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策性金融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思考

2022-09-26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分行调研组

江苏农村经济 2022年8期
关键词:政策性新能源能源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分行调研组

随着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正式发布,全国新能源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新能源行业、产业、企业将迈入健康有序发展的新征程。作为政策性金融的重要一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必须把握有利机遇,分析不利因素,探索政策性金融服务新能源发展的路径,争当服务新能源发展的主力先锋银行。

政策出台背景

从能源稳定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看,能源是工业的血液,直接关系着国家安全。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进一步搅动全球能源市场,据统计,冲突当日NYMEX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一度冲上100美元/桶,3月7日荷兰天然气批发合约价一度飙升至345欧元/兆瓦,创历史新高。在国际局势动荡、逆全球化形势下,能源危机问题凸显,能源的国家战略地位空前上升,支持能源高质量发展愈加重要。

从能源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支撑看,能源对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且国内重工业分布较广,经过长期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已形成了相互支撑、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新能源发展对“双碳”目标实现的有效性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2018年正式推广“两山”理论,2020年明确“双碳”目标,即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实现“双碳”目标,就要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推动能源产业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助力碳减排的新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

从新能源发展的未来趋势看,新能源主要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由于低碳、清洁、高效、可再生等特点,加之全国上下大力推进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大众越来越青睐新能源产品,比如新能源汽车。据统计,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3年超过100万辆,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2021年达到352万辆,创下历史新高。可见,传统能源转型迫在眉睫,新能源发展市场前景广阔、潜力无限,服务新能源发展定将大有可为。

方案对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主要影响

机遇方面。一是融资需求广,拓宽了业务发展蓝海。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研究数据,“2020-2050年累计能源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从55万亿元逐步攀升到150万亿元。”作为实现“30·60”目标的重要一环,新能源行业将创造大量的融资需求。同时,新能源发展一头连接着乡村振兴,一头对接着绿色生态,大型基地建设主要以荒漠地区、偏远乡村为主,新能源项目又属于绿色发展类,无论从业务边界还是职能定位看,支持新能源发展都是农业政策性金融履职服务的应有之义,为拓展业务创造了更大机遇和舞台。二是可探索产品领域广,提供了创新发展土壤。《方案》提出补贴确权贷款、(商业)票据、保理等创新举措,探索将新能源项目纳入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支持范围等。随着新能源市场的逐步发展和成熟,开发和参与交易的金融产品将不断丰富,新能源金融业务发展日趋活跃,这将联动促进农业政策性金融主动求变、转型创新,在业务模式、金融产品、服务方式等方面实现多元化、现代化发展。三是产业链辐射广,延伸了综合金融服务。新能源行业产值规模大,产业链长,服务链广。以风电能源为例,涉及原材料、风机零部件制造、风电场建设及运营、电网、用户等多个层级,工程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其他领域也需配套相应的金融服务,农业政策性金融可以围绕行业产业链、资金链提供结算、现金管理、供应链融资等,提高一体化金融服务。四是社会影响力广,彰显了政策性银行品牌形象。新能源发展是国家重点战略,政策性特征显著,资金投入需求量大、资本回报周期性长、风险性较大,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亟须农业政策性金融发挥“先导”作用,践行社会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先行介入形成一批市场化、规范化、可复制的融资模式,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

挑战方面。一是政策执行有盲区。2021年以来,国家在能源领域陆续出台多项规划、方案,但相关办法、细则等实施层面的制度还未全面配套完善,且各项政策出台时间较短,各地区具体实施和执行情况往往因地而宜,政策性金融与能源局等主管部门、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还未形成政策合力和合作机制,政策执行还有很多盲区。二是内部建设短板明显。在新能源发展业务方面,还存在“思想认识、营销服务、协同机制、精细管理”四方面问题,金融服务手段相对单一、产品服务创新不足、对大客户的综合性营销服务存在差距。三是风险防控考验较大。新能源产业投资高、回报高、风险高,且行业中核心企业地位突出,市场信息存在较大不对称性,这就对信贷调查、审查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性要求。以“五大”发电集团为例,集团规模大、资本关系复杂的现象尤为明显。此外,新能源企业债务和杠杆率较高,以部分光伏风电龙头企业为例,2021年资产负债率平均高达63.7%。单纯依靠传统贷款、发债等融资模式将进一步提升企业杠杆率,影响投资回报率和信贷资产安全性。四是同业竞争愈发激烈。2021年底,我国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规模居世界第一,其中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4.2万亿元,占比26.5%,国开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纷纷布局。相比而言,农业政策性金融新能源业务起步较晚、业务总量较小,且主要以提供绿色信贷和参与发行绿色债券等间接融资为主,新兴金融交易方面参与度不高,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将面临严峻的竞争考验。

支持新能源发展对策建议

服务新能源发展既是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要求,更是政治责任。建议以政策执行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服务能力为手段,以风险防控为底线,积极支持新能源发展,努力打造先锋主力的银行品牌。

强化顶层设计,提升政策支撑力。一是加大银政合作力度。目前新能源发展还属于新兴业态,市场交易离不开各级政府规划、主导。农业政策性金融应深化银政战略合作,推动与能源、国土、财政、生态环境等部门协调沟通,实现信息互联共享,政策协同发力;通过银政恳谈会、交流会等活动,积极向地方政府推介支持政策和服务优势,确立金融支持主办行地位。二是完善内部架构治理。可参照商业银行,设置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推动部门,或将相关职能并入绿色信贷委员会等部门;做好经营战略调整,将支持“新能源发展”纳入战略目标,并优化绩效考核权重,结合实际增加相关考核权重和指标分值,引导全行加大服务新能源发展。三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组建高效营销服务团队,深度对接方案进程和交易市场过程;主动响应方案中项目集中审批绿色通道,开辟绿色通道,通过优先办理、急审速批、容缺办贷等方式,缩短新能源项目审批发放流程,大大提升客户体验。

注重转型发展,发挥创新驱动力。一是紧盯重点项目。项目是新能源建设的重要载体,农业政策性金融应巩固服务中长期项目优势,摸排新能源项目整体布局、发展规划及地方重点项目,向上向下延伸对接项目用地等资源集约利用及分布式项目接网、消纳方面资金需求,深入开展客户“大排查、大走访、大营销”等活动,形成对新能源全产业链的系统支持,争当主账户行、主结算行和主融资行。二是研发创新产品。围绕新能源项目建设需求,加快推出“新能源贷”“新能源+乡村振兴”“新能源+生态修复”等一批信贷产品;做大碳金融产品,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不断创新新能源金融服务方式,如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及信用贷款等。三是探索创新模式。推进新能源发展必须要做好“土地文章”。农业政策性金融可综合运用“农地+产业”“农地+生态”等模式,加大对新能源建设土地整治的支持力度;关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动态,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特色产业开发提供一揽子融资融智服务。

锤炼专业技能,增强服务感召力。一是打造专业团队。坚持“内部挖潜和引智合作”相结合,统筹整合四级行骨干力量,建立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人才库,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员工专业技能;通过外聘、社招、与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合作等方式,培育懂新能源、碳金融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二是融合数字化技术。深入实施农业政策性金融数字赋能工程,加快推进新能源建设项目重大系统研发,对接电网企业新能源项目接网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大数据共享;健全科技和业务的联动融合机制,以科技创新提升办贷效率、优化运营效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三是深化同业合作。依托商业银行服务手段灵活、产品丰富等优势,联动提供绿色资产支持商业票据、保理等创新方案;重点支持生态修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扩大政策性金融中长期信贷资源效应,为客户提供丰富多样的金融服务。

狠抓风险防控,保障发展续航力。一是建立与新能源业务相适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密切关注新能源产品、碳价格风险,在批准和发放贷款时,慎重选择符合投资目标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强外部保障的项目,提高抗风险能力。二是推进新能源信贷全流程管理,设立新能源信贷一级库和二级库,根据项目的质量和成熟度,做好入库、出库、调库和清库,前移风险关口;重点对客户环境信用等级、行业风险、贷款绿色属性等认定,落实差异化管理措施,做好贷前、贷中、贷后各环节风险识别工作。三是加强金融科技作用,运用大数据构建各种模型,预测新能源行业变化,识别产业风险,进行预警提示;借助区块链技术对新能源链上各个风险节点进行有效控制,防范产业链风险;探索电费收费权质押、碳指标抵押贷款、绿色权益质押担保等方式,利用押品管理系统、外部媒介查询等工具,做实做足担保措施。

(本栏目得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政策性新能源能源
政策性担保助力普惠金融发展的策略分析
政策性小微担保业务创新案例分析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政策性银行合规管理
丰富的能源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