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蒲公英

2022-09-28编剧杜志星刘月新

电影文学 2022年16期
关键词:石村小杜大板

编剧 杜志星 刘月新

1.内景 李桂英家 日

李桂英穿着毛衣坐上沙发,把手里的碗放在茶几上,碗里是刚煮好的冒着热气的面条。

李桂英打开电视机,听着早间新闻吃起早餐。

窗外的阳光照在电视机上,屏幕被刺眼的阳光照射得几乎看不清。

电视机旁边摆放着一个相框,相框里是李桂英和父亲的合影,背景是一座村庄。

李桂英洗完碗,穿上棉袄准备出门,她走到门口时,眼神不禁看向卧室的方向,她呆滞了几秒,又继续换鞋。

客厅里摆放的一面镜子映射着卧室,通过镜子可以看见卧室中摆放着一个灵牌。

2.外景 石村公路 日

车辆行驶在山路上,路旁山体上的石头摇摇欲坠。

3.内景 汽车 日

李桂英坐在车里,她穿着一件白色T恤和一件薄外套,手里攥着一个略微有些掉色的棕色笔记本,本子上卡着一根笔。

两位同事坐在李桂英一旁。

李桂英:我们就剩这个石村了,争取这几天就和大伙讲明白搬迁的事情,还有我们国家最新的政策,一定要跟人家沟通好,他们有什么困难,我们要及时帮助大家解决,千万不要和群众起争执,一定要有耐心。

旁边一位戴眼镜的小伙子点了点头:没问题,李姐。前面几个村有什么困难咱们也都大概了解了,最后这个我们可是带着经验去的,放心吧,为人民服务嘛,受点委屈没什么的。

车辆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着。

4.外景 石村村口 日

村口孤零零地竖着一根水泥柱子,柱子上架着一只广播喇叭。

广播:通知,通知,全体村民请注意,全体村民请注意。今天奇石区扶贫办工作人员要到我们村进行统计调查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请各家各户家里留人,请各家各户家里留人。通知,通知……

汽车在村口处停下,李桂英一行人走下车。

5.外景 村民甲家 日

李桂英等人在挨家挨户进行着政策讲解的工作。

小杜:现在呢,是折价补偿,按照国家政策,贫困户每口人补得两万五,同步搬迁户一人一万二。咱们这里要全部拆除,然后国家给您在城里安置新房,是楼房,咱们新旧两个相抵,基本不用您拿钱。

村民甲:那城里头还有人烧柴不,冬天可咋整?

小杜:过去不集中供暖的时候都烧柴,现在集中供暖了,没人烧柴了,炭也没人烧了,冬天暖和得很。

村民甲:这可是好,冬天不怕挨冻了。

小杜:叔,那您同意搬了?

村民甲:同意,这是好事嘛。

6.外景 王国富家院子 日

王国富家的庭院正中间摆放着一张小桌子和几个小凳子,桌子上放着赶羊用的鞭子和一个有些褪色的暗红色保温杯。

李桂英和王国富坐在桌前,旁边时不时传来羊叫声。

李桂英:您家有几口人呀,大爷?

王国富笑道:哎呀,现在就三口嘛。

李桂英:两位老人,一个小孩?

王国富:不,就我自己和两个小孩子。

李桂英:大爷,像您这样的老人,搬出去之后政府每个月会给你们生活补贴来保障你们的基本生活。

两个孩子坐在椅子上,手里揪着蒲公英,眼睛直直地望着李桂英。

男孩尝试着用手把脸挡起来,女孩歪着脖子看向地面。

王国富看着四周,边比画着边说:搬迁倒是个好事,问题是,我有好些东西啊,可能不太好搬,锅,还有我这些家具。你们能不能帮忙联系个车帮我搬一下,该多少钱我都给。

李桂英:大爷,您这就见外了,这本身就是我们的工作,怎么还能让您花钱呢?搬家的事您不用担心,咱们政府会给您解决车的问题,您就放心吧。

王国富握着桌上的保温杯,看了看四周:好啊,不过还真舍不得我这老房子,陪了我这么多年。

李桂英:大爷,我特别理解您的心情,但是咱以后住的是楼房,干净又暖和,您就放心吧,这样做也是为了家乡能够更好地发展。

王国富:是呀,为了家乡更好地发展。今年我的低保还涨钱了,都是党的政策好呀,老百姓这几年可享福了。

庭院门前的枣树上传来几声蝉鸣。

李桂英一边在本子上记录着,一边说:是呀,大爷,您看看咱这现在也通了公路,比以前方便多了。

两人又交谈了一会儿。

李桂英:大爷,那我就先走了,还有下一户,过一阵我再过来,您多注意身体,有什么困难一定及时和我或者村委会说,我们尽全力给您解决。

王国富:好,好,辛苦你们了。

李桂英起身向门外走去,边走边观察着院里的环境。

屋门口的两个孩子引起了李桂英的注意,李桂英看了几眼,两个孩子低着头躲闪起来。

李桂英有些疑惑,她走出院门,拿起手机拨打电话。

7.外景 办公室 夜

四周一片漆黑,只有李桂英的办公室还亮着灯。

8.内景 办公室 夜

李桂英在简陋的办公室里敲打着键盘,核对着每一户的信息。

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桶刚吃完的泡面和一个褪了色的棕色笔记本,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个村子里需要搬迁的人数和每户家庭的具体情况。

笔记本翻开的一页上写着:石村,王国富,家中两名儿童存在智力障碍。

9.外景 王国富家院子 日

王国富拿着扫把清扫着庭院,太阳照在庭院的地上。

两个孩子蜷缩在椅子上,自顾自地玩着。

王国富看着两个孩子自言自语:到了城里就好了,搬了家冬天就不用跟姥爷受冻了。

院外传来脚步声,李桂英和小杜以及几个测量人员走了进来。

两个孩子抬头呆呆地看了一眼众人,立马转身低下头。

李桂英:王大爷,您好,我们又过来了,今天来量一下您家。

王国富拿着手中的扫把:哎,好,没问题。你们先量,我去倒点水。

李桂英:王大爷,不用麻烦了。

王国富放下手中的扫把,去屋里拿了几个杯子,放在外面的桌子上。

李桂英:谢谢王大爷。我今天来,不光是为了测量您家,还有另外一个事情。

李桂英说到这儿,看了看两个孩子。

王国富有些疑惑:哦,什么事情啊?

李桂英:王大爷,是关于您家孩子上学的问题。我们了解到您家孩子的情况了,您在山上,咱们这里没有特殊学校能够接纳他们,但是咱们以后就有了。

李桂英说着,掏出手机翻着照片:大爷您看,这是我们联系好的爱心学校,在白河市里,虽然不在咱们县,条件也比不上省里,但是终归能教会孩子们一些基本技能。您也不可能照顾他们一辈子,终究他们要独立的。

王国富看着学校的照片有些惊讶,他转头看向两个孩子,眼眶有些湿润。

李桂英继续说道:王大爷,您肯定还没看过这个学校,我先带您去先看看那里的环境和老师,您觉得合适了我们再让孩子过去学习,不合适我再给您找其他的学校。咱们搬了新家,孩子也得上新学。

王国富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了,这两个孩子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他俩一直没有学上,如果能有个地方让他们上学那就太好了。

10.外景 爱心学校 日

李桂英带着王国富来到了爱心学校,学校老师带领众人参观。

王国富在学校四处走着,观察着学校里的一切,脸上挂着笑容。

王国富:学校挺好的,孩子在这儿我放心得很,有个地方让他们学习自理,以后我也放心了。

李桂英:放心吧王大爷,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件好事,培养独立能力,也是为了他们以后能更好地生活。

11.外景 公路 日

汽车在公里上行驶着,路边的树影和天空中的云朵倒映在车玻璃上。

12.内景 办公室 日

李桂英坐在桌前,和小杜、小张核对着每一户的信息。

李桂英比对着电脑上的住户信息,小杜在一旁拿着笔记录,小张核对着每一户的签字协议和手续。

李桂英:李国栋,三人贫困户,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石园新村,协议已签订,新居面积是69.4平方米,预计十月份搬迁;曹月娥,也是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石园新村,协议已签订,82.3平方米,装修完毕,预计十月……

手机铃声:也许会,有一天,世界真的有终点……

李桂英拿起手机:喂,李亮。好……知道了,我马上过去。

李桂英挂断电话,放下了手头的工作。

李桂英:小杜、小张,咱们走,有个急事。

一行人收拾完手头的资料,向门外走去。

13.内景 汽车 日

李桂英坐在车上,她手里攥着笔,看着文件。

李桂英:这是我们之前的一个工作做得不全面,石村大部分村民都为自己做了大板,现在要搬迁的话,大板他们肯定是要带过去的,不可能丢在山上。我们今天去石村开会,讨论下如何安置村民们的大板,你们路上想想解决办法。

小杜、小张:好。

李桂英:我们一定要解决好大板的安置问题,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和村民起冲突。

14.外景 石村村口 日

村口的马路光秃秃的,偶尔有几只小麻雀路过。

15.外景 村委会 日

村干部们正在村委会的小院里商讨,李桂英几人走了进去。

村干部甲:桂英,你们来了,先坐。

李桂英应和着,几人落座。

村干部甲:是这样的,我们大概统计了一下,石村十三户人家里现在大概有7块大板需要带走,但是咱们那边没有那么大的地方啊。

村干部们面露难色。

李桂英:别着急,咱们想想办法。之前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物资安放的事情,区委区政府专门召开了专题会,但是确实没想到群众大板的问题,我先想想。

村干部乙:这个大板,放在外面风吹日晒肯定是不行,要找个专门的屋子才可以。

村干部丙:桂英,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把大板先放到现在村委会的屋子里,反正大家到时候也都搬走了,屋子就空着了。

李桂英:嗯,可以是可以,但是有点不放心。村民搬走之后,这个地方就没人了,现在这里又通了公路,万一失窃或者被别人破坏了,咱们没办法跟群众交代。我们得想想其他办法。

村干部甲眉头紧皱:这倒是个问题哈。

李桂英:大家说说,对于这个事情都有什么意见,搬迁工作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一定要帮群众解决好他们的问题,让他们安心下山。

村干部乙:我个人觉得放在现在这个村委会的房子里是个办法,但是桂英你刚才说得也对,这里以后没有人了,大板没人看着,也是个顾虑。

小杜思索着皱了皱眉头:要不就去城里租个空置的屋子,给村民专门放大板用。

小张扶了扶眼镜:咱们资金本来就很紧张,拿扶贫的资金办这个事情,其他村子肯定会有意见的,到时候大家都要放东西怎么办?一村租一个屋子,就算咱们有那个钱,但安置老百姓的房子都是有数的,也没有多余的房间。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继续讨论着。

李桂英拿笔时不时地记录着大家的发言,忽然想到了什么。

李桂英:咱们不是有新的办公地点吗?可不可以空出一间房来专门放大板用?

小杜:桂英姐,那个屋子都已经安排好了,放大板最少需要一间空房,我们的办公室就还要重新调整。

李桂英:没事,我们牺牲下,把大板先往我们这组的办公室里放,一间房应该够用了。如果以后我们没地方办公了,就和其他组协商下,看看能不能共享一个屋子办公,后续有了空房间我们再商量。石村是我们负责的区域,一定要确保妥善解决群众的困难。

众人点了点头。

16.外景 山路 日

烈日当空,李桂英独自走在山路上。

山坡中间有一个简易的墓碑,几棵蒲公英在阳光下随风摇曳,墓碑上面写着“李建军之墓”。

李桂英的眼眶不禁红了,她跪在墓前哭了起来。

17.内景 党群服务中心 日

李桂英等扶贫干部在服务中心开会。

会议室白色的墙有些已经露出了灰色,墙皮也有些发黑,墙上贴着入党誓词、低保户名单等。

刘少平穿着衬衫,桌前放着一个玻璃水杯,坐在干部们对面。

刘少平:咱们各个村的工作现在都做得差不多了,有个事情跟大家说一下。咱们现在易地扶贫搬迁,按照现在的政策,讨论下我们的易地扶贫搬迁低保人员名单。

李桂英听着众人的发言……

刘少平:咱们这样做也是为了更精准地进行扶贫,尽量激发他们的自主扶贫能力。我们不仅要扶贫,还要扶智,希望大家还是努力完成这份任务,我们要相信上级组织,克服困难情绪,迎难而上,努力完成任务,一定做好跟群众的沟通解释工作。

18.一组镜头

李桂英等人挨家挨户走访。

扶贫干部们帮助村民搬家。

村子里人去村空。

19.外景 搬迁小区 日

社区内敲锣打鼓,一片欢腾。

十余辆卡车驶来,停在社区门前,车上贴着“脱贫奔小康,紧跟党中央”“走出大山心敞亮,土房变楼房”等标语。

村民们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开始往楼上搬运家具。

李桂英看着村民们搬入新家,长舒了一口气。

几个孩子拿着刚摘的蒲公英玩耍,清风吹来,蒲公英种子飘上天空。

李桂英望着孩子们手中的蒲公英,逐渐露出笑容,她抬头望向太阳,闭上眼,心满意足地笑着。

(剧终)

猜你喜欢

石村小杜大板
葫芦石村(新韵)
柿熟时节过錾字石村
大理石大板生产修补工序详解(二)
采空区输电线路防护大板抗冲切承载力分析
大板公主
当下
农户对新品种与新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针对1 000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大板梁安装技术探讨
小杜先生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