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羊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治

2022-09-23陈少博张鹏飞

畜禽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口蹄疫农牧民牛羊

常 鸿,杨 帆,陈少博,张鹏飞

(二连海关技术中心,内蒙古 二连浩特 012600)

0 引言

我国的农牧业中,牛羊是重要的养殖物种,特别是在内蒙古自治区中,无论是牧区还是非牧区,牛羊养殖都占据了大部分的养殖比例,牛羊养殖不仅是当地农牧业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多数农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当牛羊遇到疫病后,会对牛羊的生长、农牧民的收入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众多牛羊疫病中,口蹄疫是特别常见、易造成严重后果的疾病,因此,加强对牛羊口蹄疫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不仅是对农牧民个人收入的保护,也是对农牧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有助于维护全面脱贫的重要成果。

1 常见牛羊疫病

牛羊的疫病有140多种,其中,常见疫病主要有巴氏杆菌病、炭疽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坏死杆菌病、口蹄疫、病毒性腹泻、结膜炎、角膜炎等。很多传染性疾病也就是常说的疫病,发病急、发展快、易死亡,还有部分疾病发病症状相似,不易区分诊断,造成误诊延误病情,进而出现死亡。此外,像口蹄疫、炭疽病等疫病,还会出现传染人的现象,处理不及时、不得当,会严重影响养殖户的身体健康。

针对于不同的疫病,目前都有了较为成熟的诊断和治疗的方式,在物理隔离处理、用药等方面也有相关的标准处理流程,疫病发生后,按照相关的流程进行处置,能够很好地控制住疫情,但是在农牧区,养殖户的专业能力、处理水平等参差不齐,最终的处理结果也并不总是尽如人意。

2 牛羊口蹄疫

2.1 牛羊口蹄疫的症状

口蹄疫对偶蹄畜类感染和传播很快,一般是从牛开始传播,病畜的口水、眼泪、奶、粪便和尿液都携带病毒,农牧区的牛羊猪等以散养为主,牧草、饮水、圈栏等存在交叉,所以口蹄疫在牛羊中的传播最为严重。口蹄疫的病毒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为1~7 d,平均为2~4 d,最长能达到15 d,病情从最初的急性热开始发展逐步严重,出现水泡直至溃烂,严重的还会出现其他并发症。牛和羊的口蹄疫症状中,病变的位置、严重程度也有各自独特的症状。表1总结了牛羊口蹄疫的典型症状。

表1 牛羊口蹄疫的典型症状

2.2 病原及特点

口蹄疫的病原是口蹄疫病毒,口蹄疫病毒的主型有7个,亚型有60多个,主型分别为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亚洲Ι型。其中,A、O两种主型的分布范围广泛,产生的危害也更大。口蹄疫病毒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对于农牧区的干燥环境也有很强的适应和抵抗能力,依附在动物的毛发、皮肤、草料、水源、土壤中,能够长时间的生存。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贸易的往来频繁,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动物物种变多,病毒多、变异快,变异后的病毒抗原存在差异,不能相互免疫。但是,口蹄疫病毒对酸、碱、消毒剂、高温、紫外线较为敏感,在阳光照射,开水煮沸等自然条件下,可以被杀灭。

2.3 疫病诊断

1)常规诊断。口蹄疫是农牧区常见的疫病,无论是牛还是羊,在发病后的体征和症状都表现较为明显,水泡等都出现在显眼的位置,农牧民养殖户对此都有一定的了解和判断经验,大部分情况都可以根据体征和病症做出准确判断。

2)鉴别诊断。即便是确定牛羊患了口蹄疫病,但如前所述,口蹄疫病毒类型繁多,如果不能确定出具体的致病病毒类型,就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不利于牛羊恢复健康。因此,还需要有专业的兽医或者相关专业人员参与进行鉴别诊断,常规做法就是将水泡中的物质浸泡在甘油生理盐水中一段时间,然后送县、市的检验部门抽检确认。

此外,在诊断中,还需要注意与口炎的区分,避免错误混淆。牛羊口炎也会表现出体温升高,但患了口炎的牛羊病体体表和面部首先是出现小丘疹,发展到后期才会有水痘产生,与口蹄疫中产生的黄豆状水泡有一定的区别。另外,脏器受损也是区分两种病变的一个依据,无脏器受损则为口炎。

2.4 流行病学及传播途径

从传染源来说,牛羊口蹄疫的主要传染源是牛,但口蹄疫病毒能够在偶蹄畜类间快速传播,特别是在农牧区,经常牛、羊、猪等一起喂养,所以一旦有牛感染后,其他存在空间交叉的区域内的偶蹄类动物,都有被传染的风险。并且,该病的易感种群为幼龄期的牛羊幼崽,所以导致的死亡率也比较高。另外,行走在农牧区的动物商贩也可能是病毒传播的源头。

从传播途径来说,患有口蹄疫的病牛、羊的感染部位中,存在大量病毒,此外,病畜的唾液、精液、尿液、粪便、眼泪、乳汁、中也含有少量的病毒,当体液排泄或者水泡破裂流出黏液后,病毒就通过土壤、水槽、圈场、虫鼠等进行传播,感染其他的偶蹄畜类,此外,母乳喂养的幼体也会被传染。

从传播季节来说,一年四季都有暴发口蹄疫的可能,但是内蒙古地处北疆,冬春二季是口蹄疫暴发的高峰期。冬季是牛羊产仔的主要季节,一旦暴发疫病,幼崽感染后会因为心肌炎发生致死,损失较大。

3 牛羊口蹄疫病的发生原因

内蒙古区域内的牛羊的养殖多以农牧民的散养方式为主,近年来不同的盟市也有相关的企业开展了规模化养殖。实际上,不论是国内外,牛羊的养殖都已经有了科学的养殖方式和养殖标准。但是实际的操作中,由于管理经验的不足、专业技术的缺乏,无法做到科学的养殖。

对于养殖企业来说,养殖过程中涉及到众多岗位,例如喂养岗位、消毒岗位、清洁岗位、接种岗位、管理岗位、病死动物处理岗位等,岗位的设置、责权范围、分工范围都需要协调完善,任一环节的出错,都可能造成潜在的疫病感染和扩散风险。目前大多数的养殖场中,缺少专业的技术人才,对于清洁消毒、病死处理等方面重视程度不足,消毒不彻底等都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机会。此外,如果购买的是劣质饲料,激素会严重超标,增加了患病风险。

对于养殖散户来说,大部分的农牧民养殖纯靠经验,一人多责,集喂养、清洁、接种、病死动物处理等岗位于一身。但农牧民大多缺少专业技能,更缺少科学管理的意识和手段。例如没有系统的防疫接种计划,导致了牛羊易感;养殖分散,易造成病毒的扩散和传播;为了节省成本,购置激素超标或不合格的劣质饲料,导致牛羊免疫力下降;接种过程中,无法准确的找到疫苗注射位置,控制疫苗计量等。这些因素都会提高口蹄疫病的发生概率。

4 口蹄疫病的预防措施

疫病的防治工作应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特别是近年来,对于疫病的常态化防控应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因此,口蹄疫的防治可以分为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两大类。在预防中,提高防疫意识,要提升管理水平,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和技术,做好疫苗的接种和日常消毒等工作。

4.1 构建科学的农牧区动物防疫体系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贯彻疫情防控制度,将牛羊口蹄疫等常见的疫病防控制度落到实处,通过微信、微博、公众号、微信群等做好疫情的防控宣传。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牛羊疫病的常态化防控工作。要通过各类自媒体和官媒等信息化的渠道,做好牛羊科学饲养知识的普及宣传,及时下发各类疫病防控通知。

其次,构建多级联动管理机制,在实际的疫情防控中,做好乡、镇、村、户的多级联动和信息共享,一旦发生疫情,可以快速的反馈、搜集、传递疫情信息。政府部门构建辖区内的牛羊等大型动物的数据库,对养殖数量、健康状况、接种情况等入库管理,定期更新。实现牛羊口蹄疫的科学信息化监测。

最后,做好乡镇的防疫站建设工作,一方面做好防疫站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提升工作,构建合适的奖惩制度,适当提高兽医的工资待遇和福利,能够提高防疫站工作人员的防疫工作积极性和水平。另一方面,合理调研,充分落实,在现有基础上,尝试选择新的防疫站地址,建设现代化、信息化的防疫站,集接种、隔离、处理等功能于一体。做到能够多点快速辐射,多村落完全覆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整体的牛羊疫病防治水平和效率。

4.2 提高农牧民防疫意识和水平

防疫一线的农牧民,应提高农牧民的防疫意识,扩展农牧民的疫情消息渠道非常重要。一方面,要提高农牧民的科学管理的意识,在喂养、清洁、消毒、接种方面都具有主动意识,引导养殖户购买正规的疫苗。另一方面,严格禁止随意掩埋、抛弃因疫病死亡的动物,做好病死动物的消毒处理,不得将因疫病而死的牛羊食用或者出售,以免造成更大的传染和损失。

4.3 增强疫病防控技术水平

首先,做好口蹄疫疫苗的接种和研发工作。牛羊口蹄疫的疫苗接种最佳时间是春秋季,一般在3—5月和9—10月,疫苗接种后,保护期一般为6个月,足够应对冬春发生的疫病。可用有O型灭活油佐剂疫苗,口蹄疫O、A、亚洲Ⅰ型三联疫苗。对疫病常发区域,定期对牛羊的血清和体液等采样检测。此外,随着养殖业的发展,企业也可以尝试投入更多的资金去研发多功能疫苗,能够一针防控多种疫病,降低接种频率,提高接种效率,缓解兽医工作强度,提高保护效能。

其次,不断推进完善卫生消毒体系。消毒和清洁工作是降低疫病发生,阻断疫病传播的重要途径,简单的冲洗和清理,无法实现完全的消毒。此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养殖农牧民的培训,传授给养殖户专业知识,例如消毒的频率、范围、卫生死角,消毒剂的选用、配置、存储方法,如何科学地、全方位地进行消毒,控制疫病的传播。

5 口蹄疫病的治疗措施

5.1 隔离消毒

一旦发生了牛羊口蹄疫病后,不论是养殖散户还是养殖企业,都应该对感染的牛羊进行物理隔离,诊断救治,最大程度地缩小感染范围。可以对养殖区进行划分,设定出轻度危险区域、重度危险区域和安全区域,避免其他健康动物进出,禁止幼崽母乳喂养,将喂食、饮水、排泄等渠道完全隔离,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对于养殖区域中,不论是危险区域还是安全区域,都要做好定期消毒工作。首先是环境清洁,饲养区要定时打扫;其次是消毒工作,一般的是将甲醛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按照0.1%、0.5%、5%的浓度比例,结合生石灰进行消毒,消毒的频次为3次/d及以上。对于病死的牛羊牲畜,要进行全面的消毒,然后在固定区域中焚烧后掩埋;对于疫区内可能携带病毒的虫、鼠等进行普查,切断其他传播途径。同时,消毒和清洁人员也要做好隔离防护,避免自身被传染患病。

5.2 药物注射治疗

首先,对于口腔、蹄部、乳头等体表创口,可以采用0.1%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病毒。其次,对于不同程度的病牛和病羊,进行注射治疗,包括肌肉、皮下、肌内以及静脉注射。在尚未严重感染时,可采用肌肉皮下等注射方式,按照10 mL/(kg体重)的剂量标准注射病毒唑,或按照0.1 mg/(kg体重)的标准连续3 d注射安逸大王药,注射2次/d,经过治疗一般可以痊愈。当病牛羊已经出现了继发感染,就要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缓解病情,可以先静脉注射葡萄糖,再配合抗生素、安钠咖溶液以防止病情加重。注射时,注意要对注射部位剪毛、消毒。对于无法救治的病体,要做到全面焚烧后掩埋处理。

5.3 后续处理措施

当养殖户或企业发现了牛羊口蹄疫病后,应该在第一时间上报动物卫生防疫局,同时对病患牛羊进行隔离和救治。对于疫区要完全隔离封锁,才能控制疫情不外散。疫病救治完成后,需要彻底消毒,经过15 d的维持消毒以后,消灭残留病毒,才能恢复正常养殖。

如疫情严重,必要的时候,当地政府也可以发布封锁令,隔离并扑杀养殖区内所有患病和非患病牛羊,受灾地区经过21 d的无害化治疗,牛羊没有继续感染发病,方可解封。

6 结语

牛羊的经济价值大,即便是单个的死亡,也会给农牧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出现了大规模的疫病死亡,则会严重影响到当地的农牧经济发展。因此,不论是个体养殖户,还是规模养殖场,疫病的防治都是重点工作,当地政府和行业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预防管理机制,将信息化技术普及到疫病的防治工作中,更好地提高牛羊疫病的防治能力,保障农牧民的个人利益和农牧经济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口蹄疫农牧民牛羊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草原的牛羊
你若懂我
口蹄疫
牛羊市场近期行情等
“口蹄疫”是怎么回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