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长登报检讨引出“依法治官”话题

2022-09-28刘希平

领导文萃 2022年18期
关键词:湘阴县检讨书李浩

刘希平

“反思工作落后的原因,根本上还是由于政治站位不高、思想重视不够、责任落实不力、推进力度不大。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作出深刻检讨……”

6月13日,湖南省岳阳市委机关报《岳阳日报》刊发了湘阴县人民政府县长刘世奇等3名官员的“工作检讨”,检讨的原因是5月份这3人所在县(市、区),在岳阳市污染防治考核中排到了后3位。“湖南一县长登报检讨”的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在湖南岳阳乃至湖南全省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引发了各界的热议。

《法治周末》记者调查发现,让官员登报作工作检讨,岳阳并不是首例,社会各界又会如何看待此事呢?

县长登报作深刻工作检讨

6月13日,岳阳市某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李浩(化名)来到办公室后,翻看着当天出版的《岳阳日报》。每天上班后,翻阅当地的报纸,获悉当地的一些政务和新闻信息,成了李浩的一个习惯。当他看到第5版后,3份“工作检讨”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工作检讨。”李浩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此事在岳阳机关单位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当天上午,我们很多同事都在议论此事。”

6月14日,《法治周末》记者登录《岳阳日报》官网,在6月13日出版的《岳阳日报》第5版的下方位置找到了3份“工作检讨”。第一份检讨书标题为“湘阴县5月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检讨”,作者署名为刘世奇;第二份检讨书标题为“岳阳经开区5月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检讨”,作者署名为万俊锋;第三份检讨书标题为“汨罗市5月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检讨”,作者署名为程阳。但这三份“工作检讨”的作者,并没有注明其工作单位和相关职务。

李浩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检讨书中的刘世奇是湘阴县县长、万俊锋是岳阳经开区管委会分管环保的副主任,程阳是岳阳市生态环境局汨罗分局局长。

记者看到,刘世奇在检讨中说,湘阴县在全市5月份污染防治攻坚战月度考核排名全市倒数第一,被普华书记(曹普华,系岳阳市委书记)约谈。

在检讨书中,刘世奇还从4个方面谈了一下阶段的工作目标,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市生环委的工作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长牙齿”的措施,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除了刘世奇之外,岳阳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万俊锋、岳阳市生态环境局汨罗分局局长程阳,分别代表岳阳经开区和汨罗市,对5月份污染防治攻坚战排名倒数进行了剖析和反思,并作出了检讨。

公开检讨之后整改有行动

李浩透露,因为老家在湘阴县,所以他平时经常关注着湘阴县的消息,当湘阴县县长的这份“工作检讨”出现在《岳阳日报》后,他感到很是意外。

“一周前,我还看到一篇宣传湘阴县污染防治工作成绩的文章,我一直认为湘阴县的污染防治做得很好。没想到几天后,县长登报作检讨。”李浩说。

记者在网站看到了这篇题为《湘阴:天蓝水碧奏和音》文章,这篇文章刊发时间为6月7日。这篇文章称,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稳步迈进,湘阴县上下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奏响生态环境保护交响曲。对全县所有环境问题进行了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改,彻底整治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高质量通过了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无一问责问题和典型案例,转办信访件数量在岳阳六县市中最少。

湘阴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务员向记者透露,县长在写检讨书的当天晚上,湘阴县政府已经开始了部署环境整治工作。

6月10日晚,湘阴县县长刘世奇主持召开县政府党组(扩大)会议。刘世奇在会上说,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形势的严重性和严峻性,高度重视生态环保等底线工作,将其作为第一要务和核心工作,针对站位不高、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等问题,深刻反思,引以为戒,加快整改,形成日通报、周调度机制,确保工作落实落细。

“要知耻后勇,抓牢抓实、真抓实抓环保等底线工作,彻底扭转当前被动局面。”刘世奇说。

刘世奇还表示,要必须从紧从严追责问责,推动工作责任落实,切实把问题的成因和责任查清查明,以严肃追责问责,以较真儿碰硬、拉条挂账的态度,坚决防止此类问题纠而复生、回潮反弹,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记者在湘阴县政府官网看到,6月14日,湘阴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向全县相关单位印发了《2022年湘阴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对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问责创新更需要“依法治官”

“湖南一县长登报检讨”的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在湖南全省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引发了各界的热议。

有评论认为,对于党员干部、政府职能部门的批评,或者让他们作检讨,往往局限在部门内部,民众并没有充分的“知情权”。正因为少了群众监督,也就不能收到实效。“让工作不力的官员登报检讨,初衷恐怕不是为了让他们出丑,而是为了倒逼工作推进,同时在更大范围内起到震慑、警示效果。”

《法治周末》记者调查发现,官员公开登报作检讨,已非“新鲜事”,类似事情也多次被媒体披露过。

2013年1月16日出版的《邵阳日报》,曾在头版刊登了两份检讨书,作者是邵阳市消防支队时任支队长和邵阳市疾控中心时任党委书记。这两名官员“深刻检讨”缺席市委经济工作务虚会议,并保证今后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邵阳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向媒体表示,此举的目的是为了抓干部作风。

两年后,河南省濮阳市7名处级干部也登报公开检讨。媒体披露称,2015年5月,由于所负责的重点项目推进不力,这7名处级干部在当地主要报纸上,向全市人民作出公开检讨。

据报道,时任濮阳市委书记在深入工业园区、濮阳县,对部分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暗访中发现,有些重点项目建设组织不力,长期没有大的进展;一个钢架厂房成了半拉子工程,钢架锈迹斑斑了还没有盖上顶棚;一些建成的厂房长期闲置,没有形成生产能力;城区部分道路存在排水不畅,引发道路积水,造成居民出行困难。针对暗访中发现的问题,让未及时开(复)工建设项目的有关部门领导在《濮阳日报》上公开检讨。

濮阳市7名处级干部公开登报公开检讨一事,当时也引发了各界热议。有网友评价认为,让工作不力的干部在当地主要报纸上登报公开检讨,这可是一个新招、“狠”招,这样的火烧得好,烧到了干部的身上、市民的心坎上,值得点赞,更值得广泛推行。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黄捷认为,让官员登报公开检讨,是采取法治手段和纪律手段之外的一种加压机制,目的是督促相关官员知耻而后勇,自我加压,今后能有所作为。“但是这种手段也要适度,不能过度。”

“效果好不好,关键看‘疗效。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主要看后续的整改效果。”黄捷说,站在“依法治官”的角度下,对于工作不力的干部,情理之内给其纠错自责的空间有适当的必要性,因为培养一位干部亦颇为不易。“但更需要依法依规的问责,依据过错降职或责令辞职,明确赏罚,激励队伍整体奋斗精神。”

(摘自《法治周末》)

猜你喜欢

湘阴县检讨书李浩
Quantum estimation of rotational speed in optomechanics
心之所至,静水流深
——湖南省湘阴县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掠影
检讨书大王
Transient transition behaviors of fractional-order simplest chaotic circuit with bi-stable locally-active memristor and its ARM-based implementation
检讨书
推进湘阴县三井头旧城区改造的对策思考
童话检讨书,有创意
邵阳县和湘阴县不同规模耕地经济效益比较
李浩:总有那么一股劲儿——走进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无人机飞行员李浩
到底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