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设计

2022-09-23芮亚培李建柱陈敏

畜禽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思政动物课程

芮亚培,黄 立,李建柱,陈敏,邱 刚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0 引言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必须落实好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这一教育理念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保障。《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笔者结合课程特点,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对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进行构建,以提高本门课程育人效果,并为其他相关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1 课程基本情况

动物组织胚胎学是畜牧兽医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前承动物学、解剖学的知识,又为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病理学等奠定基础。该课程共48学时,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开课学期安排在第二学期。

2 课程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求真务实,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技术,追求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团结协作精神,并能通过客观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而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生物显微镜的使用、多媒体显微互动系统的操作、形态学观察及科学记录方法等技能,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建立起平面与立体、局部与整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对所观察到的形态学内容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识别,提高其空间想像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该课程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掌握动物机体微观形态构造与功能等相关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3 课程思政特征

动物组织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其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中,蕴含有丰富的思政元素。该课程授课对象为大一新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期,也处于政治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萌芽期。教师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其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其成为符合社会主义中国发展要求、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青年。

根据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特点和内容,将其蕴含的思政元素根据生物学科课程思政的八维度体系[1]进行设计。

政治认同:本门课程中多处内容与辩证唯物主义密切相关,相关案例有助于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理解与认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同时,不少教学内容也涉及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先进性的案例。这些元素的融入可加强学生对支持中国发展和崛起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意识的认同感。

家国情怀:该门课程教学内容中多处可融入彰显我国著名学者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在动物组织胚胎学教材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作出的贡献的案例,这正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科学精神:该门课程主要研究构成动物机体的微细结构、相关功能以及动物个体生长与发育的规律,这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动物组织胚胎学方向上的全面论证。辩证唯物主义及其所延伸的一系列科学精神如客观理性的思维特质、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探索创新的价值取向等可以与该门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有机融合。

公民品格:该门课程中很多内容涉及当前的医疗体制、职业道德和公民品质,比如,“血液”一章涉及义务献血,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社会道德责任感;“呼吸系统”讲解肺脏的结构和功能时可涉及到新冠肺炎及在该病防控中医务工作人员坚守工作岗位,不顾危险,奋斗在一线的职业品德和在疫病防控工作中为灾区捐赠人力、物力、财力的行为美德。

生态文明: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在本课程内容中多处可融入生态文明案例,如:“被皮系统”中可以讲述动物皮肤衍生物加工品的价值,进一步延伸到非法猎取野生动物衍生物的行为,围绕生态文明、法治文明、公民品格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明确并履行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民的权利、责任与义务,能够懂法、守法,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符合自然规律的价值需求、规范和目标,同时意识到畜牧兽医专业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肌肉组织”讲解骨骼肌时,可通过当今青少年普遍的生活状态(如“手机控”、“宅男”、“宅女”等)强调强身健体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共享单车”“徒步出行”等例子,将健身锻炼上升到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生态文明的高度,倡导并践行生态理念,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法治意识:课程有多处涉及医学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血液”中讲解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时可联系到我国的《献血法》,讲解“泌尿系统”中肾脏的结构与功能知识可延伸到非法售卖人体器官,讲解“生殖系统”可与当今社会买卖生殖细胞、代孕等行为相联系,这些案例以自然科学知识为载体,教育学生要合规合法地运用所学技术,不得做违背人类伦理道德的事情,更不能为了个人私利触碰国家法律的底线。

文化自信:该门课程内容多处可融入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使学生在自然科学的课堂中感受到我国的灿烂文化和伟大传统,从而树立文化自信。

全球视野:动物组织胚胎学的发展与进步是各国科学家不懈努力、勇于创新、执着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体现了科学发展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动物组织胚胎学知识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石,动物疾病同样是全球问题,只有共同合作,集全人类智慧才能攻克一些重大疫病。如果不了解相关科学前沿,不及时补充知识,就会阻碍该学科在国内的发展,从而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生活。因此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要具有全球视野。

4 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设计

根据《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特点和内容,参考生物学课程思政的八维度体系,即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科学精神、文化精神、法治意识、公民品格、生态文明、全球视野进行案例融合设计。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思政元素融合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思政元素融合设计一览表

续表1

5 教学过程设计

5.1 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由以下环节构成,见图1。

图1 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流程图

1)课堂前测:通过提问检验学生复习及预习情况。

2)导入新课:以问题、视频、热点等形式导入新课。

3)出示目标:出示主要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4)讲授新课:按知识逻辑分为若干知识模块,具体知识模块教学设计[2]包括场景重现、剖析问题、融入知识、即时小结。场景重现可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将典型生活实例呈现出来引发学生思考,师生交流对问题进行剖析,融入学科知识,进行问题论证,拓展知识应用层面,融入情感价值观,之后对知识模块要点进行总结。

5)学生报告:随机抽取学生以报告的形式简要总结课堂知识点。

6)教师点评:教师根据学生报告情况检测学生课堂知识接受度,做出点评和指导。

7)融会贯通:在学生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交流找出平行知识模块(如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各段消化管组织结构)中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通过认知规律,重构知识框架,使其融会贯通,能够结合生活实例拓展知识。

8)作业布置:通过线上学习平台雨课堂或学习通适量布置作业,使学生温故知新,同时通过一些知识拓展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5.2 教学方法与手段

5.2.1 立足现实,课堂规范引导行为规范

开课第一节,教师规范上课要求,包括着装仪表、考勤情况、课前准备、小组划分、课堂纪律、作业要求、教室卫生等,除了使学生上课具有仪式感,能够认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外,通过课堂规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使其成为讲文明、守信用、爱科学、负责任的人。

5.2.2 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价值导向与专业知识相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以专业知识为载体,将价值导向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其中。

5.2.3 线上线下相结合,传道授业解惑

师生可借助微信、QQ、雨课堂或学习通平台随时沟通、交流,解答疑惑,在思想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思想动态,对其进行教育或引导。

5.2.4 考核元素多样化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评价大学生的标准不仅要考虑到其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其思想道德素养[3]。在本门课程考核中,除了考核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变化等纳入考核,即对学生“德、能、勤、绩”多方面进行评价[4]。

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30%)+期末成绩(50%),各项具体评价标准及分值比例见表2。

表2 “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考核评价表

6 结语

教师处于育人的主体地位,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把握教育规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更新、整合优秀教育资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促进课程育人目标的达成。“润物细无声”地将德育元素贯穿于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启迪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帮助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思政动物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