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城乡居民闲暇时间体育锻炼选择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探讨

2022-09-22李纪江赵维娜张日初

四川体育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闲暇百分比学历

李纪江,赵维娜,邵 平,李 航,张日初,肖 鑫

四川省城乡居民闲暇时间体育锻炼选择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探讨

李纪江1,赵维娜1,邵 平1,李 航1,张日初1,肖 鑫2

1.四川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四川省反兴奋剂中心),四川 成都,610041;2.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新津分校,四川 成都,611430。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大众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改变着大众的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给大众体质与健康水平带来隐患。多年体质监测结果表明,我省国民体质的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但还存在着因体力活动减少和营养过剩而出现的身体素质下降,肥胖率上升,以及城乡居民体质差异呈增大趋势的现象。作为生活方式中的重要一环,体育锻炼将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了解掌握大众参与体育锻炼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对我省群众体育工作政策的制定意义重大。本文根据统计学原理,对2020年四川省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中关于“闲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四川省城乡居民闲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相关影响因素,希望为我省群众体育工作“十四五”规划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四川省;闲暇时间;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生活方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20年全省21个市(州)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中20岁以上人群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围绕调查问卷第45题(题目:您通常从事的闲暇活动有哪些,题目选项为限选排序题,有19个备选选项),并选取第10、11、18、27、28、29、30、31、32、37、38、39题等作为数据分析对象,涉及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锻炼意识、参与体育锻炼目的、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体育消费情况等。

1.2 研究方法

1.2.1 数理统计使用SPSS for windows26.0进行数据统计,主要统计方法为:使用频数分析和交叉列表来计算人数百分比;闲暇时间从事何种活动(限选排序题型),对三个编码框进行多重响应(多重响应数据表现形式为“个案百分比”),然后与其他变量(变量涉及限选排序,采用首选项进行分析)进行频数分析。

1.2.2 人群分组

(1)性别分组

根据研究需要,将研究人群分为男性和女性。

(2)城乡分组

根据研究需要,将研究人群分为城镇和乡村。

(3)年龄分组

根据研究需要,以10岁为一组将研究人群分为6组。

(4)锻炼程度分组

将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min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称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简称“经常锻炼”),其他为偶尔锻炼。

1.2.3 样本加权 由于本次抽样框的设计为四川省21个市(州)等量抽样,获取的样本结构与四川省实际人口数量总体结构不完全符合,因此通过人口加权来减小样本机构的偏差。

权重计算以实际人口数量(《2010年四川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本次调查抽样样本量两组数据为原始信息,对每一个抽样样本进行加权。这样,四川省21个市(州)的城乡、性别、年龄组等504个抽样单元对于四川省总体而言均与实际人口的比例相等,从而改变等量抽样所带来的抽样比例与实际人口比例不完全相符的偏差,计算公式如下:

权重j =(实际人口数j /抽样样本量j)×抽样比例

抽样比例i =抽样总样本量i /人口总数

j=1,2……504个市(州)、年龄组、性别、城乡等计算单元。

i=1,2……21个市(州)。

2 分析结果

2.1 闲暇时间活动项目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四川省城乡居民在闲暇时间选择活动项目主要是看电视、玩电脑、打牌下棋及聊天聚会。而利用闲暇时间选择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为15.9%,到现场观看体育比赛的人数百分比为0.7%(表1)。

闲暇时间活动项目的选择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除看电视、玩电脑、聊天聚会外,男性闲暇时间更多选择打牌下棋,女性更多选择做家务、逛街游玩。而利用闲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男性为19.4%,女性为12.5%。

城乡人群在闲暇时间选择活动项目也有所差异,城镇人群更多选择玩电脑、读书看报和郊游,而乡村人群更多选择做家务。而利用闲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城镇人群为19.6%,乡村人群为13.4%。

表1 调查人群闲暇时间选择活动项目的人数百分比(%)

随年龄增长,闲暇时间选择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逐渐下降,从20-29岁年龄组的21.6%下降到70岁以上年龄组的9.3%。

2.2 参加体育锻炼情况与闲暇时间活动项目选择分析

2.2.1 是否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重要性认知与闲暇时间活动项目分析 在闲暇时间选择体育锻炼人群中,有21.6%的人群在过去一年中参加过体育锻炼(表2)。

表2 过去一年是否参加体育锻炼人群闲暇时间选择活动项目的人数百分比(%)

将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知与闲暇时间活动项目选择进行交叉列表分析,结果显示,在闲暇时间选择参与体育锻炼人群中,认为体育锻炼非常重要的人数百分比为22.6%、其余选项则分别为14.1%、10.2%、1.3%和10.8%(表3)。对于体育锻炼重要程度的认知会影响闲暇时间活动的选择。

表3 不同体育锻炼重要性认知人群闲暇时间选择活动项目的人数百分比(%)

表4 体育锻炼中接受不同类别体育指导人群闲暇时间选择活动项目的人数百分比(%)

2.2.2 体育锻炼中接受指导类别、掌握运动技能途径与闲暇时间活动选择分析 体育锻炼中接受不同的专业指导对于闲暇时间活动项目的选择有非常明显的影响,有指导和没指导人群在闲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人数百分比有着明显的差别,特别是接受过专业教练指导或者接受过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人群,在闲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较高(表4)。

从事过专业训练、社会短期培训和在上学期间获得运动技能人群比自学和其他人群在闲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高(表5)。说明有过体育技能的学习(无论专业训练还是短训班),对于闲暇时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正面作用。

表5 运动技能不同获取途径人群闲暇时间选择活动项目的人数百分比(%)

2.2.3 体育锻炼兴趣形成时期、参与体育锻炼不同形式、体育信息不同获取途径与闲暇时间活动选择分析在不同时期形成的体育锻炼兴趣对于闲暇时间选择体育锻炼有影响。相对于其他时期,大学阶段形成的体育锻炼习惯人群在闲暇时间看电视的人数百分比最少,而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仅次于中学阶段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人群,排名第2,为26.0%(表6)。

不同组织形式对于闲暇时间体育锻炼参与比例有影响,特别是通过社会体育协会组织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其闲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最高,其次是单位组织和社区组织(表7)。

不同获取体育信息的途径对于闲暇时间体育锻炼的参与程度有较大的影响。在闲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中“通过学校教育”和“现场观摩获取体育信息”的人数百分比最高(表8)。

表6 体育锻炼兴趣不同形成时期人群闲暇时间选择活动项目的人数百分比(%)

表7 参与体育锻炼不同方式人群闲暇时间选择活动项目的人数百分比(%)

表8 获得体育信息不同途径人群闲暇时间选择活动项目的人数百分比(%)

2.3 体育消费情况与闲暇时间活动项目选择分析

体育消费支出的高低影响着老百姓闲暇时间活动的选择。体育消费总额支出越多,闲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越高(表9)。

表9 不同体育消费级别人群闲暇时间活动项目选择人数百分比(%)

2.4 职业、受教育程度与闲暇时间活动选择分析

从事不同职业人群在闲暇时间选择活动项目也有不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负责人、军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在闲暇时间选择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闲暇时间选择看电视的人数百分比最高,选择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最低(表10)。

表10 不同职业人群闲暇时间活动选择人数百分比(%)

不同学历对于闲暇时间参与活动的选择有着较大的影响。随着学历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大幅度提高,从文盲或识字不多的6.7%,上升到研究生及以上的22.1%(表11)。

表11 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闲暇时间选择活动项目的人数百分比(%)

2.5 婚姻状况、居住地类型与闲暇时间活动选择分析

未婚人群在闲暇时间选择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最高,为23.5%,其次是已婚人群15.2%、离异人群14.6%和丧偶人群8.2%(表12)。

表12 不同婚姻状况人群闲暇时间活动选择人数百分比(%)

单位社区居住人群在闲暇时间选择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最高,为23.7%,新型综合社区和传统街坊社区其次,分别为19.9%和18.2%,远郊农村最低,为12.0%(表13)。

表13 不同居住类型社区人群闲暇时间选择活动项目的人数百分比(%)

3 讨论与分析

闲暇时间是一种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其拥有量和使用,与社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在阶级社会中,除去物质财富分配的不平等,还存在闲暇时间分配的不平等,包括不同性别、年龄、不同职业者之间拥有不平等的闲暇时间[1]。而闲暇时间体育锻炼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家庭生活、户籍等)、教育资本(受教育程度、学历等)、体育锻炼意识等[2]。

3.1 人口学特征与闲暇时间体育锻炼的选择

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性别人群在闲暇时间选择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有所不同,男性比例高于女性(表14)。

表14 不同性别人群闲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百分比(%)

闲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最高的为20~29岁年龄组人群,且各年龄组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均为男性高于女性(表15)。

表15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人群闲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百分比(%)

以男性为参照,女性闲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较低,特别是乡村女性,男性参与体育锻炼人数比例高于女性6.9个百分点,表明闲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存在着性别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闲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人群比例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由于中间年龄段人群肩负“事业”和“家庭”双重责任,体育锻炼时间让位于“家庭生活”和“发展事业”,这也是中青年人在双重压力下的社会生活真实写照。婚姻状况对体育锻炼的影响佐证了“家庭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挤压人们“体育锻炼”时间这一事实。已婚人群参加体育锻炼人群比例比未婚人群低了8.3个百分点。

体育锻炼并非生活必需品(相对于物质生活资源而言),这一性质决定了人们在理性选择的时候,可能会转向可替代资源。例如,当体育资源稀缺导致其价格高于人们消费预期时,人们会转向其他活动,如公园锻炼、散步等无需花费的体育锻炼方式。

本研究结果发现,城镇人群闲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人数百分比为19.6%,而乡村为13.4%,城乡差距明显。彭大松[2]研究发现,农村和城市在体育锻炼分层机制方面存在差异,农村体育锻炼性别差异特别明显,农村男性参与体育锻炼发生比是女性的1.69倍,城市为1.48倍。经济资本的多寡对农村居民体育锻炼产生影响,而对城市居民没有影响。农村居民体育锻炼表现出强烈的按社会资本分层的倾向,而城市居民的锻炼只有在高职业声望的群体里才会存在与底层群体的显著差异。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与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教育资本的多寡密切相关,而城市参加体育锻炼则与教育资本、社会资本密切相关,而经济资本的多寡没有对体育锻炼产生显著影响。

城市参加体育锻炼集中指向教育资本可能有两种解释:(1)城市居民的体育锻炼兴趣取向,教育的提升可能会使得人们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必要生活方式或一种健康生活理念予以内化;(2)城市体育资源的丰富度、公共体育资源的开放程度远高于农村,在体育锻炼的低端需求上基本满足大部分城市居民诉求。

3.2 教育资本与闲暇时间体育锻炼选择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学历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大幅度提高,从文盲或识字不多的6.7%,上升到研究生及以上的22.1%。

受教育程度和学历除了反映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之外,还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一般而言,学历越高、社会地位越高、学历越高、体育锻炼行为发生比越高,加入家庭层次变量后,学历的系数被降低,说明家庭层面的变量对学历提升体育锻炼行为发生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李晓天[3]研究发现,以小学学历的社区居民为参照对象,一旦组建家庭后,具有中学、大学学历的社区居民会因为在家庭事务上的时间消耗而减小体育锻炼行为的发生率。同样的年收入,具有大学学历的社区居民在年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的体育锻炼行为发生率远高于具有小学学历的社区居民,学历越高,体育锻炼行为的发生率越高。

同样的个人每周工作时间,具有大学学历的社区居民在每周工作时间一定的情况下体育锻炼行为发生率远高于具有小学学历的社区居民,随着每周工作时间的增加,体育锻炼行为的发生率逐渐下降,但大学学历始终高于小学学历与中学学历[3]。

3.3 闲暇时间体育锻炼选择的意识因素

体育意识源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是对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观反映[5],是人们对体育运动实践的感受、经验、知识等的集合,也是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地位、功用、价值、现实状况以及发展态势的主观认识[6]。所以体育意识也是接触和了解体育活动过程中,自觉形成的一种体育价值观念或体育态度。体育锻炼意识是个体对体育锻炼活动的普遍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体育锻炼意识反映出不同个体或群体的体育锻炼行为差异。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而体育锻炼意识一旦得到凝聚和提升,就会反作用于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形成能动、自觉的体育锻炼行为[7]。

本研究结果也发现,对于体育锻炼重要程度的认知度的高低影响着闲暇时间体育锻炼的参与度(表3)。都晓娟[7]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居民体育价值观念的性别特征不明显,男女两性体育观念无明显差异,但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学历特征和职业特征。从年龄上,中年人的体育健身价值观较青年人和老年人强,青年人的体育娱乐价值观和体育交往价值观较中老年人积极。从学历上,体育价值观念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呈增强趋势。农民健身价值观最差,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农民直接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体育健身也需要消耗体力,这使得农民没有多余的精力再从事体育活动,在余暇时间他们更喜欢选择休息;另一方面,他们没有理解体育健身的真正内涵,潜意识里把体力劳动和体育健身混为一谈。从职业上,教师和学生的体育健身价值观最强,以学生、科研人员、文艺新闻工作者为代表的脑力劳动群体较注重体育的娱乐功能,学生、管理者、职员、文艺新闻工作者具有较好的体育交往价值观。

4 结 论

综上所述,了解掌握我省居民体育锻炼意识,可以有针对性地宣传体育、引导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也可以为不同阶层、职业、年龄和性别人群提供个性化地体育公共服务。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消除区域间公民体育锻炼意识不平衡;发挥政府和社会调控职能、提高各阶层公民体育锻炼意识水平;减轻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强青壮年群体体育锻炼意识可以有效地提升城乡居民体育锻炼参与度[8]。

[1] 田翠琴. 农村妇女发展与闲暇时间的性别不平等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2004,5(61):25~31.

[2] 彭大松. 体育锻炼中的社会分层:现象、机制与思考[J] 体育科学,2012,32(05):24~32.

[3] 李骁天,邢晓燕. 社会分层视角下中国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分析——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09):17~25+32.

[4] 仇 军. 西方体育社会学:理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 罗森塔尔·尤金.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简明哲学词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744.

[6] 吕红芳. 浅析体育意识[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04):379~382.

[7] 都晓娟,何敏学. 对我国城镇居民体育价值观特征的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03):70~73.

[8] 孙 娟,王 岳. 我国公民体育锻炼意识的提升途径[J]. 体育学刊,2016,23(02):52~56.

The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 of the Choice of Physical Exercise in Leisure Time in Sichuan

LI Jijiang1, ZHAO Weina1, SHAO Ping1, et al

1.Sichuan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Sichuan Anti-Doping Agenc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2.Chengdu Longjiang Road Primary School Xinjin Branch, Chengdu Sichuan, 611430, China.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brings convenience to people's lif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gradually changes people's way of life, which inevitably brings hidden dangers to people's physique and health. The results of physical fitness surveillance for 20 year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national physique of Sichuan province is on a rising trend,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henomena, such as the decline of physical fitness due to the decrease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cess nutrition, the rising of obesity rate, and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physiqu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life style, physical exercise should be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public.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 the rul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exercis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mass sports work policy in our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tat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ata of “leisure time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exercise” in the survey of national fitness activities in Sichuan Province in 2020, and discusses the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eisure time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exercis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Sichuan Province, hoping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help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he “The 14th Five Year Plan” about mass sports work in Sichuan Province.

Sichuan Province; Leisure time; Physical Exercise; Influencing Factors; Life style

1007―6891(2022)05―0106―07

10.13932/j.cnki.sctykx.2022.05.23

G806

A

2021-05-25

2022-07-10

猜你喜欢

闲暇百分比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人在何时最清醒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闲暇拾笔寄娱情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灯闪烁百分比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闲暇时间干点啥?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
趋势攻略之趋势线:百分比线
知识无力感
环保车型最多的美国城市