他们自身的身份难题:掩藏在大山背后的村庄如何与现代文明融通?如何让山中人破除山的隔阂建立现代身份?

黄文秀言传身教,以触动人心的榜样力量,带领大山中的党员干部协同并进,带领大山中的女性成长蜕变,也带领众多父老乡亲共同致富,让百坭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乡村领导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两委”成员从只顾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到每个人舍弃私利成就集体;从成员间离心离德、如同散沙,到开诚布公重建信任;从只顾眼前利益、采用单一工作法,到放眼乡村未来励精图治。

农村女性勇敢奋进的群像跃然而出:独居女性兰双应身为贫困户却勇于担当党小组长的责任,贷款购买新型榨油机脱贫致富;丧偶妇女其代将赔偿款用作合作社的投资款,敢于向代表父权、男权的公公说不;中年党员干部于镇长怀孕临产仍在村中处理冲突,在车中生下了儿子。

村民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氛围感人至深:残疾妇女家中猪仔生病,以往病死无人管,而今村民们帮她找原因,帮她给猪治病;枇杷果遭遇大雨无法运输出山,按惯例只能赔钱认命,而今全村党员干部、父老乡亲徒步攀山几公里,往复来去,将枇杷果背出大山;以往致富只能单打独斗,而今致富带头人让利于民,村民们放下私利,从村民联合到村村联合,探寻长久的富裕之路。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这是“感动中国2019 年度人物”给黄文秀的颁奖词。2022 年,我们欣喜地看到,电视剧《大山的女儿》用荧屏故事再现黄文秀的无悔人生,谱写了青春之歌,也重塑了英雄形象,记录了乡村实践,也书写了时代变迁,弘扬了脱贫攻坚精神,也树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猜你喜欢

黄文秀第一书记大山
春天的大山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故事》
黄文秀“我想回去建设家乡”
黄文秀
西华县审计局: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暨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会议
驻村第一书记
对着大山喊话的少年
大兴安岭地区 切实抓好“第一书记”到村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