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德十颂井冈山

2022-10-01杨志和

共产党员(辽宁) 2022年18期
关键词:会师朱德井冈山

文/杨志和

1962 年3 月,朱德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朱德曾称誉井冈山为“天下第一山”。井冈山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创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孕育地。井冈山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至高的政治地位。

朱德对井冈山满怀深情。他从1928 年4 月上井冈山到1929年1 月下井冈山,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8 个多月,后来写下10 多首赞颂井冈山的诗作。

与毛泽东“犹记当时烽火里”一样,朱德难忘自己在井冈山战斗和生活的宝贵经历,经常回忆起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魂牵梦绕井冈山。

1962 年3 月4 日,朱德偕夫人康克清,轻车简从,重上井冈山。当年的“红司令”,如今已是新中国元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朱德此行在井冈山停留了三天,参观了毛泽东旧居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来到了昔日挑粮上山歇息的大树下,重访了茨坪、大井、黄洋界等地,看望了袁文才烈士的夫人和其他革命老人,还同当地干部群众座谈。

一别井冈山,三十三年了。追寻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眼见这里天翻地覆的变化,76 岁的朱德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一路重游,一路作诗。他写下组诗《井冈山(六首)》,每首四句,均以“革命摇篮井冈山”开头,从历史到现实、从宏观到微观,记录了重上井冈山的所见所感,畅快地抒发了对井冈山的深厚感情。

朱德来到宁冈砻市,浮想联翩,30 多年前与毛泽东会师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于是激动地写下诗歌《砻市大会师》:

一九二八年,五四纪念节。

砻市大会师,庆祝大团结。

人民来欢迎,个个皆喜悦。

领袖毛泽东,革命重政策。

纪律严明时,群众自亲切。

为民除恶霸,安居才乐业。

1927 年10 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走上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1928 年4 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砻市会师,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得以壮大。

朱德在《砻市大会师》这首诗中,真实地再现了井冈山会师的历史场景。1928 年5 月4 日,朱毛两支部队会师大会在龙江河东岸隆重举行,宣告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革命红军第四军)成立。毛泽东提出,部队的任务不仅是打仗,还要做群众工作,红军“为民除恶霸”,群众安居乐业。

对于井冈山会师这一重要主题,朱德反复歌咏,共有“三颂”:1957 年7 月一颂《井冈山会师》:“革命雄师会井冈,集中力量更坚强。红军领导提高后,五破围攻固战场。”1961 年6 月二颂《红军会师井冈山》:“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砻市大会师》是三颂。

井冈山有处山坳叫兰花坪,树林中长满了兰花。朱德重上井冈山后找到这里,激动地说:“当年我们向赣南进发就经过这里。”他采了几株兰花,还作了一首咏兰诗:

井冈山上产幽兰,

乔木林中共草蟠。

漫道林深知遇少,

寻芳万里几回看。

这首诗以花喻人,“幽兰”指伍若兰,朱德在井冈山时的妻子。伍若兰参加了湘南暴动,随朱德、陈毅所率部队上井冈山。1929 年2 月,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途中,遭到国民党军袭击。为掩护毛泽东、朱德等军部领导转移,伍若兰率警卫班阻击敌人负重伤被俘。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宁死不屈,最终被残忍杀害。

“寻芳万里几回看”,朱德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情感。他喜爱兰花,以此纪念自己心爱的妻子、红军女英雄伍若兰。这自然也是缅怀在井冈山斗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

1976 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毛泽东1965 年所作的两首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朱德告诉家人:“主席这两首词,头一首是他1965 年5 月到井冈山视察时写的。这是他1929 年1 月离开井冈山后第一次回去,距1927 年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已有38 年了,故有‘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句……”

朱德再三聆听、阅读毛泽东的豪迈词作,欣然不寐,诗意勃发,挥毫写下《喜读主席词二首》两首诗,对毛泽东两首词作了精辟的阐释。其中第一首诗如下:

昔日上井冈,革命得摇篮。

千流归大海,奔腾涌巨澜。

罗霄大旗举,红透半边天。

路线成众志,工农有政权。

无产者必胜,领袖砥柱坚。

几度危难急,赖之转为安。

布下星星火,南北东西燃。

而今势更望,能不忆当年。

风雷兴未艾,快马再加鞭。

全党团结紧,险峰敢登攀。

九十高龄的朱德充满激情,在这首诗中生动回顾了“昔日上井冈”的战斗历程,形象地描画了星星之火“南北东西燃”的革命图景,深刻揭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中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意义,同时还充分表达了不断奋斗、“险峰敢登攀”的雄心壮志。

“领袖砥柱坚”,朱德高度赞颂毛泽东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1962 年,朱德重上井冈山时曾在茅坪八角楼前凝思,随后对陪同的同志说:“在井冈山和转战赣南闽西时,开始我并不信服主席,他没有学过军事,我带兵打仗多年。但实践证明,主席是正确的,他看得想得比我深远。”朱德在革命斗争中深刻认识到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从此衷心拥护、无比信赖和充分尊重,数十年始终如一。

朱德一生写下了600 余首诗词,《喜读主席词二首》是他最后的诗作。当年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上会师,如今又在诗词上“会师”,这凝结着他对领袖和战友毛泽东的深厚感情。

革命的诗篇,深情的抒怀。朱德书写的井冈山颂,永远回响在井冈山,回响在神州大地……

猜你喜欢

会师朱德井冈山
永远的井冈山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井冈山会师》
不必要花的钱
卖梦店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论红二、六军团会师南腰界的历史意义
中超三队“会师”亚冠16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